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当了官的刘邦为何苦闷?下
推荐阅读:通天仙族、读心剑灵后,我带满门冤种杀疯了、修行从役使六丁六甲开始、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北宋穿越指南、凡人:我五雷之体,娶妻陈巧倩!、谍海青云、从旁门左道开始肝成万法道君、仙子别怕,我是瞎子、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刘邦为什么会深深苦闷呢?
他的苦闷,首先是来自于强烈的职业倦怠。
没错,当上了泗水亭长的刘邦,虽然好歹也是官了,但很快就陷入了职业倦怠当中。因为,作为亭长,他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抓捕那些“盗贼”,也就是“犯法”的人。
“犯法”的人越多,他的工作就越累。
累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作为中阳里老刘家的儿子,刘邦出身社会底层,对乡亲们的生活艰辛有充分的了解。
他当然知道,许多人“犯法”,完全是无辜的,实在是因为秦朝的法律本身太过严苛、太不合理。
可是,作为亭长,实际上是秦朝的爪牙,他却不能不带头去抓这些人,把他们送入牢笼,让他们遭受严刑苛法。
这自然让素有“宽仁爱人”之名的刘邦,感到难堪。
他从小崇尚以仁义著称于世的信陵君,和张耳、陈余这类行侠仗义的英雄豪杰意气相投,现在干的却是替秦朝卖命、专门抓捕无辜百姓和那些江湖好汉的勾当。
这样的工作,当然不可能让刘邦感到有前途,也不可能让刘邦真正地敬业,难怪他会上班酗酒,吊儿郎当,玩世不恭,以此发泄内心的苦闷。
刘邦的苦闷,还来自于纪律的约束。
别把亭长不当干部。亭长虽然官小,干的全是得罪乡亲、得罪江湖好汉的活儿,可大小是个官,好歹是个糊口的职业。
就当时来说,刘邦既不能经商,也不愿务农,读书也读不成,“不事生产作业”,也就是没有别的活可干,当亭长几乎是他当时唯一的出路。
尤其是作为秦朝通缉犯张耳、陈余的好兄弟,他本来也是应该被抓去坐牢的,现在却不仅不用坐牢,还能当官,再苦再累,也得忍受下去。
然而,有一样东西,还是让他越来越难以忍受。
这样东西,是一份“罚款清单”。
这是份很有特色的“罚款清单”,因为,它罚的款,不是人民币,而是用铠甲、盾牌等军用物品来代替,目的就是为了以此来筹集军备。
这份“罚款清单”是这样的:
紧急的文书,必须马上递送;不紧急的,也必须当天处理完,否则一律治罪;
仓库的门缝,如果可以伸进一个手指,罚上交一幅铠甲;
仓库里发现有老鼠洞,每一个罚交一副盾牌;
抓捕盗贼应对赃物估价,估价不实者,每差一钱罚交一幅盾牌,通报批评;
喂十头牛,有六头牛不生牛犊,罚一幅盾牌;
牛马胸围痩了一寸,罚交两幅铠甲。。。。。。
“罚款清单”还可以继续这样开列下去。它可不是交警开给违章司机的,而是秦朝预先写在法律之中,等那些违章的官吏们来认领的。
作为泗水亭长,刘邦除了要抓捕盗贼,也要管辖区内文书递送、公务接待等其他诸多事务,因此,稍有不慎,就也可能吃上这样一份“罚单”。
都说当公务员拿铁饭碗,谁知道公务员受到的纪律约束最多呢?
