第753章 要想证明自己比董卓强,就只能接受绞肉机
推荐阅读: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开局赠送天生神力、我以诗歌斩妖除魔、战争领主:从厄运之地开始崛起、剥削好莱坞1980、绿龙博士、红楼琏二爷、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坐忘长生、从呼吸开始超凡入圣、
诸葛亮帮刘备想的流言之计,说白了其实很容易理解。
他就是利用了人心都会“借鉴历史”这一特点,把曹操给挤兑住了。
当年董卓靠着徐荣,都守住了阳城、成皋,先后击败了孙坚、曹操,但最终还是因为怂而劫迁了天子。
当时没人去想过“如果董卓不怂,看到这些雒阳外围的地盘都被守住了,他继续留在雒阳能不能成事”这个问题。
但是现在,诸葛亮通过流言计,引发了雒阳周边,乃至整个河南尹境内士人的好奇心,让大家不由自主地去推演、假设。
如此一来,大家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曹操在军事上要是比董卓当年都不如,连阳城都没守住,那曹操将来的下场,会不会也比董卓当年更惨?如今拥护在曹操身边的人,还要不要为曹操卖命?
这种联想一旦蔓延开来,对人心的杀伤就非常恐怖了。
而且,这组流言还有一个非常歹毒的点,就在于突然有那么多人突然开始传说“徐荣”的事迹了,还拿徐荣和徐晃作对比。
徐荣可是当年董卓阵营里,先后击败了孙坚和曹操的存在。这事儿曹操本人就是亲历者,他还被徐荣的军队乱箭射死了战马,最后靠曹洪把马让给曹操,曹操才得以逃脱性命。
这个对比,打脸的意味太浓烈了,这就逼得曹操不得不死守位于雒南三关之外、地势没那么险要的阳城了。
阳城这地方,军事价值本身不大,但这么一烘托,政治象征的价值就太大了,曹操丢不得呐。
徐晃,能比得上当年的徐荣么?
曹操,能比得上当年的董卓么?
曹操非证明自己不可!
但是要证明,又得往阳城这个弹丸小城,投进去多少兵力?
原本每个关放个两三万人,说不定就能守死雒南三关了。现在要额外前出死守一个并不险要的阳城,可不得至少再额外多牵制五万兵力?
偏偏曹操已经没有预备队可以抽调了。
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绝望中的曹操,终于只能一咬牙,临时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把河北战区的进攻部队抽回雒阳!把雒阳的卫戍部队拉去阳城,给徐晃下死命令,必须守住阳城,半步也不许后退!要多少兵给多少兵!哪怕打成绞肉机也要守住!
这一战的政治意义太强大了,曹操要借此证明自己军事上至少不比董卓当年对付讨董联军时差,而政治上也比董卓更坚定,这样天下人才会继续团结在他身边。
曹操下定这个决心后,便打算说干就干。
他身边也有一些心腹,或是知交多年的故旧(比如荀彧),为此劝说过他,但都无一例外被曹操乾纲独断驳回了。
这些劝说,军事上有可能是对的,但是政治上错得太离谱。曹操已经被政治上的考量彻底捆绑了,哪怕他的抉择军事上不是最划算的,他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这个事情他不打算跟任何人商量。
当然,曹操在具体执行之前,也还是要看一下实际情况的。
比如他会派人赶紧去河北查看一下战况,看看夏侯惇和张郃、高览最近的进度究竟如何。
要是夏侯惇和张郃进展顺利,就差临门一脚、周瑜只剩最后一口气了,那曹操也是有可能再稍稍咬一咬牙,让夏侯惇克尽全功的。
这个咬牙,或许是咬十天八天,或许是咬大半个月,总归要有个期限。
但如果夏侯惇那边距离决定性胜利还遥遥无期,还需要长期的围困消耗,那就只能先抽调一部分军队回来了。
……
曹操拍板后,很快就派出了心腹幕僚为使,前去河北巡视战况。
考虑到贾诩在许县辅佐曹仁守豫州,而荀彧作为尚书令不能轻易离开中枢,
