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不失元勋功 想起孩童时
推荐阅读:穿越者大联盟、我的神秘赶山异闻、犁汉、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诡秘之主:瑶光、刚毅坚卓的他们、机战:从高达OO开始、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斗罗:萧炎穿越成唐三兄弟、这无限的世界、
程远闻言欣喜,急忙问道:“敢问右侯,已有何虑?”
“吾年齿老迈矣,不若君春秋正盛,身强力壮,这些年虽然没有出过徐州,甚至连彭城都很少离开,但是秦主蒲茂仁民爱物,励精图治之名,我却也已是久闻,……定西莘幼著,闻其年纪不大,今年大概也就才三十许吧?”
程远答道:“是,下吏这次到定西,与莘幼著有过一次见面,他确实也就三十来岁。”
张实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可谓后进之士也,却志向殊远,他近年来在定西所行之诸项新政,我亦有耳闻,虽然在打压阀族上,他用力过猛,然其明褒贬赏罚、省冗官、重日常机务,及废营户、设郎将府等制,还有他修缮学宫、召胡酋子弟入学,设置史馆、编撰今史等举,却都可以说是针对时弊而行之,着眼於长远之将来的,这个人确乎不一般,极有政略之才。只是可惜啊,定西偏僻,土地贫瘠,民口少,其人虽然大才,料终难成事也!
“这些且不说了。程君,就像君适才说的,莫说与氐秦相比了,便是与定西较之,我徐州现今也是远远地落於后头了!於此形势下,天王若是贸然自立,氐秦纵暂时无暇理会於我徐州,然我徐州之覆灭只怕也是迟早的事情罢了!
“当此之时,如欲保存我等宗族,以我看,只有一策可用。”
“何策也?”
张实徐徐说道:“岂不闻民谚云:良禽择木而栖。”
程远眼前一亮,试试摸摸地问道:“右侯的意思是?”
“诚如程君言,吾等宗族非仅是我徐名族,且我华夏之高门也,吾等祖宗皆旧秦、成、唐时的簪缨是也,咱们本来就非天王之臣,所以称臣於天王者,不过是因徐州现为天王所占而已。”
程远没了耐心听张实拐弯抹角,索性直白说道:“右侯是说,我等可以改换门庭?”
张实神色不变,从容说道:“程君啊,海内乱战已近百年,我等说是士人,而於此胡夷做主的北地,实也无非是待宰的羔羊!为了吾等宗族的性命,不得已时,我看啊,也只有像程君说的这样,‘改换门庭’了。”
程远呆了一呆,说道:“右侯,这怎么是我说的?这不是右侯刚才话中的意思么?”
“程君!这话是谁说的,重要么?重要的是,你意下何如?”
程远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但毕竟现还是贺浑邪的臣下,而且是身在徐州州治、贺浑邪自身所在的彭城县中,因此尽管此时此刻,是在张实的家吏,可谁又知道,贺浑邪赏给张实的奴婢中,有无贺浑邪的眼线?话题入了此关键之时,程远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起身到门口,推开门来,探头朝外瞅了一圈,没有瞧见别的人,只有张实的儿子立在院中,一边给他俩放哨,一边装模作样地在打五禽戏,乃才放下心来,缩头回去,紧闭住门,然后回到榻上坐下,开口说道:“右侯,此亦正下吏之所思也!未能达成与定西结盟的使命,无奈从定西回来这一路上,下吏细细地想了一路,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个办法,才能保全我等宗族的性命了!”
张实叹了口气,说道:“为人臣者,当尽忠效死。程君,你我身为人臣,按说是不该言论这等背主之事的!然还是那句话,如今战乱几近百年,我等处此时代,实如水上之浮萍,也是身不由己啊!说到底,我等个人的性命事小,保全宗族,不断了祖宗的香火事大。”
程远急不可耐,问道:“右侯,那你说,我等是改投江左唐室好,还是改投氐秦好?”
“你觉得呢?”
程远压低声音,说道:“我等祖上本为唐臣,如今唐室虽偏安江左,然民心尚有,犹得天命眷顾,且徐、扬接壤,由徐去扬,距离不远,道路也便利,以下吏陋见,似可投唐!通过江淮的流民帅,我等与江左朝中的重臣取得联系,随之伺机,潜渡淮水,南下建康,应是可也!”
