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 > 明朝小公爷 > 第四百七十七章 诸部皆开所属科,广纳天下读

第四百七十七章 诸部皆开所属科,广纳天下读

推荐阅读:女帝座下第一走狗两界:别叫我邪魔!我有一枚命运魔骰饮食男女大道之上你们修仙,我种田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北朝帝业旧神之巅万灵仙族:御兽长生

    刘东山的这话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火力,本来大家还在对元老院的事儿争论不休。
    现在刘大夏这么一提要建“肃贪廉政总司”,顿时所有朝臣们都不争了。
    “东山公啊!此事当行再议,不可急躁啊!”
    刘健现在因为诸部人手的问题,都特么快要疯了。
    现在若是刘大夏再建一个新部门,老头儿觉着自己那估计得累死。
    没了六科的肘制、没了御史们的唧唧歪歪,的确诸部、内阁办事效率提高了不止一倍。
    但随之而来的是成倍的各种事件的汇总,哪儿都得收拾、哪儿都得打理。
    比如就黔州吧,要批复他们设立乡试的事情。
    这又牵涉到了学官的派遣,还得有督学、考场、试题……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得安排妥当。
    黔州上报来的事物还不止这些,包括了现行因为人手不足大量的动用了秀才。
    这些人的功绩得考核罢?!
    吏部又得分出人手,去负责登记、考核这些人的功绩、汇总成绩。
    还有司律部,大量被扫荡的山寨抓捕了一堆的人手全数判服苦役。
    为防止他们凑在一起作乱,又须将一部分打散后分配给粤北、夷州。
    同时从夷州、粤北抽调一批原囚徒到黔州,那些人服完苦役后就定居黔州填充国边。
    户部那边忙的脚不沾地,好容易登记完毕田亩、分派好了。
    这些新的黔州户籍册子又得送往京师,京师这边还得腾挪出地方来保存。
    要派提请军部派人押送,还得准备人手进行誊录、保管……
    就仅仅是这黔州的一桩桩、一件件,内阁和诸部都要忙炸了。
    更别说现在粤北一大堆的事宜还需要提请人手过去,尤其是吏部的考核。
    现在粤北的一堆官宦们可都伸长着脖子,等着吏部来考核呢。
    他们的考核这次肯定功绩高啊,功绩高自然得升职啊!
    这职务怎么升?!调往何处?!担任何职?!
    倪岳这个老家伙现在脑子都要想的抽抽了,整个大明两京十三省就这么大。
    职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们又不是新科进士可以随意安排。
    于是这把人放在哪里才妥当,这就成为了吏部现在头疼的问题了。
    杨一清也是个不省心的,在九边抓了一堆人倒是爽利了。
    可带来的问题就是九边一定程度上的不稳,已经有好几批人出逃鞑靼、火筛了。
    鞑靼倒是自己杀的头破血流,可火筛没有啊!
    现在虎视眈眈的准备要在九边搞了一搞,厂卫整合后效率果然高了许多。
    还有新成立的“军部谍报司”也查到了火筛的动向,不断的向九边示警。
    而且放出了大量的消息,这才勉强让火筛暂时处于观望状态……
    刘健这老头儿觉着自己都快要忙崩溃了,你刘大夏能不能消停点儿?!
    好歹等老夫等人处理完这些事物,你再闹你的“肃贪廉政总司”可好?!
    然而很明显,刘大夏此事的表情告诉刘健:不好!
    刘健看着他的表情,很想说一句麻卖批!
    可惜毕竟老刘他是内阁首辅啊,不好这么骂出口。
    “此事其实倒也并非不可行……”
    张小公爷笑吟吟的站出来了,眨巴着他那双漂亮的丹凤桃花轻声道。
    “比如恩科之外,其实还能再开专门的录科……”
    弘治皇帝听得这话不由得瞪大了眼珠子,张小公爷则是撇撇嘴。
    科举制度不是不好,但特么这么多年也得进行改进啊!
    比如这录科,只是单向一科录取这首先官员就不够使唤的。
    而且这些录取的进士们还得重新学习一遍,才能够勉强胜任一定的工作。
    “痴虎儿的意思是……”
    弘治皇帝听得张小公爷的话,不由得若有所思。
    如果是从前内阁大学士们或许会不太同意,但现在他们的风格已经转向务实了。
    皇帝和内阁的风向,就是诸部的风向。
    这种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可以算得上是这些日子张小公爷不断挤压下大明产生的新变化罢!
    “小子的意思是,既然是开科为国取士为何这么多年没有想过开其他科?!”
    张小公爷抚着额头,叹气道:“刑名、户部户籍钱粮核算、庠序教谕……”
    “诸位大人也是在国朝协助陛下处理朝政多年了,岂不知有专人学习更易上手乎?!”
    这话说的,弘治皇帝一头黑线。
