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抵触与亲近
推荐阅读:星际最强大脑、怪猎:猎人的笔记、吞噬进化:我重生成了北极狼、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名门第一儿媳、从机械猎人开始、天灾降临:我靠捡破烂当大佬、我也是异常生物、收到未来短信,我赚百亿很合理吧、
最终,苦思良久之后,还是没有任何的头绪,崇祯不由地来了这么一句,打发众人,言语之中,颇有郁闷的情绪蕴含其中,耷拉着脑袋,没有再理会相继离去的众人,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在这一刻,陷入郁闷中的崇祯,清醒的知道,自己还是过于想当然了,真的以为,照搬后世的一些制度和机制,就能解决大明的问题。
后世的那些东西,只能作为借鉴,只能用于参考,若是生搬硬套的话,只会出大问题!
然而,就在这般暗暗感慨之时,崇祯却没有想到,反对极为激烈的李邦国却留了下来,还有就是内阁首辅周道登,都是带着有心事的神情,留下来有话要讲。
“呃~周阁老,李御史,你们怎么还在?还有什么事情吗?”
崇祯很快就意识到了气氛的不对劲,察觉到还有人在,再次抬头之时,忍不住地惊疑了一句,而李邦国却不管这些,只是向周道登点头示意了一下,就径直说道:“皇上,关于您的这个吏制改革方案,虽然有着诸多的不足,最起码是现在,还无法在大明完全实施和推广,但其中的许多构思,却是非常具有可取之处,有很大的可以借鉴之处。”
“呵呵....李爱卿,不用如此,朕可不是那种小肚鸡肠之人,不会因为你的言辞激烈反对,而心怀猜忌,更不会对你有什么不满。”
崇祯轻轻两声,说话之时的那种不咸不淡,尽管嘴上这样说,但对李邦国的那番言辞,还是心怀芥蒂,并没有那么的坦然。
“皇上,切莫误会,臣并没有任何的虚言,说得都是真得,发自内心的那种。”
显然,由于耿直的性格,李邦国并不是很在意崇祯此时的态度,只是象征性地解释了一句,就进而补充道:“就拿百姓代表机制和信访制度来讲,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毕竟,自从没有了风闻奏报之策以后,由于人手的原因,都察院不可能面面俱到,监视到每一个官员,并不能第一时间察觉到官员的腐败行为。”
“如果有上访这个制度的话,赋予百姓们上访的权力,可以合法地告御状,揭发和检举贪官,如此一来的话,从某种程度上来,我们都察院就等于有了许多编外人员,就能有更多双眼睛,时刻对各地官员进行监察。”
“还有百姓代表制度,虽然选举和投票制度不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却可以进行一定的改良,缩小范围,以村为单位,选取一定数量的百姓代表,代表全村人在县里进行选举,投票选择知县人选,对现任的知县进行投票打分。”
......
渐渐地,又是因为李邦国,随着这番话语,崇祯的神采越发炽烈起来,有一些神采飞扬,眸子里的光芒越来越明亮,紧皱的眉眼更是舒展了开来。
在这个时候,崇祯的心里一动,忍不住地想起了后世的一种村官,村长,一村之长。
不过,崇祯本能地对这个官职名称有一些抵触,有一些反感,当然,这种反感情绪,不只仅限于村长,还有县长、市长、高官之类的官称,还是对古代的官称比较有好感,更加的亲近。
之所以对其不感冒,有着明显的抵触情绪,这不是因为后世的贪官污吏很多,而是相应的官职名称使然,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
比如说,知县、知州、知府之类的官称,就好像在告诫和提醒着相应的官员,要想当一个称职而合格的官员,就必须对自己的治下了解,很是熟悉,了解当地的情况,知道当地的民情、乡俗之类的。
而村长、县长、市长之类的官称,就不是那么让人感觉良好了,总是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只要想起这个官名,亦或是见到相应的官员,就好像不断的在提醒,人家是此地最大的,颇有以权压人的味道。
因此,命名这些官称之时,不管有没有这方面的意思,就等于进行了相应的定性,所谓的村长、县长之类的,就是高人一等,已经站在老百姓的头上。
否则的话,又怎么对得起“长”这个字?
