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轻重缓急
推荐阅读:我在大夏窃神权、我在妖魔世界拾取技能碎片、开局赠送天生神力、落崖三载后、我父刘玄德、综漫:从尸魂界开始砍穿万界、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横推武道:从虎啸金钟罩开始、横推武道:从龙象镇狱开始、从魂动机开始姬械化斗罗、
第八十七章轻重缓急
钱多多躺在锦榻上盖着厚厚的毯子装怀孕。
据云昭所知,她肚子里除过刚刚不小心吞下去的龙眼核,屁都没有。
即便是哼哼唧唧的,云昭也假装没看见,没听见,自从开放了奴隶市场之后,各地上来的奏本就堆积如山。
说什么的都有。
有建议给徐五想升官的。
有建议把徐五想五马分尸的。
也有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用理性的话来衡量这个事情的正确与否的。
当然,最多的是谈论这件事的利弊,却没有指名道姓要把徐五想五马分尸的奏折。
对于这件事,张国柱完全不想参与,只要是他收到的奏折,就全部给了云昭,连筛选一下的心思都没有。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就是张国柱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
在他看来,要不要引进奴隶,首先要看大明百姓能不能养成上位者的心态,一旦有了这个心态,那么,就应该引进奴隶,毕竟,奴隶的出现,可以解决大明王朝内部的很多矛盾。
皇帝坚持要给工匠们高报酬,皇帝坚持要让雇佣大明人的工坊主们必须在赚钱之余,负责老公们的生老病死。
这虽然有矫枉过正之嫌,可是,这就是皇帝一片爱民之举,谁都不能反对,一旦反对了,就完全跟百姓们站在了对立面。
可是,这样做终究是有问题的,非常不利于大明的工商业发展,商贾以及工坊主们的负担太重,很大的一块利益被工匠们拿走了,那么,造成的后果便是工坊主,商贾们对重新建设工坊,以及商铺的动力不足。
奴隶进来了,立刻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至少能平衡这个问题,一方面大明子民领着高报酬,可以过得不错,另一方面,商人以及工坊主们可以从雇佣的奴隶身上得到一定的补偿。
因此,国相府在皇帝出台了引进奴隶的国策之后,立刻就刊发了关于雇佣奴隶的比例问题,一个工坊? 一个经济体? 雇佣的奴隶数量不得超过雇佣的大明人数量。
一旦有人违反这个国策,迎接他的将是前所未有的重罚? 甚至有让商人? 或者工坊主破产的威力。
对于国相府的补充意见,云昭同样采纳了? 于是,奴隶进入大明内部? 已经成了一件板上钉钉的事实。
云昭之所以同意奴隶进入大明内部最大的依仗就是他麾下数不清的那些小吏。
这些人才是大明王朝的统治基础。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云昭在小吏的培养上历来是不遗余力的。
基本上,每一个大明官员都是从小吏一步步爬上来的,所以,小吏人群就是大明官员们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里长? 大里长? 知县,知州,知府,中枢,这几个官职阶级就是大明官员体系中最珍贵的几个经历? 只有沿着这几个台阶爬上来的人,才会被朝廷乃至天下人看重。
处理完奏折之后? 云昭就来到钱多多的身边坐下,手不知不觉得就放在了钱多多滑腻腻的肚皮上? 这个女人已经疯了,天知道她在肚皮上涂抹了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
“赵国秀说我身体没问题? 勉强有一点宫寒? 涂抹了这些药物之后很快就能把身体调整过来。”
“万一是我的毛病呢?”
云昭不免有些担心。
钱多多哼了一声道:“我夫君有没有毛病我这个当妻子的还不知道吗?就您昨晚的表现来看? 有毛病的一定是我跟冯英。
听钱多多这么一说,云昭也觉得自己好像没有问题,不过,八年来的辛勤耕耘,却没有任何收获还是很让人糟心的。
人家赵国秀都怀孕了!
虽说孩子的来路诡异,却没有人敢问,谁问了,赵国秀就会跟谁急。
她偏偏一次次的挺着大肚皮站在云昭面前,指着自己肚子里的孩子说,这是她的孩子!
不明白赵国秀为什么要强调这句废话,她生的孩子不是她的难道是皇帝的?
现在,云昭很害怕接到女官员的折子,更加害怕某一个女官员突然间告诉他,她怀孕了,这种无性繁殖的方式让云昭在面对很多道德之士的时候羞愧的汗颜无地。
有钱人就该多生孩子!
