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挖墙脚
推荐阅读:沈医生你家影后改当中医了、姜汁撞奶糖、男朋友每天都在套路我、快穿小撩精:反派大佬动个心、电竞大佬的佛系追妻路、宠婚撩人:薄总,太太有了!、治愈快穿:黑化男神,来抱抱、快穿:反派女配,你有毒、中了偏执霍爷的美人计、前妻有喜了、
<!--go-->
第七十七章 挖墙脚
李思明在深圳的这个家里里待了半个月,当他离开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中旬了。
家是温柔乡,能让满身疲惫的人得到抚慰,家是避风的港湾,能让游子暂时靠岸,放松一下疲惫的心。李思明却希望自己永远也不要离开家,但是为了这个希望,他不得不再一次与杨月分别。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答案是人才。
二十一世纪还早着呢,但是人才的匮乏却让李思明不得不再一次去一趟东北。李思明这一次不是去找什么教授、博士之类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而是有经验的高级技工。在1983年的时代,到哪里去找?当然是那些国营大厂去找,特别是军工企业,有一大批这方面的行家里手,越老越值钱。站在李思明的角度,国内的教育似乎走错了路,一味地追求高等学历教育,而对于焊接、模具工等职业教育忽视,这直接导致了后世高级技工的短缺。但是于此同时,如果你站在一个城市的大厦往下扔砖头,砸到了十个有九个是有本科学历的,另一个是大专学历的。而那些技校毕业的学生,则成了抢手货。
工业技术的先进性,不仅仅体现在有一批锐意创新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还要有将这些理论和图纸变成实实在在产品的技工。这就是李思明去哈尔滨那家他曾去过的军工厂的原因。换句话说,李思明是挖墙脚的,这种活实在不好干,有些缺德。
十一月中旬的哈尔滨,早已下过好几场雪。今年的雪期来得早,下得大,路面的雪被汽车碾压,然后冻结着冰疙瘩,那些公交司机的技术实在高超,在这又硬又滑的路面行驶,速度还挺快。不过那破旧的电车恐怕比李思明的年纪还要大。
这是中国首屈一指的重工业城市,即使是“三线建设”也没有动摇这座城市在中国重工业方面的地位,以“三大动力”为代表的重工业,让共和国的工业机器一直运转着。李思明曾经多次从这里转车去往北大荒,也多次从这里转车回家过年。这个城市在他的印象中,这几年似乎还是老样子:冬天的冰城,只有两种颜色,白与黑。白的是冰雪,黑的是取暖时排出的烟尘。如果你站在城市的最高的建筑物上,往下一看,入眼的都是大大小小的烟囱,这是所有北方寒冷城市的特色。
李思明走下火车,猛吸了一下干冷的空气,却被含着烟尘的空气给呛了一下。很熟悉的味道,他敢肯定这是松木燃烧时发出的气味。在北大荒时,每一个冬天他和他的兵团战友们都是这么取暖的。这里无疑离北大荒是最近的一个大城市,但是李思明这一次却没有时间去。
对于北大荒,现在他有一种复杂的情感,他爱那片土地,因为他曾为此付出一切,并且无悔;他恨那片土地,因为那里曾带给他悲伤。如果现在去那里算什么?衣锦还乡,在相识的人面前显摆?还是在黑土地的面前,发思古之幽情?或者在战友的坟前,忏悔哀悼?
“不知卫东那里还有人常去看看?”李思明想到此处有些黯然神伤。人总是会找理由,李思明觉得用自己很忙这个理由,有些牵强。
半个小时候后,姜厂长亲自开着吉普车来了,这辆吉普车李思明曾经坐过,很有年头了,看来姜厂长还挺勤俭节约,这艰苦奋斗的作风还在发扬。
“李老师,可把您给盼来了!”姜厂长一见面就十分热情地打招呼。
“我也挺想你们的。”李思明说这话时,心中暗叫惭愧,这些年他压根就没想起过人家,这一次因为是有求于人,才巴巴地上门来。虚伪啊!
