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将工程上的难题,转嫁到理论上!
推荐阅读:阴影帝国、快穿年代之炮灰逆袭、吞噬星空,我维妮娜绝不居于人下、从灵魂熔炉开始、红楼大当家、美漫:悟道阿卡姆,飞升祖国人、入错洞房后,我跟阴鸷权臣去种田、四合院之傻柱换了人、重回九零:手握灵泉奔小康、全职高手:叶修麻了,这人心好脏、
校园中,徐川行走在林荫小道上,穿过了教学区朝着后山走去。
针对改进型超导体生产的难题,这几天来他查阅了繁多的资料,但进展并不大。
一方面是工程性上的难题本就不是他擅长的范围,另一方面则是改进型超导体材料本身就处于最前沿的高温超导领域,再想在上面进行突破,难度真的太大了。
摇了摇头,徐川长舒了口气,朝着后山上的天文台走去。
这两天来大量的翻阅资料让他的脑袋都有些昏昏沉沉的,很显然,这种研究方式不大对了。
所以在找不到方向后,他觉得有必要出去走走,放松一下后再去找一找材料或核聚变领域的专家学者聊聊。
灵感这种东西,一个人窝在房间里面是很难获得的。
有时候,它的到来更加依赖于和外界的思维碰撞。
古话说的还是不错的,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人与人是不同的,有些时候,站在另外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件事,会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和想法。
科研道路也一样,有时候一名院士看不透的地方,一名博士生甚至是一名研究生却可能诞生解决的灵感。
就像是杨振寜和他的学生米尔斯一样。
在研究杨-米尔斯方程的时候,杨老先生曾多次尝试把电磁力中的规范不变性过程运用到同位旋中去。
但这些尝试总使他陷入“困境”,困于计算中的同一步骤,这种情况总发生在当他要定义相关的场强时。
后面杨在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时又一次思考这些时,米尔斯提出了一个新的数学方法的,从而给了杨启发,发现了与同位旋规范对称性相联系的那个场的方程,最终才形成了惊艳世世的杨-米尔斯方程。
所以徐川还是挺喜欢给学生上课和逛arxiv预印本网站的,因为有时候,这些学生和arxiv上的学者提出的问题和想法,说不定就会给他带来某一方面的灵感。
ns方程的最后一步不就是这样得来的么。
不过有些时候想法是好的,但收获却并不一定能此次都按照想法来。
上完一节数学物理的课堂,徐川收拾了一下讲桌,夹着教材就离开了阶梯教室。
很显然,在这一节课堂上,他所思考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答案,或者说没有得到想法与灵感。
不过徐川也没太在意,次次上课次次都能得到灵感这种事情未免也太夸张了,正常的上课,正常的结束,这才是正常的事情。
胳膊下夹着课本,徐川离开阶梯教室后朝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路途走到了一半,他忽然想起了什么,脚步一顿,一拐弯朝着教学楼的另一边走去。
不一会,他便来到了走廊尽头的另一间办公室中。
敲了敲门,里面很快就传来了‘请进’的声音,徐川推开门走了进去,他在南大学习时期的导师陈正平院士正在自己的办公桌后面忙碌着工作。
看到徐川夹着课本进来,陈正平眼眸中闪过了一丝惊讶,微愣了一下后笑着停下了手中的签字笔,开口道:“今天怎么有时间来我这边?”
