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俺是实力派的
推荐阅读:沈医生你家影后改当中医了、姜汁撞奶糖、男朋友每天都在套路我、快穿小撩精:反派大佬动个心、电竞大佬的佛系追妻路、宠婚撩人:薄总,太太有了!、治愈快穿:黑化男神,来抱抱、快穿:反派女配,你有毒、中了偏执霍爷的美人计、前妻有喜了、
<!--go-->
第六十九章 俺是实力派的
艺术品并非孤立存在,它从属于当时的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是“千万个无名的人暗中合作”的结果。这是丹纳在《艺术哲学》里反复强调的。
小说作者温斯顿 格卢姆生于1944年,汤姆 汉克斯生于1956年,而小说中的阿甘和珍妮都生于1945年——戏里戏外他们都是同一代人,也就是说都拥有一代人共同的回忆和经历,感受过同样的悲伤与喜悦,一起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沧桑与变化,而这一些都会不可避免地反映到作品中去。他们就是被称为“婴儿潮一代”,也可以称为“跨掉的一代”。而他们的下一代正是“x一代”,也就是互联网时代的新人类。
美国有位历史学家对这一代人有精彩的论述:“婴儿潮一代开始挑战传统价值观,他们年轻,自由,掌握大权,深信自己理当获得最好的待遇,并奋勇出征捍卫,高举着仁义道德的旗帜,对抗妥协,无知,贪婪, 缺乏效率与利欲熏心的政治。每场战斗都是对道德原则的冲击,在善与恶的对抗中,邪恶制造者创造出巧夺天工的犯罪工具,带来重重险阻,婴儿潮一代的任务便是找出歹徒并加以摧毀……”
可悲的是这一代人反抗的和想撕碎的,正是他们后来所笃信的的一些东西。
李思明如果按照年龄来讲,在美国也是这一代人,不过他是正宗的中国人。但是他对这一代人的理解却让温斯顿 格卢姆感到吃惊,他怀疑李思明是不是在美国长大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这一代人跟美国这一代人有某种相似性。
从来就没有一位导演会严格按照一部原著小说来拍电影,所以就有了编剧和改编剧本,这个剧本里加进了导演个人的看法,然后才成为一部电影,换句话说,最终的产品——电影中必须包含有导演本人的思想。
原著小说里的阿甘并没有那么完美,他在很小的时候就遭遇了女房客法兰琪小姐的诱惑,并与之发生了男女关系,他吸食大麻、打假比赛,甚至还和丹合谋,想狠狠地诓经纪人一笔钱溜之大吉等等。这个阿甘既不纯洁,也不完美,有些软弱,优柔寡断且容易受到诱惑,但也总能痛改前非,他依然善良,乐于助人,但他充当不了大众的导师,小说的结尾部分让发财之后的阿甘竞选参议员,但却以失败告终。
显然,剧本中的阿甘则拥有善良、诚实、执着、忠贞、勤奋、信守承诺等等美德,和大多数普通美国人一样,或者说和大多数美国人自己认为和喜欢标榜的一样,这种美德又不多不少正好和数百年来美国主流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念和人性品质努力保持了一致。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又是一个有着深厚的基督教背景的国家,从早期的清教徒立国到战后“婴儿潮”一代从最初的反叛到逐渐成为信仰基督教的中坚力量,美国的历史沿革和社会变迁无不深深打上宗教的烙印,这种文化上强烈的道德化的色彩,使得电影作为反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工具,迎合和满足中产阶级(他们是电影的主要消费者)在道德上的虚荣心,显然是票房保证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深刻的社会和人文思想,并且影片中宣扬的道德规范,符合美国人的心理需要,正是这本电影成为不朽名片的最重要的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就是美国人的主旋律之一。
李思明对于剧本的贡献之一除了叙事结构方面的的变动之外,在于对阿甘的女友珍妮的塑造,与原著小说相比,加强了她象征动荡不安的60年代,代表婴儿潮一代人中曾有的狂躁、叛逆的岁月这方面,而珍妮的悔恨也暗示了那一代人对自己曾经走过的人生道路的反思。另一位就是丹中尉(小说中是少尉),这个越战军官的形象和遭遇,要比小说中更丰富更富有感染力。另外还增加了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用黑色幽默的口吻调侃了一番,从而更有思想深度。