“这几年,我去北大找过你几趟,可是人家说你已经不在北大了。问别人别人也不太清楚。你现在在干什么?”姜厂长回忆道。看来他不太关注新闻,至少共和国最南方发生的新闻这里还很滞后。也许关于李思明的新闻,这里媒体认为不值得转载。
“我现在在深圳一家公司。”李思明道,既然对方不知道自己在拍电影,他就没提这事,以免对方莫名惊诧或者打破沙锅问到底。
“这样啊,真可惜,你要是来我们厂,我们绝对欢迎。”姜厂长还念念不忘这一点。
“这么说,我不加入贵厂,姜厂长就不欢迎在下喽?”李思明笑着道。
“那哪能呢?古人有倒履迎客的典故,我出门一看,这天还挺冷,就穿得严严实实来了。”姜厂长开玩笑道,指着脚上的军靴道,“瞧见没有,这个靴子穿得还挺严实。”
李思明发现他明显地显出老态了,头发早已经花白,背也有点驼了,只是这声音还是那么爽朗。
“姜厂长,我这次来是想……” 一路上李思明很想礼貌地插几句,说明来意,不过这个机会却很难得。
姜厂长很健谈,基本上是他说李思明听着。姜厂长现在很得意,文革后,他们厂人员最齐整,新一代年轻职工也成长起来。恰逢全国军工企业调整,后又逢南疆战争,因此获得了大量的国家投资和人员补充,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生产,这其中,李思明曾留下的轻武器“设计”图样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生产的某型枪族已被定为制式装备。
不过姜厂长要是知道李思明是来挖墙角的,恐怕就不会这么想了。
吉普车往东向二龙山方向驶去,原野是那么的宽广,厚厚的雪原里,孤零零地站立着几棵白桦树,如哨兵一般挺拔,公路的的两侧成排的却是柳树和白杨,不过这个季节除了雪松是绿的,在这冰雪的世界里看不到一丝绿色。李思明瞧了瞧车窗外冰天雪地的,情不自禁地紧了紧身上的棉衣。他暗想,还是到了目的地再说吧,万一厂长大人要是恼了,将自己抛在这荒郊野岭的,虽然自己学过野外生存,那玩艺可不是郊游。
“喝,感情深就一口干了!”在职工食堂,姜厂长安排了一桌好饭,陪同的人李思明都认识,当年都曾听过他讲课,如今都成了骨干。
李思明很久没有这样大口地往胃里灌白酒了。李思明看了看那白酒商标,“北大仓”牌的,很不错。陪同的人太多,还是没机会说出口。
“你是说你来这不是来讲课,而是来招人的?”下午在参观工厂之后,李思明终于有机会提出了自己的来意,姜厂长圆睁着眼,像是看到了天外来客。
“姜厂长,咱们好商量……”李思明低眉顺眼,姜厂长的脸色很让他心惊肉跳。
“没什么好商量的。这不是……不是……挖社会主义墙角吗?”姜厂长打断了他恳求的企图,激动地连说话都有些结巴。
挖社会主义墙角,这个词用得好,而且是十分贴切,李思明有些气馁。
“那我退一步,只是招你们这的退休职工,我们公司会出大价钱的,你看如何?”李思明可不想惹恼了姜厂长,不然空手而归不说,还会被扫地出门。
“这也不行。虽说退休职工去发挥余热,对我们厂没有什么损失。可是你出的价钱是多少?你能保证不会给我们的在职职工带来影响?”姜厂长考虑很周全。现在跟以前不同了,国家号召搞活经济,那些个体户虽然还遭人白眼,可是人家真金白银地挣钱,却是招人眼红。要是李思明出的价钱太高,难免不会让在职职工有想法。
但是这些情况还是在李思明的预料之中,他早有思想准备,他也不想影响军工厂的正常生产,这万一影响到了,那真成了挖社会主义墙角了,自己上辈子也是军工,这事自己不干。姜厂长不必说,就是自己的岳父大人恐怕也不会让自己好果子吃。
李思明决定使出自己的杀手锏。
“这是什么?”姜厂长看着李思明从包里掏出的一叠稿纸,不解地问道。他此时也意识到刚才自己的反应有些过度,这李思明好歹对他们的厂子也有很大贡献的人。
“你看看吧。是贵厂需要的。”李思明肯定地说道。这是某型枪族的设计图及详细的表述,正是后世著名的九五枪族。
李思明前世是位军工,不过他擅长的却是电子设备,比如雷达、通讯和电子对抗设备。这些轻型器设计并不是他的专长,但是因为见过、用过、比较过,他完全可以用专业的术语来解构。这就是拿来主义。
姜厂长从瞄上第一眼起,就爱不释手了。求人得付出代价的,面子虽然很重要,但是若能给对方一点好处,则事半功倍。李思明正是抓住姜厂长的心理,用他和他的厂最需要的去打动他。这远比任何言辞要动听得多。
李思明已经连续抽完两根烟了,但姜厂长还在看,李思明怀疑他是不是相利用这两根烟的时间,将稿纸上的东西全记在脑子里,然后拍拍屁股走人?
