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进军方略
推荐阅读: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退下,让朕来、谁让他玩游戏王的!、死灵法师、火爆波长、裂天空骑、黄泉逆行、为什么它永无止境、黜龙、我也是异常生物、
南国江山 作者:四国军棋
第二百九十二章 进军方略
南国江山 作者:四国军棋
第二百九十二章 进军方略
广陵城中。
在杨行密曾经的那间书房之内,淮南的高层再次齐聚一堂,商讨迎敌计划。
如今驻守宣州的王茂章部已经赶到广陵来汇合,六万大军的出征准备也已经做好,随时都能够出征。
现在唯一需要确定的,就是该先攻打敌军的哪一路。
这一次梁军分兵三路南下,进攻的三座城池濠州,寿州和光州,都是由李承嗣率领的左武骧军负责防守,而在具体的兵力安排上,平时濠州和光州各有五千人驻守,寿州有一万人。
当然这还没有包括三座城池里面的州兵。
在消灭了钱镠之后,以前靠近两浙的几个州,比如苏州,湖州等,其防守兵力自然不需要像以前那么多了,所以这些地方的州兵大多都调到了北方来加强淮河防线。
如今光是寿州城中的州兵就有两万多人,再加上李承嗣亲自率领的左武骧军一师万人,守军的总兵力达到三万多,依托坚固的寿州城,大家都有信心坚守到淮南援军的到达。
而光州那边,城中守军同样不少,加上进攻光州的杨师厚部只有三万人,坚守待援同样问题不大。
至于濠州,如今濠州刺史李涛刚刚接替刺史之位不久,当地人心未必稳固,再加上濠州方向的敌军兵力众多,这里出问题的可能性最大。
所以在探明梁军的动向后,杨渥便下令让东线的张训率领右武骧军向濠州移动,以牵制康怀贞部。
从如今的局势来看,西面光州显然是最不重要的。不管是梁军还是淮南军在那里都没有投入多少大军,加上当地守军相对充足,所以不必急着去增援。
然而在中路的寿州和东面的濠州这两个方向,到底该先攻打哪一处却有些难以决定。
若是直接率领六万大军前往东面,与张训汇合后再加上濠州城中的一万守军,就能形成九万人对阵敌军五万人的兵力优势。
然而这个方案的缺点也很明显。
首先就是中路的朱全忠主力没有得到牵制,到时候淮南军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击败东路的康怀贞部,那么等到朱全忠率军前来增援后,在东面淮南军就会出现以九万人对付可能高达十五万敌军的劣势朱全忠留下两万人牵制寿州守军的情况下。
而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因为康怀贞并不是不懂兵事的三流将领,而是梁军中的名将,战功赫赫,有勇有谋。
当他发现自己的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时候,他肯定会选择坚守待援,不与淮南军交战。
而以他的能力和梁军的兵力,如果他不主动出来与淮南军交战的话,想要赶在朱全忠大军抵达之前就击败康怀贞部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此外,若是康怀贞在濠州坚守并且牵制住淮南军主力,而朱全忠却集中兵力攻打寿州,若是时间久了,寿州会不会被攻破都难说。
所以先集中兵力攻打东路康怀贞部的选择看上去就不是那么稳妥了。
而若是选择先攻打中路朱全忠的主力,那就必须将张训的两万人留在濠州牵制康怀贞,这样一来,在中路就是以九万人对阵梁军十二万,兵力上就不占优势,想要击败梁军就难了。
当然,这种选择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稳妥。
只要广陵的这六万大军开到了寿州,朱全忠想要拿下寿州就基本没希望了,他这次南下的计划也只能以失败告终。
然而,这并不是杨渥想要的结果,因为这样一来,梁军见无利可图就会撤军,这只是击退了梁军,而不是击败了梁军,更不是杨渥想要的像清口大捷那样的胜仗。
“殿下,可不可以派三万人去濠州对付康怀贞,剩下三万人前往寿州增援,那样的话我军既可以牵制朱全忠的主力,在东线又能以六万对五万的优势兵力对付康怀贞”殷文圭提议道。
杨渥听了不由摇头,这个殷文圭毕竟不懂军事,看来以后像他这种文官的确不适合参加这种军事会议。
