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 > 东汉末年枭雄志 > 一千零七十八 你们后勤不要停下来啊!

一千零七十八 你们后勤不要停下来啊!

推荐阅读: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诸天轮回转生托身锋刃里混沌新纪元从大宋开始诸天:从小欢喜当爹开始凡人:开局我能进入灵界斗罗:噬魂蛛皇神探陈益爱发微博的我,成了职业通天代病弱太子妃超凶的

    说起来,猪肉长期以来都挺不受人们的待见的。
    虽然猪肉很早以前就已经在人们的食谱当中了,但是搞不对饲养方法和烹饪方法,那做出来的猪肉就是一股子腥臊之气,难以下咽。
    所以郭某人占据地方发展势力之后,一边推广饲养鸡鸭鹅之类,也注意推广饲养肉猪。
    而在饲养肉猪的时候,特别注意除了种猪之外其他的公猪要骟掉这一点。
    郭鹏下令把这样的方法推广到民间,让一些掌握相关技艺的人深入民间传授方法,帮助养猪农户办事,于是饲养出来的猪吃起来才没有那么多异味,长肉还很快,又肥又壮。
    很长时间之后,因为猪的繁殖速度快,饲养起来数量也很大,军队里官府里以及民间大量饲养肉猪,所以猪肉的价格很快就能和大规模饲养防治蝗虫的鸭肉相比较了。
    一样的便宜,且味道也好了不少。
    铁锅开始普及之后,猪肉的做法也有了很多改良,于是猪肉开始风靡于世,各种猪肉菜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专门负责郭某人饮食的御厨们在郭某人的指示下,用酱油和糖为郭某人还原了一道品相还不错的砂锅红烧肉,让郭某人再次找到了灵魂深处的记忆味道。
    不得不说,猪肉就是香,若非太过油腻而不符合郭某人的饮食规划,郭某人是真的很愿意每餐都不离开猪肉的。
    可惜,为了健身,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郭某人只是偶尔才吃这样的美味。
    不过这样的美味既然出现了,郭某人也很愿意【与民同乐】,于是这道菜很快也就从宫里传到了宫外。
    洛阳城的酒肆最先推出了这道【宫廷菜】,引起整个洛阳城对这道菜的追捧,然后各大有条件的富豪之家纷纷跟上,把红烧肉当做自家招牌菜招待客人,以此为骄傲。
    一时间,【洛阳肉贵】。
    所以发展到如今,不只是底层人们,达官显贵也有很多喜欢吃猪肉的,各自还让自家的厨子折腾新菜式,以此跟上吃猪肉的潮流。
    所以很快,鸭肉和猪肉一起成为了魏人的主要肉食来源。
    郭某人很注意在食品方面进行一些革新,所以很快就推广了用盐腌肉或者风干肉熏肉之类的方式来增加肉类的储藏时间,给军队更多改善伙食的方法。
    而这样的方法成熟之后,也被运用到了战略储存方面。
    郭某人给军队储存了大量的肉类,用于未来的远距离北伐战争。
    现在,这种方式体现出了巨大的功效,大量腌肉为魏军的北伐提供了充足的蛋白质和油水需求,看着满仓库满仓库的腌肉,负责统计的官员们纷纷为此感到十分的震撼。
    不只是腌制和风干的肉类,鲜肉也有很多。
    按照并州和幽州方面的统计,皇帝在蓄养大规模战马的同时,也在大规模放养草原羊,数量达三十余万。
    为的就是将来行军打仗的时候,让羊群和军队一起走,随时吃随时杀,吃鲜肉,补充充足的蛋白质和油脂。
    这也是仿照游牧民族的行军习惯,军队走着,战马跟着,牛羊群也跟着,走到哪里吃到哪里放牧到哪里,极大地减少了后勤压力。
    这帮游牧人就用这样的方式增强了他们自己的后勤能力,在一段时间内稳占上风。
    没错,这三十多万只羊要是全部投入这场战争,跟着军队走,就真的是给后勤人员减轻了太大的压力了。
    行走的口粮,不用多少人力物力去运输,太方便了。
    负责后勤的兵部得知此事,大为惊喜。
    有如此丰沛的食物储备,又如何担心这场仗打不赢呢?
    皇帝总是这样,在战争发生之前,就已经为士兵们奠定了胜局。
    当人们还在为战争结果苦苦思虑的时候,皇帝早已认定这一战一定可以获得胜利。
    大量腌制风干的肉类加入了魏军的食谱之中,大量行走的鲜肉也加入了魏军的食谱之中,而大量的米面自然也是魏军前进不可或缺的主食。
    光吃肉,郭某人可是真的负担不起二十万军队的需求,算上米面差不多可以。
    魏军远征的话,也基本上不吃煮好的米饭,而是吃大烙饼。
    把米粮磨成面,制作成香香的大烙饼带在身上,好吃,扛饿,还便于携带。
    反正大家都是一人双马,携带军需物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
    前线战斗人员需要口粮,后勤运输人员也需要口粮,动用五十万到七十万的辅兵和民夫为前线运粮,那本身需要付出的口粮数量就更大了。
    当然,辅兵和民夫的口粮不会和一线战斗士兵一样要耗费那么多钱,但他们的数量几乎是一线战斗士兵的三倍。