“姜厂长,我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你也不可能靠记忆记住这上面写着的东西。”李思明不得不打断他的专注,“真要是那样,人人都成百科全书了。”
姜厂长终于抬起了头。此时,他已经满面笑容。
“嗯,小口径的,中国第一款?”姜厂长嘘唏道。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目前还没有同类的,而且贵厂将是第一个制造它们的人。国外早就开始列装小口径的了。”李思明笑着道,“怎么样,考虑一下,我只要退休员工,你帮我引荐一下?”
“这是给我们厂的,其他厂没看过吧?”姜厂长紧紧地握着手中的稿件,生怕李思明收回去。
“那哪能呢,咱是老关系了,不给你们厂给谁呢?”李思明笑着道。
“你要是爽快点,早拿出来,就简单多了嘛。”姜厂长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什么待遇?太少可不行!”
“根据职称。最低一个月五百块,另外给一万块安家费,在深圳可以租个大房子,将老伴也带去,不正好吗?如果是双职工那就更好了!”李思明很后悔,要是早拿出来,就不要白担心一场,害得他刚才心肝扑通扑通的。30年前的大米.面粉一般价格在0.17元,现在的价格
民以食为天,评价老百姓的钱够不够花,就看食品类的价格水平跟工资对比。有人研究,八十年代初,面粉、大米0.17元左右。蔬菜价格平均5分钱一斤。肉食价格,以猪肉为例大约0.82元左右,即使如此大家也不能“无肉不欢”。水产品,以鱼类为例,由原来的平均0.20元一斤,三十年上涨幅度大于25倍,如果把海参、海胆、鲍鱼、对虾、螃蟹等高档水产品加以参考,它们的价格二十多年来增长至少在75倍以上。
其次谈谈穿,80年代初,20元以内就可以解决问题,基本上一件衣裳穿个七八年也不是新鲜事,即使不至于“缝缝补补又三年”,兄弟姐妹接着穿几年也属正常。温饱问题还是一个大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才可能谈营养谈美感。
你也可能说,八十年代住房是国家分配的,这可以省了大笔的钱。但是真正分到房子的人能有多大比例?分到手的人均住房面积是多少?“贫嘴张大民”的故事可不是捏造的。全国还有两千万待业青年,相当多的是李思明的那些找不到工作的知青朋友,拼命地往工厂里挤,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后来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得扩大就业途径啊。那些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的机关单位和工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不得以才一再地扩大编制,让国家养着。当改革深入的时候,这些人自然成了“下岗”的那一部分人。如同当年他们正长身体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正上学却“上山下乡”了,好不容易返城上班了,儿女上学要交学费了,自己却下岗了,全让他们给赶上了。
李思明给出的待遇着实不错,这还是最低的,对于一些在自己专业上属于“老师傅”级的人物,他不会吝啬的。对于李思明来说,能招到一个人,他就赚了,能来十个,就大赚了。他当然不仅仅是招来就完事,作为“老板”,他会将这些“老师傅”们的所有剩余价值全吸干,而且还要让他们感到心甘情愿。比如医药费报销、年假制度、公费旅游等一些福利措施,远比国营企业要灵活得多、丰富得多,虽然这些都没有来得及具体化、制度化。
“这么多啊。我都想去了。”姜厂长大吃一惊。
