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5
推荐阅读:不合理忘却、捡来的霸总O跑了、我回家后爱上了假千金、[影视同人] 女配爱平淡、我的亿万冷少、[综英美] 眷养莱克特、全民游戏修仙,我有人生模拟器、[综漫] 小教主的刀子精们、军师王妃、[原神] 转生提瓦特魔神,但可怜弱小又无助、
做圣人,虽说当初官府送这些孩子来的时候,给了一笔安家费。
但这六十多个孩子的衣食住行,学习生活都在这里。再加上笔墨纸砚书本的花费,每人每年也得十几两银子吧。其中花费的心力就不用说了,秦嘉泽还要负担先生们的工资,想想就是一个大坑啊!
秦嘉泽算来算去,这绝对的亏本买卖。索性秦嘉泽效仿现代先上学后交费的办法。七年之内秦嘉泽负责这些孩子们在学校的基本生活,包括学习花费在内。七年内这些孩子,只要学完规定的课程,就可以从这里毕业。
之后不管是继续去别的书院,继续读书科举,还是找活计谋生。必须在五年到十年之内,偿还学校五十两学费,当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变动,你毕业越早,自然花费就越少。
可不是秦嘉泽黑心啊,实在是古代书本的价格就是一大花费,一个正常家庭的学生读书,束脩钱不是最多的。最多的是买书和纸张的钱,一本薄薄的《蒙学》就要三百多文。
秦嘉泽不苛待这些孩子,饭菜都每天至少可以吃到一顿荤菜,外带一年四季每人每个季节三套衣服。为了俭省顺带教孩子们种地,秦嘉泽专门在学校旁边买了一百多亩田地,请了老农打理,自给自足外带教学。
秦嘉泽和平常的书院不同,寻常书私塾只是教孩子们读书识字,考功名。当然像玉山书院这样的地方,自然会教授君子六艺这些东西,就相当于大学的选修课程一样。
秦嘉泽办学校是为了教导这些孩子一技之长,离开学校之后能挣钱吃饭。当然不能教读书识字。算术、番语、种田、绘画、木工、民俗地理等等都会捎带一些。甚至秦嘉泽还定时请军营的老兵来教几手功夫。
秦嘉泽还四处搜刮藏书,建了一个小小的图书馆,按照大学图书馆的章程来办。兵书、农书虽说不算珍贵,但入门绝对够了。再想学的多一些,秦嘉泽也没办法了。
在古代手艺活、兵法都是家族之内或者师徒,口耳相传,兵书更是传家宝的东西。秦嘉泽也只能搜罗一些浅显的东西,能学多少就看各人天分了。
种种花费投入加起来,秦嘉泽都想哭了。若不是秦嘉泽搭着恋人的东风在海贸上投资,根本负担不起前期的投入。不管如何看着自己一点一点摸索着建立起来的学校,秦嘉泽成就感油然而生。
忙碌了两年学校运转终于进入正轨,秦嘉泽也终于松口气,把全部的精神投入到字典的编写、校正之种。这两年秦嘉泽也不是什么都没准备,跟着金发碧眼的外邦友人学习番语。顺带接触不少番邦书籍,秦嘉泽终于为自己的拼音和阿拉伯数字,找了一个合理的出现时机。
秦嘉泽从学校繁忙的工作中脱身出来,全身心投入到字典的编录。两年,秦嘉泽和英钰的感情越来越深,近来很有些平淡长久的味道。秦嘉泽也向父亲和阿爸、舅公正式告知了两人的关系。大白话就是见家长了,秦家众人对两人的关系自然乐见其成。
秦嘉泽也不遗余力的讨好未来小舅子,着实受了不少“考验”。不过最终结果还是不错的,小舅子总算不再横挑鼻子竖挑眼,可以和睦相处了。
但是最高决定人员,皇帝陛下秦嘉泽却不知怎么搞定。英钰虽然说不必担心,但是那怎么可能。因而秦嘉泽全力以赴的想把字典编写出来。
古代读书人出人头地的方法,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进士及第为官做宰。这条路秦嘉泽暂时不打算走,那么唯有教书育人著说立说这条路了。这两条路那一条路都不好走,不过秦嘉泽有外挂加成啊!