“一个外国人,特别是一个东方人,对美国社会和美国文化了解地如此透彻,如此让人信服,是难能可贵的。李思明用他的电影,生动地给美国人上了一课:借阿甘的视角审视着美国社会和历史,原来是如此精彩如此让人难忘和感动!不过李思明很显然也有顾虑,他不想,可能也害怕批判得过于激烈,尤其他还是一个中国人的前提下,他用轻松自然的叙事手法,重新编排与解构,让观众在笑声中重温了昔日的岁月,悄然卸去心灵的重负。我想这即使是白宫和政客们也无话可说!”纽约影评人,李思明的朋友哈里森希曼后来撰文评价说。
朱迪福斯特在剧中饰演的珍妮这个角色,戏份相对并不多。但是李思明看得出来她很用心。
关于她曾遇到的事情,剧组都闭而不谈,巧合的是,《阿甘正传》中还提到总统遇刺的政治事件。在这部电影中,美国总统成了最危险的职业:美国总统肯尼迪被暗杀事件、尼克松总统因为水门事件被迫下台,碰巧阿甘是检举人,这当然是一种黑色幽默,非关史实。
后来的福特继任,福特在他只有895天的总统生涯中,曾两次遇刺都没有受伤,1980年当选的前好莱坞明星里根总统也遭枪击。
政界看起来是个充斥着枪林弹雨的地方,明面上的攻击和背地里的黑暗,让人防不胜防,剧作者借用一个“智力低下”之人的眼睛,用黑色幽默讽刺着“正常人”的世界。剧中阿甘身后总有一群尾随者,他们找不到人生的答案,盲目地追随阿甘,可以这么说,这就是美国当时社会的一种现实,人们对现实失望,找不到生存的动力与意义,只好无望地把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而阿甘却总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勇敢地跑下去,这不能不说是绝妙的讽刺。
不过,那些记者还是对她相当感兴趣。对于她来说,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她是不愿提及的。李思明出于保护的目的,将那些如苍蝇般的记者驱逐出去,并且禁止剧组谈论这件事。
“当初,你选她来演这个角色,是不是居心不良啊?”曾智问道。
天地良心,李思明真没有这个想法,拿演员的花边新闻作为电影的噱头,这不是他能干得出来的事。但是李思明说自己只是看中她的演技,却没有人相信这一点。
“俺是实力派的!”李思明认为有必要澄清这个事实。
“别得了便宜卖乖,你这个人,只要看到有利用的价值,绝不会那么轻易的放手!”曾智是这样认为的。
而负责发行和宣传的大卫 弗兰克尔,至少在内心中是有意无意地利用这件事的。
美国人是严格遵守劳动法的,遵守到了让亚洲人有些无奈的地步。在香港拍电影,通宵达旦地赶拍,那是很正常的,因为这样既可以尽快地上市,也可以少掉一部份租摄影棚的钱,可从没有加班费这一说。但是在美国不同,你得遵守劳动法规,每周还要过周末,与家人共渡周末是上帝也无法拒绝的,这在美国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阿明,你看,1860年当选的林肯总统被刺杀,1880年的加菲尔德在上任半年就被刺伤,两个月后去世,1900年当选的麦金利总统也遇刺身亡,1920年当选的哈丁总统因内部机密透露被砒霜毒死,1940年罗斯福当选,这位战争总统运气好些,但最后也死于任上,1960年当选的肯尼迪下场很惨,1980年上任的里根很幸运,只受点伤,好歹这命是保住了。”拍片的闲暇时分,曾智扳着手指头,跟李思明扯着话题,“我发现以上被刺的总统当选年份都是整零年,而且是每隔20年都会遇刺一位。”
“嗯,是有些道理。不过这是你发现的规律?你什么时候对美国历史发生了兴趣,是某个小报上看的吧?我还想说我能预测未来呢!”李思明奇道,“没事你琢磨这个干嘛?美国总统就是绝种了也不会让你我来当美国总统滴。”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关心一下还有错?我是个无神论者,至于预测未来的鬼话打死我也不信,你要是能预测,那你告诉我明天哪支股票会涨,我立马去买,利润我让你拿大头,你别摇头啊,你的大话不攻自破无言以对了吧?不过我说的这个历史事件是有据可查的,可是你却无法用常理去解释。”曾智不紧不慢地道,貌似历史学家,“不知道,如果到了2000年,那年当选的总统是不是也会有这个下场。到时候,我就雇个人扛着摄像机天天跟在人家总统后面,这万一要是被我拍到血案发生的现场,那就火了!拿个最佳新闻奖什么的如探囊取物!”
