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部分阅读
推荐阅读:贼天子、那年花开1981、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金钱玩家、开局表白41岁同学妈妈、上医至明、我在海贼组建艾露猫调查团、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斗破,但是女主剧本、知否:我是徐家子、
丞相女入冷情帝君后宫步步惊心:海棠春烬 作者:萧天若
第 5部分阅读
芯质圃跹床话玻侍笕绾瘟ν炜窭健<肝蝗ǔ济埠仙窭朊髡刀罚踔劣衅鹆硕牡脑糇酉胍旆矗 寮胰嗽趺椿岵磺宄庑┠兀裤逑嘁褪且蛭谀歉鼋诠茄凵霞岫ǖ耐犊苛颂侍螅旁诳穹缰栌臧愕谋涫斜w×巳倩还螅辛巳蘸笙驶ㄗ沤醯拇悍绲靡夂痛撕笫改昙淙找媛≈氐亩鞒韬褪ゾ臁?br />
太皇太后晏氏,那是个活在传奇中的女子。雁丘最后一代女帝的女儿,金尊玉贵的大漠公主。论辈分,她是现任雁丘王的祖姑姑。小字柔萝的她本应该是雁丘女帝,却在二八年华时选择远嫁西临,当了祖帝的皇后。有人说,若不是当年她的长兄夺权称帝结束了雁丘国女主天下的命运,只怕西临永远不会有一位姓晏的皇后——倒是那沙海深处,会多出一位与西临相抗的美艳劲敌。
四十载沉浮,出身皇族的太皇太后早已见惯了风浪。摄政六年间,她以极其高明的手段将满盘乱棋打理出一片清明局面。就连朝中男子都纷纷叹服,说太后英明睿智,泽披天下。只可惜,天不假年,晏柔萝去的太早,棋局尚未走到终路,执子之人便已撒手人寰。
那之后,是白宸浩独个儿撑起西临这片天。
亲政那年,他只有十四岁。
沉重的江山压上少年稚嫩的肩。外有重臣一心要反,内有叔伯虎视眈眈。年少的皇帝跌跌撞撞一路走来,政坛之中跌宕起伏杀机不断,堪堪的令人心惊胆寒。
想到这儿,云裳忽然有些起佩服自己的老爹来。沐相爷确实是有过人之处:为官多年,那么多的大风大浪里,居然一次都没有翻过船。沐梓荣就像一个精明的赌徒,每一次都能将自己的筹码押到准确的位置。先皇亡故时他已经是副相,虽不能跟黎氏相抗,但也算是大权在握,几位想夺权的王爷频频向他招手,满心拉拢之意——他倒也没回绝,只顺水推舟打了个哈哈,说自己乐得坐享其成。王爷们以为他不会是障碍,造反胜券在握,却没想到,隔天夜里,当他们逼宫的人马兵临城下时,本该作为内应出现的沐相爷却带着军队站在了宫墙上!
一夜厮杀,血流成河。
沐梓荣在最后关头投靠了太皇太后,反手扳倒了两位亲王,与大将军沈远心一起将白宸浩拱上了皇帝的宝座。几年后,太皇太后亡故,身为右相的他又瞅准时机向帝君示忠,立马回枪挑落了几个跋扈的外戚,为帝君在最短时间内独掌大权扫清了道路。
这二三十年间,绛龙城不知发生过多少故事,天子换了两代,朝堂上的官员走了一轮又来一轮,就连曾经叱咤风云的黎家最终都没落个好下场……唯独沐氏,屹立不倒,稳坐相位。
只可惜,世间的事情历来都是物极必反,盈满则亏。沐梓荣为皇家出过力也立过功,帮帝君铲除一拨又一拨异己的同时,也在丰满着自己门下的势力。这几年羽翼渐丰势力坐大,终于惹得帝王侧目,小心防范起来。
云裳拨了拨盆子里的火苗。
当年臣强君弱,没几个人瞧得起那个临危受命的孩子。但时至今日,已经再也没人敢小觑二十一岁的白宸浩了。
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心思缜密,能屈能伸。最初那几年,人们都以为他是几方势力裹挟下的傀儡,朝堂上的翻云覆雨手还不是太皇太后、大将军和两位相爷?谁也没想到这少年的软弱竟然是个幌子,装聋作哑是为了韬光养晦!更没想到的是白宸浩杀伐决断的干脆狠戾。未及弱冠便痛下狠手,对朝中资格最老的一党动了杀机——两年前灭去黎家的动作震惊朝野。所有人都呆住了:一向倚重黎氏的帝君,竟然会冷不防的对自己老丈人下手?!
