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坡垒阴沉木
推荐阅读:熊学派的阿斯塔特、食飨之诗、重生八一渔猎西北、领主又红名了、亡灵之息、NBA:我虽然嘴臭,但我打架强、灾变卡皇、黄昏分界、圣杯战争?龙珠战争!、综漫:从尸魂界开始砍穿万界、
不过,既然两人还没撕破脸,张玉堂也不好寸步不让,大头儿不能退,稍微意思意思,尽快结束这里乱七八糟的局面脱身,倒也可以。
“周老师,古玩行的规矩,你也懂。我就赚了你五千块钱,可摊上这种事儿,算我倒霉!我自己再贴五千,退给你一万,这两块镜子我也不要了······”
“哎?老周,先谈你退我钱的事儿,你怎么和他叨叨上了?”余耀却看着老周,打断了张玉堂的话。
老周此时好像也烦躁起来,朝余耀甩了个脸子,“说实话,老张也是受害者,古玩行也有古玩行的规矩,他能自己赔五千,给我一万,那真算很不错!就是一分不给我,我也知道不能找后账!”
余耀冷笑,“刚才还问他十万能不能退,这为了不退给我二十万,立马变脸了?老周,我以前没看出来啊,你怎么不去学川剧,啊?”
“你也别说我!你不是说不出手吗?好,出手就出手吧,可买主是个什么玩意儿?他说有精神病是吧?他还带枪来?你从哪里找了这么个奇葩?”
“我管这些了!倒手就能赚十万,我为什么不出?他有枪很正常,他老子就是捞偏门的!这人是有点儿随心所欲,但精神病肯定没有!不过这年头儿,只要有钱,办个精神病鉴定证明很难么?”
“别说了别说了,要钱没有!不要说二十万了,我现在两万都没有!你要愿意,老张不是给我一万么!你拿走,两块镜子也拿走!”
余耀一愣,随即看了张玉堂一眼,张玉堂低着头,不知道寻思什么呢,也不看他俩。
余耀拿起烟盒,弹出递给老周一支,老周倒是接过点了,余耀也点了,喷出一口烟雾,“老周,咱们都先别急了。我问你,就这一天的工夫,我给你那二十万就没了?”
“你这才是好好说话的态度!”老周的情绪似乎平稳了一些,“本来还剩着,可我就是刚才花了!”
“刚才?”
“我走的时候不是说有笔买卖么?其实就在这个茶楼,另一个包间。”
“好啊,怪不得你约这里!怪不得回来这么快!”
“你别说这个,没意思。但人家那边可痛快多了,货款两清,咔咔结束。”
余耀想了想,“什么东西?我看看,好的话抵我那二十万也行!”
“一码归一码,这东西可不止这点儿!”老周想了想,“我顶多优先卖给你!”
“卖?你真以为我是财神爷呢!我还想买这件犀角杯呢!人家那才是好东西!谁知道你又买了什么爬山头的货!”余耀接着看了看老周一直拎在手里的鼓起来的提包,“要不你先拿出来看看!”
旁边的张玉堂一听余耀还想买“犀角杯”,眼睛不由一亮。
“行,看看就看看。”
老周打开提包,从里面拿出一个硬纸盒,余耀一看,“靠,用纸板子装,能是什么好东西?”
“因为正合适!”老周又从纸盒里拿出一个泡沫袋,然后才从里面拿出一个小木盒来。老周很小心,拿了两张抽纸垫在桌上,才把小木盒放下。
这个小木盒高不过十一二厘米,方形,边长也就七八厘米,不过造型很别致,有顶盖,顶盖带斜角;还有底座,下边带弧。盒身光素,只有中间有一圈雕栏纹。
只是看不出是什么木料,乌黑亮泽,其间还夹杂着土黄色的花纹。
“阴沉木?只是不像是什么好木料啊?”余耀看了几眼,撇撇嘴。
但是张玉堂的目光,却被深深吸引住了。
他就是从家具起家,对木材尤为擅长。一看余耀不懂,他的心头却不由动了动,这种阴沉木,的确不常见,但却是很值钱的玩意儿!