而且荀彧和荀攸是一家的,荀攸又在夏侯惇身边。如果让荀彧的人去查问“夏侯惇、张郃那边短期内能否取得决定性胜利”,有可能出现利益输送和欺上瞒下。
所以最终筛选再三,曹操只能让司马懿去办这个差事,让司马懿去一趟河间和平原,实地看看河北那边的进展。
加急信使,最快可以跑日行六百里,但司马懿显然不是专业信使,他也没这个体能和马术,所以只能是于路不停找驿站换马。
日行三百里不到,从雒阳到渤海军前,一共走了五天。
司马懿抵达之前,还有专业的信使先到,大致通知了夏侯惇豫州和司隶那边的情况,让夏侯惇做好调兵的准备,提前想好如何“汇报工作”。
所以司马懿抵达的时候,夏侯惇已经神色凝重又颇为不忿地亲自来接待他了。还有在前线负责攻坚的张郃,也被夏侯惇召回了东光县城,一起向司马懿汇报。
司马懿见了这阵仗,倒也不敢托大,老远就滚鞍下马,对夏侯惇行了重礼。
司马懿心里很清楚,夏侯惇是什么份量的角色,就算他如今得到了丞相的重视,也绝不敢在曹家和夏侯家人面前摆谱。
夏侯惇心里原本是憋着气的,因为他觉得司马懿这次就是帮丞相来收河北兵权的。
但是看到司马懿如此谦恭,夏侯惇伸手不打笑脸人,怒气也稍稍收敛了些。
谁让司马懿别的本事且不论,但装低调、装无害的本事天下第一呢。
在这个独门细分领域里,连诸葛瑾诸葛亮都要甘拜下风。
一旦司马懿这种段位使出浑身解数舔人,那是断没有舔不舒坦的。
接风宴上,司马懿一边表示自己也很无奈,也是上差在身,身不由己。另一边又挑着夏侯惇、张郃平生得意之事吹捧。
而且司马懿并不是一味昧着良心吹,他也是做过功课的。比如他知道夏侯惇这辈子就没打过什么胜仗,如果直接吹军功吹冲锋陷阵,那绝对会被夏侯惇厌恶。
所以司马懿就专挑夏侯惇治理地方的功绩吹,吹他所到之处,百姓俨然欣服,吹夏侯惇有战略眼光,识大体知大略,多少年来,始终能服务好丞相霸业的大局。
夏侯惇被司马懿这么润物无声、细致入微地吹了一顿酒席的工夫,很快就消除了戒心和敌意,跟他实打实说了河北战场目前的情况。
从夏侯惇口中,司马懿总算得知了真相,知道张郃如今还在围困南皮,而周瑜始终守得非常有韧性,张郃的努力看起来总是差那么一点,没法攻破。
而且随着时间进入十一月下旬,漳水和易水也开始断流封冻了。(司马懿从雒阳出发来传令时是十一月中旬,抵达渤海郡前线并且初步考察后,已经到了下旬)
严冬渐深,强攻的一方会越来越艰难,士卒在河北平原的野地上长期驻扎、攻战,非战斗减员越来越多。
直接冻伤的,以及战伤后因为严寒缺少补给难以痊愈的人数,都与日俱增。
而防守的一方,因为漳水彻底断流、封冻,也失去了从水路得到增援的可能性。周瑜自己肯定是没能力反击或者突围的,他只能坐守等来年开春。
当然了,如果有刘备阵营的其他军队,走陆路反击增援周瑜,那还是有可能的。
但眼下天寒地冻,刘备军之前秋天都还未能从泥潭抽身,现在最冷的时候,又怎么可能抽身?赵云的骑兵就算从扶余和高句丽抽回来了,这种季节出击,马匹也得不到草料补给,损失会非常大。
考虑了种种因素后,司马懿最终委婉地说动了夏侯惇,让夏侯惇遵照曹操的指示,把一半河北战区的有生力量,暂时抽调走,回去河南战场堵漏。
司马懿还帮夏侯惇支了招:就算只留下一半兵力,无力强攻突破周瑜,但对南皮和天津保持分割包围,却是完全做得到的。
张郃围城已经一两个月,城外也都有修筑连营、甬道,有了这些越来越坚固的防御工事为依托,少量兵力就可以堵死周瑜,让周瑜再饿上两个月,说不定到时候南线就有转机了。
为了让夏侯惇坚定决心,司马懿最后还教了张郃一招临时加固围城工事的小技巧。
“前将军若是还觉得不放心,在下倒有一招,可以让我军围困南皮的营垒变得更加坚固,足以确保整个冬天周瑜都不能逾越一步。
在下观张将军的营垒,已经用夯土筑成长墙,挖出的土形成壕沟,可在入夜时分,在土墙上再淋河水,以如今天寒地冻,待次日天明,土墙必然封冻成冰墙,其坚固度足以增长数成,而且愈发滑溜,难以攀援。
多余的河水不及冻结的,流入墙前旱壕,也能在壕底形成冰坡,让敌军冲锋时足底打滑,临战必然混乱、自相践踏。有了这些妙招,何愁不能封死周瑜?”
