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徐庶石韬来相见
推荐阅读:星际最强大脑、怪猎:猎人的笔记、吞噬进化:我重生成了北极狼、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名门第一儿媳、从机械猎人开始、天灾降临:我靠捡破烂当大佬、我也是异常生物、收到未来短信,我赚百亿很合理吧、
不管是赵徽,还是公孙瓒,两人暂时都没有再发起战争的打算。
巨马水一战,公孙瓒大败而回,损失是赵徽的三倍以上。
公孙瓒现在完全没有信心,能够打败赵徽。
回到北平的赵徽,在各方面已经全面超越公孙瓒。
不管是兵力,还是粮草,已经士兵的装备。
赵徽准备多年,根本不是公孙瓒能比的。
赵徽现在率兵攻打公孙瓒的胜算很大,但是想要攻打公孙瓒,赵徽就必须先吞掉渔阳郡和范阳郡。
这两郡正好处于上谷郡和北平郡之间,而两郡的太守,又与公孙瓒交好。
虽然赵徽现在比公孙瓒强大,但是真的打起来,赵徽需要面对的是三四个太守的联合。
赵徽现在的名气虽然不下于公孙瓒,可是他毕竟在幽州的根基太浅,无法和公孙瓒相比。
在攻打公孙瓒之前,赵徽需要先拉拢几个太守成为自己的盟友。
上谷郡,一家客栈内。
徐庶和石韬两人正拿着一份报纸,坐在长椅上阅读。
两人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到了上谷郡。路上虽然遇到了不少危险,但是都被两人摆平了。
经过打听,知道上谷郡的太守就是赵徽。只是当时赵徽已经不在上谷,两人就在客栈住下了。
“元直,你说这赵太守,不会真的就是中华兄吧?”
看着报纸上关于赵徽的内容,石韬还有些不敢相信。
“中华若是真的上谷太守,当初在洛阳的时候,又为何不说?”
这是石韬想不明白的。
徐庶道:“我将这报纸的前面几期都买来了,先看完再说。”
来了一个月,徐庶对于报纸很是热衷。特意从其他人手中,买来了之前几期的报纸。
在上谷郡,找那些普通百姓打听寻常的消息,还真的不如看幽州民报。
一份份报纸看过去,徐庶和石韬两人对上谷郡的了解就越深。
“我看到了,上谷郡太守原来是徐宽,几个月前,才将太守之位让给中华。”徐庶道。
石韬道:“太守还能让?你怎么知道这个赵太守就是中华。”
徐庶道:“你看这里,已经写了,赵徽字中华,天下重名的人多,但是不可能连字的一样。”
“而且我想,也只有中华兄,才能让上谷郡,有这么大的变化。广元,我没有来错。”
徐庶将几份报纸叠好,激动道。
这一个月来,他们并不是一直都待在客栈内,上谷郡的繁华,他们都看在眼里。
特别是两人从洛阳,一路走来,看过无数的郡城,在这幽州北方的上谷郡,是他们见过最繁华的城池,也是百姓生活最好的城池。
而改变这一切的,只因为上谷郡有一个人。
如果不是之前和赵徽在洛阳有过接触,看到这些报纸时,徐庶的第一念头,就是这些报纸上面全是编造的,只是为了颂扬一个人。
“中华已经回来了,我们现在去太守府吗?”石韬道。
抛开才干,两人只是普通的平民,如果能够跟随一郡太守,他们也算是一步登天。
如果不是因为徐庶执意要来幽州,石韬应该会跟随崔钧去荆州。
至少当时在石韬眼中,去荆州的前途远大于来幽州。
不过最后他还是因为友情,与徐庶一起来了幽州。
但从现在他所了解到的消息,他来幽州的前途,也不会比去荆州小。
“去!”