这句话可不是云昭说的,而是玉山书院跟玉山大学堂两个高级学问场所发出的统一的话语。
很自私,甚至有些无耻,可是,两所书院里的先生们同样拿出来了铁一般的事实来证明了他们总结出来的道理的正确性。
就连云昭都没办法反驳。
因为——一个地方越是富裕,这个地方出人才的可能性就越高。
他们甚至拿出来了各个地方学子的成绩对比表,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通过对比之后,就连傻子都能看出来,富裕地方的学子的成绩更好,能力更加的出众。
所以,富裕地方就很愿意把资金向书院等文化产业上投入,而艰苦地方还在努力的照顾百姓们的肚皮,至于脑子,暂时顾不上。
云昭知道,不出十年,各地学校之间就会出现肉眼可见的差距,再来几年,大明王朝就会出现为了儿女学业专门迁徙的的人群。
这一点现在是这样,几百年以后还会是这样,且愈演愈烈。
眼看就要开春了,大明忽然间变得平静下来了。
云昭的桌案上不再有那些骇人听闻,或者耸人听闻的酷毒传说,也没有什么人动不动就斩杀数万人的惨剧,每个人都在忙着赚钱,好像都没有什么空闲去呼风唤雨了。
燕京城还是一如既往的寒冷,最讨厌的是到了春天这里就开始刮风了,风中还携带着砂砾,吹得高大的树木呜呜的鬼叫,一夜都不消停。
老天爷愿意给燕京城大风,砂砾,就是不愿意给一星半点的雨雪,园子里的土地已经解冻了,云昭亲自挖了一个坑,一直挖到三尺深才见到了湿润的泥土,今年的墒情实在是很糟糕。
不过,燕京城的百姓们并不是很担心,主要是徐五想在任的时候在京城外边修建了两座巨大的水库,只要水库里还有水,百姓们就不担心地里的庄稼种不下去。
事实上,大明北方的旱灾还在持续,只不过因为这些年没日没夜的修建了太多的水利工程,这才让旱灾变得没有那么引人注目。
不过,北方缺水依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
想起这件事云昭嘴里就发苦,他知道这件事应该怎么改变,比如,在黄河上修建大坝,在黄河周围放无数个抽水机每日每日夜的抽水,这样做了之后,黄河还发个屁的洪水,到山东境内干涸的可能都有。
问题是,他做不到,不仅仅做不到在上游修建大坝,就连不断地向干涸地方供应黄河水都做不到。
给玉山书院,玉山下达了关于引黄灌溉减少黄河水量的科研题目,这两个书院除过提出来一个自流渠灌溉方法,就再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自流渠可不是他们发明的,而是人家李冰研究出来的,就是在黄河的高位置上开凿水渠,引一部分黄河水流向别的地方,制造新的黄河干流。
这些天来,云昭一口气批准了十六个这样的地方项目。
同时也命令河南驻军开始炮轰黄河冰面,免得黄河上的冰块在河道上淤积出一个个恐怖的冰凌坝,最后再把两岸的百姓给淹掉。
之所以说起黄河,长江,淮河,每年到了年初,朝廷就要向河工拨付治河费用,今年尤其多,因为河南去年发大水的缘故,朝廷在研究之后,一次性的向河工拨付了两千一百万银元的国帑,占据国帑支出一成。
好大的负担啊,这笔钱甚至超过了大明王朝的总体军费,也超过了皇朝用来发放官员俸禄的费用。
在河工上想要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
在这件事上老天从来就没有给过大明任何好脸色。
当地方官员跟百姓们刚刚花费了巨资,修建了两条可以防治百年一遇洪水的堤坝的时候,来年说不定就会来一场五百年一遇的洪水。
苍天就是这样一巴掌,一巴掌的抽打着治河官员以及皇帝的脸,以至于抽到现在,已经麻木了。
张国柱在拨发了治河经费之后,云昭很害怕张国柱说出什么可以高枕无忧得话。
好在张国柱并没有说。
“自从万历年间的治河大师潘季驯之后,我大明到现在依旧在沿用此人总结出来的治河手段,昨日里,我们称量了黄河水,河工们说,今年的黄河水携带的泥沙量会更多,所以很凶险。
虽然我们在治河一事上的投入为历年之最,我还是很担心黄河会出事,只要黄河出事了,我们一年基本上属于白干,所以,国相府准备现在就派出治河督察,准备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沿黄官员,把这件事当做头等大事来对待。”
云昭点点头道:“治河一事就按照你的想法去贯彻,我再说一点,那就是小心,小心,再小心,千万莫要只顾着黄河,而忘记了长江,淮河等等河流,万万不敢被老天也声东击西了。