说完,程远紧张地目注张实,等他表态。
张实慢慢地摇了摇头。
程远愕然,说道:“右侯不赞同投唐?”
“有三个缘故。”
“哪三个缘故?”
张实竖起小拇指,说道:“江左唐室朝中,固是南迁之北士当权,可当权的那一批北士,多是最早南迁到建康的,后迁之北士,无不沦为二流,乃至三流。我等若是现在南下,就算顺利地到了建康,於建康那么多的北地、南地之名族高门中,顶多也只能位处末席。此其一。”
“其二呢?”
张实竖起无名指,说道:“江左朝中虽自诩英才济济,可这些所谓的‘英才’,大多是诸家门阀彼此吹捧、互相抬举出来的,论以实干、远见之才,其实寡矣!又有桓蒙,雄踞荆州,名为唐臣,现今却越来越实同割据。是江左朝中,既无干才,又不能安抚境内,至今虽犹号天命在唐,在我看来,江左的唐室实际上不过是在苟延残喘,我等今如投唐,就好比是自投死水。此其二。”
“其三呢?”
“你刚刚回来,可能还不知道,唐天子已薨,前几天传来的情报,江左诸臣一致拥戴相王程昼为储,程昼已被立为皇太弟,短则四五日,长则旬日,程昼大概就要继位。”
程远吃了一惊,说道:“唐天子薨了?程昼就要继位?”
张实竖起中指,说道:“是啊。值此唐室旧君大行,新君继位之际,程君,你觉得合适我等此时往投么?此其三。”
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了皇帝,江左朝中不免会出现一番动荡,就算不会出现大的改变,趁此时机,重臣争权的情况总还是会有的。这个时候,张实、程远如果往投,上到程昼,下到建康诸公,恐怕都会顾不上他们,他们只能落个坐冷板凳的下场。
程远仔细想了会儿,认同了张实的“一二三”,钦佩地说道:“右侯远见卓识,下吏不及也!听了右侯的这些话,这唐室,我等还真是不能投了。”问道,“如此,就只有投氐秦了?”
“投氐秦有好处两个。”
“哪两个?”
张实把三根手指收回,继而,伸出大拇指,说道:“秦主蒲茂,虽然胡主,极有华风,且今秦已克洛、邺,慕容魏的灭亡是早早晚晚的事,也就是说,北地即将为秦一统。北地归一,纵一时还难以攻灭江左唐室,然南北对峙已成定局。我等这时投秦,不失元勋之功,此其一。”
张实这番话,包含了两层意思。
一层是氐秦独强於北地,另一层是蒲茂“极有华风”。
毕竟张实是唐士,深受华夏文化的影响,为了保全个人的宗族,他不介意投靠胡人君主,可究其内心,与崔浩等这些士人则是一样的,对胡人君主有无“华风”这一点,还是很看重的。
“其二呢?”
张实伸出食指,说道:“蒲茂的股肱重臣孟朗,是我徐州人也,其家籍贯本在东海郡,因天下战乱,遂流离关中。我等与孟朗,乃州里人。程君,下边不用我多说了吧?此其二。”
程远拊掌赞叹,说道:“右侯,下吏的愚智与右侯的谋略相比,相差何止以道理计哉!”
事实上,还有一个第三点,张实没有说,便是蒲茂之前曾专门遣人送到徐州,命贺浑邪把张实送去到蒲茂军中的那道诏令。这说明什么?说明张实早已是“简在帝心”。
张实微微一笑,抚须不语。
程远思忖稍顷,说道:“右侯,赶早不赶晚,若等到天王自立,秦兵来伐之时,我等再投秦的话,未免显不出我等之诚,是不是现在,咱们就可以暗中向秦王输诚了?”
“不可。”
“为何?”
“天王聪敏,并且对我等唐士,多存猜忌,咱们如果现就暗中投秦,万一被天王发现,吾等俱手无缚鸡力也,那这就不是保全我等的宗族,反是害了我等的宗族子弟了!”