所谓阴沉木,并不是指哪一种具体的木材,指的是形成特点。自然界的树木,受到诸如地震、洪水、山体滑坡等等灾害,导致被深埋在地下或者河流泥沙之下,经过漫长的各种作用,木材中的可溶性物质全部消解干净,有点儿碳化了,变得很轻,也变得经久不腐。
阴沉木,因为颜色往往是黑灰褐,所以又俗称乌木。但乌木这个称呼,在木料里面,和红木一样,也有两个意思。除了是阴沉木的俗称,还特指一种柿属木材,颜色也是黑色的,也叫角乌,和变紫黑的老紫檀有点儿像,质地不错,也属于贵重木材。
听余耀这么说,老周面露不屑,“你见过几种阴沉木啊?”
“金丝楠!”余耀应道。
“金丝楠阴沉木是最常见的,你见过紫檀、花梨的阴沉木么?”
“别跟我吹牛逼,紫檀、花梨的阴沉木,市面上就见不着!”余耀点了点这个小盒,“这肯定不是!”
“当然不是,这是坡垒阴沉木!”老周说着,看了看张玉堂,“老张,你懂木料,你说对不对?这是个清代坡垒阴沉木的印石盒!”
张玉堂又是憨憨一笑,“我眼力也有限,看着是有点儿像。”
坡垒阴沉木,是阴沉木里的名贵品种。坡垒,也是俗称,这种树,也叫柯比木,属于龙脑香科类,多产自海南。
坡垒木本身就很稀有,而且因为木料的特殊原因,形成阴沉木之后乌黑亮泽,通常还带着漂亮花纹,自古以来,就是名贵的原料。
“这就是坡垒阴沉木?”余耀露出惊讶之色,“你不会又让人骗了吧?”
余耀说这话的时候,还不自觉地看了看张玉堂,张玉堂尴尬地咳嗽了一声。
“老张,你懂木料,你仔细看看!”
张玉堂此时并未推让,上前仔细看了看起来,还打开了顶盖,看了看里面,里面分成两大两小四个格子,确实是印石盒的制式。
这印石盒,是清中期的无疑。
翻看底部,还刻了一个很小的方印:东阳黄氏。东阳木雕,天下闻名,想必是当时工匠的落款,但具体是谁,这也不太好考证了。
“怎么样?老张你说,就这样的好东西,哪能只抵二十万?!”老周对张玉堂说道。
“周老师,古玩行的规矩,你也懂。我就赚了你五千块钱,可摊上这种事儿,算我倒霉!我自己再贴五千,退给你一万,这两块镜子我也不要了······”
“哎?老周,先谈你退我钱的事儿,你怎么和他叨叨上了?”余耀却看着老周,打断了张玉堂的话。
老周此时好像也烦躁起来,朝余耀甩了个脸子,“说实话,老张也是受害者,古玩行也有古玩行的规矩,他能自己赔五千,给我一万,那真算很不错!就是一分不给我,我也知道不能找后账!”
余耀冷笑,“刚才还问他十万能不能退,这为了不退给我二十万,立马变脸了?老周,我以前没看出来啊,你怎么不去学川剧,啊?”
“你也别说我!你不是说不出手吗?好,出手就出手吧,可买主是个什么玩意儿?他说有精神病是吧?他还带枪来?你从哪里找了这么个奇葩?”
“我管这些了!倒手就能赚十万,我为什么不出?他有枪很正常,他老子就是捞偏门的!这人是有点儿随心所欲,但精神病肯定没有!不过这年头儿,只要有钱,办个精神病鉴定证明很难么?”
“别说了别说了,要钱没有!不要说二十万了,我现在两万都没有!你要愿意,老张不是给我一万么!你拿走,两块镜子也拿走!”
余耀一愣,随即看了张玉堂一眼,张玉堂低着头,不知道寻思什么呢,也不看他俩。
余耀拿起烟盒,弹出递给老周一支,老周倒是接过点了,余耀也点了,喷出一口烟雾,“老周,咱们都先别急了。我问你,就这一天的工夫,我给你那二十万就没了?”
“你这才是好好说话的态度!”老周的情绪似乎平稳了一些,“本来还剩着,可我就是刚才花了!”
“刚才?”