云裳更是想不通。像他这样肯忍的一个人,怎么会把事情摆在脸上,如此明白的给自己难堪?
难道说,他心里有什么自己看不透的、更为深沉的算计?
“我饿了。”盆里的火苗渐渐熄下去,心里的杂乱也慢慢理出了些眉目。云裳伸手卷起剩余的纸张,抬头叫住已经走到门口的敏珠,“已过了饭口,别惊动膳房了,也不用费劲折腾,随便给我弄碗粥喝就好。”
敏珠点点头,掀帘出去。很快便带人端了食盒进来。临窗桌下逐一摆开,确实不算铺张,但也不是她要的清粥小菜——大概觉得只端碗粥来显得太过寒酸,敏珠捡着挑了几盒细致点心和简单菜蔬,林林总总凑了十多种,摆满了大半张桌子。
云裳瞟一眼。没说什么,也没动那些菜,只拈了几根清淡的银芽,默默喝了几口粥就放下了。搁了筷子,不知想到了什么,扭头一叠声的喊小宫女伺候着换衣裳。
敏珠正打发太监们收拾桌子,听见这话,忙跟着进了内室。宫女船儿正在那里翻倒箱笼,她抻头看一眼,见云裳是要出门的正装,不由一怔,“小姐,您这是要……”
“老待在屋子里也怪闷得慌。”云裳一边说,一边已经穿戴起来了。抬手让小宫女把中衣上的帛带系好,她回头对敏珠笑,“快别愣着了,过来给我梳梳头。收拾停当了好随我出去走走。”
正午刚过,庭外日光和暖。
恰是春深时分,满宫海棠花开正盛。宫中娘娘们闲极无聊带个婢女出去赏赏花,确实也还说得过去。话虽这么讲,可敏珠却瞧出来了,云裳小姐她并不打算在皇宫里逛园子。
果然。
“我想着去别的宫里走动走动。入宫这么些天,论理也该拜望一下诸位娘娘,免得人家说咱们不知礼数。”娇憨一笑,眼波清澈见底,单纯得像个孩子。敏珠沉吟一下,没有反驳,走上前去给主子理了理发髻上的花,试探着问道:“那,咱们是去临芳殿,还是……”
“飞音殿。”
短短三个字,炸得敏珠心里咯噔一声。
此时云裳在宫中的品阶,乃是九嫔之中的“淑媛”。上下皆知,帝君性子寡淡,素来不大喜欢封赏后妃,所以宫中嫔御们大多都只是“美人”“才人”之类的低级封号,放眼看去,偌大皇宫里,如今能比云裳地位更高的,除了已经被废囚在灵光殿吃斋念佛的皇后黎氏,便只剩下临芳殿的丽妃和飞音殿的端妃了。
敏珠拾起妆台上的篦子,一边给云裳收拾头发,一边沉吟着开了口。
宣妃和姜妃两位娘娘,出身来路各不相同,真要相处起来,怕是大有讲究。
端妃宣氏,小字婷莲,出身不凡,血统高贵,是大长公主的独生女儿,太皇太后的嫡亲外孙女,帝君的表妹,正经八百的皇族,与帝君公主是自幼一块儿玩长大的。入宫为妃之前,顶着“郡主”名头的宣家小姐年方十二便已才名远播,乃是京中最炙手可热的名媛。宣家是什么背景?不消敏珠多嘴云裳也知道:开国元老,京中望族,与皇室渊源极深。远了不说,就最近这一百年里,宣家前后娶过三位公主,出了两代皇妃。
当年宣婷莲被聘入宫的时候,太皇太后还在,老祖宗疼女儿,对这个外孙女也是百般的回护宠爱。当时宫里都在传,说宣婷莲肯定是不二的皇后人选。可谁想到,最后的结果竟然也只是个妃——后冠的最终拥有者是黎相爷的女儿,黎文君。
