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0
推荐阅读:星际最强大脑、怪猎:猎人的笔记、吞噬进化:我重生成了北极狼、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名门第一儿媳、从机械猎人开始、天灾降临:我靠捡破烂当大佬、我也是异常生物、收到未来短信,我赚百亿很合理吧、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作者:炀师
分卷阅读130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作者:炀师
分卷阅读130
女娃的家庭。
这样做虽然有些麻烦,而且能影响到的范围也有限,但能招到一个是一个。陶笉然不敢再急功近利, 就像戚博翰说的,慢慢来。
潘文山对此自然是没有异议, 身为已经踏入门的教育工作者, 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上学,来接受教育。不过这个也要等到报刊社团成立之后了。
两人又讨论了一会儿,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陶笉然出门一看,发现是村里几个妇人,被侍卫们拦在了外头。
看到陶笉然出来,妇人们更加激动了。喊道:“陶老师真的回来啦!”
陶笉然微笑着点点头, 让侍卫把她们放进来,才对妇人们道:“你们找我有事吗?”
潘文山这时候也走了出来,看到来的这几人,眉头微皱。
那几个妇人看到潘文山,原本想说话的都僵在原地,欲言又止地看着潘文山和陶笉然。
陶笉然不明所以,对潘文山问道:“怎么了?”
“她们想让儿子退学。”说到这个,潘文山眉头皱得更紧了。显然这几个妇人找过来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让没犯过错的学生退学,潘文山真的做不出来。
而他这话开了个头,那几个妇人也不拘谨了,七嘴八舌道:“是呀,我家大宝今年都十四岁了。现在只知道读书,农活样样干不好,都没有姑娘家肯跟咱家定亲,这可怎么办呐!”
“是啊。俺们家狗蛋也十二了,现在都还找不到人家定亲呢。媒人都说他连田都不会种,将来连自己都养不活,没有姑娘家愿意给他耽搁啊!”
说来说去,无非就是自家儿子又不是考秀才的料子,学了那么久认了几个字就够了,继续读书纯粹就是浪费时间,现在儿子年纪这么大了都还不会种田,没有姑娘家愿意嫁,还不如现在退学回家,跟着爹哥去学种田,还能赶在十六岁之前定下来。
陶笉然听了个大概,就明白她们的意思了。对此,陶笉然也深感无奈。这些妇人的想法也是瑞朝的主流思想,他如果坚决反对的话,恐怕会招来更多的反感。
不过事情这么一直拖着也不是办法,陶笉然摆摆手让妇人们先停下来,才道:“针对这件事,你们先不要着急,过两天学校会出个正式的通知,到时候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再过来找我,好吗?”
闻言,妇人们也不是无理取闹之辈,也就乖乖离开了。
周一上课时,潘文山就跟二年级的学生们宣布了新的通知。
从下学期,也就是三年级开始,每个学期会有一次期末考试。
连续两次考试不及格,或者超过五次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会被劝退。当然,在劝退之前陶笉然会用系统看看这人有没有特长。如果没有的话,就不要浪费大家时间了,让学生趁早找个好出路,也不一定要跟书本死磕。
而每次考试的第一名,会获得五十文的奖学金。第二名四十文、第三名三十文、第四名二十文、第五名十文。如果连续三次都获得前三名,不管是哪个名次,奖学金一律一百五。如果连续三次获得前五名,不管是哪个名次,奖学金一律一百。
另外,在行知小学读满六年级,并且毕业考试及格者,可以留在学校任教,最低月俸二十文,最高上不封顶,还包吃包住!至于是在哪个学校任教,那就要看到时候哪里的行知小学有空缺了。
这个通知一出,那些想着让孩子退学的家长顿时就犹豫了。一年考两次试,如果每次都能拿第一名的话,那一年不就有一百文了?!这可比种田要赚得多啊!
就算不能拿到奖学金,将来留在学校当老师,一个月二十文,也比种田有出息得多啊!而且在学校当夫子,说出去都有面子许多,还怕定不到亲?!
这一通知一出,陶笉然的声望又涨了一小节,如今距离下学期招生还有两个月,就已经有不少人过来咨询招新的事情了!
