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怪画
推荐阅读: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诸天轮回转生、托身锋刃里、混沌新纪元从大宋开始、诸天:从小欢喜当爹开始、凡人:开局我能进入灵界、斗罗:噬魂蛛皇、神探陈益、爱发微博的我,成了职业通天代、病弱太子妃超凶的、
我数了数,墙上的画一共有七幅,画的是某种古代的人物。画中无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幼,嘴角都露着一抹古怪的微笑,脸被涂成了一种惨白的颜色,画里的人虽然都是笑眯眯的,可我看了心里却有种说不出来的诡异,让人很不舒服。
我对历史稍稍有些研究,可我却真瞧不出来这画里画的是哪个年代的人。甭管是唐宋元明清,还是夏商周秦汉,中国历史上似乎没有哪个年代的人是这种打扮的。画里的人穿着一种十分宽大的长袍,看着挺邪乎的。说好听点,就跟我大学毕业时穿的那种“学士服”有点像。说难听点,就他妈跟巫师一样。
法国著名的大艺术家克劳德·莫奈曾说过一句话:“人们可以理解的生活,叫中庸。人们无法理解的极端和宁静,就叫艺术。”
墙上这些犹如天书般的画,使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个黑褂老人是个老艺术家呀,与此同时我也理解了他的穷困潦倒。我去大理旅游的时候曾见过一大堆像他这样的人,不修边幅,脏不拉几,没吃没喝,坐在路边跟个乞丐一样。其实呀,他们不是乞丐,都是些没出名的艺术家。你可千万别好心丢硬币给人家,否则人家火了,真拿吃了一半的卤煮火烧砸你。
水烧开之后,黑褂老人泡了杯茶递给我,我接过茶杯连连道谢,心想着不找点话题聊略显尴尬,但我该起个什么开头呢?我这人有个缺点就是情商比较低。我记得上次我妈帮我介绍对象,是她单位王阿姨家的女儿。我跟那姑娘性格都比较内向,俩人往咖啡厅里一坐谁也不说话。大眼儿瞪小眼儿,就跟两颗腌菜坛子里的皮蛋似的。
我心想这不成啊,我是男的呀,不能冷场啊,于是我就呱唧呱唧的跟她聊英雄联盟,什么瞎子摸眼回旋踢,辛德拉什么时机该推球,维恩该搭配什么辅助,我嘴里的白吐沫星子就跟雪花似的,眉飞色舞的侃呐,可人家小姑娘一听我张口闭口就是游戏,对我的印象顿时下降到冰点。往桌上拍了一百块钱结了账,无精打采的就走了。
回到家后我妈帮我总结教训,说我下次跟人家聊天的时候不要只说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要多说说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有了这一次的教训之后,我就学聪明了,我笑咪咪的对黑褂老人说:“老爷子,原来您是个画家呀。”
黑褂老人坐在我对面,他抬头望着墙上的画,眼中流露出一种似喜似悲的复杂之色。他轻轻摇了摇头对我说:“我不是画家。”
我说:“那您这画的是个啥?”
黑褂老人说:“这些画是我根据一段神秘的古文字想象而来。”
我好奇问:“古文字?这画里画的到底是什么?”
老人却反问我:“你觉得是什么?”
我说:“画上的人都在笑,挺喜庆的,应该是在过什么节吧。”
老人呵呵一笑,微微摇头,说了句令我毛骨悚然的话。他说:“这画里画的都是死人。”
我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儿,吓了一跳。我惊愕的望着他,越瞧越觉得黑褂老人身上有种莫名的诡异,但真要我说,又说不清楚到底哪儿不对,我就问他:“老爷子,您没事儿在家画死人干什么?”
老人深深的吸了口烟,指尖缭绕的烟雾衬托出他瘦弱沧桑的身躯下必然是个有故事的人。他沉思了半天之后,沙哑的嗓音又说出了那最开始的八个字:“生亦是死,死亦是生。”
我说:“老爷子,您到底是什么人?”
老人低沉道:“你想听故事?”
