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7
推荐阅读:我在大夏窃神权、我在妖魔世界拾取技能碎片、开局赠送天生神力、落崖三载后、我父刘玄德、综漫:从尸魂界开始砍穿万界、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横推武道:从虎啸金钟罩开始、横推武道:从龙象镇狱开始、从魂动机开始姬械化斗罗、
香消玉损,连夜暴毙。
朱边当时就觉得宋时一家的脑袋简直进了水——
要死也该是和九千岁对峙过的宋帆去死,弄死个孙女算什么事啊?
这么做,除了向皇帝示威,还能起到什么作用?
宋小姐的所作所为固然可恨,但秦国公府里若是没有藏着禁物,她闹出的那一桩事,不过就是一桩口水官司,根本引不出接下来这么多的后续。
但父母杀子本就无罪,即便宋小姐并非“自尽”而是被“自尽”,旁人也只能指责宋家人不慈,不能将其扭送官府。
虽然没能从秦国公宋时那里问出杨德江的家人所在,但宋时的种种反应却让朱边生出了一连串的假想,甚至怀疑起了杨德江与宋时的关系,觉得他有可能是宋时的私生子。
但这样的想法很快就被朱边否决。
杨德江的相貌、身形都与宋时相距甚远,若真是亲子关系,宋时也不会让他在京城里独居,总要传宗接代,延续香火。
再加上朱边这时已经从皇帝的口中得知,宋时弄出的假玉玺其实是杨德江所献,但宋时对此却并不担心——
朱边顿时觉得,杨德江的手里,肯定还握有更大的秘密。
如此一想,朱边愈发地心潮澎湃,欲罢不能。
于是,朱边又把自己常用的线人找了来,让他帮忙盯着秦国公府那边的动静,而他自己则重新调查起杨德江的真实来历。
得了朱边提醒的秦国公府果然迅速展开调查,只是他们似乎并不擅长这方面的行动,朱边这边都已经根据杨德江的口音、习惯乃至餐饮喜好推断出了他的真实籍贯,秦国公府那边仍然如无头苍蝇一般四处乱窜。
无奈之下,朱边只能将“好人”做到底,再次雇人到他推测出的地方走上一遭。
这一次,朱边终于找出了杨德江的真正来历。
此人确实姓杨,真名也叫德江,但与秦国公宋时并不存在什么亲缘关系。只是据当地人讲,他们这个杨家与前朝的国丈——继国公嫪信乃是远亲。杨得就是登门拜寿的时候,得了继国公的青眼,被继国公留在京城里当官发财了。
这事一度在当地传得沸沸扬扬,只是随着改朝换代,前国丈变得一文不值,杨家也从人人称羡的对象变成了茶余饭后的笑谈。
据线人调查,杨德江自打去了京城,只给家人送过一笔钱财,留下了自己已在京城做官的消息,之后就再也不曾有过联系。改朝换代之后,杨家人一度以为杨德江已经身死殉国,只是同样没有证据,倒也不曾为他披麻戴孝。
在确认了杨德江的真实身份之后,那名线人就拿出伪造的信函和一笔不菲的钱财,称杨德江在京城遭了歹人诬陷,蒙冤入狱,眼见着昭雪无望,便委托他这个旧友,将遗财送回了老家。
线人没提让杨家人进京告状的事,只以感慨的语气陈述了杨德江的窘况,并随口告诉杨家人,若是杨德江获罪,那他们一家都要跟着遭殃,即便不曾满门抄斩,家中的子孙也不可能再去科考为官,改换门庭。
或许是觉得天上不会掉馅饼,谁也不会无缘无故给不相干的人送钱,杨家人丝毫也没怀疑此事有假,略一商量便决定举家进京,去告御状,救杨德江逃出囹圄。
一切都如朱边的计划进行着。
但就在等待杨家人入京这段时间里,朱边随手追查了一下前朝国丈继国公嫪信的近况,结果便发现,嫪信的祖籍所在竟然发生了一桩灭门惨案,嫪家人聚居的庄子被人烧成了灰烬,里面的人,从老到小,竟是无一幸免。
似乎是觉得此案难以告破,当地的知县只是聊聊一笔,将其判定为那时极为常见的山匪作乱,然后请求上官派兵剿匪。
但朱边仔细阅读了案卷,越看越觉得这像是一起恶意的仇杀。
更重要的是,此案的受害者明显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又和继国公嫪信一个姓氏,即便不是一家,也极有可能是一个宗族。
于是,通过一个小人物,前朝的国公和本朝的国公便被联系在了一起。
第136章 朱边私访
朱边今日出行并不只是为了确认杨德江的家人是否抵达京城。
今日并非休沐, 朱边乃是打着去皇庄微服私访的旗号离开了刑部衙门,这才“恰好”赶在杨德江一家进城的时候, 将他们“瞧”个正着。