司马懿侃侃而谈,把筑垒封锁的小技巧一一阐明。
这一世,曹操和马超并没有跟原本历史上那样、打一场势均力敌的潼关之战。所以曹操也没有在对抗马超的过程中,用到冰水淋墙形成冰垒的技术操作。
司马懿想到了这招,临时活学活用,也算是新鲜手段。让夏侯惇和张郃都听得眼前一亮,觉得又多了一招额外赢得战场优势的秘法。
“仲达也算用心了,我也不是不知道朝廷的难处,那这事儿就按丞相的吩咐办吧。我自会亲回邺城,并且分一半河北之兵,前往河南增援。”
夏侯惇最终表了态,随后就让军队立刻做准备,争取以最快速度开拔回返。
好在曹军是在自己的领土上作战,军需物资也不用怎么调度,部队可以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开拔前的准备时间也就比较短。
夏侯惇的部队,还有不少物资没吃完用完,但他也不会带着往回运,就直接就地留给张郃、高览。大不了后续两个月不往张郃军前运粮运物资了,就让张郃吃用撤走的那部分友军遗留的存货。
这样刚好也算歪打正着,避免了寒冬腊月往河北前线运东西的辛苦。
不过,就在夏侯惇准备撤兵的这两天里,南边又传来了一条噩耗,让夏侯惇愈发心急如焚,不得不加快进度。
原来,就在十一月二十这天,一条战报传到河北前线,说是淮北战场,曹军又吃了一场败仗。
这次进攻的敌人,乃是从合肥、寿春出发的关羽部,具体的出击日期,是十一月的月初。
关羽在张飞动手后二十天,终于从寿春北渡淮河,进入淮北的支流涡水,然后沿着涡水逆流而上,进攻谯郡腹地。
涡水沿岸的谯郡东部地区,主要有龙亢、蕲县、竹邑、符离等县。
这片战场,大多数看官应该也不算陌生,因为当年曹仁和赵云就在符离战场打过几次拉锯战。当年项羽死前最后打的那场垓下之战,战场也位于符离不远处。
这地方大致就是位于刘备控制的徐州彭城郡以南、淮南的合肥寿春以北。是一块被涡水、睢水和淮河围绕起来的凸出部。
这块地盘的东南北三面,都是刘备阵营的占领区,只有西面与曹操控制区连接。
往年刘备始终没对符离地区下手,那都是因为当时刘备阵营的总兵力、纸面总实力还不如曹操,所以刘备不想在淮北占一块无险可守的平原,怕被曹军拖入绞肉机持续打消耗战。
但是时隔多年,情况早就逆转了。三年前休战时,刘备的账面实力已经隐隐然追上了曹操,如今三年之期又过,刘备的账面总兵力至少超出曹操阵营四分之一。
所以,“害怕在大平原上打消耗战、陷入绞肉机”这种考量,如今对刘备而言已经不存在了,反而是曹操需要警惕和避免绞肉机。
既然攻守之势异也,刘备让关羽从寿春北上,往正北方直插彭城,把寿春和彭城这条连线以东的曹操占领各县统统吞了,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关羽只花了十几天时间,就实现了这个第一阶段小目标,整个过程打得轻松无比。曹军也没选择在无险可守的大平原上做无谓的牺牲,一看守不住就撤得很干脆。
沿途四县被凿穿,还有这条连接线以东的洨县、虹县,更是直接不战而降。从地图上看,曹操老家谯郡最东边的三分之一面积,在半个月之内就被关羽拿了。
关羽也发起了攻势,并且占了曹军三分之一个郡,这个噩耗,算是促使夏侯惇赶紧撤军救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夏侯惇连收拾军械和行粮都不顾上了,直接催促可以撤的那部分军队尽快撤,一路强行军先回邺城,然后只在邺城休整了一天,就再急吼吼去黎阳南渡黄河,增援曹操。
……
夏侯惇终于走了,还带走了至少五六万人的河北生力军。
这个情报,自然是很快被南皮城内的周瑜察觉了,虽然周瑜没法突出重围,把消息报告给友军,但他坚信友军自己会探查到这个情况的。
而友军将领的表现,也确实没有辜负周瑜的期待。
仅仅比周瑜那边晚了三天,夏侯惇撤兵的消息,就传到了幽州治所蓟县,传到了诸葛瑾和赵云的案头。
是时候动手了。
他就是利用了人心都会“借鉴历史”这一特点,把曹操给挤兑住了。
当年董卓靠着徐荣,都守住了阳城、成皋,先后击败了孙坚、曹操,但最终还是因为怂而劫迁了天子。
当时没人去想过“如果董卓不怂,看到这些雒阳外围的地盘都被守住了,他继续留在雒阳能不能成事”这个问题。
但是现在,诸葛亮通过流言计,引发了雒阳周边,乃至整个河南尹境内士人的好奇心,让大家不由自主地去推演、假设。
如此一来,大家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曹操在军事上要是比董卓当年都不如,连阳城都没守住,那曹操将来的下场,会不会也比董卓当年更惨?如今拥护在曹操身边的人,还要不要为曹操卖命?