将报纸收起来,徐庶和石韬两人来到太守府前。
看着守在门口的卫兵,徐庶道:“劳烦两位,向太守禀报一声,就说徐庶石韬求见。”
卫兵看了一眼徐庶和石韬,见两人的气质不俗,点了点头道:“你们先在这里等着,我去向太守禀报。”
对于门前的侍卫,赵徽有过训练,让他们一定不能狗眼看人低。
只要不是前来闹事的,就不能置之门外,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都要先禀报。见不见再由赵徽来决定。
赵徽可不想,因为侍卫的无礼,将前来投奔自己的人才,给拒之门外。
虽然主动来投奔自己的人才,这个概率很低,但是真的万一错过,赵徽可是会非常后悔。
“主公,外面有两人,自称徐庶石韬,想要求见主公。”
周仓现在还兼任了太守府的功曹掾从事。
“人还在外面吗?”说着赵徽就放下手头的事情,跟着周仓一起来到外面。
“元直,广元,你们可算是来了。”看到两人的时候,赵徽笑道。
“中华兄。”徐庶喊道。
“两位快快请进。”
成为太守之后,赵徽对于徐庶石韬这样的人才需求更大了。
他手中多是周仓这类人,对于行政一窍不通,很难管理好一个城池的各项事务。
即使在书店中,发现有一些不错的苗子,但是目前也只能在底层做一下小吏的活。
而随着赵徽后面的扩张,他对于能够治理城池,处理行政事务的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大。
不管是徐庶还是石韬,他们的才干,完全可以胜任一郡太守。
一番叙旧后,赵徽让徐庶和石韬暂时跟在自己身边,充当自己的幕僚。同时为太守府的祭酒和主簿。
两人的到来,分摊了赵徽很多工作。让赵徽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用在军务上。
崔钧没有跟着来,让赵徽稍微有一点可惜。但也赵徽的意料中。
崔钧的身份和徐庶石韬不同。他有很多条路可以走,并且每条路走到底,都会有很不错的结局。
自然不会愿意跟着徐庶来幽州吃苦。
上谷郡现在非常平静,每个官吏各司其职,老百姓安居乐业,商队往来,一切都有规矩。
天下大乱,但是在这里,完全看不到乱世的影子。
如果是报纸上刊登了那么多战争,上谷郡的百姓,可能还会以为现在大汉朝天下太平。
上谷郡中,建了一座学堂。
所有十岁以下的小孩,都可以免费到学堂上课。
赵徽从书店中,请了几位老师,负责教授这些学生。
他只需付出每个月几千钱的报酬,提供一座学生上课的院子。
书本什么的,都是赵徽自己的印刷出来的。
对赵徽来说,不算太大的负担。
巨马水一战,公孙瓒大败而回,损失是赵徽的三倍以上。
公孙瓒现在完全没有信心,能够打败赵徽。
回到北平的赵徽,在各方面已经全面超越公孙瓒。
不管是兵力,还是粮草,已经士兵的装备。
赵徽准备多年,根本不是公孙瓒能比的。
赵徽现在率兵攻打公孙瓒的胜算很大,但是想要攻打公孙瓒,赵徽就必须先吞掉渔阳郡和范阳郡。
这两郡正好处于上谷郡和北平郡之间,而两郡的太守,又与公孙瓒交好。
虽然赵徽现在比公孙瓒强大,但是真的打起来,赵徽需要面对的是三四个太守的联合。
赵徽现在的名气虽然不下于公孙瓒,可是他毕竟在幽州的根基太浅,无法和公孙瓒相比。
在攻打公孙瓒之前,赵徽需要先拉拢几个太守成为自己的盟友。
上谷郡,一家客栈内。
徐庶和石韬两人正拿着一份报纸,坐在长椅上阅读。
两人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到了上谷郡。路上虽然遇到了不少危险,但是都被两人摆平了。
经过打听,知道上谷郡的太守就是赵徽。只是当时赵徽已经不在上谷,两人就在客栈住下了。
“元直,你说这赵太守,不会真的就是中华兄吧?”
看着报纸上关于赵徽的内容,石韬还有些不敢相信。
“中华若是真的上谷太守,当初在洛阳的时候,又为何不说?”