“我走的时候不是说有笔买卖么?其实就在这个茶楼,另一个包间。”
“好啊,怪不得你约这里!怪不得回来这么快!”
“你别说这个,没意思。但人家那边可痛快多了,货款两清,咔咔结束。”
余耀想了想,“什么东西?我看看,好的话抵我那二十万也行!”
“一码归一码,这东西可不止这点儿!”老周想了想,“我顶多优先卖给你!”
“卖?你真以为我是财神爷呢!我还想买这件犀角杯呢!人家那才是好东西!谁知道你又买了什么爬山头的货!”余耀接着看了看老周一直拎在手里的鼓起来的提包,“要不你先拿出来看看!”
旁边的张玉堂一听余耀还想买“犀角杯”,眼睛不由一亮。
“行,看看就看看。”
老周打开提包,从里面拿出一个硬纸盒,余耀一看,“靠,用纸板子装,能是什么好东西?”
“因为正合适!”老周又从纸盒里拿出一个泡沫袋,然后才从里面拿出一个小木盒来。老周很小心,拿了两张抽纸垫在桌上,才把小木盒放下。
这个小木盒高不过十一二厘米,方形,边长也就七八厘米,不过造型很别致,有顶盖,顶盖带斜角;还有底座,下边带弧。盒身光素,只有中间有一圈雕栏纹。
只是看不出是什么木料,乌黑亮泽,其间还夹杂着土黄色的花纹。
“阴沉木?只是不像是什么好木料啊?”余耀看了几眼,撇撇嘴。
但是张玉堂的目光,却被深深吸引住了。
他就是从家具起家,对木材尤为擅长。一看余耀不懂,他的心头却不由动了动,这种阴沉木,的确不常见,但却是很值钱的玩意儿!
所谓阴沉木,并不是指哪一种具体的木材,指的是形成特点。自然界的树木,受到诸如地震、洪水、山体滑坡等等灾害,导致被深埋在地下或者河流泥沙之下,经过漫长的各种作用,木材中的可溶性物质全部消解干净,有点儿碳化了,变得很轻,也变得经久不腐。
阴沉木,因为颜色往往是黑灰褐,所以又俗称乌木。但乌木这个称呼,在木料里面,和红木一样,也有两个意思。除了是阴沉木的俗称,还特指一种柿属木材,颜色也是黑色的,也叫角乌,和变紫黑的老紫檀有点儿像,质地不错,也属于贵重木材。
听余耀这么说,老周面露不屑,“你见过几种阴沉木啊?”
“金丝楠!”余耀应道。
“金丝楠阴沉木是最常见的,你见过紫檀、花梨的阴沉木么?”
“别跟我吹牛逼,紫檀、花梨的阴沉木,市面上就见不着!”余耀点了点这个小盒,“这肯定不是!”
“当然不是,这是坡垒阴沉木!”老周说着,看了看张玉堂,“老张,你懂木料,你说对不对?这是个清代坡垒阴沉木的印石盒!”
张玉堂又是憨憨一笑,“我眼力也有限,看着是有点儿像。”
坡垒阴沉木,是阴沉木里的名贵品种。坡垒,也是俗称,这种树,也叫柯比木,属于龙脑香科类,多产自海南。
坡垒木本身就很稀有,而且因为木料的特殊原因,形成阴沉木之后乌黑亮泽,通常还带着漂亮花纹,自古以来,就是名贵的原料。
“这就是坡垒阴沉木?”余耀露出惊讶之色,“你不会又让人骗了吧?”
余耀说这话的时候,还不自觉地看了看张玉堂,张玉堂尴尬地咳嗽了一声。
“老张,你懂木料,你仔细看看!”
张玉堂此时并未推让,上前仔细看了看起来,还打开了顶盖,看了看里面,里面分成两大两小四个格子,确实是印石盒的制式。
这印石盒,是清中期的无疑。
翻看底部,还刻了一个很小的方印:东阳黄氏。东阳木雕,天下闻名,想必是当时工匠的落款,但具体是谁,这也不太好考证了。
“怎么样?老张你说,就这样的好东西,哪能只抵二十万?!”老周对张玉堂说道。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79510/156175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