这种联想一旦蔓延开来,对人心的杀伤就非常恐怖了。
而且,这组流言还有一个非常歹毒的点,就在于突然有那么多人突然开始传说“徐荣”的事迹了,还拿徐荣和徐晃作对比。
徐荣可是当年董卓阵营里,先后击败了孙坚和曹操的存在。这事儿曹操本人就是亲历者,他还被徐荣的军队乱箭射死了战马,最后靠曹洪把马让给曹操,曹操才得以逃脱性命。
这个对比,打脸的意味太浓烈了,这就逼得曹操不得不死守位于雒南三关之外、地势没那么险要的阳城了。
阳城这地方,军事价值本身不大,但这么一烘托,政治象征的价值就太大了,曹操丢不得呐。
徐晃,能比得上当年的徐荣么?
曹操,能比得上当年的董卓么?
曹操非证明自己不可!
但是要证明,又得往阳城这个弹丸小城,投进去多少兵力?
原本每个关放个两三万人,说不定就能守死雒南三关了。现在要额外前出死守一个并不险要的阳城,可不得至少再额外多牵制五万兵力?
偏偏曹操已经没有预备队可以抽调了。
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绝望中的曹操,终于只能一咬牙,临时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把河北战区的进攻部队抽回雒阳!把雒阳的卫戍部队拉去阳城,给徐晃下死命令,必须守住阳城,半步也不许后退!要多少兵给多少兵!哪怕打成绞肉机也要守住!
这一战的政治意义太强大了,曹操要借此证明自己军事上至少不比董卓当年对付讨董联军时差,而政治上也比董卓更坚定,这样天下人才会继续团结在他身边。
曹操下定这个决心后,便打算说干就干。
他身边也有一些心腹,或是知交多年的故旧(比如荀彧),为此劝说过他,但都无一例外被曹操乾纲独断驳回了。
这些劝说,军事上有可能是对的,但是政治上错得太离谱。曹操已经被政治上的考量彻底捆绑了,哪怕他的抉择军事上不是最划算的,他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这个事情他不打算跟任何人商量。
当然,曹操在具体执行之前,也还是要看一下实际情况的。
比如他会派人赶紧去河北查看一下战况,看看夏侯惇和张郃、高览最近的进度究竟如何。
要是夏侯惇和张郃进展顺利,就差临门一脚、周瑜只剩最后一口气了,那曹操也是有可能再稍稍咬一咬牙,让夏侯惇克尽全功的。
这个咬牙,或许是咬十天八天,或许是咬大半个月,总归要有个期限。
但如果夏侯惇那边距离决定性胜利还遥遥无期,还需要长期的围困消耗,那就只能先抽调一部分军队回来了。
……
曹操拍板后,很快就派出了心腹幕僚为使,前去河北巡视战况。
考虑到贾诩在许县辅佐曹仁守豫州,而荀彧作为尚书令不能轻易离开中枢,
而且荀彧和荀攸是一家的,荀攸又在夏侯惇身边。如果让荀彧的人去查问“夏侯惇、张郃那边短期内能否取得决定性胜利”,有可能出现利益输送和欺上瞒下。
所以最终筛选再三,曹操只能让司马懿去办这个差事,让司马懿去一趟河间和平原,实地看看河北那边的进展。
加急信使,最快可以跑日行六百里,但司马懿显然不是专业信使,他也没这个体能和马术,所以只能是于路不停找驿站换马。
日行三百里不到,从雒阳到渤海军前,一共走了五天。
司马懿抵达之前,还有专业的信使先到,大致通知了夏侯惇豫州和司隶那边的情况,让夏侯惇做好调兵的准备,提前想好如何“汇报工作”。
