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宁愿江山变色绝不卑微妥协
推荐阅读:星际最强大脑、怪猎:猎人的笔记、吞噬进化:我重生成了北极狼、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名门第一儿媳、从机械猎人开始、天灾降临:我靠捡破烂当大佬、我也是异常生物、收到未来短信,我赚百亿很合理吧、
第774章宁愿江山变色绝不卑微妥协
只要那些豪强、士绅为朝廷、皇帝歌功颂德,下层黎民百姓也自然知道这个皇帝是好人。同样,如果士绅宣扬皇帝不仁,即使是好皇帝也同样是坏皇帝。
在隋朝大业皇帝杨广是唐朝订下昏君,历史大大有名。但是这个昏君曾下令先后三次下旨兴洛仓开仓赈济灾民。圣旨中先后三次就要放掉一百三十万石粮食。然而这个圣旨,直接被豪强士绅无视了,粮食从粮仓里倒是拉出来了,可是他们却用来谋私利。结果灾民袭卷河洛,也就让杨氏江山风雨飘摇了。但是历史上李密攻占洛口仓时,开仓赈灾,却只开放了六千石粮食,却募集了四十万军队。
即使再好的政策,碰和歪和尚,也会给念歪了。历史的皇帝其实都是无辜,如果把江山当成一个家业,没有人愿意当亡国之君,也没有人愿意毁掉这个家业。即使弱智的晋惠帝听到百姓无粮可食,也会说道:“没有粮食何不食肉粥?”杨广只是他失去了对豪强、门阀的控制,官逼民反,事实上并不是皇帝逼民反。而是豪强和士族。
冉闵颁布免除河洛地区税负的圣旨,天下弹冠相庆,高呼冉闵是旷古圣君。
但是从“天聋地哑”反馈的消息,却让冉闵勃然大怒。这些河洛豪强士绅有的把冉闵恩免的这道圣旨扣了下来,仍然像以前一样收税,不过国库不需要河洛地区的税,但是这些税都进了这些豪强和士绅的腰包。
冉闵是苦出身,也是乞活军帅,对于这种事情,他的态度就是零容忍。可是,崔悦却劝冉闵借坡下台。崔悦的理由也非常充分:“魏国朝廷经过震荡,人心不稳,若派出御史深入地方,巡查举证,则会惊扰地方,不要破坏了河洛百姓的祥和之气。”
谢安也劝冉闵息事宁人。“万事以社稷为重,以苍生为念。和平统一,不可而取江东!”
魏国统一天下的目标和方向已经定下来的,下面就是努力完成这个既定目标了。
“不战而取江东?”听到这个话,冉闵也忍不住心头一阵狂跳,在今日之前他都不敢想象有这么好的事情呢!要知道江南晋国的统治疆域虽较魏国为小,但无论地理位置、人口基数和可发展的潜力都要较魏国重要得多也大得多。如果魏国想要重振、复兴华夏,魏国与晋国的统一将是势在必行之举,与北汉国、燕国、代国、氐秦这些不同,冉闵此刻面对的晋国乃是一个汉人所主导的政权,而且向来以正朔而称著。如果有可能他真的不想打仗,因为那是自己人杀自己人,但真想一统天下而不打仗却又是一件极难想象的事。
“谢爱卿,若是不战而取天下,这,这可能吗?”
谢安却道:“这要看陛下的选择了!”
冉闵不解的道:“朕的选择?”