“那我等何时投秦才是时机?”
张实说道:“不必着急。……你何时晋见天王?”
“明天。”
“明天你先晋见天王,把你使命未成,及你的一路所见,都如实禀上,看看天王会作何反应。若是天王果然仍执意自立,我便以‘青州新得,现尚时有叛乱,欲要自立,须先择贤士,安住青州士类’为由,举荐你外任青州。待你离了彭城,到了青州之后,你再选心腹,代表我、你,输诚咸阳不迟。”
程远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没口子地赞道:“右侯,当真是老谋深算!”
“啊?”
却是终於解决了从定西回来这一路上的深深担忧,一时激动,程远竟是失言,他赶紧改口,说道:“下吏说错了,是深谋远虑!”
就此定下了投秦之事。
第二天,程远、刁犗觐见贺浑邪,两人把出使定西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尽数禀上,程远并把他沿途的见闻,也小心择词,奏禀给了贺浑邪。
贺浑邪听罢两人之话,勃然大怒,拍案说道:“小小定西,竖子阿瓜,也敢这般傲慢!老子与他订盟,是瞧得起他们,却竟如许拿大,不给老子脸面?莘阿瓜这小东西,等老子灭了氐秦,打到他定西去,必要把之绳缚殿下,百般羞辱,杀掉之后,取其头颅,做老子的酒器!”
刁犗、程远提心吊胆,伏拜地上,俱皆应“是”。
“你两个没能完成使命,有负本王的重托,你俩说,本王该怎么罚你俩?”
刁犗说道:“臣自知罪大,甘愿领罚。”
贺浑邪瞧了他俩几眼,忽然转怒为笑,说道:“看把你俩吓得,本王逗你俩玩的!出使未成,全是因那莘阿瓜不识抬举,与你二人无关。你两人跋涉风尘,往返数千里,不但无过,并且有功。本王不会罚你俩的,本王还要重重地赏你俩!……来人!”
殿中从侍应道:“在。”
“领孤的长史、主簿去府库,府库中的金银绸缎,随其挑拣,只要能拿走的,就由他俩拿走!”贺浑邪吩咐完了,笑吟吟地对刁犗、程远说道,“能拿的随你俩拿,唯是一点,只能手拿肩扛,不可用车、马装载哟。”
“去府库自选,不许用车马装载”,这是贺浑邪向来赏赐臣下的老办法。
刁犗、程远应诺。
两人跟着那从侍,去到了宫外的府库,按贺浑邪的命令,自选珍宝、锦缎,都是两手拿满,怀里装满,肩上扛满。
气喘吁吁地出了府库,刁犗喜颜笑开,却程远回到车中,卸掉了肩上的绸缎后,看着手中、怀中诸物,他突然悲从中来,心中想道:“吾堂堂名门高士,沦落至此乎!与走贩贱民何异!”
殿中问答的时候,贺浑邪对他所言的定西、关中等地之见闻,好似未听,半个字都没说,闻其后来的话意,分明果然是依旧要起兵自立,程远因此忽来之悲,由是更加坚定了投秦之意。
又过几天,张实照着与程远议定的方略,上书举荐程远出任青州。
贺浑邪以为张实所言,十分有理,爽快地同意了张实的荐举,放了程远去青州就任州府从事。
程远若脱笼之鸟,到了青州,一面与青州当地的名士往来频繁,一面暗中遣人悄去咸阳,密报贺浑邪将要自立、并献诚蒲茂等等诸事,暂且不须多言。
却说江左,建康。
正如张实的推测,唐天子薨,程昼被立为储以后,国家不可一日无君,没几日,江左朝中的重臣就上表请他继位。这是一件大喜事,程昼却忧心忡忡。
继位前的这天晚上,相貌儒雅,仪态风流的程昼独坐室中,回忆桓蒙此前派来见他那人说的一句话:“桓公若不允,朝中再多言议立王为储者,议,亦不得行也。王继大位以后,何以报桓公之恩?王请三思。”
程昼心道:“我要如何报他之恩?他想让我如何报他之恩?”