事实上,即便是严可求这个枢密副使,他在如今的淮南已经算是懂兵事的文官了,但他所懂的也只是大略方针,具体的临阵机变他就不懂了。
所以枢密使的职务还是只能让武将担任才稳妥。
李神福笑道,“用兵之道,在于尽可能的集中兵力对付敌人。若是按照殷书记的建议,将六万大军平等分为两路,那就是东西两线都不讨好,到时候增援寿州这边的三万人未必能牵制住朱全忠的主力,东线的六万人面对康怀贞的五万人也没有绝对优势,甚至若是一个搞不好,两线同时失败都有可能。”
殷文圭听了才知道自己出了个馊主意,他看了看一旁闭口不言的高勖,顿时了然,也开始学他不再开口。
朱瑾道:“殿下,末将觉得,朱全忠如今正处在鼎盛之时,去年一个月内就消灭了赵匡凝,这固然与赵匡凝实力不强有关,但也足以说明梁军实力的强大。此番梁军南下更是气势汹汹,兵力众多;而我淮南虽然已经消灭了钱镠,但论实力,只怕还不能与朱全忠硬拼。”
“此外,我淮南如今的主要方针就是先统一南方,然后集合整个南方的力量进行北伐。所以末将觉得此时还是稳妥一点的好。”
“你的意思是我军应该直接去中路,先行挫败敌军攻取寿州的计划”杨渥有些惊讶。
他一直都有些防备朱瑾,原因就是因为朱瑾当年也是一方强大的藩镇,全盛时期甚至不比朱全忠差。
再加上朱瑾与朱全忠有着深仇大恨,多年以来都以报仇为己任,所以每当淮南与朱全忠交兵的时候,他都会提出一些比较激进的意见。
这是因为他考虑的更多的是他自己能不能报仇,而不是淮南的成败。若是用那些稳妥的办法,虽然不容易导致失败,但要取得胜利却也困难。
不过这次听他的意见,却是完全在为淮南考虑,这不能不然杨渥感到惊讶。
他抬头向朱瑾看去,见他面色平静,似乎根本没有留意到杨渥在注视他。
杨渥也不以为意,不管怎么说,这至少是一个好的变化,朱瑾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若是能真心为淮南效力,倒是杨渥的一大助力。
“正是,末将觉得六万大军直接前往寿州增援,如此以来,不管是濠州,寿州还是西面的光州,我军虽然都处于兵力劣势,但敌军要击败我们甚至攻陷这三座城池都很难。那样的话,要不了多久朱全忠就只能撤军回去,而我军再趁机追击,应该也能小有收获。”
杨渥点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直接去寿州的确是最稳妥的办法,朱全忠的大军不可能在南方停留太久,只要坚守到他撤军的时候再发起追击,也能获得一场胜利。
不过因为敌军是主动撤军的,只要朱全忠留下来断后的兵马表现正常点,梁军要安然撤回淮河北岸基本上就没有问题。
“殿下,属下也同意朱将军的意见。朱全忠如今威震天下,所以天下各藩镇都不敢站出来反对他,若是此番朱全忠南下受挫而回,即便只是一点小小的挫败,天下人就会明白朱全忠也并非真的不能抵抗的。到时候各路藩镇一定会重新跳出来反对他,而我军也能放心下来继续攻略南方的计划了。”严可求也同样赞同朱瑾的稳妥计划。
如今天下人都怕了朱全忠,不敢站出来反对他,所以淮南就需要给天下人一个信号,告诉他们朱全忠并非无法战胜。
这个信号并不需要多大的胜利,它只要是一场胜利就行了,哪怕是一场微弱的胜利。
而若是采用东线较为激进的方案的话,一旦导致失败,不仅淮河防线有可能被突破,更是进一步助涨了朱全忠的威势,使得天下藩镇更加害怕他。
所以在这种时候还是用稳妥的办法好。
见两个枢密副使都主张采用稳妥的办法,杨渥不由有些不甘心。
这个时代中原的影响力还是远在南方之上的,杨渥即便在南方打了不少胜仗,彻底消灭了越王钱镠,但大家也只会觉得那是钱镠太没用的缘故,而不是杨渥的能力强的缘故。
这并不仅仅是关系到杨渥个人的名声,更重要的是杨渥如今已经接掌淮南一年时间了,他想开始对淮南内部进一步作出改革,而改革就会触及到许多人的利益。
在过去,他还有杨行密为他撑腰,有杨行密的巨大威望支持,总算没有出什么问题。
但如今杨行密即将老去,没有了他在背后支持,杨渥就只能依靠自己了。
而建立自己的威望,还能有什么比得上在正面交战中击败朱全忠来得大呢
他不由向还没说出自己意见的李神福望去,想听听这位百战名将的意见,而朱瑾等人也一同向李神福望去。
李神福不慌不忙的饮了口茶,放下茶杯后才道:“殿下,以老夫之见,其实我军先去东线会一会康怀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说不定就能取得一场大胜呢”