虽说他这个学生和他同在南大工作,不过两人见面的时间,还真属于比较少的那种,一年到头见面的次数都不一定能超过十次。
尤其是前些年徐川主持栖霞可控核聚变项目工程的时候,一整年见面的次数都没超过一巴掌。
徐川笑着走向沙发坐了下来,开口道:“在材料的研究上遇到了一些问题,想找导师您聊聊。”
闻言,陈正平眼神中带上了一些诧异和好奇,他笑着站起身,走向了的茶壶,一边泡茶一边笑着调侃道:“说说吧,什么问题能让你都这么困扰,让我也好奇好奇。”
虽说两人还都是院士,徐川还是他的学生,但在学术能力上,无论是数学还是物理,甚至是材料学,眼前这名学生都超过了他很多很多。
老实说,他这个学生遇到的问题,他大概率也是没有能力解决的。
不过都上门了,再怎么样他也得听听交流一下。
更何况,他也挺好奇的,好奇这个学生又在研究什么世界难题。
听出了导师的调侃,徐川笑了笑,也没太在意,简单的将自己遇到的问题说了一下。
听完徐川所遇到的问题,陈正平好奇的抬头看了过来,开口问道:“说起来,好像我都都没听说过你在超导材料领域又有新的突破来着啊?外界也没流传这个消息的样子。”
他知道自己这个学生研究的东西必然是材料学领域最前沿的东西,却还真没想到他在高温超导材料领域又有了新的突破,而且这份突破他都没听说过。
徐川笑着开口道:“这份成果是去年的时候做出来的,因为涉及到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和一些比较敏感的军事领域,的确没有公开。”
陈正平点了点头,对于这种说法倒是没有任何的意外,毕竟他本身也是院士级别的学者,这种东西多多少少的都接触和经历过。
思索了一下,他开口道:“老实说,在材料领域的东西,你的能力早就超过我了,你解决不了的麻烦,我大概率也搞不定。”
“而且特别是现在这种情况,相关的论文和材料数据我都不知道,更别提给出建议了。”
听到这话,徐川懊恼的拍了一下大腿,快速道:“我这就让人将论文和材料数据送过来。”
他给忘了这个事情了,陈正平的确没有看过改进型超导体材料的研究论文和相关数据。
陈正平摆摆手,打断了徐川的动作说道:“这个不用急,对于你的研究论文,就算是你现在拿过来给我看,这种前沿领域的成果短时间内我要弄明白难度也不小,而且我要说的不是这个。”
闻言,徐川好奇的抬起头,看向了自己的导师。
顿了顿,陈正平继续道:“材料领域的成果你应该也很清楚,不是这么容易就突破的,如果说你卡在了这方面,除了依靠时间和经验不断的去磨以外,剩下的就只能依靠运气或者灵感来进行尝试了。”
“不过对于现在的你来说,连一条可以尝试进行路都没有找到这是最麻烦的地方。”
“毕竟连方向和理论基础都没有的话,盲目的去进行实验只能说是没什么意义的事情。”
“或许你该换个方式,来从另一面考虑这个问题。”
听到这话,徐川快速的开口道:“我该怎么做?”
沉吟了一下,陈正平开口道:“在前两年的时候,我曾参与过一个水工结构工程方面的项目,在那个项目上,我遇到过一个和你现在类似的问题。”“在一些特殊的施工环境和结构环境中,一些材料经常会面临高压条件下的脆性材料向塑性转变的问题。像混凝土、岩石、铸铁等脆性材料和金属塑性材料都会有这种破坏性,会急剧的缩短材料的使用寿命,对工程项目造成很大的影响。”
“当时我和另外几名教授考虑的方向都是如何去提升材料的抗性,想着和你一样从材料领域来解决这个麻烦,但讨论研究了很久都没有找到方法。”
“而在某一场会议中,一名当时跟着参与项目的博士研究生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
“他所,既然无法从材料上进行解决的话,为什么不从工程强度的理论上来找一下突破口呢?”
“这句话惊醒了我,的确是,我们针对强度理论的探索与研究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当前既有的各种唯像强度理论描述了材料破坏的现象和规律,却很少有从工程强度本身的需求和理论上来进行考虑,而原因,我想你应该很清楚。”
闻言,徐川点了点头回道:“因为工程强度理论上来说一般都是预定设计好的。”
“就像一座水库的大坝一样,它需要达到什么样的强度、抗性、韧性等标准才能支撑起水库水压和冲击,所以基本上修改工程强度是不可能的事情。”
顿了顿,他好奇看向导师陈正平,问道:“你们修改了工程强度?”
陈正平笑着摇了摇头,道:“不,并没有,工程强度是不可能进行修改的,我们在这个想法上提出的方案是设计了一套针对工程强度损失比与损伤比强度的理论模型,通过模型来对工程的方案进行了重新的规划,最终以现有的材料解决了这个问题。”
“或许,你可以试试去研究一下小型化可控核聚变的结构?”
