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8
推荐阅读:英灵:我的前世全被女儿召唤了、重生了谁还当明星、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我在诡夜斩神魔、战锤:以涅槃之名、战争领主:从厄运之地开始崛起、长夜君主、太平令、长生,从养鸡杂役开始、圣杯战争?龙珠战争!、
,一旦剪出了燕王,其余诸王则是一盘散沙,难成气候,便自然会束手就擒了。”齐泰淡定自若,自信满满地说道。
朱允炆心中疑虑,燕王向来善于用兵,北方士卒又十分悍勇,如今北方边境有强虏窥测……恐怕……
正在朱允炆疑虑之时,只见黄子澄摇头晃脑地说道:“尚礼兄之见,恕在下不敢苟同。”
“哦?那黄兄意下如何?在下愿闻其详!”齐泰听闻黄子澄有不同意见,便好奇问道。
黄子澄显然是已经深思熟虑,只见他不慌不忙说道:“周,齐,湘,代,岷等王,在先帝在位时,便多有不法之事,陛下可曾记得那《御制纪非录》?国人皆知其恶劣行径,削之有名,其中周王势力较弱,又与燕王是一母同胞,削夺了周王,便等同于是剪除了燕王的手足,这也是为了下一步削夺燕王做准备,故臣以为,从周王下手,必有胜算!”
朱允炆反复思量,他心中深知此刻北疆未稳,燕王羽翼丰满,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剪除的,他心中更为偏向黄子澄的意见,他深思熟虑之后,还是采纳了黄子澄的进言。
————————————————————
说到这周王朱橚,也确实是个令人头疼的主儿。自洪武十四年起就藩开封,这些年来,可以说没怎么在王府好好待过。前些年擅自离开封地去凤阳而获罪,屡教不改,之后又经常赖在应天不走,洪武皇帝一开始还为五子操心,想要惩罚他去云南烟瘴之地,后来经不起周王软磨硬泡的哭诉,朱元璋干脆懒的理他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胡闹了。
近些年来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周王不似年轻时那般能折腾了,实则是他转移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近些年来一直醉心于中医研究罢了。
周王朱橚对他正在编撰的这部《救荒本草》已经花费了好几年的功夫了。他其实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坏人,他想要编撰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因为他看到了民间疾苦,所以才想着编撰这一样一本书,为老百姓们荒灾之年,作为挖野菜救命的参考读物。
周王府长史王翰是深深了解这一点的,自出任长史以来,早先他也曾为周王不端的言行表示不满,但朝夕相处间他发现其实周王这人心眼并不坏,也没什么野心,从他为百姓编纂医书这件事上就能看出,其实周王还是心系藩国百姓的,只是他身上有一丝落魄文人的品性罢了。那么一点点愤世嫉俗,无非就是发发牢骚而已。所以他曾经屡次劝谏周王改邪归正,好好回开封管理藩国之政,但周王根本从未把他的话听进去。
建文帝把周王定为削藩第一目标之后,便派锦衣卫悄悄潜入开封,收集周王罪证了。其实也不用怎么收集,那《御制纪非录》上,都写的明明白白的,只是为了师出有名,还需要一根导/火/索罢了。锦衣卫办这种事手段一向毒辣,经过一番明察暗访之后,便锁定了这周王次子朱有爋。
周王府内部的矛盾,自然逃不过锦衣卫的法眼。
由于周王自己不管藩国内政务,这些年来一直为世子朱有炖代为监国。这位周王长子,为人老实本分,行为端正,处理起藩国内的政务也是得心应手,除了业余爱好醉心于戏曲和杂剧创作之外,一切皆是无懈可击,无隙可乘。
大哥只是比自己早生几年,凭什么他可以袭亲王爵位,自己却只能当个郡王!周王次子朱有爋从小便不甘心于此,屡屡暴露出来的行为,遮盖不住其时常想取而代之的野心。