臣下们为此颇有些腹诽,说那黎氏美则美矣,但论起出身、品德、性格、才情,可都差了宣氏一大截去。也有人说,当初册后诏书上写的原本是宣婷莲的名字,是临时改了黎文君的。为这事儿,大长公主还连夜跑到太皇太后病榻前哭了一场,不依不饶闹了大半宿。
可到底还是没给改过来。
时至今日,已经没几个人能说清楚当年到底发生过什么,怎么临着立后大典,忽然一下子就换了人呢?这也不重要了——换后风波的重点并不在后宫恩怨上,而是帝君有意让那些举棋不定的臣子看清楚自己的心思:他最倚重的人是黎相爷,而非那些个私欲旺盛只会争权夺利的外戚和皇亲。因黎相之故而立文君为后是顺理成章的抉择,看在太皇太后的面子上给表妹一个端妃的名号,也算是对外戚们仁至义尽。
初时也有人怀疑里面有猫腻,但后来细细打量着看去,帝君确实也不怎么宠她。宣妃是典型的名门闺秀,性子极其娴静温婉,谨行纳言,从不参与后宫的风波纠缠。人如其名,宛如婷婷一朵出水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不得宠的宣妃从不抱怨,平日最爱的事情是将自己关在飞音殿里读书练琴,除了一些正式的庆典,她甚至很少在人前露面。
帝君对她也不怎么上心,一年下来,最多也只在飞音殿消磨几个晚上。倒是偶尔想起了,会唤宣妃到清思殿弹上两支曲子。
却也只是听听曲子罢了。
宫人们私下都在传,说这位娘娘,简直比被废去礼佛的那位前皇后还不如。丽妃入宫之前,黎氏好歹还有过那么几年得宠的时光呢。
皇后与宣妃关系倒是一直不错——一方面是因为宣妃不得宠,对她没有威胁;另一方面,宣妃背景太深,黎氏轻易不敢招惹。再说后妃位置已定,自己是皇后,到底压着她呢,只要宣妃不生事端,黎文君也不愿与她交恶。于是就这么着,一后一妃你敬我让,看来倒也其乐融融。不像另一位……
那另一位,着实太过炙手可热。
云裳入宫前就听说了,临芳殿的丽妃是帝君的心头肉。
敏珠拿镜子给云裳看了一下发髻,见她不满,忙拆了换花样。手里忙着,嘴里却絮絮说了下去:
丽妃入宫的时候,黎氏还是皇后。黎文君的悍妒狠戾是出了名的,满宫惧怕。那样爱吃味儿的一个人,眼里揉不下半点沙子,就连帝君多看了几眼的宫女她都要找个借口拖出去打,更何况是个他从外头带回来的野女人?
咬碎银牙,断断容不下。
丽妃姜舒眉,算来也是段宫闱传奇。关于她得宠的机缘,众说纷纭,前后有过不下十个版本的说法。比较靠谱的一个是:那年秋天,沈大将军没了,元公主在家里服丧,整日以泪洗面。帝君挂念姐姐,去将军府探望。元公主见了帝君,心里高兴,便邀他一起去狩猎。姜氏当时是陪在元公主身边伺候的,自然一起随了去。原本是天家姐弟散心解闷儿,可谁想到了郊外猎场,一来二去的,帝君竟看上了这将门虎女!