第二百九十二章 进军方略
-
第二百九十二章 进军方略
-
第二百九十二章 进军方略
南国江山 作者:四国军棋
第二百九十二章 进军方略
广陵城中。
在杨行密曾经的那间书房之内,淮南的高层再次齐聚一堂,商讨迎敌计划。
如今驻守宣州的王茂章部已经赶到广陵来汇合,六万大军的出征准备也已经做好,随时都能够出征。
现在唯一需要确定的,就是该先攻打敌军的哪一路。
这一次梁军分兵三路南下,进攻的三座城池濠州,寿州和光州,都是由李承嗣率领的左武骧军负责防守,而在具体的兵力安排上,平时濠州和光州各有五千人驻守,寿州有一万人。
当然这还没有包括三座城池里面的州兵。
在消灭了钱镠之后,以前靠近两浙的几个州,比如苏州,湖州等,其防守兵力自然不需要像以前那么多了,所以这些地方的州兵大多都调到了北方来加强淮河防线。
如今光是寿州城中的州兵就有两万多人,再加上李承嗣亲自率领的左武骧军一师万人,守军的总兵力达到三万多,依托坚固的寿州城,大家都有信心坚守到淮南援军的到达。
而光州那边,城中守军同样不少,加上进攻光州的杨师厚部只有三万人,坚守待援同样问题不大。
至于濠州,如今濠州刺史李涛刚刚接替刺史之位不久,当地人心未必稳固,再加上濠州方向的敌军兵力众多,这里出问题的可能性最大。
所以在探明梁军的动向后,杨渥便下令让东线的张训率领右武骧军向濠州移动,以牵制康怀贞部。
从如今的局势来看,西面光州显然是最不重要的。不管是梁军还是淮南军在那里都没有投入多少大军,加上当地守军相对充足,所以不必急着去增援。
然而在中路的寿州和东面的濠州这两个方向,到底该先攻打哪一处却有些难以决定。
若是直接率领六万大军前往东面,与张训汇合后再加上濠州城中的一万守军,就能形成九万人对阵敌军五万人的兵力优势。
然而这个方案的缺点也很明显。
首先就是中路的朱全忠主力没有得到牵制,到时候淮南军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击败东路的康怀贞部,那么等到朱全忠率军前来增援后,在东面淮南军就会出现以九万人对付可能高达十五万敌军的劣势朱全忠留下两万人牵制寿州守军的情况下。
而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因为康怀贞并不是不懂兵事的三流将领,而是梁军中的名将,战功赫赫,有勇有谋。
当他发现自己的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时候,他肯定会选择坚守待援,不与淮南军交战。
而以他的能力和梁军的兵力,如果他不主动出来与淮南军交战的话,想要赶在朱全忠大军抵达之前就击败康怀贞部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此外,若是康怀贞在濠州坚守并且牵制住淮南军主力,而朱全忠却集中兵力攻打寿州,若是时间久了,寿州会不会被攻破都难说。
所以先集中兵力攻打东路康怀贞部的选择看上去就不是那么稳妥了。
而若是选择先攻打中路朱全忠的主力,那就必须将张训的两万人留在濠州牵制康怀贞,这样一来,在中路就是以九万人对阵梁军十二万,兵力上就不占优势,想要击败梁军就难了。
当然,这种选择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稳妥。
只要广陵的这六万大军开到了寿州,朱全忠想要拿下寿州就基本没希望了,他这次南下的计划也只能以失败告终。
然而,这并不是杨渥想要的结果,因为这样一来,梁军见无利可图就会撤军,这只是击退了梁军,而不是击败了梁军,更不是杨渥想要的像清口大捷那样的胜仗。
“殿下,可不可以派三万人去濠州对付康怀贞,剩下三万人前往寿州增援,那样的话我军既可以牵制朱全忠的主力,在东线又能以六万对五万的优势兵力对付康怀贞”殷文圭提议道。
杨渥听了不由摇头,这个殷文圭毕竟不懂军事,看来以后像他这种文官的确不适合参加这种军事会议。
事实上,即便是严可求这个枢密副使,他在如今的淮南已经算是懂兵事的文官了,但他所懂的也只是大略方针,具体的临阵机变他就不懂了。
所以枢密使的职务还是只能让武将担任才稳妥。
李神福笑道,“用兵之道,在于尽可能的集中兵力对付敌人。若是按照殷书记的建议,将六万大军平等分为两路,那就是东西两线都不讨好,到时候增援寿州这边的三万人未必能牵制住朱全忠的主力,东线的六万人面对康怀贞的五万人也没有绝对优势,甚至若是一个搞不好,两线同时失败都有可能。”