所以司马懿抵达的时候,夏侯惇已经神色凝重又颇为不忿地亲自来接待他了。还有在前线负责攻坚的张郃,也被夏侯惇召回了东光县城,一起向司马懿汇报。
司马懿见了这阵仗,倒也不敢托大,老远就滚鞍下马,对夏侯惇行了重礼。
司马懿心里很清楚,夏侯惇是什么份量的角色,就算他如今得到了丞相的重视,也绝不敢在曹家和夏侯家人面前摆谱。
夏侯惇心里原本是憋着气的,因为他觉得司马懿这次就是帮丞相来收河北兵权的。
但是看到司马懿如此谦恭,夏侯惇伸手不打笑脸人,怒气也稍稍收敛了些。
谁让司马懿别的本事且不论,但装低调、装无害的本事天下第一呢。
在这个独门细分领域里,连诸葛瑾诸葛亮都要甘拜下风。
一旦司马懿这种段位使出浑身解数舔人,那是断没有舔不舒坦的。
接风宴上,司马懿一边表示自己也很无奈,也是上差在身,身不由己。另一边又挑着夏侯惇、张郃平生得意之事吹捧。
而且司马懿并不是一味昧着良心吹,他也是做过功课的。比如他知道夏侯惇这辈子就没打过什么胜仗,如果直接吹军功吹冲锋陷阵,那绝对会被夏侯惇厌恶。
所以司马懿就专挑夏侯惇治理地方的功绩吹,吹他所到之处,百姓俨然欣服,吹夏侯惇有战略眼光,识大体知大略,多少年来,始终能服务好丞相霸业的大局。
夏侯惇被司马懿这么润物无声、细致入微地吹了一顿酒席的工夫,很快就消除了戒心和敌意,跟他实打实说了河北战场目前的情况。
从夏侯惇口中,司马懿总算得知了真相,知道张郃如今还在围困南皮,而周瑜始终守得非常有韧性,张郃的努力看起来总是差那么一点,没法攻破。
而且随着时间进入十一月下旬,漳水和易水也开始断流封冻了。(司马懿从雒阳出发来传令时是十一月中旬,抵达渤海郡前线并且初步考察后,已经到了下旬)
严冬渐深,强攻的一方会越来越艰难,士卒在河北平原的野地上长期驻扎、攻战,非战斗减员越来越多。
直接冻伤的,以及战伤后因为严寒缺少补给难以痊愈的人数,都与日俱增。
而防守的一方,因为漳水彻底断流、封冻,也失去了从水路得到增援的可能性。周瑜自己肯定是没能力反击或者突围的,他只能坐守等来年开春。
当然了,如果有刘备阵营的其他军队,走陆路反击增援周瑜,那还是有可能的。
但眼下天寒地冻,刘备军之前秋天都还未能从泥潭抽身,现在最冷的时候,又怎么可能抽身?赵云的骑兵就算从扶余和高句丽抽回来了,这种季节出击,马匹也得不到草料补给,损失会非常大。
考虑了种种因素后,司马懿最终委婉地说动了夏侯惇,让夏侯惇遵照曹操的指示,把一半河北战区的有生力量,暂时抽调走,回去河南战场堵漏。
司马懿还帮夏侯惇支了招:就算只留下一半兵力,无力强攻突破周瑜,但对南皮和天津保持分割包围,却是完全做得到的。
张郃围城已经一两个月,城外也都有修筑连营、甬道,有了这些越来越坚固的防御工事为依托,少量兵力就可以堵死周瑜,让周瑜再饿上两个月,说不定到时候南线就有转机了。
为了让夏侯惇坚定决心,司马懿最后还教了张郃一招临时加固围城工事的小技巧。
“前将军若是还觉得不放心,在下倒有一招,可以让我军围困南皮的营垒变得更加坚固,足以确保整个冬天周瑜都不能逾越一步。
在下观张将军的营垒,已经用夯土筑成长墙,挖出的土形成壕沟,可在入夜时分,在土墙上再淋河水,以如今天寒地冻,待次日天明,土墙必然封冻成冰墙,其坚固度足以增长数成,而且愈发滑溜,难以攀援。
多余的河水不及冻结的,流入墙前旱壕,也能在壕底形成冰坡,让敌军冲锋时足底打滑,临战必然混乱、自相践踏。有了这些妙招,何愁不能封死周瑜?”