姜氏的出身也还罢了,只是名分有些特殊。她原是武家女子,其父姜垣是沈大将军的部将——十多年前,姜家军在边关上的名头倒也叫得相当响。崇政八年白虎关一役,西临大败给了云国,姜垣镇守白虎关,誓死不降,率军顽抗,最终战死沙场,为国捐躯于翠芜山下。听说最后是被敌军万箭穿心而亡,死状无比凄惨。白虎关收复之后,马革裹尸回朝,先帝闻听,动容泪下。特旨给予优抚……姜垣身后追封了爵位,也算是哀荣无比,可到底撇下了家中一双年幼的儿女,无父无母孤苦无依。念着旧日的袍泽之情,沈将军将这对兄妹收养在了自己府上。姜舒眉的哥哥姜焕,打小儿就跟着父亲习武,兵书战法都是稔熟的,也算是个少年英雄,十七岁上便立下战功,当了大将军帐下的先锋官。将军死后,姜焕自请出京,远赴边陲守关去了。
姜舒眉则留在将军府里陪着元公主。
她从小就在将军府长大,大将军待她如女如妹,沈府上下皆呼之为“小姐”。姜小姐颇有乃父之风,又承大将军多年的教习,擅弄刀枪,武艺不凡,巾帼不让须眉,很有些女中丈夫的风范。
所以,才有那一日弯弓立马的临危不乱。
狩猎途中,帝君误伤了一头母狼,引来狼群的强势围攻。当时,扈从都在后面还没有跟上来,帝君身边只有元公主和少数几个侍卫。眼看着势单力薄,一行人被四面八方涌来狼群围得难以脱身,须臾间就要有性命之忧。千钧一发之际,姜舒眉忽然挺身而出,当机立断的射杀了头狼,震慑住狼群进攻的步伐,为大家博取到一丝转圜的时机。
随后大军赶到,绞杀狼群。危局化解,元公主出言嘉许,姜氏却并不居功,面不改色策马回营,不料才一转身,就正对上了帝君赞赏的目光——
也不知是这姜氏真笼络住了君心还是陛下故意借此事卖给长姐一个面子,总之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狩猎回城,帝君直接将姜氏带入了宫中。姜舒眉一进宫便是昭仪,夜夜侍寝,恩遇非凡。过了数月,忽然一道诏书下来,竟又越级封了丽妃。
敏珠一面梳着头发,一面细细跟云裳讲着这些宫闱秘闻。
姜氏能封妃,还跟黎皇后容不下她有关。
姜舒眉一入宫便遭到皇后的强烈反对。黎氏搬出宫规,引经据典,说国朝惯例,从没有武家女子入宫侍君的先例。不想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帝君一句话就给顶了回去:“高祖帝的华皇后便是武家女子,随夫征?
第 5部分阅读
-
第 5部分阅读
芯质圃跹床话玻侍笕绾瘟ν炜窭健<肝蝗ǔ济埠仙窭朊髡刀罚踔劣衅鹆硕牡脑糇酉胍旆矗 寮胰嗽趺椿岵磺宄庑┠兀裤逑嘁褪且蛭谀歉鼋诠茄凵霞岫ǖ耐犊苛颂侍螅旁诳穹缰栌臧愕谋涫斜w×巳倩还螅辛巳蘸笙驶ㄗ沤醯拇悍绲靡夂痛撕笫改昙淙找媛≈氐亩鞒韬褪ゾ臁?br />
太皇太后晏氏,那是个活在传奇中的女子。雁丘最后一代女帝的女儿,金尊玉贵的大漠公主。论辈分,她是现任雁丘王的祖姑姑。小字柔萝的她本应该是雁丘女帝,却在二八年华时选择远嫁西临,当了祖帝的皇后。有人说,若不是当年她的长兄夺权称帝结束了雁丘国女主天下的命运,只怕西临永远不会有一位姓晏的皇后——倒是那沙海深处,会多出一位与西临相抗的美艳劲敌。
四十载沉浮,出身皇族的太皇太后早已见惯了风浪。摄政六年间,她以极其高明的手段将满盘乱棋打理出一片清明局面。就连朝中男子都纷纷叹服,说太后英明睿智,泽披天下。只可惜,天不假年,晏柔萝去的太早,棋局尚未走到终路,执子之人便已撒手人寰。
那之后,是白宸浩独个儿撑起西临这片天。
亲政那年,他只有十四岁。
沉重的江山压上少年稚嫩的肩。外有重臣一心要反,内有叔伯虎视眈眈。年少的皇帝跌跌撞撞一路走来,政坛之中跌宕起伏杀机不断,堪堪的令人心惊胆寒。
想到这儿,云裳忽然有些起佩服自己的老爹来。沐相爷确实是有过人之处:为官多年,那么多的大风大浪里,居然一次都没有翻过船。沐梓荣就像一个精明的赌徒,每一次都能将自己的筹码押到准确的位置。先皇亡故时他已经是副相,虽不能跟黎氏相抗,但也算是大权在握,几位想夺权的王爷频频向他招手,满心拉拢之意——他倒也没回绝,只顺水推舟打了个哈哈,说自己乐得坐享其成。王爷们以为他不会是障碍,造反胜券在握,却没想到,隔天夜里,当他们逼宫的人马兵临城下时,本该作为内应出现的沐相爷却带着军队站在了宫墙上!