“我记得你当初研究破晓聚变装置的时候,就曾大幅度的改变过托卡马克装置的结构,在仿星器上你或许也可以试试?”
徐川双手合十,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是否可行这些都需要研究过才能知道,在小型化可控核聚变的路上,目前已经没有了方向可以指引,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研究机构亦或者学者能说自己的理论就是对的。”
“包括我选择的仿星器,这条路也不一定就是对的。不过目前来说,仿星器的在小型化上面优势的确最大。”
“至于修改它的结构,这个我需要研究一下才能知道。”
陈正平端起茶杯小抿了一口热茶,轻声道:“这只是一个建议,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你远比我更加熟悉,我的意见只能说你可以选择性参考,能否行的通,这还得看你自己的。”
徐川笑了笑,靠在沙发上舒展了一下身姿后接着道:“反正现在在改进型超导体上的突破找不到希望,试着调整一下仿星器的结构或许也许是条可行的路呢?”
一条路暂时走不通的情况下,试试另外的道路也是可行的办法。
和陈正平在办公室中聊了一会后,徐川起身告别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开始搜索和仿星器有关的资料。
在找不到改善改进型超导材料方向的情况下,修改一下仿星器的外场线圈亦或者结构,说不定也的确是一条可行的路。
大量的论文资料在进行下载的时候,徐川亦在思索着陈正平给他讲的那个工程的解决方案。
这件事与他遇到的问题的确有些类似,不过本质上还是有些区别的。
他所遇到的问题是材料的强度足够,但生产方面有问题,他需要解决生产问题,而不是修改工程方案。
不过将工程材料难题,转变成理论难题,这个思路
手中的签字笔无意识的转动着,徐川思索着将改进型超导材料工程上的难题转变成理论上难题的可行性。
短时间内要想优化改进型超导体的可能性很低,而增加一条优化生产线也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
如果他想要尽快的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或许还得从理论上出发。
只不过,他选择的出发点,可能是错的?
脑海中,冥冥之中的灵感一闪而逝,模糊的轨迹似乎在提醒着他。
只是,如果不从材料的本身出发的话,又该怎么办才行呢?
思索着,徐川有些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
不知为何,他总有一种感觉,总觉得自己现在的知识量可能有些不够。
但老实说,如果说连他在超导材料和可控核聚变领域的知识量都不够的话,这个世界上恐怕真就没有人能超过他了。
摇了摇头,徐川靠在了办公椅背上,伸手拿起了保温杯,起身走出了自己的小房间在饮水机下续点水。
他的办公室很大,而且被隔成了几部分,有他办公的地方,也有学生自习的地方,还有助理办公的地方,以及存放材料物品等东西的地方。
借着这个时间,他扫视了一眼自己办公室,几名学生都出去上课或者干其他的事情去了,办公室中,只有吕玲一个助理在忙碌着自己的工作。
看到他走出来打水,吕玲笑着喊了一声:“教授,续水这种事情您喊一声就行了。”
徐川笑了下,开口道:“我又不是走不动,两步路的事情而已。”
摇了摇头,他拾起茶杯,刚准备回去,眼角余光却瞟见了一样东西。
看着那方方正正的熟悉东西,徐川走了过去,伸手拾了起来看了两眼,随即笑着朝吕玲问道:“你还玩魔方?”
他上高中的时候有同学玩这东西,他也借着玩过,不过这玩意对他来说太简单了,很快他就失去了兴趣。
这会在吕玲的桌上看到魔方,他有点怀念起来高中那段日子了起来了,也不知道当初一起参加竞赛的那些同学如今都怎么样了。
吕玲抬头看了眼徐川手上的魔方,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没事的时候可以玩玩,不过我有点笨,照着复原拼图都拧不回来。”
听到这话,徐川有些没憋住的笑了一下。
对着拼图教程都拧不回来,这也太惨了一点吧?
