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 > 谋明天下 > 第五百八十九章 杨嗣昌的办法

第五百八十九章 杨嗣昌的办法

推荐阅读:LOL:什么叫自爆型打野啊?序列大明综网:终焉的守望之无尽词缀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玩家重载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港综世界的警察我也是异常生物退下,让朕来人在综墓,卸岭盗魁

    早朝的时候,杨嗣昌接到了皇上的圣旨,以内阁大臣、兵部尚书的身份,出任兵马大都督,统领中原各镇的兵马,负责剿灭流寇,赐予尚方宝剑,可便宜行事,让杨嗣昌没有想到的是,皇上令户部给他拨付了五万两白银,这让杨嗣昌差点落下了眼泪。

    作为内阁大臣,户部的困窘,杨嗣昌很清楚,春季的赋税还没有开始征收,户部的库房空空如也,连朝中文武大臣的俸禄都不敢保证,根本拿不出来钱粮,这五万两白银,恐怕不是户部库房拨付出来的,而是皇上从自己腰包里面掏出来的银子。

    其实皇上也没有银子,皇宫之中的开销一再的压缩,已经到了不能够再省的地步。

    杨嗣昌毕竟是兵部尚书,知晓中原的局势,内阁按照皇上的要求,商议如何处置原五省总督熊文灿的时候,杨嗣昌已经开始思考,若是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自己应该怎么做。

    以内阁大臣、兵部尚书的身份,出任兵马大都督,这样的安排并非先例,当初后金鞑子入关作战,都督卢象升兵败身亡,内阁次辅刘宇亮就曾经出任兵马大都督,全面负责抵御流寇的事宜。

    经过对中原局势的分析,杨嗣昌担心的事情不少,不过最为担心的还是一件事情,那就是派遣监军的事宜。

    每一次的征伐,皇上在任命兵马统帅的同时,都会任命监军,监军由中官出任,代表皇上监督军中的各级军官,包括主帅,监军掌控大军的粮草军饷,权力非常大,如果兵马统帅手中没有尚方宝剑,压根没有什么权力,一切都要听从监军的安排部署。

    当初卢象升出任大都督,统领天下兵马抵御后金鞑子,高起潜是监军,卢象升手中没有尚方宝剑,根本无法调动军队。

    杨嗣昌太熟悉这里面的奥妙了,尽管他手中持有尚方宝剑,掌握了权柄,但他很清楚,出任监军的中官,与皇上走得很近,得到了皇上的信任,如果因为军中权柄的问题,主帅与监军产生了矛盾,不管征伐的结局如何,主帅都为自身埋下了隐患。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征伐厮杀的过程之中,主帅必须由绝对的权力,这样才能够保证军令不折不扣的执行,如果主帅和监军之间产生了矛盾,不敢想象会在军中产生什么影响。

    正月初二的时候,三边总督洪承畴上了奏折,奏陈延绥各地有镇守、监军、兵备和巡抚等官员,各自都有各自的权力,一旦遭遇到事端的时候,权责难以统一,相互之间甚至可能形成掣肘,这种情形不能够继续持续下去,免得贻误了征伐大事,故而杨嗣昌建议,凡是地方上的军务,悉数归总兵官节制,若是军中或者城池中有镇守、监军和总兵官的,最终的军事决策权在总兵官的手中。

    这份奏折从皇上手中到了内阁,又从内阁到了皇上的手中,最终还是回到了内阁。

    皇上没有否定这份奏折,但也没有明确表态支持。

    应该说洪承畴的胆子还是有些大,谁不知道监军是代表皇上监督各级军官的,尽管监军名义上不插手军务的事宜,原则上不指挥作战,但监军实际上管控一切,这都成为了惯例,众人全部认可,洪承畴现如今提出的奏折条陈,无疑是将监军从指挥作战的序列之中排出去,将战时的权力集中到军事主官的手中。

    奏折之中还点到了大明王朝的一个弊端,就是巡抚指挥总兵官作战的弊端,按照规矩,总兵官率领大军进入某地作战,应该是有独立的军事指挥权,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总兵官要受地方巡抚的节制,巡抚可以直接指挥总兵官,下达作战的命令,总兵官必须要听从,不敢违背,否则就很有可能遭遇到巡抚的弹劾。

    要知道大明文臣与武将之间的地位悬殊太大,一品武将见到三品的文官,都是要行礼的。

    洪承畴提出的道理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不管是满朝的文武,还是地方上的封疆大吏,内心都是认同这个观点的,只不过因为自身的利益,或者是考虑到造成的影响,不会有人向皇上和朝廷写去这样的奏折。