这是石韬想不明白的。
徐庶道:“我将这报纸的前面几期都买来了,先看完再说。”
来了一个月,徐庶对于报纸很是热衷。特意从其他人手中,买来了之前几期的报纸。
在上谷郡,找那些普通百姓打听寻常的消息,还真的不如看幽州民报。
一份份报纸看过去,徐庶和石韬两人对上谷郡的了解就越深。
“我看到了,上谷郡太守原来是徐宽,几个月前,才将太守之位让给中华。”徐庶道。
石韬道:“太守还能让?你怎么知道这个赵太守就是中华。”
徐庶道:“你看这里,已经写了,赵徽字中华,天下重名的人多,但是不可能连字的一样。”
“而且我想,也只有中华兄,才能让上谷郡,有这么大的变化。广元,我没有来错。”
徐庶将几份报纸叠好,激动道。
这一个月来,他们并不是一直都待在客栈内,上谷郡的繁华,他们都看在眼里。
特别是两人从洛阳,一路走来,看过无数的郡城,在这幽州北方的上谷郡,是他们见过最繁华的城池,也是百姓生活最好的城池。
而改变这一切的,只因为上谷郡有一个人。
如果不是之前和赵徽在洛阳有过接触,看到这些报纸时,徐庶的第一念头,就是这些报纸上面全是编造的,只是为了颂扬一个人。
“中华已经回来了,我们现在去太守府吗?”石韬道。
抛开才干,两人只是普通的平民,如果能够跟随一郡太守,他们也算是一步登天。
如果不是因为徐庶执意要来幽州,石韬应该会跟随崔钧去荆州。
至少当时在石韬眼中,去荆州的前途远大于来幽州。
不过最后他还是因为友情,与徐庶一起来了幽州。
但从现在他所了解到的消息,他来幽州的前途,也不会比去荆州小。
“去!”
将报纸收起来,徐庶和石韬两人来到太守府前。
看着守在门口的卫兵,徐庶道:“劳烦两位,向太守禀报一声,就说徐庶石韬求见。”
卫兵看了一眼徐庶和石韬,见两人的气质不俗,点了点头道:“你们先在这里等着,我去向太守禀报。”
对于门前的侍卫,赵徽有过训练,让他们一定不能狗眼看人低。
只要不是前来闹事的,就不能置之门外,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都要先禀报。见不见再由赵徽来决定。
赵徽可不想,因为侍卫的无礼,将前来投奔自己的人才,给拒之门外。
虽然主动来投奔自己的人才,这个概率很低,但是真的万一错过,赵徽可是会非常后悔。
“主公,外面有两人,自称徐庶石韬,想要求见主公。”
周仓现在还兼任了太守府的功曹掾从事。
“人还在外面吗?”说着赵徽就放下手头的事情,跟着周仓一起来到外面。
“元直,广元,你们可算是来了。”看到两人的时候,赵徽笑道。
“中华兄。”徐庶喊道。
“两位快快请进。”
成为太守之后,赵徽对于徐庶石韬这样的人才需求更大了。
他手中多是周仓这类人,对于行政一窍不通,很难管理好一个城池的各项事务。
即使在书店中,发现有一些不错的苗子,但是目前也只能在底层做一下小吏的活。
而随着赵徽后面的扩张,他对于能够治理城池,处理行政事务的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大。
不管是徐庶还是石韬,他们的才干,完全可以胜任一郡太守。
一番叙旧后,赵徽让徐庶和石韬暂时跟在自己身边,充当自己的幕僚。同时为太守府的祭酒和主簿。
两人的到来,分摊了赵徽很多工作。让赵徽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用在军务上。
崔钧没有跟着来,让赵徽稍微有一点可惜。但也赵徽的意料中。
崔钧的身份和徐庶石韬不同。他有很多条路可以走,并且每条路走到底,都会有很不错的结局。
自然不会愿意跟着徐庶来幽州吃苦。
上谷郡现在非常平静,每个官吏各司其职,老百姓安居乐业,商队往来,一切都有规矩。
天下大乱,但是在这里,完全看不到乱世的影子。
如果是报纸上刊登了那么多战争,上谷郡的百姓,可能还会以为现在大汉朝天下太平。
上谷郡中,建了一座学堂。
所有十岁以下的小孩,都可以免费到学堂上课。
赵徽从书店中,请了几位老师,负责教授这些学生。
他只需付出每个月几千钱的报酬,提供一座学生上课的院子。
书本什么的,都是赵徽自己的印刷出来的。
对赵徽来说,不算太大的负担。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73442/1245168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