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0
推荐阅读:洪荒:悟性逆天,我为截教第一仙、深渊入侵?身为魔修的我笑了、战锤:向虚空领主致敬!、好好好,我抢功劳是吧?、不死秦王,从吃下金蝉开始、横推武道:从降妖伏魔开始、皇帝替身:我的体质每天增加一点、艾尔登法环,但是带着风灵月影、领主:序列主宰、金丹是恒星,你管这叫修仙?、
“你们也来啦。”胡大嫂打了招呼。
“是啊。你们来的真早。”大郎不好意思的说。
虽然已经是傍晚了,但太阳依旧坚强的挂在西边,不留余力的散发着最后的热量。他们匆匆走来,都已经满头大汗了,地里干活的几个人,可比他们热得多。
他们三人才一下地,张婶婶和谢姝儿匆匆的结伴而来了。
多了五个人,干活的速度明显加快了。一直忙活到天黑的完全看不见了,大家才摸黑回来,但是就算这样,其实也还有一块地没有浇到,因为实在干不完。
回家的路上,胡大哥提议:“等下月亮出来后,我们干脆把竹床搬到田头来睡觉。明天早上就可以多干会儿活。”
从家里到地里,怎么得也要走小半个时辰,这点功夫确实可以多浇一亩地了。而且不用从家里匆匆赶来,也节省了一定的体力。这个办法,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赞成。
“先搭草棚子吧,干活时也可以有个地方歇脚。”辛湖说。
白天大家都在太阳下暴晒着,本来有几根树,但都是水杉树,树阴根本就不大,放在树下的茶水一会儿都晒热了。如果有个草棚子,不仅能遮住太阳,让大家有个歇脚的地方,就是那些竹床也不用被晒得发烫,晚上不好睡。而且幕天席地的,她怎么都觉得不安全。
而且,给庄稼浇水的日子,往后只怕还不少呢。总共就这几个人干活,把整片地浇一遍,得两天多。所以,浇完最后那块亩,前面浇的地又得再浇一遍。只怕这一段时间,大家天天得来给庄稼浇水了。日子还长,有个地方歇脚,大家也更方便些。
“怎么搭?”大郎有些不解的问。
“只要把顶盖起来就行了。四面透风,更加凉快些。”谢三伯说。
“是啊。这样我们天天歇在这里,白天黑夜都能看着地里。而且还得扎几个草人,驱赶鸟雀。”胡大哥说。
大家说干就干,当天夜里就行动了。弄了几根木头,再搞了几捆芦苇。忙活了小半夜,还真的搭了间不小的只有顶盖的草棚子。当天夜里,胡家三口与谢三伯就搬到田头来睡了。反正天气热,睡在外面还更凉爽些呢。就是蚊子多,得点燃很多艾叶来熏。
所以,第二天早上,辛湖他们过来时,胡家四口与谢三伯就已经把昨夜没来得及浇的一块田先浇了水。辛湖和张婶婶谢姝儿把提来的茶水和碗放进棚子里,直接就摆在一张光光的竹床上了。大郎提着个装着十多条黄瓜的小篮子,这是辛湖要求的,大家早上都来不及吃早饭,又要干活,能有点东西吃,肯定更有力气干活。
东西才放好,五个已经干了快一个时辰的人,立马跑进喝水的喝水,吃黄瓜的吃黄瓜。昨天忙到半夜,胡家肯定是没时间烧茶水了,当然也来不及去摘黄瓜。
吃了大郎带来的黄瓜,胡大嫂说:“我们菜园子的黄瓜也多,晚上我也去摘点回来吃。”
这两天忙,她也没时间去菜园子摘菜,因为她家的菜园子离得远,可不象其他三家都在院子后面。
“我们家也有。”张婶婶和谢姝儿也说。
家家都种了十几棵黄瓜,眼下又正是黄瓜结的多的时节,虽然干旱,但大家把菜园子都照顾得很好,所以黄瓜都多的吃不完。前几天,辛湖还弄了一小坛子酸黄瓜泡着呢,得过几天才能吃。
没干多久,谢老夫人居然让平儿小石头,来送饭给大家吃了。她用两只小筐子,装了饭菜,用马送过来的。平儿和小石头骑在马上,戴着斗笠,乐哈哈的,完全不觉得自己在干活,就象是出来玩似的。
“哎哟,这可太好了。肚子正饿呢。”大家笑道。
这顿饭是谢大嫂和谢老夫人合做的,两个大沙锅里装着半稠的粥,再加上三个菜,一个炒茄子,一个拌黄瓜,一个咸肉炒青椒。其中,咸肉炒青椒就是跟辛湖学的。