李邦国越说越兴奋,越说激动,说到动情之处,更是手舞足蹈了起来。
“而且,皇上,臣以为,不仅要赋予百姓的这种权利,可以正常的信访,官员也应该享受这种权利,可以举报自己的上司。尤其是实名制举报,只要得到了证实,查实以后,举报者可以顶替上司的职位,直接升迁。”
“如此一来的话,不管是出于公心,还是因为私心,想要爬上更高的职位,都可以最大化地避免相互包庇、相互隐瞒罪行的可能性,吏制也能更加的透明。”
“这种近乎于背后说坏话的举报方式,虽然有所欠妥,缺少一种光明磊落,但对一个国家来讲,尤其是像大明这样的大国,反而是一种光明磊落的行为,乃是一种大义的表现,对国家的大义。”
“毕竟,包庇同僚,隐瞒上级的罪行不报,反而是对国家不利,反而是最为令人不齿的行为。”
“李爱卿,说得不错,正合朕的心意,朕也是如此想得。”
崇祯听得连连点头,神情愈发的兴奋,忍不住地赞叹了一句,进而又补充道:“虽然这个方案不能全面实施,也不能全部付诸于行动,但其中还是有着许多可取之处,可以应用实际之中。”
“就拿这个官员的满意度来讲,虽然一道、一府、一州或一县的老百姓,不能全部来打分,却可以由那些百姓代表代替,进行投票。”
“还有就是,对于官员的考核,同僚与下属,也能对相应的官员进行满意度打分,一样也是可取,只需将其匿名就行,也能避免相应的记恨。”
“是的,皇上,臣也是这一点~”
李邦国轻轻点头,附和了一句,就在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进而又说道:“而且,皇上,臣还以为,朝廷还应该废除一个惯例,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喔~什么惯例?”崇祯适时地问了一句,满脸的好奇之意。
“皇上,是这样的,臣以为,以后再选择内阁辅臣之时,不应该对相应的官员有这么一个附加条件,必须是翰林院出身。”
“喔~这样啊~”
在这一刻,陷入郁闷中的崇祯,清醒的知道,自己还是过于想当然了,真的以为,照搬后世的一些制度和机制,就能解决大明的问题。
后世的那些东西,只能作为借鉴,只能用于参考,若是生搬硬套的话,只会出大问题!
然而,就在这般暗暗感慨之时,崇祯却没有想到,反对极为激烈的李邦国却留了下来,还有就是内阁首辅周道登,都是带着有心事的神情,留下来有话要讲。
“呃~周阁老,李御史,你们怎么还在?还有什么事情吗?”
崇祯很快就意识到了气氛的不对劲,察觉到还有人在,再次抬头之时,忍不住地惊疑了一句,而李邦国却不管这些,只是向周道登点头示意了一下,就径直说道:“皇上,关于您的这个吏制改革方案,虽然有着诸多的不足,最起码是现在,还无法在大明完全实施和推广,但其中的许多构思,却是非常具有可取之处,有很大的可以借鉴之处。”
“呵呵....李爱卿,不用如此,朕可不是那种小肚鸡肠之人,不会因为你的言辞激烈反对,而心怀猜忌,更不会对你有什么不满。”
崇祯轻轻两声,说话之时的那种不咸不淡,尽管嘴上这样说,但对李邦国的那番言辞,还是心怀芥蒂,并没有那么的坦然。
“皇上,切莫误会,臣并没有任何的虚言,说得都是真得,发自内心的那种。”
显然,由于耿直的性格,李邦国并不是很在意崇祯此时的态度,只是象征性地解释了一句,就进而补充道:“就拿百姓代表机制和信访制度来讲,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毕竟,自从没有了风闻奏报之策以后,由于人手的原因,都察院不可能面面俱到,监视到每一个官员,并不能第一时间察觉到官员的腐败行为。”
“如果有上访这个制度的话,赋予百姓们上访的权力,可以合法地告御状,揭发和检举贪官,如此一来的话,从某种程度上来,我们都察院就等于有了许多编外人员,就能有更多双眼睛,时刻对各地官员进行监察。”
“还有百姓代表制度,虽然选举和投票制度不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却可以进行一定的改良,缩小范围,以村为单位,选取一定数量的百姓代表,代表全村人在县里进行选举,投票选择知县人选,对现任的知县进行投票打分。”
......