秦嘉泽一直对自己的身份地位缺乏深刻的认识。直到办学的时候一路绿灯通过,这才发现原来官二代的身份不是白叫的,买账的人可不少。
自己勋贵的身份和举人的功名,一般人看来还是挺够看的。随着阿拉伯数字和拼音的传开,尤其是是阿拉伯数字和新式运算法的传播使用。在秦嘉泽不知道的时候他已经出名了。秦嘉泽俨然已经成了官二代里的有为人士,成了别家父母嘴里“别人家的孩子”。
又是一年。八月,嘉然、嘉欣两兄弟,一个第一次进了考场,一个真正上了战场历练的时候。秦嘉泽万般担心、心惊肉跳的同时,终于在沈舅公和父亲、还有几位先生的帮助下,完成了常用字典的最后编纂。收录三千二百三十一个常用字,断断续续花了十年时间,秦嘉泽终于完成了。
秦嘉泽在阿拉伯数字传开的时候,拒绝了以自己命名。轮到字典的时候,依然坚持就叫学生常用字典。这在外人看来有点傻,但是秦嘉泽却觉得自己终于把前世种种,以一种方式记录下来。哪怕旁人无从知晓,他但求心安。
这本字典的完成,秦嘉泽真正的出名或者说“火了”。虽然算不上立说立派,但这著书是做到了。在大江南北的文人关注好奇的时候,秦嘉泽却已经投入了另一场艰苦的战斗。
“不是进士,非文人。”秦朝文人之间流传的这句话,虽然算不得正确,但绝对代表了多数世人眼中的看法。秦嘉泽路已经走了一半,就算为了配得上英钰,他也得把剩下这一半走完。
第52章 诺言
二月的天气虽然不必裹得厚厚地,但还是凉的厉害,越往北走越冷,人们的棉衣还穿在身上。
二十三岁的秦嘉泽和二十五岁的英钰,成了海平城里的一道奇景,拖到这个年纪还不成婚的青年们,从平民百姓到豪门贵族都挺稀罕的。
海平城的有头有脸的人家都知道,这两个人关系不简单。这俩人从来不藏着掖着,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偏偏谁也不着急,倒是长辈们着急的不得了。
秦嘉泽指挥着下人把该收拾的东西都归置整齐,只等出发的时候直接装车就成了。
把手头的书放下,秦嘉泽抹一把脸,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再有半个多月就是春闱了,心里的压力真是不小。秦嘉泽书案的暗匣里取出了一个小巧精致的木盒子,盒子只有三寸见方。
秦嘉泽打开锁扣,里面静静的躺着两枚戒指。细细的银色指环上镶嵌了两枚小小的珊瑚,戒指内侧是秦嘉泽亲手刻上去的两人的名字。细细的摩挲着戒指,秦嘉泽给自己打气,明日乘船上京,考试见*oss,必须全力以赴。
第二日清晨,秦嘉泽直接登船起航。英钰近日出海来不及送行,秦嘉泽将一封信和一串钥匙让下人送到他府上。秦嘉泽所有想说的都在里面了。
靠在船头望着淼淼海面,秦嘉泽思绪翻飞,这两年不是没想过要成婚,却总是不能天时地利人和。一年多之前是英钰名存实亡的所谓婚约,成了最大的拦路虎。只要太后坚持,周家覆灭之前,这婚约就依然存在,用
但这六十多个孩子的衣食住行,学习生活都在这里。再加上笔墨纸砚书本的花费,每人每年也得十几两银子吧。其中花费的心力就不用说了,秦嘉泽还要负担先生们的工资,想想就是一个大坑啊!
秦嘉泽算来算去,这绝对的亏本买卖。索性秦嘉泽效仿现代先上学后交费的办法。七年之内秦嘉泽负责这些孩子们在学校的基本生活,包括学习花费在内。七年内这些孩子,只要学完规定的课程,就可以从这里毕业。
之后不管是继续去别的书院,继续读书科举,还是找活计谋生。必须在五年到十年之内,偿还学校五十两学费,当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变动,你毕业越早,自然花费就越少。
可不是秦嘉泽黑心啊,实在是古代书本的价格就是一大花费,一个正常家庭的学生读书,束脩钱不是最多的。最多的是买书和纸张的钱,一本薄薄的《蒙学》就要三百多文。
秦嘉泽不苛待这些孩子,饭菜都每天至少可以吃到一顿荤菜,外带一年四季每人每个季节三套衣服。为了俭省顺带教孩子们种地,秦嘉泽专门在学校旁边买了一百多亩田地,请了老农打理,自给自足外带教学。
秦嘉泽和平常的书院不同,寻常书私塾只是教孩子们读书识字,考功名。当然像玉山书院这样的地方,自然会教授君子六艺这些东西,就相当于大学的选修课程一样。
秦嘉泽办学校是为了教导这些孩子一技之长,离开学校之后能挣钱吃饭。当然不能教读书识字。算术、番语、种田、绘画、木工、民俗地理等等都会捎带一些。甚至秦嘉泽还定时请军营的老兵来教几手功夫。
秦嘉泽还四处搜刮藏书,建了一个小小的图书馆,按照大学图书馆的章程来办。兵书、农书虽说不算珍贵,但入门绝对够了。再想学的多一些,秦嘉泽也没办法了。