我懵懵懂懂的冒了两儿字:“想听。”
老人沉思了许久之后,缓缓向我讲起了他的故事:
黑褂老人的确不是画家,而是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一名公务员。他本名叫吕正华,认识他的人都管他叫老吕。但混江湖的人却不敢这么喊,黑七八路的牛鬼蛇神都尊称他一声“鲮鲤先生”。鲮鲤是古时候的人们对穿山甲的一种称呼。老吕被人尊称为鲮鲤,这是因为他们家在挖坟掘墓这方面的身手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老吕的祖上都是盗墓贼,破四旧那会儿国家严打封建迷信,谁家里要是敢藏一件古玩冥器那可是要挨批斗的。所以那一阵各家各户只要是老物件基本全都砸了,一丁点儿老东西都不敢沾呐,就连袁大头都扔了,生怕红娃子们咬死了说这是弥勒佛。
老吕家有个地窖,那是他们家的“藏宝阁”。这地窖里面的宝贝疙瘩亮出来,恐怕能把四九城的潘家园砸翻个个。他爷爷为了保全家人的性命,一把大火连着地窖带家房子全烧成了灰,带着一窝子老小离开了保定,去了秦皇岛这个没人认识他们的地方某安生。
老吕和他爷爷他爹不同,虽然他也从祖辈那继承了盗墓这门手艺,可却从来不削于靠它谋生。反之从小就爱念四书五经的他,对这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十分厌恶,一想到那些老祖宗的好玩意被洋鬼子们廉价买走,运到国外,他就恨的牙痒痒。要不是他爷爷年事已高,加之又怕连累家人,他吕正华真恨不得去政府揭发了他爷爷这缺了口门牙的老盗墓贼。
大学毕业之后,老吕被分配到河北省地质勘探局参加工作,八年前调入文物考古研究所做土木工程导师,专门为国家培养考古方面的人才。六年前,北京郊外一座香樟树种植园的拆迁,引出了一桩“明清八旗子弟合葬群盗墓大案”。四米乘六米的墓室顶子上竟密密麻麻的打了三十八个洛阳铲的铲子印。
看着墓室里散落的矿泉水瓶子,文考所的人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原以为早就灭绝的盗墓贼们依然猖狂而活跃着,更加可气的是,出事儿的地点还是在北京。
所以文考所为了反省这次深刻的教训,开展了一场为时六年的文保工作,所里两个人为一组,在河北省境内穿山越岭,寻找那些尚未被发现的古墓,并做好标记,对现场实时监控,让那些可恶的盗墓贼们连一个陶罐子也休想盗走。
分配给老吕的搭档是所里的一位奇人,江湖人称:“老伙子”。
我对历史稍稍有些研究,可我却真瞧不出来这画里画的是哪个年代的人。甭管是唐宋元明清,还是夏商周秦汉,中国历史上似乎没有哪个年代的人是这种打扮的。画里的人穿着一种十分宽大的长袍,看着挺邪乎的。说好听点,就跟我大学毕业时穿的那种“学士服”有点像。说难听点,就他妈跟巫师一样。
法国著名的大艺术家克劳德·莫奈曾说过一句话:“人们可以理解的生活,叫中庸。人们无法理解的极端和宁静,就叫艺术。”
墙上这些犹如天书般的画,使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个黑褂老人是个老艺术家呀,与此同时我也理解了他的穷困潦倒。我去大理旅游的时候曾见过一大堆像他这样的人,不修边幅,脏不拉几,没吃没喝,坐在路边跟个乞丐一样。其实呀,他们不是乞丐,都是些没出名的艺术家。你可千万别好心丢硬币给人家,否则人家火了,真拿吃了一半的卤煮火烧砸你。
水烧开之后,黑褂老人泡了杯茶递给我,我接过茶杯连连道谢,心想着不找点话题聊略显尴尬,但我该起个什么开头呢?我这人有个缺点就是情商比较低。我记得上次我妈帮我介绍对象,是她单位王阿姨家的女儿。我跟那姑娘性格都比较内向,俩人往咖啡厅里一坐谁也不说话。大眼儿瞪小眼儿,就跟两颗腌菜坛子里的皮蛋似的。
我心想这不成啊,我是男的呀,不能冷场啊,于是我就呱唧呱唧的跟她聊英雄联盟,什么瞎子摸眼回旋踢,辛德拉什么时机该推球,维恩该搭配什么辅助,我嘴里的白吐沫星子就跟雪花似的,眉飞色舞的侃呐,可人家小姑娘一听我张口闭口就是游戏,对我的印象顿时下降到冰点。往桌上拍了一百块钱结了账,无精打采的就走了。
回到家后我妈帮我总结教训,说我下次跟人家聊天的时候不要只说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要多说说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有了这一次的教训之后,我就学聪明了,我笑咪咪的对黑褂老人说:“老爷子,原来您是个画家呀。”
黑褂老人坐在我对面,他抬头望着墙上的画,眼中流露出一种似喜似悲的复杂之色。他轻轻摇了摇头对我说:“我不是画家。”
我说:“那您这画的是个啥?”