如今人看到了,朱边也就该去做“正事”了。
但朱边不知道的是,从他马车里下去的那个家伙,在城里绕了一圈便去了金刀卫下属的一处产业,将刚刚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禀告给了金刀卫都督潘五春。
听完这人的汇报, 潘五春立刻将事情记录下来, 上报给了皇帝陛下。
而这个时候,朱边刚刚来到皇庄附近。
如今的皇庄已经与年初的时候截然不同。
皇庄外围种满了果树,虽然还不够粗壮繁茂, 却也足以阻碍普通人的视野, 让人无法一眼看穿树林另一边的景象。
朱边的马车刚一靠近这篇果树林就被巡逻的禁军给拦了下来,冷冰冰地告知车夫:前方乃是皇家禁地, 禁止外人擅入,赶紧调头折返。
态度很不客气,但也仅此而已。
朱边下了马车, 来到这些穿着禁军衣袍的军士面前,笑呵呵地告诉他们,自己是过来走亲戚的,结果话一出口,便换来这些军士看白痴一样的鄙视眼神。
朱边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话里存在不妥。
朱边正打算想法子自圆其说,这些军士却不想在他身上浪费时间, 妨碍巡逻,留下两个人与他周旋,余下的沿着既定路线继续前进。
留下的这二人也没跟朱边废话,直言道:“朱尚书,您也别编瞎话唬咱们了,您若是想进皇庄,回去向陛下求道圣旨便是,何必为难咱们。”
朱边不由一愣,“你们认得我?”
两名军士笑而不语。
看到他们的表情,朱边觉得这应该不是一次巧合,干脆道:“既然你们认得我,那我也就有话直说了——皇庄我可以不进,但有些事我得问个清楚。”
“朱尚书,此处行的是军令,有些事,即便您问了,我等也不能作答。”其中个子稍高的那名军士拱手道,“您还是回去求一道圣旨,我等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我就想问问,最近在这附近失踪的人是不是被你们抓走了?”朱边只当没有听见。
自打入夏,京城外郊就时不时地有人失踪,京兆府尹那边一调查,发现失踪之人几乎都是在皇庄附近没的踪影。
京兆府尹觉得这事不太好办,又不想在不知事态严重与否的情况下惊动皇帝,就找上朱边,请他帮忙调查一下。
朱边也生了好奇,正好线人那边又通
朱边当时就觉得宋时一家的脑袋简直进了水——
要死也该是和九千岁对峙过的宋帆去死,弄死个孙女算什么事啊?
这么做,除了向皇帝示威,还能起到什么作用?
宋小姐的所作所为固然可恨,但秦国公府里若是没有藏着禁物,她闹出的那一桩事,不过就是一桩口水官司,根本引不出接下来这么多的后续。
但父母杀子本就无罪,即便宋小姐并非“自尽”而是被“自尽”,旁人也只能指责宋家人不慈,不能将其扭送官府。
虽然没能从秦国公宋时那里问出杨德江的家人所在,但宋时的种种反应却让朱边生出了一连串的假想,甚至怀疑起了杨德江与宋时的关系,觉得他有可能是宋时的私生子。
但这样的想法很快就被朱边否决。
杨德江的相貌、身形都与宋时相距甚远,若真是亲子关系,宋时也不会让他在京城里独居,总要传宗接代,延续香火。
再加上朱边这时已经从皇帝的口中得知,宋时弄出的假玉玺其实是杨德江所献,但宋时对此却并不担心——
朱边顿时觉得,杨德江的手里,肯定还握有更大的秘密。
如此一想,朱边愈发地心潮澎湃,欲罢不能。
于是,朱边又把自己常用的线人找了来,让他帮忙盯着秦国公府那边的动静,而他自己则重新调查起杨德江的真实来历。
得了朱边提醒的秦国公府果然迅速展开调查,只是他们似乎并不擅长这方面的行动,朱边这边都已经根据杨德江的口音、习惯乃至餐饮喜好推断出了他的真实籍贯,秦国公府那边仍然如无头苍蝇一般四处乱窜。
无奈之下,朱边只能将“好人”做到底,再次雇人到他推测出的地方走上一遭。
这一次,朱边终于找出了杨德江的真正来历。
此人确实姓杨,真名也叫德江,但与秦国公宋时并不存在什么亲缘关系。只是据当地人讲,他们这个杨家与前朝的国丈——继国公嫪信乃是远亲。杨得就是登门拜寿的时候,得了继国公的青眼,被继国公留在京城里当官发财了。
这事一度在当地传得沸沸扬扬,只是随着改朝换代,前国丈变得一文不值,杨家也从人人称羡的对象变成了茶余饭后的笑谈。