就要成为一国之君了,可建康朝中,阀族当政,西边荆州,桓蒙虎视,程昼此刻却觉得他不像是一个将要继承大唐帝国的君主,反而让他想起了他的孩童时期,他在他母亲怀中之时。
“吾年齿老迈矣,不若君春秋正盛,身强力壮,这些年虽然没有出过徐州,甚至连彭城都很少离开,但是秦主蒲茂仁民爱物,励精图治之名,我却也已是久闻,……定西莘幼著,闻其年纪不大,今年大概也就才三十许吧?”
程远答道:“是,下吏这次到定西,与莘幼著有过一次见面,他确实也就三十来岁。”
张实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可谓后进之士也,却志向殊远,他近年来在定西所行之诸项新政,我亦有耳闻,虽然在打压阀族上,他用力过猛,然其明褒贬赏罚、省冗官、重日常机务,及废营户、设郎将府等制,还有他修缮学宫、召胡酋子弟入学,设置史馆、编撰今史等举,却都可以说是针对时弊而行之,着眼於长远之将来的,这个人确乎不一般,极有政略之才。只是可惜啊,定西偏僻,土地贫瘠,民口少,其人虽然大才,料终难成事也!
“这些且不说了。程君,就像君适才说的,莫说与氐秦相比了,便是与定西较之,我徐州现今也是远远地落於后头了!於此形势下,天王若是贸然自立,氐秦纵暂时无暇理会於我徐州,然我徐州之覆灭只怕也是迟早的事情罢了!
“当此之时,如欲保存我等宗族,以我看,只有一策可用。”
“何策也?”
张实徐徐说道:“岂不闻民谚云:良禽择木而栖。”
程远眼前一亮,试试摸摸地问道:“右侯的意思是?”
“诚如程君言,吾等宗族非仅是我徐名族,且我华夏之高门也,吾等祖宗皆旧秦、成、唐时的簪缨是也,咱们本来就非天王之臣,所以称臣於天王者,不过是因徐州现为天王所占而已。”
程远没了耐心听张实拐弯抹角,索性直白说道:“右侯是说,我等可以改换门庭?”
张实神色不变,从容说道:“程君啊,海内乱战已近百年,我等说是士人,而於此胡夷做主的北地,实也无非是待宰的羔羊!为了吾等宗族的性命,不得已时,我看啊,也只有像程君说的这样,‘改换门庭’了。”
程远呆了一呆,说道:“右侯,这怎么是我说的?这不是右侯刚才话中的意思么?”
“程君!这话是谁说的,重要么?重要的是,你意下何如?”
程远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但毕竟现还是贺浑邪的臣下,而且是身在徐州州治、贺浑邪自身所在的彭城县中,因此尽管此时此刻,是在张实的家吏,可谁又知道,贺浑邪赏给张实的奴婢中,有无贺浑邪的眼线?话题入了此关键之时,程远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起身到门口,推开门来,探头朝外瞅了一圈,没有瞧见别的人,只有张实的儿子立在院中,一边给他俩放哨,一边装模作样地在打五禽戏,乃才放下心来,缩头回去,紧闭住门,然后回到榻上坐下,开口说道:“右侯,此亦正下吏之所思也!未能达成与定西结盟的使命,无奈从定西回来这一路上,下吏细细地想了一路,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个办法,才能保全我等宗族的性命了!”
张实叹了口气,说道:“为人臣者,当尽忠效死。程君,你我身为人臣,按说是不该言论这等背主之事的!然还是那句话,如今战乱几近百年,我等处此时代,实如水上之浮萍,也是身不由己啊!说到底,我等个人的性命事小,保全宗族,不断了祖宗的香火事大。”
程远急不可耐,问道:“右侯,那你说,我等是改投江左唐室好,还是改投氐秦好?”
“你觉得呢?”
程远压低声音,说道:“我等祖上本为唐臣,如今唐室虽偏安江左,然民心尚有,犹得天命眷顾,且徐、扬接壤,由徐去扬,距离不远,道路也便利,以下吏陋见,似可投唐!通过江淮的流民帅,我等与江左朝中的重臣取得联系,随之伺机,潜渡淮水,南下建康,应是可也!”