李思明被他的奇谈怪论给震住了。不过人家小布什不是不幸,而是更不幸,本 拉丹大叔让他吃尽了苦头。换了李思明,倒是宁愿守在世贸大楼旁,等着看烟火。检举?不要被怀疑是同伙就不错了!
朱迪不愧为曾被提名为奥斯卡奖最佳女配角的演员,虽然没有摘冠,但她曾经顶着“奥斯卡小公主”的称号。现在更成熟的她,将一位在混乱年代里一个追求个性解放不甘寂寞,但是最终却满身疲惫内心空虚的年轻女人刻画地有血有肉。女主人公染上了几乎所有的恶习,如吸毒、性解放等,最后她死于一种病毒——其实影射的是艾滋病毒。
“甘,快跑!”影片中,朱迪大喊,她喊得仿佛是自己,逃避着来自他人的攻击。当她从地上捡拾起石块,砸向剧中给女主人公以痛苦回忆的老房子的时候,仿佛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
如果说当电影有什么收获的话,李思明一定不会说拿了什么什么奖,当然更不会说得到多少多少美金,而是冠冕堂皇地说:我可以到处跑,以及各处的风景,如果这也算是收获的话。无论是东海岸的礁石,还是西海岸的浩瀚太平洋,无论是内华达州的遍布仙人掌的沙漠,还是洛基山顶皑皑的白雪,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景色虽好,但也只是过眼云烟,李思明和所有剧组成员只能匆匆地一瞥,就埋头于工作。慢工出细活,李思明不想将一部好剧本葬送在自己的手中,原计划三个月,被他延长了一个半月。多延长一天,预算就会多追加一些钱,但李思明不在乎。
夏天来临的时候,全剧组抵达到菲律宾。因为要拍阿甘参加越战一段的故事。小刀发现自己还是有用处的,他成了一个军事顾问,尽管这个顾问有些名不副实。但是,一些军事常识方面的事情,他还是可以胜任的,好在这不是一部战争片。他闲着没事,曾将《猎鹿人》、《现代启示录》等看了一遍又一遍。
如果能到越南去拍,李思明一定会去尝试,不过现在他只能在菲律宾拍片。当大队人马来到助理导演事先踩好点的拍摄地点时,李思明和小刀对周围的环境,都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一片片香蕉树和棕榈树丛,黑瘦的菲律宾人在稻田里耕作,水牛在远处哞哞地叫着,那密密的热带雨林仿佛永远是在下雨,丛林的深处总会让人有些心虚,蚊虫和毒蛇时不时擦身而过,潮湿燥热的空气让人心烦意乱。
那些手持道具自动步枪的冒牌美国大兵,在李思明的指挥下和小刀的参谋下,有模有样地比划着。可惜,他们不是真正的参战美国大兵,如果真是大兵的话,心情可不会这么轻松。
“明哥,你要是指挥一队美国大兵参战,会怎么样?”小刀在身旁没人的时候,好奇地问李思明道。
“这个嘛,我不知道我会怎么样。不过,那些美国大兵一定会大叫:是哪个婊子养的,派我们绕了半个地球,来到这个充满肮脏的地方送死?”李思明学着电影上的美国大兵说话。
小刀哈哈大笑,笑着笑着流下了热泪。
“怎么了,被人给甩了?”随剧组一起长途飞行过来的曾智,不解地问道。
“被沙迷了眼!”小刀辩解道。
“这丛林里怎么会有沙子到处飞,这里可不是沙漠哦!”曾智不信。
“被风吹的,行了吧?”李思明冷不丁地插了一句。
曾智瞧了瞧两人,有满腹的疑问,不过,即使是最迟钝的人也会明智地闭上嘴巴。他可不笨,要不他姓名中有一个“智”字?