司马懿侃侃而谈,把筑垒封锁的小技巧一一阐明。
这一世,曹操和马超并没有跟原本历史上那样、打一场势均力敌的潼关之战。所以曹操也没有在对抗马超的过程中,用到冰水淋墙形成冰垒的技术操作。
司马懿想到了这招,临时活学活用,也算是新鲜手段。让夏侯惇和张郃都听得眼前一亮,觉得又多了一招额外赢得战场优势的秘法。
“仲达也算用心了,我也不是不知道朝廷的难处,那这事儿就按丞相的吩咐办吧。我自会亲回邺城,并且分一半河北之兵,前往河南增援。”
夏侯惇最终表了态,随后就让军队立刻做准备,争取以最快速度开拔回返。
好在曹军是在自己的领土上作战,军需物资也不用怎么调度,部队可以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开拔前的准备时间也就比较短。
夏侯惇的部队,还有不少物资没吃完用完,但他也不会带着往回运,就直接就地留给张郃、高览。大不了后续两个月不往张郃军前运粮运物资了,就让张郃吃用撤走的那部分友军遗留的存货。
这样刚好也算歪打正着,避免了寒冬腊月往河北前线运东西的辛苦。
不过,就在夏侯惇准备撤兵的这两天里,南边又传来了一条噩耗,让夏侯惇愈发心急如焚,不得不加快进度。
原来,就在十一月二十这天,一条战报传到河北前线,说是淮北战场,曹军又吃了一场败仗。
这次进攻的敌人,乃是从合肥、寿春出发的关羽部,具体的出击日期,是十一月的月初。
关羽在张飞动手后二十天,终于从寿春北渡淮河,进入淮北的支流涡水,然后沿着涡水逆流而上,进攻谯郡腹地。
涡水沿岸的谯郡东部地区,主要有龙亢、蕲县、竹邑、符离等县。
这片战场,大多数看官应该也不算陌生,因为当年曹仁和赵云就在符离战场打过几次拉锯战。当年项羽死前最后打的那场垓下之战,战场也位于符离不远处。
这地方大致就是位于刘备控制的徐州彭城郡以南、淮南的合肥寿春以北。是一块被涡水、睢水和淮河围绕起来的凸出部。
这块地盘的东南北三面,都是刘备阵营的占领区,只有西面与曹操控制区连接。
往年刘备始终没对符离地区下手,那都是因为当时刘备阵营的总兵力、纸面总实力还不如曹操,所以刘备不想在淮北占一块无险可守的平原,怕被曹军拖入绞肉机持续打消耗战。
但是时隔多年,情况早就逆转了。三年前休战时,刘备的账面实力已经隐隐然追上了曹操,如今三年之期又过,刘备的账面总兵力至少超出曹操阵营四分之一。
所以,“害怕在大平原上打消耗战、陷入绞肉机”这种考量,如今对刘备而言已经不存在了,反而是曹操需要警惕和避免绞肉机。
既然攻守之势异也,刘备让关羽从寿春北上,往正北方直插彭城,把寿春和彭城这条连线以东的曹操占领各县统统吞了,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关羽只花了十几天时间,就实现了这个第一阶段小目标,整个过程打得轻松无比。曹军也没选择在无险可守的大平原上做无谓的牺牲,一看守不住就撤得很干脆。
沿途四县被凿穿,还有这条连接线以东的洨县、虹县,更是直接不战而降。从地图上看,曹操老家谯郡最东边的三分之一面积,在半个月之内就被关羽拿了。
关羽也发起了攻势,并且占了曹军三分之一个郡,这个噩耗,算是促使夏侯惇赶紧撤军救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夏侯惇连收拾军械和行粮都不顾上了,直接催促可以撤的那部分军队尽快撤,一路强行军先回邺城,然后只在邺城休整了一天,就再急吼吼去黎阳南渡黄河,增援曹操。
……
夏侯惇终于走了,还带走了至少五六万人的河北生力军。
这个情报,自然是很快被南皮城内的周瑜察觉了,虽然周瑜没法突出重围,把消息报告给友军,但他坚信友军自己会探查到这个情况的。
而友军将领的表现,也确实没有辜负周瑜的期待。
仅仅比周瑜那边晚了三天,夏侯惇撤兵的消息,就传到了幽州治所蓟县,传到了诸葛瑾和赵云的案头。
是时候动手了。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73869/5079812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