“不错!”谢安道:“陛下若要追其完美,容不下瑕疵,那么魏国与晋国一战就再所难免了。若是陛下采取安抚豪强和士绅,那么不战而取江东,则有可能!南渡的东晋朝廷实际是北方南迁士族与江东本土士族妥协下的产物。皇帝乃至皇族都难以掌握实权。士族间的权力争夺与权力平衡成为东晋政治生活的主题。陛下若是争取到了天下士族归心,那么不战而取则有可能。”
冉闵皱起眉头,他已明白了谢安的意思。朝廷和士族就是树和藤的关系,没有朝廷的保护,藤难以生长,同样,如果没有藤的挡风避雨,树也难以万全。不过,冉闵却非常反感这么做。他是苦出身,也知道天下黎民百姓的困苦,冉闵不光希望要带领汉族人民站起来,而是要带领天下汉民富裕起来。
在冉闵看来,司马氏的晋朝,不配主导天下。永嘉丧乱以来,侵入中原的胡族甚多,特别是匈奴刘聪攻破洛阳之后,司马睿就跑到了建康,建立了东晋朝廷。这个东晋朝廷为了避免激怒胡人,害怕胡族怒而兴兵南下,就在法令上,对汉民行以严令峻法,对胡人则以安抚为主。汉人多交税,胡人少交税甚至不用交税。
除了税收之外,于司法上也有倾斜。胡人不怎么受律法管辖,只是听之任之,汉人管得就比较严些。若遇到胡汉争执斗殴,若汉人杀了胡人,一般都会严厉惩治,若汉人杀了胡人,除非是闹得特别大,否则能从宽处理便从宽处理,或者是关几个月,等事态平息下来就放他们走了,如果被杀汉人没有苦主,有时候就连审都不审,只当是那汉民白死了。
由于胡人造反失掉了半壁江山,东晋朝廷对于胡人造反这事上特别慎重,如果胡人被汉人殴打,马上便成百上千人地聚集起来闹事。且不管案件审理得如何,只要是激起胡人聚众闹事者,事后辖地官长、刑吏一定会受到朝廷的责处,认为他们治民无方。久而久之,官长、刑吏便都怕了,凡有胡汉争执,不管谁有理,谁没理,一切先以维持稳定为先,怕的就是胡人起闹牵连了自己。
胡人性子狡猾,知道官长、刑吏怕他们聚众,因此一旦犯案便以聚众相威胁,而晋国的官长、刑吏果然害怕,若是汉人犯胡则必严加处置,胡人犯汉要么就从宽处理,要么就和稀泥了事。故而数十年日积月累下来,乃使晋朝之律法对胡人形同虚设,胡人不知法之可畏,因此越发地肆无忌惮,而汉民眼看若起争执自己一定吃亏,所以便忍气吞声。
听谢安的意思,让自己也要纵容这些士族官员,让他们同样享受荣华富贵和权力。冉闵的眼中闪过一丝闪电般的血色,瞳孔之外的白色忽然变红了!
“东晋真的是一个以汉民为主体建立起来的政权么?”冉闵突然又想起了祖逖,这个汉人的民族大英雄,历史上他依靠司马睿空许的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的官职,仅给千人的口粮,三千匹绢,不给一兵一卒,也不提供兵器。司马睿就是害怕占据了中原的赵国怒而兴兵南下。
祖逖收复了豫州大部分领地,在意图收复河北时,司马睿听说祖逖在中原礼贤下士,深得民心,所以就委任戴渊领六州大都督,牵扯祖逖。而祖逖这个民族大英雄在权力被夺,北伐无望抑郁而死。
想到这里,冉闵本来还想若能与东晋和平,就尽量和平。不过当冉闵想到祖逖的遭遇,还有自己的遭遇,这时胸腹之间却猛地冒出一股烈火来,寻思:“朕怎么能忍受这种事态继续下去!再这么下去,不出数十年,此地就算不受外来攻击也必逐渐胡化!先烈抛头颅撒热血争来的土地,汉人节衣缩食积攒下来的财富也都将拱手让人!”
冉闵朗声道:“朕今生之志愿,乃望扫平胡虏,为国家一统以尽绵薄之力,若死则愿马革裹尸,洒血于疆场之上,若生则当挂冠封印,甘老于林泉之中,百年之后若得百姓们谈论起我来时,将我附班超、陈汤之后,那便是对我最大的褒扬了。”
谢安一怔,显然不理解冉闵会说出这句话。冉闵道:“朕并不眷恋权势贵富,即使起兵抗胡,也是为众汉家子弟拼一条活路。朕原本自甘为大晋前驱,替大晋戍卫边塞,然而,天不尽人意,图叹奈何!”