“你要是愿意,我们公司愿意出十倍的工资。”李思明半认真地说道,这位姜厂长要是愿意加入,那就太值了。不过这只是说一说而已,姜厂长是不可能离开他奋斗了一辈子的军工厂。
“我还挺值钱的嘛。我哪天要是被领导开除了,就去你那里混口饭吃。”姜厂长开玩笑道。那份稿件,早就被他塞进外衣口袋里,鼓鼓囊囊的。
第七十七章 挖墙脚在线阅读
<!--over-->
第七十七章 挖墙脚
李思明在深圳的这个家里里待了半个月,当他离开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中旬了。
家是温柔乡,能让满身疲惫的人得到抚慰,家是避风的港湾,能让游子暂时靠岸,放松一下疲惫的心。李思明却希望自己永远也不要离开家,但是为了这个希望,他不得不再一次与杨月分别。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答案是人才。
二十一世纪还早着呢,但是人才的匮乏却让李思明不得不再一次去一趟东北。李思明这一次不是去找什么教授、博士之类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而是有经验的高级技工。在1983年的时代,到哪里去找?当然是那些国营大厂去找,特别是军工企业,有一大批这方面的行家里手,越老越值钱。站在李思明的角度,国内的教育似乎走错了路,一味地追求高等学历教育,而对于焊接、模具工等职业教育忽视,这直接导致了后世高级技工的短缺。但是于此同时,如果你站在一个城市的大厦往下扔砖头,砸到了十个有九个是有本科学历的,另一个是大专学历的。而那些技校毕业的学生,则成了抢手货。
工业技术的先进性,不仅仅体现在有一批锐意创新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还要有将这些理论和图纸变成实实在在产品的技工。这就是李思明去哈尔滨那家他曾去过的军工厂的原因。换句话说,李思明是挖墙脚的,这种活实在不好干,有些缺德。
十一月中旬的哈尔滨,早已下过好几场雪。今年的雪期来得早,下得大,路面的雪被汽车碾压,然后冻结着冰疙瘩,那些公交司机的技术实在高超,在这又硬又滑的路面行驶,速度还挺快。不过那破旧的电车恐怕比李思明的年纪还要大。
这是中国首屈一指的重工业城市,即使是“三线建设”也没有动摇这座城市在中国重工业方面的地位,以“三大动力”为代表的重工业,让共和国的工业机器一直运转着。李思明曾经多次从这里转车去往北大荒,也多次从这里转车回家过年。这个城市在他的印象中,这几年似乎还是老样子:冬天的冰城,只有两种颜色,白与黑。白的是冰雪,黑的是取暖时排出的烟尘。如果你站在城市的最高的建筑物上,往下一看,入眼的都是大大小小的烟囱,这是所有北方寒冷城市的特色。
李思明走下火车,猛吸了一下干冷的空气,却被含着烟尘的空气给呛了一下。很熟悉的味道,他敢肯定这是松木燃烧时发出的气味。在北大荒时,每一个冬天他和他的兵团战友们都是这么取暖的。这里无疑离北大荒是最近的一个大城市,但是李思明这一次却没有时间去。
对于北大荒,现在他有一种复杂的情感,他爱那片土地,因为他曾为此付出一切,并且无悔;他恨那片土地,因为那里曾带给他悲伤。如果现在去那里算什么?衣锦还乡,在相识的人面前显摆?还是在黑土地的面前,发思古之幽情?或者在战友的坟前,忏悔哀悼?
“不知卫东那里还有人常去看看?”李思明想到此处有些黯然神伤。人总是会找理由,李思明觉得用自己很忙这个理由,有些牵强。
半个小时候后,姜厂长亲自开着吉普车来了,这辆吉普车李思明曾经坐过,很有年头了,看来姜厂长还挺勤俭节约,这艰苦奋斗的作风还在发扬。
“李老师,可把您给盼来了!”姜厂长一见面就十分热情地打招呼。
“我也挺想你们的。”李思明说这话时,心中暗叫惭愧,这些年他压根就没想起过人家,这一次因为是有求于人,才巴巴地上门来。虚伪啊!