第六十九章 俺是实力派的在线阅读
<!--over-->
第六十九章 俺是实力派的
艺术品并非孤立存在,它从属于当时的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是“千万个无名的人暗中合作”的结果。这是丹纳在《艺术哲学》里反复强调的。
小说作者温斯顿 格卢姆生于1944年,汤姆 汉克斯生于1956年,而小说中的阿甘和珍妮都生于1945年——戏里戏外他们都是同一代人,也就是说都拥有一代人共同的回忆和经历,感受过同样的悲伤与喜悦,一起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沧桑与变化,而这一些都会不可避免地反映到作品中去。他们就是被称为“婴儿潮一代”,也可以称为“跨掉的一代”。而他们的下一代正是“x一代”,也就是互联网时代的新人类。
美国有位历史学家对这一代人有精彩的论述:“婴儿潮一代开始挑战传统价值观,他们年轻,自由,掌握大权,深信自己理当获得最好的待遇,并奋勇出征捍卫,高举着仁义道德的旗帜,对抗妥协,无知,贪婪, 缺乏效率与利欲熏心的政治。每场战斗都是对道德原则的冲击,在善与恶的对抗中,邪恶制造者创造出巧夺天工的犯罪工具,带来重重险阻,婴儿潮一代的任务便是找出歹徒并加以摧毀……”
可悲的是这一代人反抗的和想撕碎的,正是他们后来所笃信的的一些东西。
李思明如果按照年龄来讲,在美国也是这一代人,不过他是正宗的中国人。但是他对这一代人的理解却让温斯顿 格卢姆感到吃惊,他怀疑李思明是不是在美国长大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这一代人跟美国这一代人有某种相似性。
从来就没有一位导演会严格按照一部原著小说来拍电影,所以就有了编剧和改编剧本,这个剧本里加进了导演个人的看法,然后才成为一部电影,换句话说,最终的产品——电影中必须包含有导演本人的思想。
原著小说里的阿甘并没有那么完美,他在很小的时候就遭遇了女房客法兰琪小姐的诱惑,并与之发生了男女关系,他吸食大麻、打假比赛,甚至还和丹合谋,想狠狠地诓经纪人一笔钱溜之大吉等等。这个阿甘既不纯洁,也不完美,有些软弱,优柔寡断且容易受到诱惑,但也总能痛改前非,他依然善良,乐于助人,但他充当不了大众的导师,小说的结尾部分让发财之后的阿甘竞选参议员,但却以失败告终。
显然,剧本中的阿甘则拥有善良、诚实、执着、忠贞、勤奋、信守承诺等等美德,和大多数普通美国人一样,或者说和大多数美国人自己认为和喜欢标榜的一样,这种美德又不多不少正好和数百年来美国主流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念和人性品质努力保持了一致。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又是一个有着深厚的基督教背景的国家,从早期的清教徒立国到战后“婴儿潮”一代从最初的反叛到逐渐成为信仰基督教的中坚力量,美国的历史沿革和社会变迁无不深深打上宗教的烙印,这种文化上强烈的道德化的色彩,使得电影作为反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工具,迎合和满足中产阶级(他们是电影的主要消费者)在道德上的虚荣心,显然是票房保证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深刻的社会和人文思想,并且影片中宣扬的道德规范,符合美国人的心理需要,正是这本电影成为不朽名片的最重要的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就是美国人的主旋律之一。
李思明对于剧本的贡献之一除了叙事结构方面的的变动之外,在于对阿甘的女友珍妮的塑造,与原著小说相比,加强了她象征动荡不安的60年代,代表婴儿潮一代人中曾有的狂躁、叛逆的岁月这方面,而珍妮的悔恨也暗示了那一代人对自己曾经走过的人生道路的反思。另一位就是丹中尉(小说中是少尉),这个越战军官的形象和遭遇,要比小说中更丰富更富有感染力。另外还增加了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用黑色幽默的口吻调侃了一番,从而更有思想深度。