所以,冉闵果断的拒绝了谢安意图和平统一,不战而取江东的建议。王简等众臣也赞同让冉闵息事宁人。结果又被冉闵一顿怒斥。
可是满朝都建议冉闵息事宁人,偏偏没有人理解自己的苦衷,所以,冉闵忍不住向冉明发了一通牢骚。
冉明想了想道:“父皇苦是要一个面子工程,就应该息事宁人,这事不用查,也不好查。说到控制地方,这些豪强都是经过数代人数十上百年的经营,从县令、主薄、仓曹事、司仓事以及衙役,几乎都是他们的人,别说查这种案子,就算是空降上去一个县令,没有半年几个月也休想掌握县衙的实权,只要能力稍次,就会被直接架空。更何况是那些御史,能查出什么来?”
“想不到你也是这种态度。真让朕失望!”冉闵脸色一冷“朕可不要这狗屁不通的面子,朕要的是农户受到实惠。那些继续盘剥百姓的豪强士绅,就是在坑我们这个国家,在挖我们的墙角。一旦被他们动摇魏国的基石,大魏也国将不国了!”
冉明羞红了脸,实际上,那些豪强、士绅也不是贪图那一点税负,而是在试探冉闵的底线,你要名,我们给你,我们只要利,大家各取所需,也皆大欢喜。虽然他们满口仁义道德,却不翻改他们针对各项漏洞钻空子。
如果冉闵严厉打击,他们肯定会有所收敛,但是不可避免,将来统一天下时,魏国将遇到非常大的阻力。说到底这个时代的百姓,其实非常软弱,也会逆来顺受,除非他们活不下去,否则绝对不会铤而走险。
冉闵决定严格处理这件事情。
冉明道:“父皇,若是严格处理,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查案的人员问题,河洛地区九十三县,涉案人员非常庞大,首先如果要查得实证,这些查案人员要素质过硬,要能经得起这些豪强士绅的威逼利诱。”
冉闵脸色缓和了一些,淡淡的道:“河洛九十三县,其中涉案人员一千八百六十二人,牵扯豪强士绅五十七家!这些证据“天聋地哑”已经拿到了。”
冉明一听这话,脑袋有了一些担忧。“天聋地哑”其实也是一个特务组织,这个并不是冉闵的初创,事实上汉武帝时期的卫尉,李世民的“百骑”武则天的梅花内卫,赵氏皇朝的“皇城司”明朝锦衣卫都是特别组织。不过,显然冉闵还保持着理智,并没有给“天聋地哑”缉拿、审讯的权力,一旦这些权力下放,“天聋地哑”也就是了没有名号的锦衣卫。
不过,这个“天聋地哑”和历史上的锦衣卫并不一样,“天聋地哑”在成立之初,既是冉闵的眼睛和耳朵,同样也是冉闵的钱袋子。“天聋地哑”不仅不需要冉闵的财政扶持,反而会给冉闵输送大量的钱财。冉闵的私人产业,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由“天聋地哑”在暗中经营。
经济上的自立,人员的自行招募和培训,这让“天聋地哑”很容易会产生失控。
冉明道:“父皇,“天聋地哑”建立的意义并不是巡查贪腐,如果把精力用在这个方面,“天聋地哑”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所有的问题都交给“天聋地哑”,有时难免兼顾其他方面。”
冉闵点点头,冉明说得不错,魏国不像当初的魏国了,当初“天聋地哑”只需要兼顾邺城一城,魏郡一郡,自然可以保证万无一失,可是现在魏国太大了,如果让“天聋地哑”持续扩张,也容易失控。
冉闵凝重的道:“难道任由这些贪官为所欲为?”
冉明想了想道:“自然不是坐视他们违法乱纪。父皇可以在朱雀大街上设立一个铜柜,这个铜柜上面只留一个小口,不管是谁,不论是弹劾任何人,都可以往铜柜里放弹劾奏折,这个弹劾奏折,既可以署名,也可以匿名。这样以来,人人都是御史,父皇就可以不费钱粮,无时无刻都可以监视天下文武百官的行为!”
