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春情

推荐阅读:玄侠西游之万法妖帝阴阳提灯人苟在明末当宗室在东京找老婆的偶像我在日本当文豪为没好的世界献上抽象亮剑,从游击队开始两界:我成仙人了汉人可汗

    昨夜出东城,试探春情。墙头红杏暗如侵。槛内群芳牙未吐,早已回春。

    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东君用意不辞辛。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苏轼《浪淘沙》

    “我睡床,你睡榻。”我气势汹汹的宣布自己的领地。他没有反驳。

    视线落到床上,红色床单上一方白帕,十分醒目。古代还真用这个验身?!我傻眼了。我虽不排斥和他一夜风流,婚都结了,那是迟早的事,何况他还是个帅哥,可我刚要他睡榻,总不能再请他和我做吧?就是放现代,我也说不出来啊。我叹了口气,用指尖夹起白帕,蹭到他身后,扯扯他衣袖,颤颤地问,“这个怎么办?”

    他斜视了我一眼,一声不吭地走到博古架前,拿起一个小瓷罐,扯过白帕坐下。

    我以为里面是胭脂朱砂之类,心想这个糊弄不过去吧。谁知他打开桌上的匣子,拿出一把小银刀,眼睛眨都不眨的往左手无名指上一划。

    鲜血滴在雪白色丝帕上,艳如桃花。

    我的心,忽然就疼了,傻傻的愣住,湿润了眼眶。

    “帮我涂药。”他努努嘴,示意那个瓷罐。原来里面是金创药,棕色药膏和着鲜血立即变成褐色,涂了三遍,伤口才止住血。

    他的手白皙修长,骨节匀细,指甲红润而通透。这样的手,是应该只持笔而书的,我难以想象这样的一双手,在今后的流放岁月里因农事而磨出厚茧来。

    “我还没哭,你哭什么。”他笑着说。

    我这才发现自己抓着他的手哭红了眼睛。

    “疼么?”

    “十指连心,当然疼了。”

    “床很大,挤挤也能睡的。”我闷声说。

    “我不介意的。”他嘴角勾出一个坏笑。

    我红着脸走开。

    他果然不推辞,安安份份的脱了外衣,钻进被窝里睡了,不一会呼吸就变得均匀绵长。

    我吹了灯,辗转难眠。身旁这个男儿19岁正血气方刚,还是我曾仰慕多年的偶像。心里的紧张、喜悦、困惑、期待,交杂在一起,说不清,道不明。

    苏轼喜欢朗诵诗篇,他声音清亮激越,多情而不煽情,要是去参加诗朗诵比赛肯定夺魁。不过他也有忘词的时候…..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请君为我侧耳听……”

    我信口接上“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你会背这首诗?”他一脸惊讶。

    真是看扁我了。我小时候的零花钱全是靠背唐诗宋词挣的,一首诗词短的5分钱,长的1毛钱,我容易吗我?!

    “我六岁就会背了!”我自豪地说,超越天才的成就感在我口激荡。

    “这是何种诗题?”

    “汉乐府,属《鼓吹曲·铙歌》。”中学语文课本上有,真没难度。

    “君子有三乐,哪三乐?”

    我乐了,到孟子了,清清喉咙答到:“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我真怀疑他是拿着语文课本来考我的。

    “你竟然读过诗书?”他的嘴角勾起一个微笑,慢慢扩大,最后整张脸都挂满了笑意。他笑嘻嘻的走到我面前,拿起我的刺绣,“还没绣好?我原以为你是个绣花枕头。”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我愤愤地说。

    他笑得越发厉害,一把拉过我,拢在他怀里,轻声说:“子瞻有幸,能娶你为妻。”

    第一次听到他自称子瞻。

    子瞻,子瞻,双齿轻叩,朱唇微启,是一个很好听的名字。

    对于这个温暖的怀抱,我有些贪恋,有些期待。我原以为,接着是kiss,上床,这才符合他豪放派诗人的作风吧。

    可是,他居然真能做到“发乎情,止乎礼”,拥抱之后,径自出了书房,洗洗睡了。可怜我被他撩拨得几近失眠,一直回想着他拉我入怀的一瞬。

    那一刻,世界都开始眩晕。

    我听见他心跳声,欢快的,有力的,像充满节奏的锣鼓。

    我听见他温柔地说:“子瞻有幸,能娶你为妻。”

    有什么,在心底,偷偷地发酵。

    虽说摆出刺绣的架势,可心却是不在焉的,眼睛不时瞄向子瞻。一开始,数到五秒就转移视线,后来见他看书看得投入,便嚣张的打量起来。

    他穿了件烟青色长袍,用一简洁的白玉簪束着头发,眉清目朗,偶尔微蹙眉头,抿唇思索,不一会便又舒展开来,似乎领会了书里的意思,嘴角轻微一挑,露出一个透彻的微笑。

    我向来喜欢认真的男人,他这般专心读书的模样,倒叫我看呆了。

    “好看么?”