所有人都暂时放下手中的活来吃饭,粥已经放得半凉了,大家伙很快吃完早饭,又下去忙活。平儿和小石头在大家吃饭的当头,还下地浇了两担水。等大家吃完,他俩也没有立马走,又跟着忙活了一会儿,大家怕他们人小,晒不得,就让他俩收拾碗筷回家去了。
连续在这块地里干了五天,才算是把地里全部浇了两遍,胡大哥说:“可以休息两天了,暂时这里不需要浇水了。”
作者有话要说: 努力把几章内容想合并成一章,早点写完小时候的生活,修改了好久,一章还是搞不惦啊。
第104章 秋收
这个夏天, 因为一直不下雨,大家确认今年又是一个灾荒年,所以对地里的庄稼就看得更重了。
全靠肩挑手提的劳作,大家每隔两三天就要给所有庄稼浇一遍水, 如此才能保证庄稼能正常生长。这样高强度的劳作, 令辛湖心中叫苦不已。现在她算是真正体会道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累得腰都直不起的农夫生活。
这更加令辛湖有了养马的决心。专靠种田,太累了,而且收成还得不到保障。现在是干旱, 依靠这里的地理环境,有水浇。要是发水灾呢, 地里只怕就会真的颗粒无收。
两个月下来,她和大郎,包括平儿和小石头都变得又黑又瘦了, 至于其他的大人们就更加不用说了, 大人们干的活只会比他们多。因为大家都明白, 不保护好庄稼, 明年只会更难过。所以, 全村的人都只得扑在地里, 不停的劳作,比照顾孩子还要精心的照顾着庄稼。
大家的付出还是有回报的,地里的庄稼都长得非常好,总算对大家有了些安慰。
夏末, 辛湖提醒大郎该去挖莲藕做藕粉了。整个夏天,湖里的嫩莲藕大家没多少机会去吃它们。因为忙,也因为菜园子里的菜够吃。除了辛湖让大郎去搞过几次嫩莲藕尖回来炒的吃之外,大家都没这个空,也没这个水平去弄。
嫩莲藕尖可不象莲藕那么粗大,细细长长的,是要人潜到水里去,把它从泥沙里抽出来吃的,不会弄的人,一抽就断了,还抽不到真正嫩的那一截,所以大家也懒得去弄了。
“嗯,我去找阿志和阿信。大家全部动手,多晒制些,留到冬天吃。”大郎点点头,立即去找人了。
既然大家都知道今年又是个灾荒年了,当然要尽量多贮备一些粮食了。地里的收成再好,也不可能养得起全村的人
“是啊。你们来的真早。”大郎不好意思的说。
虽然已经是傍晚了,但太阳依旧坚强的挂在西边,不留余力的散发着最后的热量。他们匆匆走来,都已经满头大汗了,地里干活的几个人,可比他们热得多。
他们三人才一下地,张婶婶和谢姝儿匆匆的结伴而来了。
多了五个人,干活的速度明显加快了。一直忙活到天黑的完全看不见了,大家才摸黑回来,但是就算这样,其实也还有一块地没有浇到,因为实在干不完。
回家的路上,胡大哥提议:“等下月亮出来后,我们干脆把竹床搬到田头来睡觉。明天早上就可以多干会儿活。”
从家里到地里,怎么得也要走小半个时辰,这点功夫确实可以多浇一亩地了。而且不用从家里匆匆赶来,也节省了一定的体力。这个办法,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赞成。
“先搭草棚子吧,干活时也可以有个地方歇脚。”辛湖说。
白天大家都在太阳下暴晒着,本来有几根树,但都是水杉树,树阴根本就不大,放在树下的茶水一会儿都晒热了。如果有个草棚子,不仅能遮住太阳,让大家有个歇脚的地方,就是那些竹床也不用被晒得发烫,晚上不好睡。而且幕天席地的,她怎么都觉得不安全。
而且,给庄稼浇水的日子,往后只怕还不少呢。总共就这几个人干活,把整片地浇一遍,得两天多。所以,浇完最后那块亩,前面浇的地又得再浇一遍。只怕这一段时间,大家天天得来给庄稼浇水了。日子还长,有个地方歇脚,大家也更方便些。
“怎么搭?”大郎有些不解的问。
“只要把顶盖起来就行了。四面透风,更加凉快些。”谢三伯说。
“是啊。这样我们天天歇在这里,白天黑夜都能看着地里。而且还得扎几个草人,驱赶鸟雀。”胡大哥说。
大家说干就干,当天夜里就行动了。弄了几根木头,再搞了几捆芦苇。忙活了小半夜,还真的搭了间不小的只有顶盖的草棚子。当天夜里,胡家三口与谢三伯就搬到田头来睡了。反正天气热,睡在外面还更凉爽些呢。就是蚊子多,得点燃很多艾叶来熏。