黑褂老人说:“这些画是我根据一段神秘的古文字想象而来。”
我好奇问:“古文字?这画里画的到底是什么?”
老人却反问我:“你觉得是什么?”
我说:“画上的人都在笑,挺喜庆的,应该是在过什么节吧。”
老人呵呵一笑,微微摇头,说了句令我毛骨悚然的话。他说:“这画里画的都是死人。”
我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儿,吓了一跳。我惊愕的望着他,越瞧越觉得黑褂老人身上有种莫名的诡异,但真要我说,又说不清楚到底哪儿不对,我就问他:“老爷子,您没事儿在家画死人干什么?”
老人深深的吸了口烟,指尖缭绕的烟雾衬托出他瘦弱沧桑的身躯下必然是个有故事的人。他沉思了半天之后,沙哑的嗓音又说出了那最开始的八个字:“生亦是死,死亦是生。”
我说:“老爷子,您到底是什么人?”
老人低沉道:“你想听故事?”
我懵懵懂懂的冒了两儿字:“想听。”
老人沉思了许久之后,缓缓向我讲起了他的故事:
黑褂老人的确不是画家,而是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一名公务员。他本名叫吕正华,认识他的人都管他叫老吕。但混江湖的人却不敢这么喊,黑七八路的牛鬼蛇神都尊称他一声“鲮鲤先生”。鲮鲤是古时候的人们对穿山甲的一种称呼。老吕被人尊称为鲮鲤,这是因为他们家在挖坟掘墓这方面的身手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老吕的祖上都是盗墓贼,破四旧那会儿国家严打封建迷信,谁家里要是敢藏一件古玩冥器那可是要挨批斗的。所以那一阵各家各户只要是老物件基本全都砸了,一丁点儿老东西都不敢沾呐,就连袁大头都扔了,生怕红娃子们咬死了说这是弥勒佛。
老吕家有个地窖,那是他们家的“藏宝阁”。这地窖里面的宝贝疙瘩亮出来,恐怕能把四九城的潘家园砸翻个个。他爷爷为了保全家人的性命,一把大火连着地窖带家房子全烧成了灰,带着一窝子老小离开了保定,去了秦皇岛这个没人认识他们的地方某安生。
老吕和他爷爷他爹不同,虽然他也从祖辈那继承了盗墓这门手艺,可却从来不削于靠它谋生。反之从小就爱念四书五经的他,对这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十分厌恶,一想到那些老祖宗的好玩意被洋鬼子们廉价买走,运到国外,他就恨的牙痒痒。要不是他爷爷年事已高,加之又怕连累家人,他吕正华真恨不得去政府揭发了他爷爷这缺了口门牙的老盗墓贼。
大学毕业之后,老吕被分配到河北省地质勘探局参加工作,八年前调入文物考古研究所做土木工程导师,专门为国家培养考古方面的人才。六年前,北京郊外一座香樟树种植园的拆迁,引出了一桩“明清八旗子弟合葬群盗墓大案”。四米乘六米的墓室顶子上竟密密麻麻的打了三十八个洛阳铲的铲子印。
看着墓室里散落的矿泉水瓶子,文考所的人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原以为早就灭绝的盗墓贼们依然猖狂而活跃着,更加可气的是,出事儿的地点还是在北京。
所以文考所为了反省这次深刻的教训,开展了一场为时六年的文保工作,所里两个人为一组,在河北省境内穿山越岭,寻找那些尚未被发现的古墓,并做好标记,对现场实时监控,让那些可恶的盗墓贼们连一个陶罐子也休想盗走。
分配给老吕的搭档是所里的一位奇人,江湖人称:“老伙子”。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77713/148146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