只要那些豪强、士绅为朝廷、皇帝歌功颂德,下层黎民百姓也自然知道这个皇帝是好人。同样,如果士绅宣扬皇帝不仁,即使是好皇帝也同样是坏皇帝。
在隋朝大业皇帝杨广是唐朝订下昏君,历史大大有名。但是这个昏君曾下令先后三次下旨兴洛仓开仓赈济灾民。圣旨中先后三次就要放掉一百三十万石粮食。然而这个圣旨,直接被豪强士绅无视了,粮食从粮仓里倒是拉出来了,可是他们却用来谋私利。结果灾民袭卷河洛,也就让杨氏江山风雨飘摇了。但是历史上李密攻占洛口仓时,开仓赈灾,却只开放了六千石粮食,却募集了四十万军队。
即使再好的政策,碰和歪和尚,也会给念歪了。历史的皇帝其实都是无辜,如果把江山当成一个家业,没有人愿意当亡国之君,也没有人愿意毁掉这个家业。即使弱智的晋惠帝听到百姓无粮可食,也会说道:“没有粮食何不食肉粥?”杨广只是他失去了对豪强、门阀的控制,官逼民反,事实上并不是皇帝逼民反。而是豪强和士族。
冉闵颁布免除河洛地区税负的圣旨,天下弹冠相庆,高呼冉闵是旷古圣君。
但是从“天聋地哑”反馈的消息,却让冉闵勃然大怒。这些河洛豪强士绅有的把冉闵恩免的这道圣旨扣了下来,仍然像以前一样收税,不过国库不需要河洛地区的税,但是这些税都进了这些豪强和士绅的腰包。
冉闵是苦出身,也是乞活军帅,对于这种事情,他的态度就是零容忍。可是,崔悦却劝冉闵借坡下台。崔悦的理由也非常充分:“魏国朝廷经过震荡,人心不稳,若派出御史深入地方,巡查举证,则会惊扰地方,不要破坏了河洛百姓的祥和之气。”
谢安也劝冉闵息事宁人。“万事以社稷为重,以苍生为念。和平统一,不可而取江东!”
魏国统一天下的目标和方向已经定下来的,下面就是努力完成这个既定目标了。
“不战而取江东?”听到这个话,冉闵也忍不住心头一阵狂跳,在今日之前他都不敢想象有这么好的事情呢!要知道江南晋国的统治疆域虽较魏国为小,但无论地理位置、人口基数和可发展的潜力都要较魏国重要得多也大得多。如果魏国想要重振、复兴华夏,魏国与晋国的统一将是势在必行之举,与北汉国、燕国、代国、氐秦这些不同,冉闵此刻面对的晋国乃是一个汉人所主导的政权,而且向来以正朔而称著。如果有可能他真的不想打仗,因为那是自己人杀自己人,但真想一统天下而不打仗却又是一件极难想象的事。
“谢爱卿,若是不战而取天下,这,这可能吗?”
谢安却道:“这要看陛下的选择了!”
冉闵不解的道:“朕的选择?”