“这几年,我去北大找过你几趟,可是人家说你已经不在北大了。问别人别人也不太清楚。你现在在干什么?”姜厂长回忆道。看来他不太关注新闻,至少共和国最南方发生的新闻这里还很滞后。也许关于李思明的新闻,这里媒体认为不值得转载。
“我现在在深圳一家公司。”李思明道,既然对方不知道自己在拍电影,他就没提这事,以免对方莫名惊诧或者打破沙锅问到底。
“这样啊,真可惜,你要是来我们厂,我们绝对欢迎。”姜厂长还念念不忘这一点。
“这么说,我不加入贵厂,姜厂长就不欢迎在下喽?”李思明笑着道。
“那哪能呢?古人有倒履迎客的典故,我出门一看,这天还挺冷,就穿得严严实实来了。”姜厂长开玩笑道,指着脚上的军靴道,“瞧见没有,这个靴子穿得还挺严实。”
李思明发现他明显地显出老态了,头发早已经花白,背也有点驼了,只是这声音还是那么爽朗。
“姜厂长,我这次来是想……” 一路上李思明很想礼貌地插几句,说明来意,不过这个机会却很难得。
姜厂长很健谈,基本上是他说李思明听着。姜厂长现在很得意,文革后,他们厂人员最齐整,新一代年轻职工也成长起来。恰逢全国军工企业调整,后又逢南疆战争,因此获得了大量的国家投资和人员补充,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生产,这其中,李思明曾留下的轻武器“设计”图样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生产的某型枪族已被定为制式装备。
不过姜厂长要是知道李思明是来挖墙角的,恐怕就不会这么想了。
吉普车往东向二龙山方向驶去,原野是那么的宽广,厚厚的雪原里,孤零零地站立着几棵白桦树,如哨兵一般挺拔,公路的的两侧成排的却是柳树和白杨,不过这个季节除了雪松是绿的,在这冰雪的世界里看不到一丝绿色。李思明瞧了瞧车窗外冰天雪地的,情不自禁地紧了紧身上的棉衣。他暗想,还是到了目的地再说吧,万一厂长大人要是恼了,将自己抛在这荒郊野岭的,虽然自己学过野外生存,那玩艺可不是郊游。
“喝,感情深就一口干了!”在职工食堂,姜厂长安排了一桌好饭,陪同的人李思明都认识,当年都曾听过他讲课,如今都成了骨干。
李思明很久没有这样大口地往胃里灌白酒了。李思明看了看那白酒商标,“北大仓”牌的,很不错。陪同的人太多,还是没机会说出口。
“你是说你来这不是来讲课,而是来招人的?”下午在参观工厂之后,李思明终于有机会提出了自己的来意,姜厂长圆睁着眼,像是看到了天外来客。
“姜厂长,咱们好商量……”李思明低眉顺眼,姜厂长的脸色很让他心惊肉跳。
“没什么好商量的。这不是……不是……挖社会主义墙角吗?”姜厂长打断了他恳求的企图,激动地连说话都有些结巴。
挖社会主义墙角,这个词用得好,而且是十分贴切,李思明有些气馁。
“那我退一步,只是招你们这的退休职工,我们公司会出大价钱的,你看如何?”李思明可不想惹恼了姜厂长,不然空手而归不说,还会被扫地出门。
“这也不行。虽说退休职工去发挥余热,对我们厂没有什么损失。可是你出的价钱是多少?你能保证不会给我们的在职职工带来影响?”姜厂长考虑很周全。现在跟以前不同了,国家号召搞活经济,那些个体户虽然还遭人白眼,可是人家真金白银地挣钱,却是招人眼红。要是李思明出的价钱太高,难免不会让在职职工有想法。
但是这些情况还是在李思明的预料之中,他早有思想准备,他也不想影响军工厂的正常生产,这万一影响到了,那真成了挖社会主义墙角了,自己上辈子也是军工,这事自己不干。姜厂长不必说,就是自己的岳父大人恐怕也不会让自己好果子吃。
李思明决定使出自己的杀手锏。
“这是什么?”姜厂长看着李思明从包里掏出的一叠稿纸,不解地问道。他此时也意识到刚才自己的反应有些过度,这李思明好歹对他们的厂子也有很大贡献的人。
“你看看吧。是贵厂需要的。”李思明肯定地说道。这是某型枪族的设计图及详细的表述,正是后世著名的九五枪族。
李思明前世是位军工,不过他擅长的却是电子设备,比如雷达、通讯和电子对抗设备。这些轻型器设计并不是他的专长,但是因为见过、用过、比较过,他完全可以用专业的术语来解构。这就是拿来主义。
姜厂长从瞄上第一眼起,就爱不释手了。求人得付出代价的,面子虽然很重要,但是若能给对方一点好处,则事半功倍。李思明正是抓住姜厂长的心理,用他和他的厂最需要的去打动他。这远比任何言辞要动听得多。
李思明已经连续抽完两根烟了,但姜厂长还在看,李思明怀疑他是不是相利用这两根烟的时间,将稿纸上的东西全记在脑子里,然后拍拍屁股走人?