说完,程远紧张地目注张实,等他表态。
张实慢慢地摇了摇头。
程远愕然,说道:“右侯不赞同投唐?”
“有三个缘故。”
“哪三个缘故?”
张实竖起小拇指,说道:“江左唐室朝中,固是南迁之北士当权,可当权的那一批北士,多是最早南迁到建康的,后迁之北士,无不沦为二流,乃至三流。我等若是现在南下,就算顺利地到了建康,於建康那么多的北地、南地之名族高门中,顶多也只能位处末席。此其一。”
“其二呢?”
张实竖起无名指,说道:“江左朝中虽自诩英才济济,可这些所谓的‘英才’,大多是诸家门阀彼此吹捧、互相抬举出来的,论以实干、远见之才,其实寡矣!又有桓蒙,雄踞荆州,名为唐臣,现今却越来越实同割据。是江左朝中,既无干才,又不能安抚境内,至今虽犹号天命在唐,在我看来,江左的唐室实际上不过是在苟延残喘,我等今如投唐,就好比是自投死水。此其二。”
“其三呢?”
“你刚刚回来,可能还不知道,唐天子已薨,前几天传来的情报,江左诸臣一致拥戴相王程昼为储,程昼已被立为皇太弟,短则四五日,长则旬日,程昼大概就要继位。”
程远吃了一惊,说道:“唐天子薨了?程昼就要继位?”
张实竖起中指,说道:“是啊。值此唐室旧君大行,新君继位之际,程君,你觉得合适我等此时往投么?此其三。”
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了皇帝,江左朝中不免会出现一番动荡,就算不会出现大的改变,趁此时机,重臣争权的情况总还是会有的。这个时候,张实、程远如果往投,上到程昼,下到建康诸公,恐怕都会顾不上他们,他们只能落个坐冷板凳的下场。
程远仔细想了会儿,认同了张实的“一二三”,钦佩地说道:“右侯远见卓识,下吏不及也!听了右侯的这些话,这唐室,我等还真是不能投了。”问道,“如此,就只有投氐秦了?”
“投氐秦有好处两个。”
“哪两个?”
张实把三根手指收回,继而,伸出大拇指,说道:“秦主蒲茂,虽然胡主,极有华风,且今秦已克洛、邺,慕容魏的灭亡是早早晚晚的事,也就是说,北地即将为秦一统。北地归一,纵一时还难以攻灭江左唐室,然南北对峙已成定局。我等这时投秦,不失元勋之功,此其一。”
张实这番话,包含了两层意思。
一层是氐秦独强於北地,另一层是蒲茂“极有华风”。
毕竟张实是唐士,深受华夏文化的影响,为了保全个人的宗族,他不介意投靠胡人君主,可究其内心,与崔浩等这些士人则是一样的,对胡人君主有无“华风”这一点,还是很看重的。
“其二呢?”
张实伸出食指,说道:“蒲茂的股肱重臣孟朗,是我徐州人也,其家籍贯本在东海郡,因天下战乱,遂流离关中。我等与孟朗,乃州里人。程君,下边不用我多说了吧?此其二。”
程远拊掌赞叹,说道:“右侯,下吏的愚智与右侯的谋略相比,相差何止以道理计哉!”
事实上,还有一个第三点,张实没有说,便是蒲茂之前曾专门遣人送到徐州,命贺浑邪把张实送去到蒲茂军中的那道诏令。这说明什么?说明张实早已是“简在帝心”。
张实微微一笑,抚须不语。
程远思忖稍顷,说道:“右侯,赶早不赶晚,若等到天王自立,秦兵来伐之时,我等再投秦的话,未免显不出我等之诚,是不是现在,咱们就可以暗中向秦王输诚了?”
“不可。”
“为何?”
“天王聪敏,并且对我等唐士,多存猜忌,咱们如果现就暗中投秦,万一被天王发现,吾等俱手无缚鸡力也,那这就不是保全我等的宗族,反是害了我等的宗族子弟了!”
“那我等何时投秦才是时机?”
张实说道:“不必着急。……你何时晋见天王?”