“不错!”谢安道:“陛下若要追其完美,容不下瑕疵,那么魏国与晋国一战就再所难免了。若是陛下采取安抚豪强和士绅,那么不战而取江东,则有可能!南渡的东晋朝廷实际是北方南迁士族与江东本土士族妥协下的产物。皇帝乃至皇族都难以掌握实权。士族间的权力争夺与权力平衡成为东晋政治生活的主题。陛下若是争取到了天下士族归心,那么不战而取则有可能。”
冉闵皱起眉头,他已明白了谢安的意思。朝廷和士族就是树和藤的关系,没有朝廷的保护,藤难以生长,同样,如果没有藤的挡风避雨,树也难以万全。不过,冉闵却非常反感这么做。他是苦出身,也知道天下黎民百姓的困苦,冉闵不光希望要带领汉族人民站起来,而是要带领天下汉民富裕起来。
在冉闵看来,司马氏的晋朝,不配主导天下。永嘉丧乱以来,侵入中原的胡族甚多,特别是匈奴刘聪攻破洛阳之后,司马睿就跑到了建康,建立了东晋朝廷。这个东晋朝廷为了避免激怒胡人,害怕胡族怒而兴兵南下,就在法令上,对汉民行以严令峻法,对胡人则以安抚为主。汉人多交税,胡人少交税甚至不用交税。
除了税收之外,于司法上也有倾斜。胡人不怎么受律法管辖,只是听之任之,汉人管得就比较严些。若遇到胡汉争执斗殴,若汉人杀了胡人,一般都会严厉惩治,若汉人杀了胡人,除非是闹得特别大,否则能从宽处理便从宽处理,或者是关几个月,等事态平息下来就放他们走了,如果被杀汉人没有苦主,有时候就连审都不审,只当是那汉民白死了。
由于胡人造反失掉了半壁江山,东晋朝廷对于胡人造反这事上特别慎重,如果胡人被汉人殴打,马上便成百上千人地聚集起来闹事。且不管案件审理得如何,只要是激起胡人聚众闹事者,事后辖地官长、刑吏一定会受到朝廷的责处,认为他们治民无方。久而久之,官长、刑吏便都怕了,凡有胡汉争执,不管谁有理,谁没理,一切先以维持稳定为先,怕的就是胡人起闹牵连了自己。
胡人性子狡猾,知道官长、刑吏怕他们聚众,因此一旦犯案便以聚众相威胁,而晋国的官长、刑吏果然害怕,若是汉人犯胡则必严加处置,胡人犯汉要么就从宽处理,要么就和稀泥了事。故而数十年日积月累下来,乃使晋朝之律法对胡人形同虚设,胡人不知法之可畏,因此越发地肆无忌惮,而汉民眼看若起争执自己一定吃亏,所以便忍气吞声。
听谢安的意思,让自己也要纵容这些士族官员,让他们同样享受荣华富贵和权力。冉闵的眼中闪过一丝闪电般的血色,瞳孔之外的白色忽然变红了!
“东晋真的是一个以汉民为主体建立起来的政权么?”冉闵突然又想起了祖逖,这个汉人的民族大英雄,历史上他依靠司马睿空许的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的官职,仅给千人的口粮,三千匹绢,不给一兵一卒,也不提供兵器。司马睿就是害怕占据了中原的赵国怒而兴兵南下。
祖逖收复了豫州大部分领地,在意图收复河北时,司马睿听说祖逖在中原礼贤下士,深得民心,所以就委任戴渊领六州大都督,牵扯祖逖。而祖逖这个民族大英雄在权力被夺,北伐无望抑郁而死。
想到这里,冉闵本来还想若能与东晋和平,就尽量和平。不过当冉闵想到祖逖的遭遇,还有自己的遭遇,这时胸腹之间却猛地冒出一股烈火来,寻思:“朕怎么能忍受这种事态继续下去!再这么下去,不出数十年,此地就算不受外来攻击也必逐渐胡化!先烈抛头颅撒热血争来的土地,汉人节衣缩食积攒下来的财富也都将拱手让人!”
冉闵朗声道:“朕今生之志愿,乃望扫平胡虏,为国家一统以尽绵薄之力,若死则愿马革裹尸,洒血于疆场之上,若生则当挂冠封印,甘老于林泉之中,百年之后若得百姓们谈论起我来时,将我附班超、陈汤之后,那便是对我最大的褒扬了。”
谢安一怔,显然不理解冉闵会说出这句话。冉闵道:“朕并不眷恋权势贵富,即使起兵抗胡,也是为众汉家子弟拼一条活路。朕原本自甘为大晋前驱,替大晋戍卫边塞,然而,天不尽人意,图叹奈何!”