渐渐地,又是因为李邦国,随着这番话语,崇祯的神采越发炽烈起来,有一些神采飞扬,眸子里的光芒越来越明亮,紧皱的眉眼更是舒展了开来。
在这个时候,崇祯的心里一动,忍不住地想起了后世的一种村官,村长,一村之长。
不过,崇祯本能地对这个官职名称有一些抵触,有一些反感,当然,这种反感情绪,不只仅限于村长,还有县长、市长、高官之类的官称,还是对古代的官称比较有好感,更加的亲近。
之所以对其不感冒,有着明显的抵触情绪,这不是因为后世的贪官污吏很多,而是相应的官职名称使然,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
比如说,知县、知州、知府之类的官称,就好像在告诫和提醒着相应的官员,要想当一个称职而合格的官员,就必须对自己的治下了解,很是熟悉,了解当地的情况,知道当地的民情、乡俗之类的。
而村长、县长、市长之类的官称,就不是那么让人感觉良好了,总是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只要想起这个官名,亦或是见到相应的官员,就好像不断的在提醒,人家是此地最大的,颇有以权压人的味道。
因此,命名这些官称之时,不管有没有这方面的意思,就等于进行了相应的定性,所谓的村长、县长之类的,就是高人一等,已经站在老百姓的头上。
否则的话,又怎么对得起“长”这个字?
李邦国越说越兴奋,越说激动,说到动情之处,更是手舞足蹈了起来。
“而且,皇上,臣以为,不仅要赋予百姓的这种权利,可以正常的信访,官员也应该享受这种权利,可以举报自己的上司。尤其是实名制举报,只要得到了证实,查实以后,举报者可以顶替上司的职位,直接升迁。”
“如此一来的话,不管是出于公心,还是因为私心,想要爬上更高的职位,都可以最大化地避免相互包庇、相互隐瞒罪行的可能性,吏制也能更加的透明。”
“这种近乎于背后说坏话的举报方式,虽然有所欠妥,缺少一种光明磊落,但对一个国家来讲,尤其是像大明这样的大国,反而是一种光明磊落的行为,乃是一种大义的表现,对国家的大义。”
“毕竟,包庇同僚,隐瞒上级的罪行不报,反而是对国家不利,反而是最为令人不齿的行为。”
“李爱卿,说得不错,正合朕的心意,朕也是如此想得。”
崇祯听得连连点头,神情愈发的兴奋,忍不住地赞叹了一句,进而又补充道:“虽然这个方案不能全面实施,也不能全部付诸于行动,但其中还是有着许多可取之处,可以应用实际之中。”
“就拿这个官员的满意度来讲,虽然一道、一府、一州或一县的老百姓,不能全部来打分,却可以由那些百姓代表代替,进行投票。”
“还有就是,对于官员的考核,同僚与下属,也能对相应的官员进行满意度打分,一样也是可取,只需将其匿名就行,也能避免相应的记恨。”
“是的,皇上,臣也是这一点~”
李邦国轻轻点头,附和了一句,就在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进而又说道:“而且,皇上,臣还以为,朝廷还应该废除一个惯例,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喔~什么惯例?”崇祯适时地问了一句,满脸的好奇之意。
“皇上,是这样的,臣以为,以后再选择内阁辅臣之时,不应该对相应的官员有这么一个附加条件,必须是翰林院出身。”
“喔~这样啊~”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81948/166964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