这一点上,周王府长史王翰是看在眼中,疼在心里,他知道周王次子朱有爋一直觊觎那亲王爵位,故而屡屡旁敲侧击地提醒周王当心次子不轨行为,然而周王屡次将他的话当做耳边风,王翰心灰意冷,这王府他是待不下去了,他有愧于太/祖皇帝朱元璋交付与自己的信任,无奈之下,王翰只得辞官还乡了。王翰离开开封城之时,将那五品官服脱下,朝应天方向拜了又拜,他泪如雨下地对着京城方向哭诉道:“先帝啊!臣始终有愧于先帝之托,未能及时劝慰的了周王走上正途!”说罢便将官服挂在了路边的树上,孑然一身的离开了开封城。
没有了王翰的周王府,更是内部矛盾激化到一触即发之时。而周王本人却因为醉心于《救荒本草》的编撰,根本没有意识到王府内的矛盾。锦衣卫适逢出现,利用了周王府内这点矛盾,他们适时挑拨了朱有爋与朱有炖的关系,并承诺朱有爋事成之后,定会许他那亲王之位。
朱有爋到底还是年轻,一经煽动,一张空头支票,便乖乖被锦衣卫所收买了,这会参奏父王的折子,已经递到了朱允炆案前。
先帝驾崩之时,朝廷以太/祖遗诏,令诸王在本国哭临,不得赴京奔丧,周王听闻此言后曾经大闹了一场,递到京城的折子被驳回之后,他又哭又闹,其言辞明显地侮辱了当今圣上。朱有爋则是暗自窃喜,他在递往京城的折子中列数了父王的种种罪状,并开始做起锦衣卫许诺给他亲王之位的春秋大梦。
朱允炆收到了那折子之后,自然是喜出望外,亲子告发亲父,无疑是最实的铁证,他不禁激动地对齐泰与黄子澄大呼道:“此乃天赐良机也!”此刻他已经按耐不住心中激动之情,这份奏折来的太宝贵,太特殊,也太适时了!削藩之事,已经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了。
曹国公李景隆受皇帝密令,带领亲军指挥使司的部队,佯装北上备边,假道开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周王府,当李景隆持圣谕令王府三护卫缴械投降之时,周王还被蒙在鼓里,孜孜不倦地编著那本《救荒本草》呢。直到他本人被抓之时,根本还不知道这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削藩第一刀下的如此之快,实则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朱橚被削去周王封号,贬为庶人,流放云南蒙化”的懿旨传到北平和大宁之时,燕王朱棣与宁王朱权皆是被惊的目瞪口呆,没想到那叔父们眼中羸弱的乖侄儿,下手如此之快狠准,完全不念及亲亲之情,这周王的境遇,说不定哪天就会落到自己头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 好戏开始了,大家就等着看燕王的反应了……奥斯卡影帝即将登场
☆、第70章 削藩(二)
第七十章削藩(二)
大宁城内巴音府中,此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他着一身黑衣, 头戴黑帽,黑色的面纱遮脸。
待下人通报之后, 这位黑衣人被带进了书房。此刻禀退了下人,黑衣人才掀起面纱, 摘下头顶帽子。只见他黑色/网巾竖冠发, 眉宇间尽显英气。
巴音见了他,便是微微一笑, 躬身施礼道:“王妃娘娘驾临寒府,这寒府蓬荜生辉啊!”
这黑
朱允炆心中疑虑,燕王向来善于用兵,北方士卒又十分悍勇,如今北方边境有强虏窥测……恐怕……
正在朱允炆疑虑之时,只见黄子澄摇头晃脑地说道:“尚礼兄之见,恕在下不敢苟同。”
“哦?那黄兄意下如何?在下愿闻其详!”齐泰听闻黄子澄有不同意见,便好奇问道。
黄子澄显然是已经深思熟虑,只见他不慌不忙说道:“周,齐,湘,代,岷等王,在先帝在位时,便多有不法之事,陛下可曾记得那《御制纪非录》?国人皆知其恶劣行径,削之有名,其中周王势力较弱,又与燕王是一母同胞,削夺了周王,便等同于是剪除了燕王的手足,这也是为了下一步削夺燕王做准备,故臣以为,从周王下手,必有胜算!”