    的确啊!这群老瘪犊子都喊着缺人、缺人、缺人,可特么谁都不琢磨怎么增加人手。
    再想到张小公爷说的,国朝百五十年养了这么数万读书人是干啥吃的?!
    就特么啃国朝的老米饭么?!而且很多还啃不着啊!
    要这么放任下去,迟早得生出祸害来。
    “若是开科也并非不可……”
    刘健本就是相对较为务实的,于是张小公爷提出这个想法后他就开始琢磨了。
    这些个老宦海们,哪儿有笨的?!
    只是他们政务庞杂很多时候实在是太忙了,其次他们的惯性思维也让他们从来不往这方面琢磨。
    “若是司律部、户部、教谕部……尽皆开科,也并非不可……”
    马文升琢磨了一下,觉着这事儿亦是可行的。
    大明现在事物不断的在细致化,而这种细致化带来的好处是国朝的掌控力更高。
    但随之而来的坏处便是,需要的官宦人手也在不断的增多。
    好在张小公爷左右扑腾了一圈,居然给户部挣回来了一大溜的土地。
    顺带着查没了一大溜的金银粮食,一下子户部就富余起来了。
    接着莫名其妙的左右倒手之下,户部居然成为了许多大商行的股东。
    根据现在这些个商行的盈利来计算,户部那是每年都挣不少银子啊!
    国库简直不要太充盈了,和也是马文升和刘健敢说尽皆开科的原因。
    经济是决定一切上层结构的基础,大至帝国人吃马嚼哪个不得烧钱?!
    小至个人吃喝拉撒,什么不都得花钱么?!
    “这样罢!各部回去后先议定各自所需人手、精通书籍方向。”
    弘治皇帝沉吟了会儿,道:“这次恩科后,再开各科提举子进考补充各部人手。”
    这些个老宦海们一听弘治皇帝话,就知道弘治皇帝的意思了。
    现在直接拆掉科举显然是不合适的,但就这么放任着对帝国的发展又是不利。
    于是采取的便是两科并举,进士及第入政务学院进学、观政。
    而未考得进士则是需要考各部所需之职位学识,合格后放可补充至各部。
    “各部照磨、校验等诸官,也可经此考取。”
    张小公爷这个时候笑吟吟的站出来,轻声补充道:“照磨、校验,亦可再行考取各部所属科……”
    “提选可由秀才之身担当,举人者可免试入职。若须升职则再行考取相应属科。”
    为啥大明朝中后期,很多照磨、校验拼死了搂钱?!
    晋升渠道少这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啊,大家都没前路自然琢磨怎么给自己搂银子了。
    照磨只是九品、从九品,混来混去在京师、布政使也顶多是个七八品。
    这玩意儿怎么有前途啊?!
    人家进士老爷上来就七品起步,翰林院、都查院、六科滴干活。
    而且这还僧多粥少,大家都抢着要干啊!
    照磨?!恐怕得几百年才轮得到你去混七品了。
    张小公爷的这话一出口,顿时这些个国朝重臣们就明白了。
    给他们直接晋升,进士、举子们肯定会不服气。
    但他们也是考上来的,这就勉强算是公平了。
    这也是个下面的照磨、校验们一个奔头,好好任事并非没有前途。
    毕竟他们的活儿可就是管着各部的文书啊,管上几年谁能比他们更清楚这些规条?!
    除非是太蠢了,否则到时候考上个职务亦非难事。
    虽然起步是比进士、举子老爷们低了很多,可终究这是条出路啊!
    人家那也是科举考出来的,自己等人顶多是秀才身份自然是比不得的。
    张小公爷的这个做法,就相当于是后世的大学学历和公务考试。
    科举就是他们的大学学历,能考上举人那就得985+211顶尖大学。
    进入一些基层单位基本可以免试,但想要升职还得考证。
    进士那是最好的直接培训后就可以任职,不必还去考证。
    秀才他们就相对没那么好了,但好歹也算是一本院校毕业还得考取证照才能任职。
    要升职也得再考各部所属科,考过了才能升职。
    这算是既兼顾了科举这边进士、举子们的利益,又兼顾了秀才们的利益。
    算下来的话,其实他们都没有亏什么。
    反而会因为帝国各部的“扩招”赢得更多为官的机会,没有人会因此反对。
    “此法甚好!但还需细细勘磨一番,秀才举法可由各地布政使司一并实行……”
    谢迁这老家伙到底是状元出身,越是琢磨越是觉着此事大有可为!
    “但须禁止其于户籍地内任职,以免有亲亲相隐之忧。”
    白昂也是做过刑名的,这个时候赶紧站出来踩刹车:“其人须异地任事,以免沾亲难断扰乱治理。”
    看着这些个老家伙们你一言、我一语,几乎就把这件事情的轮廓定下来了。
    张小公爷亦不由得感叹,这些老家伙那是有很本事、真才华啊!
    若非是思维的惯性和禁锢,实际上他们脑子转的比谁都快!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73610/1257440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