一夜厮杀,血流成河。
沐梓荣在最后关头投靠了太皇太后,反手扳倒了两位亲王,与大将军沈远心一起将白宸浩拱上了皇帝的宝座。几年后,太皇太后亡故,身为右相的他又瞅准时机向帝君示忠,立马回枪挑落了几个跋扈的外戚,为帝君在最短时间内独掌大权扫清了道路。
这二三十年间,绛龙城不知发生过多少故事,天子换了两代,朝堂上的官员走了一轮又来一轮,就连曾经叱咤风云的黎家最终都没落个好下场……唯独沐氏,屹立不倒,稳坐相位。
只可惜,世间的事情历来都是物极必反,盈满则亏。沐梓荣为皇家出过力也立过功,帮帝君铲除一拨又一拨异己的同时,也在丰满着自己门下的势力。这几年羽翼渐丰势力坐大,终于惹得帝王侧目,小心防范起来。
云裳拨了拨盆子里的火苗。
当年臣强君弱,没几个人瞧得起那个临危受命的孩子。但时至今日,已经再也没人敢小觑二十一岁的白宸浩了。
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心思缜密,能屈能伸。最初那几年,人们都以为他是几方势力裹挟下的傀儡,朝堂上的翻云覆雨手还不是太皇太后、大将军和两位相爷?谁也没想到这少年的软弱竟然是个幌子,装聋作哑是为了韬光养晦!更没想到的是白宸浩杀伐决断的干脆狠戾。未及弱冠便痛下狠手,对朝中资格最老的一党动了杀机——两年前灭去黎家的动作震惊朝野。所有人都呆住了:一向倚重黎氏的帝君,竟然会冷不防的对自己老丈人下手?!
云裳更是想不通。像他这样肯忍的一个人,怎么会把事情摆在脸上,如此明白的给自己难堪?
难道说,他心里有什么自己看不透的、更为深沉的算计?
“我饿了。”盆里的火苗渐渐熄下去,心里的杂乱也慢慢理出了些眉目。云裳伸手卷起剩余的纸张,抬头叫住已经走到门口的敏珠,“已过了饭口,别惊动膳房了,也不用费劲折腾,随便给我弄碗粥喝就好。”
敏珠点点头,掀帘出去。很快便带人端了食盒进来。临窗桌下逐一摆开,确实不算铺张,但也不是她要的清粥小菜——大概觉得只端碗粥来显得太过寒酸,敏珠捡着挑了几盒细致点心和简单菜蔬,林林总总凑了十多种,摆满了大半张桌子。
云裳瞟一眼。没说什么,也没动那些菜,只拈了几根清淡的银芽,默默喝了几口粥就放下了。搁了筷子,不知想到了什么,扭头一叠声的喊小宫女伺候着换衣裳。
敏珠正打发太监们收拾桌子,听见这话,忙跟着进了内室。宫女船儿正在那里翻倒箱笼,她抻头看一眼,见云裳是要出门的正装,不由一怔,“小姐,您这是要……”
“老待在屋子里也怪闷得慌。”云裳一边说,一边已经穿戴起来了。抬手让小宫女把中衣上的帛带系好,她回头对敏珠笑,“快别愣着了,过来给我梳梳头。收拾停当了好随我出去走走。”
正午刚过,庭外日光和暖。
恰是春深时分,满宫海棠花开正盛。宫中娘娘们闲极无聊带个婢女出去赏赏花,确实也还说得过去。话虽这么讲,可敏珠却瞧出来了,云裳小姐她并不打算在皇宫里逛园子。
果然。
“我想着去别的宫里走动走动。入宫这么些天,论理也该拜望一下诸位娘娘,免得人家说咱们不知礼数。”娇憨一笑,眼波清澈见底,单纯得像个孩子。敏珠沉吟一下,没有反驳,走上前去给主子理了理发髻上的花,试探着问道:“那,咱们是去临芳殿,还是……”
“飞音殿。”
短短三个字,炸得敏珠心里咯噔一声。