“姜厂长,我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你也不可能靠记忆记住这上面写着的东西。”李思明不得不打断他的专注,“真要是那样,人人都成百科全书了。”
姜厂长终于抬起了头。此时,他已经满面笑容。
“嗯,小口径的,中国第一款?”姜厂长嘘唏道。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目前还没有同类的,而且贵厂将是第一个制造它们的人。国外早就开始列装小口径的了。”李思明笑着道,“怎么样,考虑一下,我只要退休员工,你帮我引荐一下?”
“这是给我们厂的,其他厂没看过吧?”姜厂长紧紧地握着手中的稿件,生怕李思明收回去。
“那哪能呢,咱是老关系了,不给你们厂给谁呢?”李思明笑着道。
“你要是爽快点,早拿出来,就简单多了嘛。”姜厂长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什么待遇?太少可不行!”
“根据职称。最低一个月五百块,另外给一万块安家费,在深圳可以租个大房子,将老伴也带去,不正好吗?如果是双职工那就更好了!”李思明很后悔,要是早拿出来,就不要白担心一场,害得他刚才心肝扑通扑通的。30年前的大米.面粉一般价格在0.17元,现在的价格
民以食为天,评价老百姓的钱够不够花,就看食品类的价格水平跟工资对比。有人研究,八十年代初,面粉、大米0.17元左右。蔬菜价格平均5分钱一斤。肉食价格,以猪肉为例大约0.82元左右,即使如此大家也不能“无肉不欢”。水产品,以鱼类为例,由原来的平均0.20元一斤,三十年上涨幅度大于25倍,如果把海参、海胆、鲍鱼、对虾、螃蟹等高档水产品加以参考,它们的价格二十多年来增长至少在75倍以上。
其次谈谈穿,80年代初,20元以内就可以解决问题,基本上一件衣裳穿个七八年也不是新鲜事,即使不至于“缝缝补补又三年”,兄弟姐妹接着穿几年也属正常。温饱问题还是一个大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才可能谈营养谈美感。
你也可能说,八十年代住房是国家分配的,这可以省了大笔的钱。但是真正分到房子的人能有多大比例?分到手的人均住房面积是多少?“贫嘴张大民”的故事可不是捏造的。全国还有两千万待业青年,相当多的是李思明的那些找不到工作的知青朋友,拼命地往工厂里挤,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后来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得扩大就业途径啊。那些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的机关单位和工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不得以才一再地扩大编制,让国家养着。当改革深入的时候,这些人自然成了“下岗”的那一部分人。如同当年他们正长身体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正上学却“上山下乡”了,好不容易返城上班了,儿女上学要交学费了,自己却下岗了,全让他们给赶上了。
李思明给出的待遇着实不错,这还是最低的,对于一些在自己专业上属于“老师傅”级的人物,他不会吝啬的。对于李思明来说,能招到一个人,他就赚了,能来十个,就大赚了。他当然不仅仅是招来就完事,作为“老板”,他会将这些“老师傅”们的所有剩余价值全吸干,而且还要让他们感到心甘情愿。比如医药费报销、年假制度、公费旅游等一些福利措施,远比国营企业要灵活得多、丰富得多,虽然这些都没有来得及具体化、制度化。
“这么多啊。我都想去了。”姜厂长大吃一惊。
“你要是愿意,我们公司愿意出十倍的工资。”李思明半认真地说道,这位姜厂长要是愿意加入,那就太值了。不过这只是说一说而已,姜厂长是不可能离开他奋斗了一辈子的军工厂。
“我还挺值钱的嘛。我哪天要是被领导开除了,就去你那里混口饭吃。”姜厂长开玩笑道。那份稿件,早就被他塞进外衣口袋里,鼓鼓囊囊的。
第七十七章 挖墙脚在线阅读
<!--over-->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25675/33788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