“一个外国人,特别是一个东方人,对美国社会和美国文化了解地如此透彻,如此让人信服,是难能可贵的。李思明用他的电影,生动地给美国人上了一课:借阿甘的视角审视着美国社会和历史,原来是如此精彩如此让人难忘和感动!不过李思明很显然也有顾虑,他不想,可能也害怕批判得过于激烈,尤其他还是一个中国人的前提下,他用轻松自然的叙事手法,重新编排与解构,让观众在笑声中重温了昔日的岁月,悄然卸去心灵的重负。我想这即使是白宫和政客们也无话可说!”纽约影评人,李思明的朋友哈里森希曼后来撰文评价说。
朱迪福斯特在剧中饰演的珍妮这个角色,戏份相对并不多。但是李思明看得出来她很用心。
关于她曾遇到的事情,剧组都闭而不谈,巧合的是,《阿甘正传》中还提到总统遇刺的政治事件。在这部电影中,美国总统成了最危险的职业:美国总统肯尼迪被暗杀事件、尼克松总统因为水门事件被迫下台,碰巧阿甘是检举人,这当然是一种黑色幽默,非关史实。
后来的福特继任,福特在他只有895天的总统生涯中,曾两次遇刺都没有受伤,1980年当选的前好莱坞明星里根总统也遭枪击。
政界看起来是个充斥着枪林弹雨的地方,明面上的攻击和背地里的黑暗,让人防不胜防,剧作者借用一个“智力低下”之人的眼睛,用黑色幽默讽刺着“正常人”的世界。剧中阿甘身后总有一群尾随者,他们找不到人生的答案,盲目地追随阿甘,可以这么说,这就是美国当时社会的一种现实,人们对现实失望,找不到生存的动力与意义,只好无望地把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而阿甘却总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勇敢地跑下去,这不能不说是绝妙的讽刺。
不过,那些记者还是对她相当感兴趣。对于她来说,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她是不愿提及的。李思明出于保护的目的,将那些如苍蝇般的记者驱逐出去,并且禁止剧组谈论这件事。
“当初,你选她来演这个角色,是不是居心不良啊?”曾智问道。
天地良心,李思明真没有这个想法,拿演员的花边新闻作为电影的噱头,这不是他能干得出来的事。但是李思明说自己只是看中她的演技,却没有人相信这一点。
“俺是实力派的!”李思明认为有必要澄清这个事实。
“别得了便宜卖乖,你这个人,只要看到有利用的价值,绝不会那么轻易的放手!”曾智是这样认为的。
而负责发行和宣传的大卫 弗兰克尔,至少在内心中是有意无意地利用这件事的。
美国人是严格遵守劳动法的,遵守到了让亚洲人有些无奈的地步。在香港拍电影,通宵达旦地赶拍,那是很正常的,因为这样既可以尽快地上市,也可以少掉一部份租摄影棚的钱,可从没有加班费这一说。但是在美国不同,你得遵守劳动法规,每周还要过周末,与家人共渡周末是上帝也无法拒绝的,这在美国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阿明,你看,1860年当选的林肯总统被刺杀,1880年的加菲尔德在上任半年就被刺伤,两个月后去世,1900年当选的麦金利总统也遇刺身亡,1920年当选的哈丁总统因内部机密透露被砒霜毒死,1940年罗斯福当选,这位战争总统运气好些,但最后也死于任上,1960年当选的肯尼迪下场很惨,1980年上任的里根很幸运,只受点伤,好歹这命是保住了。”拍片的闲暇时分,曾智扳着手指头,跟李思明扯着话题,“我发现以上被刺的总统当选年份都是整零年,而且是每隔20年都会遇刺一位。”
“嗯,是有些道理。不过这是你发现的规律?你什么时候对美国历史发生了兴趣,是某个小报上看的吧?我还想说我能预测未来呢!”李思明奇道,“没事你琢磨这个干嘛?美国总统就是绝种了也不会让你我来当美国总统滴。”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关心一下还有错?我是个无神论者,至于预测未来的鬼话打死我也不信,你要是能预测,那你告诉我明天哪支股票会涨,我立马去买,利润我让你拿大头,你别摇头啊,你的大话不攻自破无言以对了吧?不过我说的这个历史事件是有据可查的,可是你却无法用常理去解释。”曾智不紧不慢地道,貌似历史学家,“不知道,如果到了2000年,那年当选的总统是不是也会有这个下场。到时候,我就雇个人扛着摄像机天天跟在人家总统后面,这万一要是被我拍到血案发生的现场,那就火了!拿个最佳新闻奖什么的如探囊取物!”