殷文圭听了才知道自己出了个馊主意,他看了看一旁闭口不言的高勖,顿时了然,也开始学他不再开口。
朱瑾道:“殿下,末将觉得,朱全忠如今正处在鼎盛之时,去年一个月内就消灭了赵匡凝,这固然与赵匡凝实力不强有关,但也足以说明梁军实力的强大。此番梁军南下更是气势汹汹,兵力众多;而我淮南虽然已经消灭了钱镠,但论实力,只怕还不能与朱全忠硬拼。”
“此外,我淮南如今的主要方针就是先统一南方,然后集合整个南方的力量进行北伐。所以末将觉得此时还是稳妥一点的好。”
“你的意思是我军应该直接去中路,先行挫败敌军攻取寿州的计划”杨渥有些惊讶。
他一直都有些防备朱瑾,原因就是因为朱瑾当年也是一方强大的藩镇,全盛时期甚至不比朱全忠差。
再加上朱瑾与朱全忠有着深仇大恨,多年以来都以报仇为己任,所以每当淮南与朱全忠交兵的时候,他都会提出一些比较激进的意见。
这是因为他考虑的更多的是他自己能不能报仇,而不是淮南的成败。若是用那些稳妥的办法,虽然不容易导致失败,但要取得胜利却也困难。
不过这次听他的意见,却是完全在为淮南考虑,这不能不然杨渥感到惊讶。
他抬头向朱瑾看去,见他面色平静,似乎根本没有留意到杨渥在注视他。
杨渥也不以为意,不管怎么说,这至少是一个好的变化,朱瑾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若是能真心为淮南效力,倒是杨渥的一大助力。
“正是,末将觉得六万大军直接前往寿州增援,如此以来,不管是濠州,寿州还是西面的光州,我军虽然都处于兵力劣势,但敌军要击败我们甚至攻陷这三座城池都很难。那样的话,要不了多久朱全忠就只能撤军回去,而我军再趁机追击,应该也能小有收获。”
杨渥点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直接去寿州的确是最稳妥的办法,朱全忠的大军不可能在南方停留太久,只要坚守到他撤军的时候再发起追击,也能获得一场胜利。
不过因为敌军是主动撤军的,只要朱全忠留下来断后的兵马表现正常点,梁军要安然撤回淮河北岸基本上就没有问题。
“殿下,属下也同意朱将军的意见。朱全忠如今威震天下,所以天下各藩镇都不敢站出来反对他,若是此番朱全忠南下受挫而回,即便只是一点小小的挫败,天下人就会明白朱全忠也并非真的不能抵抗的。到时候各路藩镇一定会重新跳出来反对他,而我军也能放心下来继续攻略南方的计划了。”严可求也同样赞同朱瑾的稳妥计划。
如今天下人都怕了朱全忠,不敢站出来反对他,所以淮南就需要给天下人一个信号,告诉他们朱全忠并非无法战胜。
这个信号并不需要多大的胜利,它只要是一场胜利就行了,哪怕是一场微弱的胜利。
而若是采用东线较为激进的方案的话,一旦导致失败,不仅淮河防线有可能被突破,更是进一步助涨了朱全忠的威势,使得天下藩镇更加害怕他。
所以在这种时候还是用稳妥的办法好。
见两个枢密副使都主张采用稳妥的办法,杨渥不由有些不甘心。
这个时代中原的影响力还是远在南方之上的,杨渥即便在南方打了不少胜仗,彻底消灭了越王钱镠,但大家也只会觉得那是钱镠太没用的缘故,而不是杨渥的能力强的缘故。
这并不仅仅是关系到杨渥个人的名声,更重要的是杨渥如今已经接掌淮南一年时间了,他想开始对淮南内部进一步作出改革,而改革就会触及到许多人的利益。
在过去,他还有杨行密为他撑腰,有杨行密的巨大威望支持,总算没有出什么问题。
但如今杨行密即将老去,没有了他在背后支持,杨渥就只能依靠自己了。
而建立自己的威望,还能有什么比得上在正面交战中击败朱全忠来得大呢
他不由向还没说出自己意见的李神福望去,想听听这位百战名将的意见,而朱瑾等人也一同向李神福望去。
李神福不慌不忙的饮了口茶,放下茶杯后才道:“殿下,以老夫之见,其实我军先去东线会一会康怀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说不定就能取得一场大胜呢”
第二百九十二章 进军方略
-
第二百九十二章 进军方略
-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47170/662847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