一只手拿着魔方,他随手拨弄了几下,手中的三阶魔方就直接恢复了原样。
他笑着将复原的魔方递了回去,放到桌上,刚想离去时,整个人却又忽然愣了一下。
目光重新落回方方正正的魔方上,脑海中冥冥的灵感快速闪过,他的眼神陡然明亮了起来。
“魔方?拼图?”
或许,他知道该怎么做了!
针对改进型超导体生产的难题,这几天来他查阅了繁多的资料,但进展并不大。
一方面是工程性上的难题本就不是他擅长的范围,另一方面则是改进型超导体材料本身就处于最前沿的高温超导领域,再想在上面进行突破,难度真的太大了。
摇了摇头,徐川长舒了口气,朝着后山上的天文台走去。
这两天来大量的翻阅资料让他的脑袋都有些昏昏沉沉的,很显然,这种研究方式不大对了。
所以在找不到方向后,他觉得有必要出去走走,放松一下后再去找一找材料或核聚变领域的专家学者聊聊。
灵感这种东西,一个人窝在房间里面是很难获得的。
有时候,它的到来更加依赖于和外界的思维碰撞。
古话说的还是不错的,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人与人是不同的,有些时候,站在另外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件事,会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和想法。
科研道路也一样,有时候一名院士看不透的地方,一名博士生甚至是一名研究生却可能诞生解决的灵感。
就像是杨振寜和他的学生米尔斯一样。
在研究杨-米尔斯方程的时候,杨老先生曾多次尝试把电磁力中的规范不变性过程运用到同位旋中去。
但这些尝试总使他陷入“困境”,困于计算中的同一步骤,这种情况总发生在当他要定义相关的场强时。
后面杨在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时又一次思考这些时,米尔斯提出了一个新的数学方法的,从而给了杨启发,发现了与同位旋规范对称性相联系的那个场的方程,最终才形成了惊艳世世的杨-米尔斯方程。
所以徐川还是挺喜欢给学生上课和逛arxiv预印本网站的,因为有时候,这些学生和arxiv上的学者提出的问题和想法,说不定就会给他带来某一方面的灵感。
ns方程的最后一步不就是这样得来的么。
不过有些时候想法是好的,但收获却并不一定能此次都按照想法来。
上完一节数学物理的课堂,徐川收拾了一下讲桌,夹着教材就离开了阶梯教室。
很显然,在这一节课堂上,他所思考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答案,或者说没有得到想法与灵感。
不过徐川也没太在意,次次上课次次都能得到灵感这种事情未免也太夸张了,正常的上课,正常的结束,这才是正常的事情。
胳膊下夹着课本,徐川离开阶梯教室后朝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路途走到了一半,他忽然想起了什么,脚步一顿,一拐弯朝着教学楼的另一边走去。
不一会,他便来到了走廊尽头的另一间办公室中。
敲了敲门,里面很快就传来了‘请进’的声音,徐川推开门走了进去,他在南大学习时期的导师陈正平院士正在自己的办公桌后面忙碌着工作。
看到徐川夹着课本进来,陈正平眼眸中闪过了一丝惊讶,微愣了一下后笑着停下了手中的签字笔,开口道:“今天怎么有时间来我这边?”