    内阁在商议这份奏折的时候,意见倒是基本统一,都认为洪承畴的奏折写的很好,皇上应当下旨准予实施,只不过内阁的建议,一直都没有得到皇上的准许。

    这一次,杨嗣昌以兵马大都督的身份前往中原,指挥大军剿灭流寇,他认为机会来了,如果能够恳请皇上准予这个奏折,那么他在接下来指挥大军作战的过程之中,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烦,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枝节。

    早朝结束,杨嗣昌跟随内阁首辅刘宇亮等人来到了偏殿。

    皇上已经在偏殿等候。

    众人进入偏殿,皇上看着站在队伍右侧的杨嗣昌,笑着开口了。

    “文弱,朕相信你一定能够率领大军剿灭流寇。。。”

    杨嗣昌没有作态,抱拳对着皇上开口了。

    “皇上,臣一定竭尽全力,稳定中原的局势。。。”

    杨嗣昌的回答,与上次比较起来,有了明显的变化,上次只是说抵御流寇,这一次说到了维持中原的稳定,当然维持稳定与彻底剿灭流寇,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让流寇不再肆掠,也能够维持中原的稳定。

    杨嗣昌虽然还是内阁大臣,但其主要职责已经是兵马大都督,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从接到圣旨的那一刻开始,就不需要过问操心内阁的事宜,也不需要关心兵部的事宜。

    所以得到皇上鼓励之后,杨嗣昌已经可以告退,回到家中好好准备出征的事宜了。

    不过杨嗣昌没有马上离开。

    朱由检感觉到奇怪,看向杨嗣昌再次开口了。

    “文弱,你还有什么要求,一并提出来。”

    杨嗣昌等的就是皇上这句话,他再次抱拳,毫不犹豫的开口了。

    “皇上,臣想到了三边总督洪承畴大人正月写来的奏折,奏陈战时总兵官主持军队一切事宜,臣以为这份奏折言辞恳切,所提建议很是中肯,朝廷可与采纳。。。”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杨嗣昌的身上,包括朱由检的眼神。

    大明一朝,有道理的事情不一定能够推行,那些看上去没有道理的事情,反而能够大行其道,这一点杨嗣昌应该是明白的。

    朱由检的脸上,带着犹豫的神情。

    洪承畴的奏折,他看了好几遍了,应该说洪承畴提出的建议是可行的,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朱由检担心,担心准了这份奏折,会导致监军失去对军队的监控,一旦监军听命于总兵官,就意味着朱由检自身放松了对军队的掌控。

    洪承畴的奏折说的很明确,仅仅是在战时由总兵官负责军事上面的一切事宜,也就是在作战的时候有总兵官做出决定,其余人可以建议,但必须服从总兵官的决定,这些服从总兵官决定之人,包括监军和巡抚等等。

    洪承畴还有一层意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总兵官必须服从总督的调遣,因为洪承畴本就是三边总督,如果将这一层意思直接说出来,有些为自身争夺权势的嫌疑。

    按照道理来说,朱由检应该准奏。

    可朱由检的担心也是明显的,他太清楚下面文武官员的能力了,这份奏折一道被准奏,下面之人肯定会大肆发挥,依据奏折要求监军和巡抚不要干涉军中的事宜。

    看见皇上犹豫的神情,杨嗣昌胸有成竹的再次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洪大人的奏折颇有道理,作战的时候,总兵官或者总督是军事指挥官,熟悉战场的局势,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若是其他人突然插手,必定延误战机,避免这种情形的出现,就是让总兵官和总督在战时做出最终的决定,至于其他的方面,臣以为还是按照以往的要求进行。。。”

    杨嗣昌解释的已经非常清楚,言下之意就是军饷粮草事宜由监军负责,皇上依旧可以通过监军掌控军队。

    朱由检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终于开口了。

    “洪爱卿的奏折,朕以为有道理,那就准奏吧,内阁商议之后,列出条陈。。。”

    后面的话语,朱由检没有说完。

    杨嗣昌离开偏殿的时候,脸上带着笑容。

    虽然这次到中原去是跳火坑,但杨嗣昌内心还是略微笃定的,他并非无兵可调,驻守西安府城的一万多秦军军士,以及驻守洛阳的近一万辽东边军,这些都是可以调遣的,还有湖广的左良玉以及陕西的贺人龙,作战勇猛,完全能够对付流寇。

    至于说争取到了单独的决策权,杨嗣昌更是高兴,皇上果然没有派遣监军,杨嗣昌的,目的完全达到了,将权力集中在自己的手中。

    杨嗣昌不知道的是,任何的决定都是双刃剑,就说这突出军事主官在战场上作用的事宜,洪承畴提出这道奏折是有私心的,杨嗣昌在皇上面前力挺这道奏折,也是有私心的,杨嗣昌和洪承畴都不会想到,大明王朝已经到了摇摇欲坠的地步,任何的一个决定,都有可能成为推倒这个王朝的润滑剂。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73399/124254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