    他突然说话,吓了我一大跳,只见他抬起头来,笑意盈盈地说:“看够了过来帮我磨墨。”

    我脸颊一热,放下绣框走到他跟前,用铜匙从水盂里舀了水,施在砚堂中。

    “这是风字砚?”我瞪着眼睛,指着眼前那方砚台。

    “你倒识货,这是苏州雘村石所制。”他嘴角含着丝笑意。

    在现代,我算是古董迷,《鉴宝》一集不落。曾见过一款清朝仿宋天成风字砚,极为细腻,当时感慨若有一方这样的砚台,我书法肯定大有进步。

    而眼前的可是货真价实的宋朝风字砚!石质细腻,色紫褐,天然润滑匀净,首端圆润,微束腰而呈风字形,砚尾向外弧撇。砚面平坦,墨池作偃月状。

    这个古董拿回现代得卖多少钱啊!我深深感慨。

    “磨墨。”

    我讪讪的放下砚台,拿起墨锭,上好的徽墨,墨色暗呈紫光,轻轻旋转,摩挲在砚面上,细腻的丝丝声。

    心,一下子便静了下来。研墨之香,淡淡散开,缠绕在身边。

    他拿起一支小楷狼毫,轻轻一蘸,在生宣上挥手写来,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

    “如何?”他将狼毫搁于笔架上,问我。

    我闻言一笑,还真问对人了,我可是自小学习他的书法的,仔细看了看,略一思索,说到:“笔触到,造乎自然,清峻委婉,颇有‘二王’之风,但稍过妩媚,缺少了一些风骨。”

    他定定看着我,眼瞳像那徽墨,暗呈紫光。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惊讶,还有欣赏。

    “你倒是写给我看看。”

    咳,这可真是叫我班门弄斧啊,可看到那风字砚和徽墨,我的心不禁痒痒的,还没用过这么好的砚墨呢。于是,另取了支中楷狼毫,信手写了两个字。

    “如何?”我这个千年后的徒弟笑着问师父。

    他的脸上飞起两道红晕,不知道是因为我的字,还是我写的字。

    因为,我写的,正是“子瞻”二字。

    我当年临摹得最多的是《黄州寒食诗帖》与《浪淘沙-大江东去》,是他中年的书法风格。当时总感叹不知是怎样风华绝代的人,方能写出这样气势不凡的字,闲暇时总爱在纸上一遍遍的写“子瞻”与“东坡”,百转千回。谁料到竟有今日,在他的面前写下他的名字。

    “骨气深稳,意态自足,子瞻自愧弗如。”他摇首感叹。

    我脸唰的红了,一时羞愧难已,我所临摹,实不及他中年所书十分之一,不禁脱口道,“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说完就想起这却是他对杜甫“书贵瘦硬”的反驳,一不小心盗窃了,还是当着原创的面!

    他别有兴致的看着我,眼神充满鼓励和期待,我硬着头皮说:“所谓字如其人,笔墨情,皆以其人之情为本。我刻意为之,算不得书与无意,不值得称道。你现在的字体姿媚,是因为年少无忧,未经磨难。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历过一些风波后,你的字自然会与现时不一样,中年圆劲,晚年沉著。”

    “确实有理,可是你怎么知道我的字会中年圆劲,晚年沉著呢?”

    “猜的。”言多必失,一不小心把他弟子黄庭坚对他书法的评价搬出来了。

    他微微一笑,不再追问,拿起笔在纸上又写了两个字。

    “喜欢么?”

    纸上所书竟是王弗二字,我一时愣住,问:“为什么是弗字?”闰之、朝云的名字我都知道由来,偏偏不知道这王弗的弗字是何深意。

    “子瞻自愧弗如啊。”

    “就为这个?还以为你才高八斗,怎么都得有个《诗经》之类的典故呢?”

    他咧嘴一笑,“要典故,这容易。”拿笔添了两个字。

    “横着念。”

    “瞻望弗及?这是哪篇?”

    他的笑容突然变得很孩子气,“真不知道?”见我摇头,他另取了张素笺,抬腕写到。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这首《燕燕》,是卫庄姜送归妾的诗。”

    “真的?”我欢喜地接过素笺,“我终于有名字了!我终于有名字了!”

    欣喜的心情压过了这首诗本身的凄凉。

    燕子去了,还会归来;伊人远去,春风不再。

    试探春情在线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3891/6896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