虽说他这个学生和他同在南大工作,不过两人见面的时间,还真属于比较少的那种,一年到头见面的次数都不一定能超过十次。
尤其是前些年徐川主持栖霞可控核聚变项目工程的时候,一整年见面的次数都没超过一巴掌。
徐川笑着走向沙发坐了下来,开口道:“在材料的研究上遇到了一些问题,想找导师您聊聊。”
闻言,陈正平眼神中带上了一些诧异和好奇,他笑着站起身,走向了的茶壶,一边泡茶一边笑着调侃道:“说说吧,什么问题能让你都这么困扰,让我也好奇好奇。”
虽说两人还都是院士,徐川还是他的学生,但在学术能力上,无论是数学还是物理,甚至是材料学,眼前这名学生都超过了他很多很多。
老实说,他这个学生遇到的问题,他大概率也是没有能力解决的。
不过都上门了,再怎么样他也得听听交流一下。
更何况,他也挺好奇的,好奇这个学生又在研究什么世界难题。
听出了导师的调侃,徐川笑了笑,也没太在意,简单的将自己遇到的问题说了一下。
听完徐川所遇到的问题,陈正平好奇的抬头看了过来,开口问道:“说起来,好像我都都没听说过你在超导材料领域又有新的突破来着啊?外界也没流传这个消息的样子。”
他知道自己这个学生研究的东西必然是材料学领域最前沿的东西,却还真没想到他在高温超导材料领域又有了新的突破,而且这份突破他都没听说过。
徐川笑着开口道:“这份成果是去年的时候做出来的,因为涉及到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和一些比较敏感的军事领域,的确没有公开。”
陈正平点了点头,对于这种说法倒是没有任何的意外,毕竟他本身也是院士级别的学者,这种东西多多少少的都接触和经历过。
思索了一下,他开口道:“老实说,在材料领域的东西,你的能力早就超过我了,你解决不了的麻烦,我大概率也搞不定。”
“而且特别是现在这种情况,相关的论文和材料数据我都不知道,更别提给出建议了。”
听到这话,徐川懊恼的拍了一下大腿,快速道:“我这就让人将论文和材料数据送过来。”
他给忘了这个事情了,陈正平的确没有看过改进型超导体材料的研究论文和相关数据。
陈正平摆摆手,打断了徐川的动作说道:“这个不用急,对于你的研究论文,就算是你现在拿过来给我看,这种前沿领域的成果短时间内我要弄明白难度也不小,而且我要说的不是这个。”
闻言,徐川好奇的抬起头,看向了自己的导师。
顿了顿,陈正平继续道:“材料领域的成果你应该也很清楚,不是这么容易就突破的,如果说你卡在了这方面,除了依靠时间和经验不断的去磨以外,剩下的就只能依靠运气或者灵感来进行尝试了。”
“不过对于现在的你来说,连一条可以尝试进行路都没有找到这是最麻烦的地方。”
“毕竟连方向和理论基础都没有的话,盲目的去进行实验只能说是没什么意义的事情。”
“或许你该换个方式,来从另一面考虑这个问题。”
听到这话,徐川快速的开口道:“我该怎么做?”
沉吟了一下,陈正平开口道:“在前两年的时候,我曾参与过一个水工结构工程方面的项目,在那个项目上,我遇到过一个和你现在类似的问题。”“在一些特殊的施工环境和结构环境中,一些材料经常会面临高压条件下的脆性材料向塑性转变的问题。像混凝土、岩石、铸铁等脆性材料和金属塑性材料都会有这种破坏性,会急剧的缩短材料的使用寿命,对工程项目造成很大的影响。”
“当时我和另外几名教授考虑的方向都是如何去提升材料的抗性,想着和你一样从材料领域来解决这个麻烦,但讨论研究了很久都没有找到方法。”
“而在某一场会议中,一名当时跟着参与项目的博士研究生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
“他所,既然无法从材料上进行解决的话,为什么不从工程强度的理论上来找一下突破口呢?”
“这句话惊醒了我,的确是,我们针对强度理论的探索与研究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当前既有的各种唯像强度理论描述了材料破坏的现象和规律,却很少有从工程强度本身的需求和理论上来进行考虑,而原因,我想你应该很清楚。”
闻言,徐川点了点头回道:“因为工程强度理论上来说一般都是预定设计好的。”
“就像一座水库的大坝一样,它需要达到什么样的强度、抗性、韧性等标准才能支撑起水库水压和冲击,所以基本上修改工程强度是不可能的事情。”
顿了顿,他好奇看向导师陈正平,问道:“你们修改了工程强度?”
陈正平笑着摇了摇头,道:“不,并没有,工程强度是不可能进行修改的,我们在这个想法上提出的方案是设计了一套针对工程强度损失比与损伤比强度的理论模型,通过模型来对工程的方案进行了重新的规划,最终以现有的材料解决了这个问题。”
“或许,你可以试试去研究一下小型化可控核聚变的结构?”
“我记得你当初研究破晓聚变装置的时候,就曾大幅度的改变过托卡马克装置的结构,在仿星器上你或许也可以试试?”