陶笉然在乐径村玩了小半个月,等四个新老师都熟悉了乐径村的环境之后,这才带上潘文山打道回府。
来时陶笉然和戚博翰一个马车,回去时,戚博翰态度强硬地给自己争取来了两人世界,把潘文山塞到了另一架马车上,并且在心里决定,以后绝对不能带陶笉然来乐径村休假了!
离开小半个月,岳州府没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就是街上文人打扮的男子比以前多了许多,还有一些已经通过行知小学招聘考试的新老师,把家人也都接过来了。
根据翁元基统计,五月份来官府登基常住的人口,达到了五百三十人!而且还陆续有不少人正在赶来,相信要不了多久,宁安人口少的问题会改善许多。
新来登记的人口,大部分是文人们的家属,如今被安置在岳州府周边的县里落户,还给他们佃了不少官家的良田,租金不算高,又分了点荒地给他们,开荒优惠跟凌州一样。只要好好耕耘,在岳州立足并不难。
上个星期,小学的招聘考试有了结果,九百多人参考,录取人数只有不到百人。大部分考生学识卷都能及格,但都纷纷败在了教学卷上。
这些人都是从自家夫子棍棒教育下出来的,教学卷上的回答实在是触目惊心,动不动就用戒尺打手心,看得陶笉然心惊胆战。吓得他又赶紧看了一眼被录取的人的考卷,这才放下心来。幸好不是所有文人都这么凶残的,还是有一些手段比较温和的可塑之才,现在已经开始接受培训了。
看到公孙明志和王贞明办事这么靠谱,陶笉然也就不再多问,而是开始筹划报刊社团的事情。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三个学院,要不要成立三个报刊社团,办三份校刊?
这时候有人商量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潘文山只考虑了一会儿,便道:“我觉得可以成立三个社团。办校刊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能力,这样就应该多办几个社团,才能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其中来。”
陶笉然闻言也觉得有道理:“而且到时候还可以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
不过在三份校刊的定位上,也需要有所不一样,不然那就不是良性竞争了,那是恶性竞争了!
于是陶笉然直接定下了三个主题,一个是日报,记录三个学院内发生的新闻轶事;一个是周报,记录岳州府乃至整个宁安发生的新闻和轶事,让学生不仅要读书,还要关心天下事;最后一个就是月刊的杂志
分卷阅读130
-
分卷阅读130
-
分卷阅读130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作者:炀师
分卷阅读130
女娃的家庭。
这样做虽然有些麻烦,而且能影响到的范围也有限,但能招到一个是一个。陶笉然不敢再急功近利, 就像戚博翰说的,慢慢来。
潘文山对此自然是没有异议, 身为已经踏入门的教育工作者, 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上学,来接受教育。不过这个也要等到报刊社团成立之后了。
两人又讨论了一会儿,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陶笉然出门一看,发现是村里几个妇人,被侍卫们拦在了外头。
看到陶笉然出来,妇人们更加激动了。喊道:“陶老师真的回来啦!”
陶笉然微笑着点点头, 让侍卫把她们放进来,才对妇人们道:“你们找我有事吗?”
潘文山这时候也走了出来,看到来的这几人,眉头微皱。
那几个妇人看到潘文山,原本想说话的都僵在原地,欲言又止地看着潘文山和陶笉然。
陶笉然不明所以,对潘文山问道:“怎么了?”
“她们想让儿子退学。”说到这个,潘文山眉头皱得更紧了。显然这几个妇人找过来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让没犯过错的学生退学,潘文山真的做不出来。
而他这话开了个头,那几个妇人也不拘谨了,七嘴八舌道:“是呀,我家大宝今年都十四岁了。现在只知道读书,农活样样干不好,都没有姑娘家肯跟咱家定亲,这可怎么办呐!”
“是啊。俺们家狗蛋也十二了,现在都还找不到人家定亲呢。媒人都说他连田都不会种,将来连自己都养不活,没有姑娘家愿意给他耽搁啊!”
说来说去,无非就是自家儿子又不是考秀才的料子,学了那么久认了几个字就够了,继续读书纯粹就是浪费时间,现在儿子年纪这么大了都还不会种田,没有姑娘家愿意嫁,还不如现在退学回家,跟着爹哥去学种田,还能赶在十六岁之前定下来。
陶笉然听了个大概,就明白她们的意思了。对此,陶笉然也深感无奈。这些妇人的想法也是瑞朝的主流思想,他如果坚决反对的话,恐怕会招来更多的反感。
不过事情这么一直拖着也不是办法,陶笉然摆摆手让妇人们先停下来,才道:“针对这件事,你们先不要着急,过两天学校会出个正式的通知,到时候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再过来找我,好吗?”