“明天。”
“明天你先晋见天王,把你使命未成,及你的一路所见,都如实禀上,看看天王会作何反应。若是天王果然仍执意自立,我便以‘青州新得,现尚时有叛乱,欲要自立,须先择贤士,安住青州士类’为由,举荐你外任青州。待你离了彭城,到了青州之后,你再选心腹,代表我、你,输诚咸阳不迟。”
程远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没口子地赞道:“右侯,当真是老谋深算!”
“啊?”
却是终於解决了从定西回来这一路上的深深担忧,一时激动,程远竟是失言,他赶紧改口,说道:“下吏说错了,是深谋远虑!”
就此定下了投秦之事。
第二天,程远、刁犗觐见贺浑邪,两人把出使定西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尽数禀上,程远并把他沿途的见闻,也小心择词,奏禀给了贺浑邪。
贺浑邪听罢两人之话,勃然大怒,拍案说道:“小小定西,竖子阿瓜,也敢这般傲慢!老子与他订盟,是瞧得起他们,却竟如许拿大,不给老子脸面?莘阿瓜这小东西,等老子灭了氐秦,打到他定西去,必要把之绳缚殿下,百般羞辱,杀掉之后,取其头颅,做老子的酒器!”
刁犗、程远提心吊胆,伏拜地上,俱皆应“是”。
“你两个没能完成使命,有负本王的重托,你俩说,本王该怎么罚你俩?”
刁犗说道:“臣自知罪大,甘愿领罚。”
贺浑邪瞧了他俩几眼,忽然转怒为笑,说道:“看把你俩吓得,本王逗你俩玩的!出使未成,全是因那莘阿瓜不识抬举,与你二人无关。你两人跋涉风尘,往返数千里,不但无过,并且有功。本王不会罚你俩的,本王还要重重地赏你俩!……来人!”
殿中从侍应道:“在。”
“领孤的长史、主簿去府库,府库中的金银绸缎,随其挑拣,只要能拿走的,就由他俩拿走!”贺浑邪吩咐完了,笑吟吟地对刁犗、程远说道,“能拿的随你俩拿,唯是一点,只能手拿肩扛,不可用车、马装载哟。”
“去府库自选,不许用车马装载”,这是贺浑邪向来赏赐臣下的老办法。
刁犗、程远应诺。
两人跟着那从侍,去到了宫外的府库,按贺浑邪的命令,自选珍宝、锦缎,都是两手拿满,怀里装满,肩上扛满。
气喘吁吁地出了府库,刁犗喜颜笑开,却程远回到车中,卸掉了肩上的绸缎后,看着手中、怀中诸物,他突然悲从中来,心中想道:“吾堂堂名门高士,沦落至此乎!与走贩贱民何异!”
殿中问答的时候,贺浑邪对他所言的定西、关中等地之见闻,好似未听,半个字都没说,闻其后来的话意,分明果然是依旧要起兵自立,程远因此忽来之悲,由是更加坚定了投秦之意。
又过几天,张实照着与程远议定的方略,上书举荐程远出任青州。
贺浑邪以为张实所言,十分有理,爽快地同意了张实的荐举,放了程远去青州就任州府从事。
程远若脱笼之鸟,到了青州,一面与青州当地的名士往来频繁,一面暗中遣人悄去咸阳,密报贺浑邪将要自立、并献诚蒲茂等等诸事,暂且不须多言。
却说江左,建康。
正如张实的推测,唐天子薨,程昼被立为储以后,国家不可一日无君,没几日,江左朝中的重臣就上表请他继位。这是一件大喜事,程昼却忧心忡忡。
继位前的这天晚上,相貌儒雅,仪态风流的程昼独坐室中,回忆桓蒙此前派来见他那人说的一句话:“桓公若不允,朝中再多言议立王为储者,议,亦不得行也。王继大位以后,何以报桓公之恩?王请三思。”
程昼心道:“我要如何报他之恩?他想让我如何报他之恩?”
就要成为一国之君了,可建康朝中,阀族当政,西边荆州,桓蒙虎视,程昼此刻却觉得他不像是一个将要继承大唐帝国的君主,反而让他想起了他的孩童时期,他在他母亲怀中之时。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77761/228193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