此时云裳在宫中的品阶,乃是九嫔之中的“淑媛”。上下皆知,帝君性子寡淡,素来不大喜欢封赏后妃,所以宫中嫔御们大多都只是“美人”“才人”之类的低级封号,放眼看去,偌大皇宫里,如今能比云裳地位更高的,除了已经被废囚在灵光殿吃斋念佛的皇后黎氏,便只剩下临芳殿的丽妃和飞音殿的端妃了。
敏珠拾起妆台上的篦子,一边给云裳收拾头发,一边沉吟着开了口。
宣妃和姜妃两位娘娘,出身来路各不相同,真要相处起来,怕是大有讲究。
端妃宣氏,小字婷莲,出身不凡,血统高贵,是大长公主的独生女儿,太皇太后的嫡亲外孙女,帝君的表妹,正经八百的皇族,与帝君公主是自幼一块儿玩长大的。入宫为妃之前,顶着“郡主”名头的宣家小姐年方十二便已才名远播,乃是京中最炙手可热的名媛。宣家是什么背景?不消敏珠多嘴云裳也知道:开国元老,京中望族,与皇室渊源极深。远了不说,就最近这一百年里,宣家前后娶过三位公主,出了两代皇妃。
当年宣婷莲被聘入宫的时候,太皇太后还在,老祖宗疼女儿,对这个外孙女也是百般的回护宠爱。当时宫里都在传,说宣婷莲肯定是不二的皇后人选。可谁想到,最后的结果竟然也只是个妃——后冠的最终拥有者是黎相爷的女儿,黎文君。
臣下们为此颇有些腹诽,说那黎氏美则美矣,但论起出身、品德、性格、才情,可都差了宣氏一大截去。也有人说,当初册后诏书上写的原本是宣婷莲的名字,是临时改了黎文君的。为这事儿,大长公主还连夜跑到太皇太后病榻前哭了一场,不依不饶闹了大半宿。
可到底还是没给改过来。
时至今日,已经没几个人能说清楚当年到底发生过什么,怎么临着立后大典,忽然一下子就换了人呢?这也不重要了——换后风波的重点并不在后宫恩怨上,而是帝君有意让那些举棋不定的臣子看清楚自己的心思:他最倚重的人是黎相爷,而非那些个私欲旺盛只会争权夺利的外戚和皇亲。因黎相之故而立文君为后是顺理成章的抉择,看在太皇太后的面子上给表妹一个端妃的名号,也算是对外戚们仁至义尽。
初时也有人怀疑里面有猫腻,但后来细细打量着看去,帝君确实也不怎么宠她。宣妃是典型的名门闺秀,性子极其娴静温婉,谨行纳言,从不参与后宫的风波纠缠。人如其名,宛如婷婷一朵出水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不得宠的宣妃从不抱怨,平日最爱的事情是将自己关在飞音殿里读书练琴,除了一些正式的庆典,她甚至很少在人前露面。
帝君对她也不怎么上心,一年下来,最多也只在飞音殿消磨几个晚上。倒是偶尔想起了,会唤宣妃到清思殿弹上两支曲子。
却也只是听听曲子罢了。
宫人们私下都在传,说这位娘娘,简直比被废去礼佛的那位前皇后还不如。丽妃入宫之前,黎氏好歹还有过那么几年得宠的时光呢。
皇后与宣妃关系倒是一直不错——一方面是因为宣妃不得宠,对她没有威胁;另一方面,宣妃背景太深,黎氏轻易不敢招惹。再说后妃位置已定,自己是皇后,到底压着她呢,只要宣妃不生事端,黎文君也不愿与她交恶。于是就这么着,一后一妃你敬我让,看来倒也其乐融融。不像另一位……
那另一位,着实太过炙手可热。
云裳入宫前就听说了,临芳殿的丽妃是帝君的心头肉。
敏珠拿镜子给云裳看了一下发髻,见她不满,忙拆了换花样。手里忙着,嘴里却絮絮说了下去:
丽妃入宫的时候,黎氏还是皇后。黎文君的悍妒狠戾是出了名的,满宫惧怕。那样爱吃味儿的一个人,眼里揉不下半点沙子,就连帝君多看了几眼的宫女她都要找个借口拖出去打,更何况是个他从外头带回来的野女人?