如果今年,老天爷还不给我们活路,就把黄泛区以及长江,淮河的泛滥区的百姓迁徙出去,反正我们的国土足够大,留出几片区域让它们折腾老子认了。”
钱多多躺在锦榻上盖着厚厚的毯子装怀孕。
据云昭所知,她肚子里除过刚刚不小心吞下去的龙眼核,屁都没有。
即便是哼哼唧唧的,云昭也假装没看见,没听见,自从开放了奴隶市场之后,各地上来的奏本就堆积如山。
说什么的都有。
有建议给徐五想升官的。
有建议把徐五想五马分尸的。
也有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用理性的话来衡量这个事情的正确与否的。
当然,最多的是谈论这件事的利弊,却没有指名道姓要把徐五想五马分尸的奏折。
对于这件事,张国柱完全不想参与,只要是他收到的奏折,就全部给了云昭,连筛选一下的心思都没有。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就是张国柱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
在他看来,要不要引进奴隶,首先要看大明百姓能不能养成上位者的心态,一旦有了这个心态,那么,就应该引进奴隶,毕竟,奴隶的出现,可以解决大明王朝内部的很多矛盾。
皇帝坚持要给工匠们高报酬,皇帝坚持要让雇佣大明人的工坊主们必须在赚钱之余,负责老公们的生老病死。
这虽然有矫枉过正之嫌,可是,这就是皇帝一片爱民之举,谁都不能反对,一旦反对了,就完全跟百姓们站在了对立面。
可是,这样做终究是有问题的,非常不利于大明的工商业发展,商贾以及工坊主们的负担太重,很大的一块利益被工匠们拿走了,那么,造成的后果便是工坊主,商贾们对重新建设工坊,以及商铺的动力不足。
奴隶进来了,立刻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至少能平衡这个问题,一方面大明子民领着高报酬,可以过得不错,另一方面,商人以及工坊主们可以从雇佣的奴隶身上得到一定的补偿。
因此,国相府在皇帝出台了引进奴隶的国策之后,立刻就刊发了关于雇佣奴隶的比例问题,一个工坊? 一个经济体? 雇佣的奴隶数量不得超过雇佣的大明人数量。
一旦有人违反这个国策,迎接他的将是前所未有的重罚? 甚至有让商人? 或者工坊主破产的威力。
对于国相府的补充意见,云昭同样采纳了? 于是,奴隶进入大明内部? 已经成了一件板上钉钉的事实。
云昭之所以同意奴隶进入大明内部最大的依仗就是他麾下数不清的那些小吏。
这些人才是大明王朝的统治基础。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云昭在小吏的培养上历来是不遗余力的。
基本上,每一个大明官员都是从小吏一步步爬上来的,所以,小吏人群就是大明官员们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里长? 大里长? 知县,知州,知府,中枢,这几个官职阶级就是大明官员体系中最珍贵的几个经历? 只有沿着这几个台阶爬上来的人,才会被朝廷乃至天下人看重。
处理完奏折之后? 云昭就来到钱多多的身边坐下,手不知不觉得就放在了钱多多滑腻腻的肚皮上? 这个女人已经疯了,天知道她在肚皮上涂抹了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
“赵国秀说我身体没问题? 勉强有一点宫寒? 涂抹了这些药物之后很快就能把身体调整过来。”
“万一是我的毛病呢?”
云昭不免有些担心。
钱多多哼了一声道:“我夫君有没有毛病我这个当妻子的还不知道吗?就您昨晚的表现来看? 有毛病的一定是我跟冯英。
听钱多多这么一说,云昭也觉得自己好像没有问题,不过,八年来的辛勤耕耘,却没有任何收获还是很让人糟心的。
人家赵国秀都怀孕了!
虽说孩子的来路诡异,却没有人敢问,谁问了,赵国秀就会跟谁急。
她偏偏一次次的挺着大肚皮站在云昭面前,指着自己肚子里的孩子说,这是她的孩子!
不明白赵国秀为什么要强调这句废话,她生的孩子不是她的难道是皇帝的?
现在,云昭很害怕接到女官员的折子,更加害怕某一个女官员突然间告诉他,她怀孕了,这种无性繁殖的方式让云昭在面对很多道德之士的时候羞愧的汗颜无地。
有钱人就该多生孩子!