据线人调查,杨德江自打去了京城,只给家人送过一笔钱财,留下了自己已在京城做官的消息,之后就再也不曾有过联系。改朝换代之后,杨家人一度以为杨德江已经身死殉国,只是同样没有证据,倒也不曾为他披麻戴孝。
在确认了杨德江的真实身份之后,那名线人就拿出伪造的信函和一笔不菲的钱财,称杨德江在京城遭了歹人诬陷,蒙冤入狱,眼见着昭雪无望,便委托他这个旧友,将遗财送回了老家。
线人没提让杨家人进京告状的事,只以感慨的语气陈述了杨德江的窘况,并随口告诉杨家人,若是杨德江获罪,那他们一家都要跟着遭殃,即便不曾满门抄斩,家中的子孙也不可能再去科考为官,改换门庭。
或许是觉得天上不会掉馅饼,谁也不会无缘无故给不相干的人送钱,杨家人丝毫也没怀疑此事有假,略一商量便决定举家进京,去告御状,救杨德江逃出囹圄。
一切都如朱边的计划进行着。
但就在等待杨家人入京这段时间里,朱边随手追查了一下前朝国丈继国公嫪信的近况,结果便发现,嫪信的祖籍所在竟然发生了一桩灭门惨案,嫪家人聚居的庄子被人烧成了灰烬,里面的人,从老到小,竟是无一幸免。
似乎是觉得此案难以告破,当地的知县只是聊聊一笔,将其判定为那时极为常见的山匪作乱,然后请求上官派兵剿匪。
但朱边仔细阅读了案卷,越看越觉得这像是一起恶意的仇杀。
更重要的是,此案的受害者明显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又和继国公嫪信一个姓氏,即便不是一家,也极有可能是一个宗族。
于是,通过一个小人物,前朝的国公和本朝的国公便被联系在了一起。
第136章 朱边私访
朱边今日出行并不只是为了确认杨德江的家人是否抵达京城。
今日并非休沐, 朱边乃是打着去皇庄微服私访的旗号离开了刑部衙门,这才“恰好”赶在杨德江一家进城的时候, 将他们“瞧”个正着。
如今人看到了,朱边也就该去做“正事”了。
但朱边不知道的是,从他马车里下去的那个家伙,在城里绕了一圈便去了金刀卫下属的一处产业,将刚刚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禀告给了金刀卫都督潘五春。
听完这人的汇报, 潘五春立刻将事情记录下来, 上报给了皇帝陛下。
而这个时候,朱边刚刚来到皇庄附近。
如今的皇庄已经与年初的时候截然不同。
皇庄外围种满了果树,虽然还不够粗壮繁茂, 却也足以阻碍普通人的视野, 让人无法一眼看穿树林另一边的景象。
朱边的马车刚一靠近这篇果树林就被巡逻的禁军给拦了下来,冷冰冰地告知车夫:前方乃是皇家禁地, 禁止外人擅入,赶紧调头折返。
态度很不客气,但也仅此而已。
朱边下了马车, 来到这些穿着禁军衣袍的军士面前,笑呵呵地告诉他们,自己是过来走亲戚的,结果话一出口,便换来这些军士看白痴一样的鄙视眼神。
朱边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话里存在不妥。
朱边正打算想法子自圆其说,这些军士却不想在他身上浪费时间, 妨碍巡逻,留下两个人与他周旋,余下的沿着既定路线继续前进。
留下的这二人也没跟朱边废话,直言道:“朱尚书,您也别编瞎话唬咱们了,您若是想进皇庄,回去向陛下求道圣旨便是,何必为难咱们。”
朱边不由一愣,“你们认得我?”
两名军士笑而不语。
看到他们的表情,朱边觉得这应该不是一次巧合,干脆道:“既然你们认得我,那我也就有话直说了——皇庄我可以不进,但有些事我得问个清楚。”
“朱尚书,此处行的是军令,有些事,即便您问了,我等也不能作答。”其中个子稍高的那名军士拱手道,“您还是回去求一道圣旨,我等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我就想问问,最近在这附近失踪的人是不是被你们抓走了?”朱边只当没有听见。
自打入夏,京城外郊就时不时地有人失踪,京兆府尹那边一调查,发现失踪之人几乎都是在皇庄附近没的踪影。
京兆府尹觉得这事不太好办,又不想在不知事态严重与否的情况下惊动皇帝,就找上朱边,请他帮忙调查一下。
朱边也生了好奇,正好线人那边又通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39465/52905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