徐川双手合十,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是否可行这些都需要研究过才能知道,在小型化可控核聚变的路上,目前已经没有了方向可以指引,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研究机构亦或者学者能说自己的理论就是对的。”
“包括我选择的仿星器,这条路也不一定就是对的。不过目前来说,仿星器的在小型化上面优势的确最大。”
“至于修改它的结构,这个我需要研究一下才能知道。”
陈正平端起茶杯小抿了一口热茶,轻声道:“这只是一个建议,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你远比我更加熟悉,我的意见只能说你可以选择性参考,能否行的通,这还得看你自己的。”
徐川笑了笑,靠在沙发上舒展了一下身姿后接着道:“反正现在在改进型超导体上的突破找不到希望,试着调整一下仿星器的结构或许也许是条可行的路呢?”
一条路暂时走不通的情况下,试试另外的道路也是可行的办法。
和陈正平在办公室中聊了一会后,徐川起身告别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开始搜索和仿星器有关的资料。
在找不到改善改进型超导材料方向的情况下,修改一下仿星器的外场线圈亦或者结构,说不定也的确是一条可行的路。
大量的论文资料在进行下载的时候,徐川亦在思索着陈正平给他讲的那个工程的解决方案。
这件事与他遇到的问题的确有些类似,不过本质上还是有些区别的。
他所遇到的问题是材料的强度足够,但生产方面有问题,他需要解决生产问题,而不是修改工程方案。
不过将工程材料难题,转变成理论难题,这个思路
手中的签字笔无意识的转动着,徐川思索着将改进型超导材料工程上的难题转变成理论上难题的可行性。
短时间内要想优化改进型超导体的可能性很低,而增加一条优化生产线也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
如果他想要尽快的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或许还得从理论上出发。
只不过,他选择的出发点,可能是错的?
脑海中,冥冥之中的灵感一闪而逝,模糊的轨迹似乎在提醒着他。
只是,如果不从材料的本身出发的话,又该怎么办才行呢?
思索着,徐川有些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
不知为何,他总有一种感觉,总觉得自己现在的知识量可能有些不够。
但老实说,如果说连他在超导材料和可控核聚变领域的知识量都不够的话,这个世界上恐怕真就没有人能超过他了。
摇了摇头,徐川靠在了办公椅背上,伸手拿起了保温杯,起身走出了自己的小房间在饮水机下续点水。
他的办公室很大,而且被隔成了几部分,有他办公的地方,也有学生自习的地方,还有助理办公的地方,以及存放材料物品等东西的地方。
借着这个时间,他扫视了一眼自己办公室,几名学生都出去上课或者干其他的事情去了,办公室中,只有吕玲一个助理在忙碌着自己的工作。
看到他走出来打水,吕玲笑着喊了一声:“教授,续水这种事情您喊一声就行了。”
徐川笑了下,开口道:“我又不是走不动,两步路的事情而已。”
摇了摇头,他拾起茶杯,刚准备回去,眼角余光却瞟见了一样东西。
看着那方方正正的熟悉东西,徐川走了过去,伸手拾了起来看了两眼,随即笑着朝吕玲问道:“你还玩魔方?”
他上高中的时候有同学玩这东西,他也借着玩过,不过这玩意对他来说太简单了,很快他就失去了兴趣。
这会在吕玲的桌上看到魔方,他有点怀念起来高中那段日子了起来了,也不知道当初一起参加竞赛的那些同学如今都怎么样了。
吕玲抬头看了眼徐川手上的魔方,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没事的时候可以玩玩,不过我有点笨,照着复原拼图都拧不回来。”
听到这话,徐川有些没憋住的笑了一下。
对着拼图教程都拧不回来,这也太惨了一点吧?
一只手拿着魔方,他随手拨弄了几下,手中的三阶魔方就直接恢复了原样。
他笑着将复原的魔方递了回去,放到桌上,刚想离去时,整个人却又忽然愣了一下。
目光重新落回方方正正的魔方上,脑海中冥冥的灵感快速闪过,他的眼神陡然明亮了起来。
“魔方?拼图?”
或许,他知道该怎么做了!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174416/509662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