朱允炆反复思量,他心中深知此刻北疆未稳,燕王羽翼丰满,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剪除的,他心中更为偏向黄子澄的意见,他深思熟虑之后,还是采纳了黄子澄的进言。
————————————————————
说到这周王朱橚,也确实是个令人头疼的主儿。自洪武十四年起就藩开封,这些年来,可以说没怎么在王府好好待过。前些年擅自离开封地去凤阳而获罪,屡教不改,之后又经常赖在应天不走,洪武皇帝一开始还为五子操心,想要惩罚他去云南烟瘴之地,后来经不起周王软磨硬泡的哭诉,朱元璋干脆懒的理他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胡闹了。
近些年来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周王不似年轻时那般能折腾了,实则是他转移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近些年来一直醉心于中医研究罢了。
周王朱橚对他正在编撰的这部《救荒本草》已经花费了好几年的功夫了。他其实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坏人,他想要编撰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因为他看到了民间疾苦,所以才想着编撰这一样一本书,为老百姓们荒灾之年,作为挖野菜救命的参考读物。
周王府长史王翰是深深了解这一点的,自出任长史以来,早先他也曾为周王不端的言行表示不满,但朝夕相处间他发现其实周王这人心眼并不坏,也没什么野心,从他为百姓编纂医书这件事上就能看出,其实周王还是心系藩国百姓的,只是他身上有一丝落魄文人的品性罢了。那么一点点愤世嫉俗,无非就是发发牢骚而已。所以他曾经屡次劝谏周王改邪归正,好好回开封管理藩国之政,但周王根本从未把他的话听进去。
建文帝把周王定为削藩第一目标之后,便派锦衣卫悄悄潜入开封,收集周王罪证了。其实也不用怎么收集,那《御制纪非录》上,都写的明明白白的,只是为了师出有名,还需要一根导/火/索罢了。锦衣卫办这种事手段一向毒辣,经过一番明察暗访之后,便锁定了这周王次子朱有爋。
周王府内部的矛盾,自然逃不过锦衣卫的法眼。
由于周王自己不管藩国内政务,这些年来一直为世子朱有炖代为监国。这位周王长子,为人老实本分,行为端正,处理起藩国内的政务也是得心应手,除了业余爱好醉心于戏曲和杂剧创作之外,一切皆是无懈可击,无隙可乘。
大哥只是比自己早生几年,凭什么他可以袭亲王爵位,自己却只能当个郡王!周王次子朱有爋从小便不甘心于此,屡屡暴露出来的行为,遮盖不住其时常想取而代之的野心。
这一点上,周王府长史王翰是看在眼中,疼在心里,他知道周王次子朱有爋一直觊觎那亲王爵位,故而屡屡旁敲侧击地提醒周王当心次子不轨行为,然而周王屡次将他的话当做耳边风,王翰心灰意冷,这王府他是待不下去了,他有愧于太/祖皇帝朱元璋交付与自己的信任,无奈之下,王翰只得辞官还乡了。王翰离开开封城之时,将那五品官服脱下,朝应天方向拜了又拜,他泪如雨下地对着京城方向哭诉道:“先帝啊!臣始终有愧于先帝之托,未能及时劝慰的了周王走上正途!”说罢便将官服挂在了路边的树上,孑然一身的离开了开封城。
没有了王翰的周王府,更是内部矛盾激化到一触即发之时。而周王本人却因为醉心于《救荒本草》的编撰,根本没有意识到王府内的矛盾。锦衣卫适逢出现,利用了周王府内这点矛盾,他们适时挑拨了朱有爋与朱有炖的关系,并承诺朱有爋事成之后,定会许他那亲王之位。
朱有爋到底还是年轻,一经煽动,一张空头支票,便乖乖被锦衣卫所收买了,这会参奏父王的折子,已经递到了朱允炆案前。
先帝驾崩之时,朝廷以太/祖遗诏,令诸王在本国哭临,不得赴京奔丧,周王听闻此言后曾经大闹了一场,递到京城的折子被驳回之后,他又哭又闹,其言辞明显地侮辱了当今圣上。朱有爋则是暗自窃喜,他在递往京城的折子中列数了父王的种种罪状,并开始做起锦衣卫许诺给他亲王之位的春秋大梦。
朱允炆收到了那折子之后,自然是喜出望外,亲子告发亲父,无疑是最实的铁证,他不禁激动地对齐泰与黄子澄大呼道:“此乃天赐良机也!”此刻他已经按耐不住心中激动之情,这份奏折来的太宝贵,太特殊,也太适时了!削藩之事,已经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了。
曹国公李景隆受皇帝密令,带领亲军指挥使司的部队,佯装北上备边,假道开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周王府,当李景隆持圣谕令王府三护卫缴械投降之时,周王还被蒙在鼓里,孜孜不倦地编著那本《救荒本草》呢。直到他本人被抓之时,根本还不知道这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削藩第一刀下的如此之快,实则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朱橚被削去周王封号,贬为庶人,流放云南蒙化”的懿旨传到北平和大宁之时,燕王朱棣与宁王朱权皆是被惊的目瞪口呆,没想到那叔父们眼中羸弱的乖侄儿,下手如此之快狠准,完全不念及亲亲之情,这周王的境遇,说不定哪天就会落到自己头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 好戏开始了,大家就等着看燕王的反应了……奥斯卡影帝即将登场
☆、第70章 削藩(二)
第七十章削藩(二)
大宁城内巴音府中,此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他着一身黑衣, 头戴黑帽,黑色的面纱遮脸。
待下人通报之后, 这位黑衣人被带进了书房。此刻禀退了下人,黑衣人才掀起面纱, 摘下头顶帽子。只见他黑色/网巾竖冠发, 眉宇间尽显英气。
巴音见了他,便是微微一笑, 躬身施礼道:“王妃娘娘驾临寒府,这寒府蓬荜生辉啊!”
这黑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29272/38565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