这句话可不是云昭说的,而是玉山书院跟玉山大学堂两个高级学问场所发出的统一的话语。
很自私,甚至有些无耻,可是,两所书院里的先生们同样拿出来了铁一般的事实来证明了他们总结出来的道理的正确性。
就连云昭都没办法反驳。
因为——一个地方越是富裕,这个地方出人才的可能性就越高。
他们甚至拿出来了各个地方学子的成绩对比表,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通过对比之后,就连傻子都能看出来,富裕地方的学子的成绩更好,能力更加的出众。
所以,富裕地方就很愿意把资金向书院等文化产业上投入,而艰苦地方还在努力的照顾百姓们的肚皮,至于脑子,暂时顾不上。
云昭知道,不出十年,各地学校之间就会出现肉眼可见的差距,再来几年,大明王朝就会出现为了儿女学业专门迁徙的的人群。
这一点现在是这样,几百年以后还会是这样,且愈演愈烈。
眼看就要开春了,大明忽然间变得平静下来了。
云昭的桌案上不再有那些骇人听闻,或者耸人听闻的酷毒传说,也没有什么人动不动就斩杀数万人的惨剧,每个人都在忙着赚钱,好像都没有什么空闲去呼风唤雨了。
燕京城还是一如既往的寒冷,最讨厌的是到了春天这里就开始刮风了,风中还携带着砂砾,吹得高大的树木呜呜的鬼叫,一夜都不消停。
老天爷愿意给燕京城大风,砂砾,就是不愿意给一星半点的雨雪,园子里的土地已经解冻了,云昭亲自挖了一个坑,一直挖到三尺深才见到了湿润的泥土,今年的墒情实在是很糟糕。
不过,燕京城的百姓们并不是很担心,主要是徐五想在任的时候在京城外边修建了两座巨大的水库,只要水库里还有水,百姓们就不担心地里的庄稼种不下去。
事实上,大明北方的旱灾还在持续,只不过因为这些年没日没夜的修建了太多的水利工程,这才让旱灾变得没有那么引人注目。
不过,北方缺水依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
想起这件事云昭嘴里就发苦,他知道这件事应该怎么改变,比如,在黄河上修建大坝,在黄河周围放无数个抽水机每日每日夜的抽水,这样做了之后,黄河还发个屁的洪水,到山东境内干涸的可能都有。
问题是,他做不到,不仅仅做不到在上游修建大坝,就连不断地向干涸地方供应黄河水都做不到。
给玉山书院,玉山下达了关于引黄灌溉减少黄河水量的科研题目,这两个书院除过提出来一个自流渠灌溉方法,就再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自流渠可不是他们发明的,而是人家李冰研究出来的,就是在黄河的高位置上开凿水渠,引一部分黄河水流向别的地方,制造新的黄河干流。
这些天来,云昭一口气批准了十六个这样的地方项目。
同时也命令河南驻军开始炮轰黄河冰面,免得黄河上的冰块在河道上淤积出一个个恐怖的冰凌坝,最后再把两岸的百姓给淹掉。
之所以说起黄河,长江,淮河,每年到了年初,朝廷就要向河工拨付治河费用,今年尤其多,因为河南去年发大水的缘故,朝廷在研究之后,一次性的向河工拨付了两千一百万银元的国帑,占据国帑支出一成。
好大的负担啊,这笔钱甚至超过了大明王朝的总体军费,也超过了皇朝用来发放官员俸禄的费用。
在河工上想要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
在这件事上老天从来就没有给过大明任何好脸色。
当地方官员跟百姓们刚刚花费了巨资,修建了两条可以防治百年一遇洪水的堤坝的时候,来年说不定就会来一场五百年一遇的洪水。
苍天就是这样一巴掌,一巴掌的抽打着治河官员以及皇帝的脸,以至于抽到现在,已经麻木了。
张国柱在拨发了治河经费之后,云昭很害怕张国柱说出什么可以高枕无忧得话。
好在张国柱并没有说。
“自从万历年间的治河大师潘季驯之后,我大明到现在依旧在沿用此人总结出来的治河手段,昨日里,我们称量了黄河水,河工们说,今年的黄河水携带的泥沙量会更多,所以很凶险。
虽然我们在治河一事上的投入为历年之最,我还是很担心黄河会出事,只要黄河出事了,我们一年基本上属于白干,所以,国相府准备现在就派出治河督察,准备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沿黄官员,把这件事当做头等大事来对待。”
云昭点点头道:“治河一事就按照你的想法去贯彻,我再说一点,那就是小心,小心,再小心,千万莫要只顾着黄河,而忘记了长江,淮河等等河流,万万不敢被老天也声东击西了。
如果今年,老天爷还不给我们活路,就把黄泛区以及长江,淮河的泛滥区的百姓迁徙出去,反正我们的国土足够大,留出几片区域让它们折腾老子认了。”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66990/205172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