可以说,在秦朝,不仅老百姓受到各种法律的严格限制,一不小心就会违章罚款扣分,就是普通官员也简直是在坐牢,处处都有规章制度管着。
当然,你可以说,对于官员来说,罚款扣工资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他们可以“取之于民”嘛。
然而,秦朝对官员的处罚,当然不会只有扣工资罚款这么简单。
李斯,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堪称是当时秦朝最大的官了。可是,正如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的,就是因为他的车队人马多了些,被秦始皇看到,就惹得秦始皇很不高兴。如果不是李斯见机快,赶快改变,那么,他就很有可能因为过于张扬,“公车超标”,而被砍掉脑袋。
连李斯都朝不保夕,时刻生活在恐惧的阴影之下,那就不用说其他的官吏了。
官员一旦做错了事情,随时都有可能遭遇杀生之祸。而为了防止自己被犯错的同事连累,官员与官员之间还要彼此监督,彼此提防,彼此告发。
这一切,还是因为秦始皇的恐惧。由于恐惧自己的权力会被人夺走,恐惧自己会遭到谋害,秦始皇不仅需要残酷地镇压全国百姓,也要时刻牢牢地钳制所有的大臣官员。
作为暴政者,需要控制的绝对不只是百姓,对于那些作为它的基石的各级官吏,同样需要严密的控制。
换言之,暴政者的敌人不只有百姓,还有它自己,它总是会自我反噬。
这是因为,暴政者必须通过各级官吏来监控百姓;然而,为了严密监控百姓,就更需要严密监控各级官吏。嬴政对各级官吏的监控和惩罚措施,其严格和严厉,后世恐怕也只有朱元璋能够和他一比。
所以,在秦朝当官,说威风固然威风,因为有权;但说窝囊却也足够窝囊,因为要受到太多纪律的监督约束。
这样一来,不仅“民不聊生”,官也“不聊生”了。
秦朝举国上下的官员,也时刻生活在恐惧当中。恐惧的雾霾,笼罩在整个大秦帝国,浓重得无法化开。
作为泗水亭长,刘邦的官虽然小得不能再小,但好歹也是官,“官不聊生”的环境也是他每天必须面对的。
刘邦学过《尚书》,好好丑丑也算是儒教的入门弟子,但他从小生长在道家宗师老子隐居的沛县,骨子里也受到道家自由散漫思想氛围的熏陶。
他的个性,更是自由放纵,洒脱不羁,因此才会从小外出闯荡,竟然能得到名震天下的江湖豪侠张耳、陈余的赏识。
自然,以他这样的个性,对于秦朝官吏多得数也数不清的“清规戒律”,肯定难以忍受;对于秦朝控制各级官吏的严苛手段,更是从内心里厌恶抵制。
这,也是他有幸当上亭长、却始终酗酒搞女人、工作丝毫没有责任心、内心总是苦闷不堪的重要原因。
但这仍然不是全部的原因。
;
他的苦闷,首先是来自于强烈的职业倦怠。
没错,当上了泗水亭长的刘邦,虽然好歹也是官了,但很快就陷入了职业倦怠当中。因为,作为亭长,他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抓捕那些“盗贼”,也就是“犯法”的人。
“犯法”的人越多,他的工作就越累。
累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作为中阳里老刘家的儿子,刘邦出身社会底层,对乡亲们的生活艰辛有充分的了解。
他当然知道,许多人“犯法”,完全是无辜的,实在是因为秦朝的法律本身太过严苛、太不合理。
可是,作为亭长,实际上是秦朝的爪牙,他却不能不带头去抓这些人,把他们送入牢笼,让他们遭受严刑苛法。
这自然让素有“宽仁爱人”之名的刘邦,感到难堪。
他从小崇尚以仁义著称于世的信陵君,和张耳、陈余这类行侠仗义的英雄豪杰意气相投,现在干的却是替秦朝卖命、专门抓捕无辜百姓和那些江湖好汉的勾当。
这样的工作,当然不可能让刘邦感到有前途,也不可能让刘邦真正地敬业,难怪他会上班酗酒,吊儿郎当,玩世不恭,以此发泄内心的苦闷。
刘邦的苦闷,还来自于纪律的约束。
别把亭长不当干部。亭长虽然官小,干的全是得罪乡亲、得罪江湖好汉的活儿,可大小是个官,好歹是个糊口的职业。
就当时来说,刘邦既不能经商,也不愿务农,读书也读不成,“不事生产作业”,也就是没有别的活可干,当亭长几乎是他当时唯一的出路。
尤其是作为秦朝通缉犯张耳、陈余的好兄弟,他本来也是应该被抓去坐牢的,现在却不仅不用坐牢,还能当官,再苦再累,也得忍受下去。
然而,有一样东西,还是让他越来越难以忍受。
这样东西,是一份“罚款清单”。
这是份很有特色的“罚款清单”,因为,它罚的款,不是人民币,而是用铠甲、盾牌等军用物品来代替,目的就是为了以此来筹集军备。
这份“罚款清单”是这样的:
紧急的文书,必须马上递送;不紧急的,也必须当天处理完,否则一律治罪;
仓库的门缝,如果可以伸进一个手指,罚上交一幅铠甲;
仓库里发现有老鼠洞,每一个罚交一副盾牌;
抓捕盗贼应对赃物估价,估价不实者,每差一钱罚交一幅盾牌,通报批评;
喂十头牛,有六头牛不生牛犊,罚一幅盾牌;
牛马胸围痩了一寸,罚交两幅铠甲。。。。。。
“罚款清单”还可以继续这样开列下去。它可不是交警开给违章司机的,而是秦朝预先写在法律之中,等那些违章的官吏们来认领的。
作为泗水亭长,刘邦除了要抓捕盗贼,也要管辖区内文书递送、公务接待等其他诸多事务,因此,稍有不慎,就也可能吃上这样一份“罚单”。
都说当公务员拿铁饭碗,谁知道公务员受到的纪律约束最多呢?