闻言,妇人们也不是无理取闹之辈,也就乖乖离开了。
周一上课时,潘文山就跟二年级的学生们宣布了新的通知。
从下学期,也就是三年级开始,每个学期会有一次期末考试。
连续两次考试不及格,或者超过五次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会被劝退。当然,在劝退之前陶笉然会用系统看看这人有没有特长。如果没有的话,就不要浪费大家时间了,让学生趁早找个好出路,也不一定要跟书本死磕。
而每次考试的第一名,会获得五十文的奖学金。第二名四十文、第三名三十文、第四名二十文、第五名十文。如果连续三次都获得前三名,不管是哪个名次,奖学金一律一百五。如果连续三次获得前五名,不管是哪个名次,奖学金一律一百。
另外,在行知小学读满六年级,并且毕业考试及格者,可以留在学校任教,最低月俸二十文,最高上不封顶,还包吃包住!至于是在哪个学校任教,那就要看到时候哪里的行知小学有空缺了。
这个通知一出,那些想着让孩子退学的家长顿时就犹豫了。一年考两次试,如果每次都能拿第一名的话,那一年不就有一百文了?!这可比种田要赚得多啊!
就算不能拿到奖学金,将来留在学校当老师,一个月二十文,也比种田有出息得多啊!而且在学校当夫子,说出去都有面子许多,还怕定不到亲?!
这一通知一出,陶笉然的声望又涨了一小节,如今距离下学期招生还有两个月,就已经有不少人过来咨询招新的事情了!
陶笉然在乐径村玩了小半个月,等四个新老师都熟悉了乐径村的环境之后,这才带上潘文山打道回府。
来时陶笉然和戚博翰一个马车,回去时,戚博翰态度强硬地给自己争取来了两人世界,把潘文山塞到了另一架马车上,并且在心里决定,以后绝对不能带陶笉然来乐径村休假了!
离开小半个月,岳州府没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就是街上文人打扮的男子比以前多了许多,还有一些已经通过行知小学招聘考试的新老师,把家人也都接过来了。
根据翁元基统计,五月份来官府登基常住的人口,达到了五百三十人!而且还陆续有不少人正在赶来,相信要不了多久,宁安人口少的问题会改善许多。
新来登记的人口,大部分是文人们的家属,如今被安置在岳州府周边的县里落户,还给他们佃了不少官家的良田,租金不算高,又分了点荒地给他们,开荒优惠跟凌州一样。只要好好耕耘,在岳州立足并不难。
上个星期,小学的招聘考试有了结果,九百多人参考,录取人数只有不到百人。大部分考生学识卷都能及格,但都纷纷败在了教学卷上。
这些人都是从自家夫子棍棒教育下出来的,教学卷上的回答实在是触目惊心,动不动就用戒尺打手心,看得陶笉然心惊胆战。吓得他又赶紧看了一眼被录取的人的考卷,这才放下心来。幸好不是所有文人都这么凶残的,还是有一些手段比较温和的可塑之才,现在已经开始接受培训了。
看到公孙明志和王贞明办事这么靠谱,陶笉然也就不再多问,而是开始筹划报刊社团的事情。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三个学院,要不要成立三个报刊社团,办三份校刊?
这时候有人商量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潘文山只考虑了一会儿,便道:“我觉得可以成立三个社团。办校刊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能力,这样就应该多办几个社团,才能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其中来。”
陶笉然闻言也觉得有道理:“而且到时候还可以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
不过在三份校刊的定位上,也需要有所不一样,不然那就不是良性竞争了,那是恶性竞争了!
于是陶笉然直接定下了三个主题,一个是日报,记录三个学院内发生的新闻轶事;一个是周报,记录岳州府乃至整个宁安发生的新闻和轶事,让学生不仅要读书,还要关心天下事;最后一个就是月刊的杂志
分卷阅读130
-
分卷阅读130
-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44989/60132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