    这样算起来,他们所需要的口粮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也不知道这些仓库能否承担得起。
    除了人之外,还有运输牲畜,牲畜的食量是人的很多倍,希望草原上的牧草可以减轻这方面的一些投入,不然又是一笔天文数字的支出。
    虽然仓库积累下来的物资也是一笔天文数字,但是再怎么天文数字,被几十万人轮番消耗,那也是顶不住的。
    大量计吏没日没夜的计算,赶工,统计数据,对照数据,一个仓库一个仓库的过。
    然后按照以往的惯例计算一个人所需要的全部口粮数量。
    一线战斗人员需要多少口粮,以及一个后勤负责人员需要多少口粮等等。
    前汉时期,军队远征的时候还要按照各自地位和等级的不同计算不同等级的人需要的口粮配给。
    比如各级军官应该按照什么规格配给粮食,各级官吏要怎么配给之类的,每一级别的都不同,就算起来相当繁琐困难。
    到了魏帝国时期,为了减轻这方面的计算负担,也为了减少物资消耗,郭鹏特意规定战时只有两个计算标准。
    作战人员和后勤人员。
    就按照这两个标准来统计。
    作战人员吃得多一点,好一点,因为是要拼命的。
    后勤人员吃得少一点,差一点,因为虽然累,但是至少安全。
    非战时,就按照那套规矩来,地位高等级高就吃得好一点,普通大头兵就吃的差一点,但是在战时,这种情况不准出现,从元帅到大头兵,都吃一样的战斗伙食。
    从后勤主管官员到征集而来的民夫,所有后勤人员也都吃一样的后勤伙食,不准搞特殊化。
    每个人的伙食安排就按照事前的计算来安排,不准有任何不同,在打仗的时候搞这种特殊化,一旦被发现那轻则免官丢职重则斩首示众。
    工作量实在是很大,这一点是肯定的。
    郭某人为了给底下办事人员减负,也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粮食损耗,以身作则,就算皇帝亲征,也和一线大头兵一样吃一样的战斗伙食。
    以皇帝之尊带头,还有谁敢公然搞特殊化那就真的是找死了。
    人可以简单的划分,按照战斗人员和后勤人眼来搞,但是运载牲畜还真不能这样搞。
    它们没有这种觉悟,该吃多少就吃多少,吃的不够,真的会出事的。
    战马需要多少,驽马需要多少,牛需要多少,驴需要多少,骡子需要多少。
    等等等等。
    还有就是沿途损耗了。
    从仓库送到前线战区,这一路上沿途消耗多少,真正可以送到前先给一线士兵的又有多少。
    时间持续的长了会不会有食物腐败之类的情况发生,沿途会不会有弄丢的情况发生,这部分的损耗率可以容忍到什么程度之类的。
    一通计算下来,计算出来的数据也足够让人眼花缭乱。
    这更加让人深切地感受到打仗就是打后勤这个深刻的道理,让人非常明确地体会到打仗对于财富的消耗,对于储蓄的消耗。
    数百上千名计吏集体工作,一起计算搞数据,一份一份的数据快速送到兵部和参谋台,然后进行数据汇总。
    兵部根据这些数据安排运输人员,每一地安排多少人运送,走哪条路线,花多少时间运到下一个目的地,以此计算粮草运抵前线的时间。
    而参谋台则根据这份数据规定军队每日行军距离,规划军队的行军路线。
    参谋台制定的行军方案里,绝对不能让军队前进的速度超出后勤投放能力的极限,避免战线拉得太长导致后勤崩溃,进而影响到前线战况。
    这一切的一切都要进行相当精密的计算。
    而根据这些精密的计算,参谋们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进行准确的战争推演。
    然后参谋台的参谋人员们就可以根据这些后勤实际情况制定战术,规定军队怎么走,怎么打,如何遵守时间配合后勤部队之类的。
    战争的基本结果就大差不差,基本上就在这个范围区间之内。
    自从郭某人开始执行这一套战争规划方式以后,魏军的行军征战就没有脱离过参谋台的预估。
    这一届参谋台参谋的水平很高。
    郭某人如此赞赏过参谋台。
    不过参谋台也不是万能的,参谋台也有很为难的地方。
    前线军队能打到什么地方,取决于粮食可以送到什么地方,只有粮食跟得上,战斗才能打下去。
    所以没有一个参谋人员是不希望后勤部队人人都是高达的。
    如果后勤部队人人都是高达铁人,那就真的是指哪儿打哪儿,以魏军之强,绝对可以横扫一切敌人。
    所以。
    你们后勤不要停下来啊!
    但是后勤部队苦哈哈的表示自己是人,绝对是有极限的,要是不想要这个极限,除非大家一起不做人。
    所以每次发生战争的时候,参谋台一定会和负责后勤运输的兵部发生争吵。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63479/182341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