所以,冉闵果断的拒绝了谢安意图和平统一,不战而取江东的建议。王简等众臣也赞同让冉闵息事宁人。结果又被冉闵一顿怒斥。
可是满朝都建议冉闵息事宁人,偏偏没有人理解自己的苦衷,所以,冉闵忍不住向冉明发了一通牢骚。
冉明想了想道:“父皇苦是要一个面子工程,就应该息事宁人,这事不用查,也不好查。说到控制地方,这些豪强都是经过数代人数十上百年的经营,从县令、主薄、仓曹事、司仓事以及衙役,几乎都是他们的人,别说查这种案子,就算是空降上去一个县令,没有半年几个月也休想掌握县衙的实权,只要能力稍次,就会被直接架空。更何况是那些御史,能查出什么来?”
“想不到你也是这种态度。真让朕失望!”冉闵脸色一冷“朕可不要这狗屁不通的面子,朕要的是农户受到实惠。那些继续盘剥百姓的豪强士绅,就是在坑我们这个国家,在挖我们的墙角。一旦被他们动摇魏国的基石,大魏也国将不国了!”
冉明羞红了脸,实际上,那些豪强、士绅也不是贪图那一点税负,而是在试探冉闵的底线,你要名,我们给你,我们只要利,大家各取所需,也皆大欢喜。虽然他们满口仁义道德,却不翻改他们针对各项漏洞钻空子。
如果冉闵严厉打击,他们肯定会有所收敛,但是不可避免,将来统一天下时,魏国将遇到非常大的阻力。说到底这个时代的百姓,其实非常软弱,也会逆来顺受,除非他们活不下去,否则绝对不会铤而走险。
冉闵决定严格处理这件事情。
冉明道:“父皇,若是严格处理,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查案的人员问题,河洛地区九十三县,涉案人员非常庞大,首先如果要查得实证,这些查案人员要素质过硬,要能经得起这些豪强士绅的威逼利诱。”
冉闵脸色缓和了一些,淡淡的道:“河洛九十三县,其中涉案人员一千八百六十二人,牵扯豪强士绅五十七家!这些证据“天聋地哑”已经拿到了。”
冉明一听这话,脑袋有了一些担忧。“天聋地哑”其实也是一个特务组织,这个并不是冉闵的初创,事实上汉武帝时期的卫尉,李世民的“百骑”武则天的梅花内卫,赵氏皇朝的“皇城司”明朝锦衣卫都是特别组织。不过,显然冉闵还保持着理智,并没有给“天聋地哑”缉拿、审讯的权力,一旦这些权力下放,“天聋地哑”也就是了没有名号的锦衣卫。
不过,这个“天聋地哑”和历史上的锦衣卫并不一样,“天聋地哑”在成立之初,既是冉闵的眼睛和耳朵,同样也是冉闵的钱袋子。“天聋地哑”不仅不需要冉闵的财政扶持,反而会给冉闵输送大量的钱财。冉闵的私人产业,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由“天聋地哑”在暗中经营。
经济上的自立,人员的自行招募和培训,这让“天聋地哑”很容易会产生失控。
冉明道:“父皇,“天聋地哑”建立的意义并不是巡查贪腐,如果把精力用在这个方面,“天聋地哑”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所有的问题都交给“天聋地哑”,有时难免兼顾其他方面。”
冉闵点点头,冉明说得不错,魏国不像当初的魏国了,当初“天聋地哑”只需要兼顾邺城一城,魏郡一郡,自然可以保证万无一失,可是现在魏国太大了,如果让“天聋地哑”持续扩张,也容易失控。
冉闵凝重的道:“难道任由这些贪官为所欲为?”
冉明想了想道:“自然不是坐视他们违法乱纪。父皇可以在朱雀大街上设立一个铜柜,这个铜柜上面只留一个小口,不管是谁,不论是弹劾任何人,都可以往铜柜里放弹劾奏折,这个弹劾奏折,既可以署名,也可以匿名。这样以来,人人都是御史,父皇就可以不费钱粮,无时无刻都可以监视天下文武百官的行为!”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60593/177174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