可以说,在秦朝,不仅老百姓受到各种法律的严格限制,一不小心就会违章罚款扣分,就是普通官员也简直是在坐牢,处处都有规章制度管着。
当然,你可以说,对于官员来说,罚款扣工资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他们可以“取之于民”嘛。
然而,秦朝对官员的处罚,当然不会只有扣工资罚款这么简单。
李斯,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堪称是当时秦朝最大的官了。可是,正如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的,就是因为他的车队人马多了些,被秦始皇看到,就惹得秦始皇很不高兴。如果不是李斯见机快,赶快改变,那么,他就很有可能因为过于张扬,“公车超标”,而被砍掉脑袋。
连李斯都朝不保夕,时刻生活在恐惧的阴影之下,那就不用说其他的官吏了。
官员一旦做错了事情,随时都有可能遭遇杀生之祸。而为了防止自己被犯错的同事连累,官员与官员之间还要彼此监督,彼此提防,彼此告发。
这一切,还是因为秦始皇的恐惧。由于恐惧自己的权力会被人夺走,恐惧自己会遭到谋害,秦始皇不仅需要残酷地镇压全国百姓,也要时刻牢牢地钳制所有的大臣官员。
作为暴政者,需要控制的绝对不只是百姓,对于那些作为它的基石的各级官吏,同样需要严密的控制。
换言之,暴政者的敌人不只有百姓,还有它自己,它总是会自我反噬。
这是因为,暴政者必须通过各级官吏来监控百姓;然而,为了严密监控百姓,就更需要严密监控各级官吏。嬴政对各级官吏的监控和惩罚措施,其严格和严厉,后世恐怕也只有朱元璋能够和他一比。
所以,在秦朝当官,说威风固然威风,因为有权;但说窝囊却也足够窝囊,因为要受到太多纪律的监督约束。
这样一来,不仅“民不聊生”,官也“不聊生”了。
秦朝举国上下的官员,也时刻生活在恐惧当中。恐惧的雾霾,笼罩在整个大秦帝国,浓重得无法化开。
作为泗水亭长,刘邦的官虽然小得不能再小,但好歹也是官,“官不聊生”的环境也是他每天必须面对的。
刘邦学过《尚书》,好好丑丑也算是儒教的入门弟子,但他从小生长在道家宗师老子隐居的沛县,骨子里也受到道家自由散漫思想氛围的熏陶。
他的个性,更是自由放纵,洒脱不羁,因此才会从小外出闯荡,竟然能得到名震天下的江湖豪侠张耳、陈余的赏识。
自然,以他这样的个性,对于秦朝官吏多得数也数不清的“清规戒律”,肯定难以忍受;对于秦朝控制各级官吏的严苛手段,更是从内心里厌恶抵制。
这,也是他有幸当上亭长、却始终酗酒搞女人、工作丝毫没有责任心、内心总是苦闷不堪的重要原因。
但这仍然不是全部的原因。
;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68748/114351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