所以,第二天早上,辛湖他们过来时,胡家四口与谢三伯就已经把昨夜没来得及浇的一块田先浇了水。辛湖和张婶婶谢姝儿把提来的茶水和碗放进棚子里,直接就摆在一张光光的竹床上了。大郎提着个装着十多条黄瓜的小篮子,这是辛湖要求的,大家早上都来不及吃早饭,又要干活,能有点东西吃,肯定更有力气干活。
东西才放好,五个已经干了快一个时辰的人,立马跑进喝水的喝水,吃黄瓜的吃黄瓜。昨天忙到半夜,胡家肯定是没时间烧茶水了,当然也来不及去摘黄瓜。
吃了大郎带来的黄瓜,胡大嫂说:“我们菜园子的黄瓜也多,晚上我也去摘点回来吃。”
这两天忙,她也没时间去菜园子摘菜,因为她家的菜园子离得远,可不象其他三家都在院子后面。
“我们家也有。”张婶婶和谢姝儿也说。
家家都种了十几棵黄瓜,眼下又正是黄瓜结的多的时节,虽然干旱,但大家把菜园子都照顾得很好,所以黄瓜都多的吃不完。前几天,辛湖还弄了一小坛子酸黄瓜泡着呢,得过几天才能吃。
没干多久,谢老夫人居然让平儿小石头,来送饭给大家吃了。她用两只小筐子,装了饭菜,用马送过来的。平儿和小石头骑在马上,戴着斗笠,乐哈哈的,完全不觉得自己在干活,就象是出来玩似的。
“哎哟,这可太好了。肚子正饿呢。”大家笑道。
这顿饭是谢大嫂和谢老夫人合做的,两个大沙锅里装着半稠的粥,再加上三个菜,一个炒茄子,一个拌黄瓜,一个咸肉炒青椒。其中,咸肉炒青椒就是跟辛湖学的。
所有人都暂时放下手中的活来吃饭,粥已经放得半凉了,大家伙很快吃完早饭,又下去忙活。平儿和小石头在大家吃饭的当头,还下地浇了两担水。等大家吃完,他俩也没有立马走,又跟着忙活了一会儿,大家怕他们人小,晒不得,就让他俩收拾碗筷回家去了。
连续在这块地里干了五天,才算是把地里全部浇了两遍,胡大哥说:“可以休息两天了,暂时这里不需要浇水了。”
作者有话要说: 努力把几章内容想合并成一章,早点写完小时候的生活,修改了好久,一章还是搞不惦啊。
第104章 秋收
这个夏天, 因为一直不下雨,大家确认今年又是一个灾荒年,所以对地里的庄稼就看得更重了。
全靠肩挑手提的劳作,大家每隔两三天就要给所有庄稼浇一遍水, 如此才能保证庄稼能正常生长。这样高强度的劳作, 令辛湖心中叫苦不已。现在她算是真正体会道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累得腰都直不起的农夫生活。
这更加令辛湖有了养马的决心。专靠种田,太累了,而且收成还得不到保障。现在是干旱, 依靠这里的地理环境,有水浇。要是发水灾呢, 地里只怕就会真的颗粒无收。
两个月下来,她和大郎,包括平儿和小石头都变得又黑又瘦了, 至于其他的大人们就更加不用说了, 大人们干的活只会比他们多。因为大家都明白, 不保护好庄稼, 明年只会更难过。所以, 全村的人都只得扑在地里, 不停的劳作,比照顾孩子还要精心的照顾着庄稼。
大家的付出还是有回报的,地里的庄稼都长得非常好,总算对大家有了些安慰。
夏末, 辛湖提醒大郎该去挖莲藕做藕粉了。整个夏天,湖里的嫩莲藕大家没多少机会去吃它们。因为忙,也因为菜园子里的菜够吃。除了辛湖让大郎去搞过几次嫩莲藕尖回来炒的吃之外,大家都没这个空,也没这个水平去弄。
嫩莲藕尖可不象莲藕那么粗大,细细长长的,是要人潜到水里去,把它从泥沙里抽出来吃的,不会弄的人,一抽就断了,还抽不到真正嫩的那一截,所以大家也懒得去弄了。
“嗯,我去找阿志和阿信。大家全部动手,多晒制些,留到冬天吃。”大郎点点头,立即去找人了。
既然大家都知道今年又是个灾荒年了,当然要尽量多贮备一些粮食了。地里的收成再好,也不可能养得起全村的人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36705/48414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