在古代手艺活、兵法都是家族之内或者师徒,口耳相传,兵书更是传家宝的东西。秦嘉泽也只能搜罗一些浅显的东西,能学多少就看各人天分了。
种种花费投入加起来,秦嘉泽都想哭了。若不是秦嘉泽搭着恋人的东风在海贸上投资,根本负担不起前期的投入。不管如何看着自己一点一点摸索着建立起来的学校,秦嘉泽成就感油然而生。
忙碌了两年学校运转终于进入正轨,秦嘉泽也终于松口气,把全部的精神投入到字典的编写、校正之种。这两年秦嘉泽也不是什么都没准备,跟着金发碧眼的外邦友人学习番语。顺带接触不少番邦书籍,秦嘉泽终于为自己的拼音和阿拉伯数字,找了一个合理的出现时机。
秦嘉泽从学校繁忙的工作中脱身出来,全身心投入到字典的编录。两年,秦嘉泽和英钰的感情越来越深,近来很有些平淡长久的味道。秦嘉泽也向父亲和阿爸、舅公正式告知了两人的关系。大白话就是见家长了,秦家众人对两人的关系自然乐见其成。
秦嘉泽也不遗余力的讨好未来小舅子,着实受了不少“考验”。不过最终结果还是不错的,小舅子总算不再横挑鼻子竖挑眼,可以和睦相处了。
但是最高决定人员,皇帝陛下秦嘉泽却不知怎么搞定。英钰虽然说不必担心,但是那怎么可能。因而秦嘉泽全力以赴的想把字典编写出来。
古代读书人出人头地的方法,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进士及第为官做宰。这条路秦嘉泽暂时不打算走,那么唯有教书育人著说立说这条路了。这两条路那一条路都不好走,不过秦嘉泽有外挂加成啊!
秦嘉泽一直对自己的身份地位缺乏深刻的认识。直到办学的时候一路绿灯通过,这才发现原来官二代的身份不是白叫的,买账的人可不少。
自己勋贵的身份和举人的功名,一般人看来还是挺够看的。随着阿拉伯数字和拼音的传开,尤其是是阿拉伯数字和新式运算法的传播使用。在秦嘉泽不知道的时候他已经出名了。秦嘉泽俨然已经成了官二代里的有为人士,成了别家父母嘴里“别人家的孩子”。
又是一年。八月,嘉然、嘉欣两兄弟,一个第一次进了考场,一个真正上了战场历练的时候。秦嘉泽万般担心、心惊肉跳的同时,终于在沈舅公和父亲、还有几位先生的帮助下,完成了常用字典的最后编纂。收录三千二百三十一个常用字,断断续续花了十年时间,秦嘉泽终于完成了。
秦嘉泽在阿拉伯数字传开的时候,拒绝了以自己命名。轮到字典的时候,依然坚持就叫学生常用字典。这在外人看来有点傻,但是秦嘉泽却觉得自己终于把前世种种,以一种方式记录下来。哪怕旁人无从知晓,他但求心安。
这本字典的完成,秦嘉泽真正的出名或者说“火了”。虽然算不上立说立派,但这著书是做到了。在大江南北的文人关注好奇的时候,秦嘉泽却已经投入了另一场艰苦的战斗。
“不是进士,非文人。”秦朝文人之间流传的这句话,虽然算不得正确,但绝对代表了多数世人眼中的看法。秦嘉泽路已经走了一半,就算为了配得上英钰,他也得把剩下这一半走完。
第52章 诺言
二月的天气虽然不必裹得厚厚地,但还是凉的厉害,越往北走越冷,人们的棉衣还穿在身上。
二十三岁的秦嘉泽和二十五岁的英钰,成了海平城里的一道奇景,拖到这个年纪还不成婚的青年们,从平民百姓到豪门贵族都挺稀罕的。
海平城的有头有脸的人家都知道,这两个人关系不简单。这俩人从来不藏着掖着,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偏偏谁也不着急,倒是长辈们着急的不得了。
秦嘉泽指挥着下人把该收拾的东西都归置整齐,只等出发的时候直接装车就成了。
把手头的书放下,秦嘉泽抹一把脸,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再有半个多月就是春闱了,心里的压力真是不小。秦嘉泽书案的暗匣里取出了一个小巧精致的木盒子,盒子只有三寸见方。
秦嘉泽打开锁扣,里面静静的躺着两枚戒指。细细的银色指环上镶嵌了两枚小小的珊瑚,戒指内侧是秦嘉泽亲手刻上去的两人的名字。细细的摩挲着戒指,秦嘉泽给自己打气,明日乘船上京,考试见*oss,必须全力以赴。
第二日清晨,秦嘉泽直接登船起航。英钰近日出海来不及送行,秦嘉泽将一封信和一串钥匙让下人送到他府上。秦嘉泽所有想说的都在里面了。
靠在船头望着淼淼海面,秦嘉泽思绪翻飞,这两年不是没想过要成婚,却总是不能天时地利人和。一年多之前是英钰名存实亡的所谓婚约,成了最大的拦路虎。只要太后坚持,周家覆灭之前,这婚约就依然存在,用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20014/261115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