李思明被他的奇谈怪论给震住了。不过人家小布什不是不幸,而是更不幸,本 拉丹大叔让他吃尽了苦头。换了李思明,倒是宁愿守在世贸大楼旁,等着看烟火。检举?不要被怀疑是同伙就不错了!
朱迪不愧为曾被提名为奥斯卡奖最佳女配角的演员,虽然没有摘冠,但她曾经顶着“奥斯卡小公主”的称号。现在更成熟的她,将一位在混乱年代里一个追求个性解放不甘寂寞,但是最终却满身疲惫内心空虚的年轻女人刻画地有血有肉。女主人公染上了几乎所有的恶习,如吸毒、性解放等,最后她死于一种病毒——其实影射的是艾滋病毒。
“甘,快跑!”影片中,朱迪大喊,她喊得仿佛是自己,逃避着来自他人的攻击。当她从地上捡拾起石块,砸向剧中给女主人公以痛苦回忆的老房子的时候,仿佛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
如果说当电影有什么收获的话,李思明一定不会说拿了什么什么奖,当然更不会说得到多少多少美金,而是冠冕堂皇地说:我可以到处跑,以及各处的风景,如果这也算是收获的话。无论是东海岸的礁石,还是西海岸的浩瀚太平洋,无论是内华达州的遍布仙人掌的沙漠,还是洛基山顶皑皑的白雪,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景色虽好,但也只是过眼云烟,李思明和所有剧组成员只能匆匆地一瞥,就埋头于工作。慢工出细活,李思明不想将一部好剧本葬送在自己的手中,原计划三个月,被他延长了一个半月。多延长一天,预算就会多追加一些钱,但李思明不在乎。
夏天来临的时候,全剧组抵达到菲律宾。因为要拍阿甘参加越战一段的故事。小刀发现自己还是有用处的,他成了一个军事顾问,尽管这个顾问有些名不副实。但是,一些军事常识方面的事情,他还是可以胜任的,好在这不是一部战争片。他闲着没事,曾将《猎鹿人》、《现代启示录》等看了一遍又一遍。
如果能到越南去拍,李思明一定会去尝试,不过现在他只能在菲律宾拍片。当大队人马来到助理导演事先踩好点的拍摄地点时,李思明和小刀对周围的环境,都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一片片香蕉树和棕榈树丛,黑瘦的菲律宾人在稻田里耕作,水牛在远处哞哞地叫着,那密密的热带雨林仿佛永远是在下雨,丛林的深处总会让人有些心虚,蚊虫和毒蛇时不时擦身而过,潮湿燥热的空气让人心烦意乱。
那些手持道具自动步枪的冒牌美国大兵,在李思明的指挥下和小刀的参谋下,有模有样地比划着。可惜,他们不是真正的参战美国大兵,如果真是大兵的话,心情可不会这么轻松。
“明哥,你要是指挥一队美国大兵参战,会怎么样?”小刀在身旁没人的时候,好奇地问李思明道。
“这个嘛,我不知道我会怎么样。不过,那些美国大兵一定会大叫:是哪个婊子养的,派我们绕了半个地球,来到这个充满肮脏的地方送死?”李思明学着电影上的美国大兵说话。
小刀哈哈大笑,笑着笑着流下了热泪。
“怎么了,被人给甩了?”随剧组一起长途飞行过来的曾智,不解地问道。
“被沙迷了眼!”小刀辩解道。
“这丛林里怎么会有沙子到处飞,这里可不是沙漠哦!”曾智不信。
“被风吹的,行了吧?”李思明冷不丁地插了一句。
曾智瞧了瞧两人,有满腹的疑问,不过,即使是最迟钝的人也会明智地闭上嘴巴。他可不笨,要不他姓名中有一个“智”字?
第六十九章 俺是实力派的在线阅读
<!--over-->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25675/33788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