咬碎银牙,断断容不下。
丽妃姜舒眉,算来也是段宫闱传奇。关于她得宠的机缘,众说纷纭,前后有过不下十个版本的说法。比较靠谱的一个是:那年秋天,沈大将军没了,元公主在家里服丧,整日以泪洗面。帝君挂念姐姐,去将军府探望。元公主见了帝君,心里高兴,便邀他一起去狩猎。姜氏当时是陪在元公主身边伺候的,自然一起随了去。原本是天家姐弟散心解闷儿,可谁想到了郊外猎场,一来二去的,帝君竟看上了这将门虎女!
姜氏的出身也还罢了,只是名分有些特殊。她原是武家女子,其父姜垣是沈大将军的部将——十多年前,姜家军在边关上的名头倒也叫得相当响。崇政八年白虎关一役,西临大败给了云国,姜垣镇守白虎关,誓死不降,率军顽抗,最终战死沙场,为国捐躯于翠芜山下。听说最后是被敌军万箭穿心而亡,死状无比凄惨。白虎关收复之后,马革裹尸回朝,先帝闻听,动容泪下。特旨给予优抚……姜垣身后追封了爵位,也算是哀荣无比,可到底撇下了家中一双年幼的儿女,无父无母孤苦无依。念着旧日的袍泽之情,沈将军将这对兄妹收养在了自己府上。姜舒眉的哥哥姜焕,打小儿就跟着父亲习武,兵书战法都是稔熟的,也算是个少年英雄,十七岁上便立下战功,当了大将军帐下的先锋官。将军死后,姜焕自请出京,远赴边陲守关去了。
姜舒眉则留在将军府里陪着元公主。
她从小就在将军府长大,大将军待她如女如妹,沈府上下皆呼之为“小姐”。姜小姐颇有乃父之风,又承大将军多年的教习,擅弄刀枪,武艺不凡,巾帼不让须眉,很有些女中丈夫的风范。
所以,才有那一日弯弓立马的临危不乱。
狩猎途中,帝君误伤了一头母狼,引来狼群的强势围攻。当时,扈从都在后面还没有跟上来,帝君身边只有元公主和少数几个侍卫。眼看着势单力薄,一行人被四面八方涌来狼群围得难以脱身,须臾间就要有性命之忧。千钧一发之际,姜舒眉忽然挺身而出,当机立断的射杀了头狼,震慑住狼群进攻的步伐,为大家博取到一丝转圜的时机。
随后大军赶到,绞杀狼群。危局化解,元公主出言嘉许,姜氏却并不居功,面不改色策马回营,不料才一转身,就正对上了帝君赞赏的目光——
也不知是这姜氏真笼络住了君心还是陛下故意借此事卖给长姐一个面子,总之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狩猎回城,帝君直接将姜氏带入了宫中。姜舒眉一进宫便是昭仪,夜夜侍寝,恩遇非凡。过了数月,忽然一道诏书下来,竟又越级封了丽妃。
敏珠一面梳着头发,一面细细跟云裳讲着这些宫闱秘闻。
姜氏能封妃,还跟黎皇后容不下她有关。
姜舒眉一入宫便遭到皇后的强烈反对。黎氏搬出宫规,引经据典,说国朝惯例,从没有武家女子入宫侍君的先例。不想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帝君一句话就给顶了回去:“高祖帝的华皇后便是武家女子,随夫征?
第 5部分阅读
-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42198/56111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