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人口买卖
推荐阅读:穿越者大联盟、我的神秘赶山异闻、犁汉、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诡秘之主:瑶光、刚毅坚卓的他们、机战:从高达OO开始、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斗罗:萧炎穿越成唐三兄弟、这无限的世界、
“原来被人当做青天般膜拜的感觉,这么好呀!”黄顺在心里美滋滋的如是说着。
自己没那个本事做到君临天下,让天下人膜拜。能有荆家村这么几个人,视自己为他们的天,把自己的话当圣旨去奉行。让自己小范围的过一把皇帝瘾,似乎,也是很不错的事情。
“这个荆斤,有几分眼力价。值得培养。”黄顺不禁对荆斤,多了那么几分期待。
有了如此想法,黄顺自然要大力褒奖一番。对荆家村,黄顺不但承诺继续投入银钱,扩大荆家村的规模,还要为荆家村建立新城。新城的命名,黄顺假惺惺的提议“荆斤城”,当然为荆家村的老人们一致否定,然后一致通过“黄顺新城”的名号。
哈哈,本来黄顺也是这么想的。之前不过是谦虚一下而已。
投入这么大,相应的,黄顺对荆斤,也进一步放权,允许他继续收编周围百姓,选择其忠诚可靠者,加入荆家村的护村卫队。壮大荆家村的力量。
相信以荆斤的谨慎,他选出来的人手,对自己的忠诚度,是绝对没问题的,能力倒在其次。
通过上次塞外行,尤其是在榆林城的建设上,黄顺深切的认识到当前乱世下,人太少的问题。
在黄顺看来,榆林周边那么多良田,若人手足够,不出两年,就足够支撑河西的王珣、定襄的呼延和俟奴部对外征战所需。
但偏偏没有那么多人,虽然祖渊想了很多办法,事实上也有很多汉人举族搬迁至榆林,但还是远远不够。
这个问题,在襄阳就不明显。襄阳承平日久,是十姓的大本营。虽然经历过荆州之战,却幸运的躲过了兵灾。所以,襄阳的周边,人口兴旺,没有多少闲田。
但黄顺的眼界,早已出襄阳,放眼天下了。梦中讯息同时证实:这个时候,正是中原人口急剧下降的时期。以商人的眼光看,物以稀为贵。谁能掌握更多的人口,谁就能掌握最终的主动权。
若真有那么一天,黄顺既掌握着天下战马的买卖,又掌握了天下人口的供给。到那时,什么曹氏、孙氏、刘氏,统统不看在黄顺眼里,普天之下,我才是老大!
如此前景,即使不可能实现,但只要能走在这条路上,自己就是当今天下,举足轻重的人物。
所以,一回襄阳,黄顺就有心大规模招募人口,到自己麾下。只是,刚回襄阳,面临的事务太多,与曹仁的关系又敏感。那时候着手,得到便宜的,大概率是曹仁。
黄顺才没那么傻,便一直按兵不动。
黄顺一直没有启动此事,还有内在一个原因:黄顺缺少一个能够主持此事的人选。
虽然黄顺身边,能人很多,但他们,大都怀有济世悯人的情怀,是儒士、墨者中的佼佼者。把人当做商品来运作,不消说,他们肯定是不赞同的。这在他们眼里,就是离经叛道,是走火入魔的表现。
在襄阳,黄顺也缺乏足够的地方,养活这许多人。委托二哥黄霸,在沔阳做此事,不是不可以。只是,二哥那里,是十姓的最后保障地,再多的人去了,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凭十姓的实力,黄顺收揽再多的人,也吃得下。
若只是为自己招揽人,黄顺自己就能办,何须假托二哥之手。黄顺要的,是可以交易的,商业意义上的人口。
既然现实条件暂不具备,所以,此事就一直放在黄顺心里,对谁也没有说。
现在来到荆家村,荆斤的表现和荆家村人对自己狂热的拥戴,让黄顺有了想法。就让荆斤牵头此事,以荆家村为基地,开始收拢人口。
要收拢人口,小了说,得保证这里的治安;大了说,得保证这里不能生大战事。
黄顺凭借梦的讯息透视未来。荆州大地上,下一次大的战争,应该是关羽北伐襄阳。战争的焦点也是襄阳,而不是这里。
凭自己给刘备立了那么多大功,那关羽,好意思行军路上攻击荆家村吗?所以,荆家村周边,无战事。这点,荆家村完全符合大规模聚集人口的条件需要。
而荆斤,虽然见识不够,文化不高,但难得的是听话。自己吩咐的事情,他一定一板一眼的执行,不会打折扣。
而且,荆斤作为一村之长,组织村民搞生产,驾轻就熟。管理起招揽来的平头百姓,他再合适不过。这事,让蔡琰来做,就一定比不上荆斤。
这个想法出来后,黄顺自己越想越觉得荆斤这老小子再合适不过了。说干就干,毫不迟疑,黄顺马上就找到荆斤,商量这件大事。
刚开始着手,至紧是要招揽到人。而且,黄顺新城建成后,也需要大量的人手。荆家村先需要增加自己的体量,然后才有能力吃下更多的人口。
黄顺盘算着,这趟江东行,顶多两年,就回来了。两年的时间,荆斤能招揽到一千人左右,就不错了。一千人,堪堪够一座新城运作之用。
所以,黄顺就没有把自己最终的想法,透露给荆斤。只是要求他,扩大荆家村规模,充实黄顺新城。
荆斤可不傻,一听黄顺这话,就知黄顺等若是许给他新城城主的位置。当下感激涕零,拼命表示:自己一定竭尽全力,不但收揽足够的人口,还保证,这些人,都是黄顺的忠诚拥护者。
黄顺心中大喜:与聪明人说话,就是痛快。自己不方便说的话,他便主动替自己说了。
多了这个想法,黄顺在荆家村逗留的时间,就额外的长,直至近一月过去,方才重新启程上路。
这段时间,黄顺每天的训练,没有间断过。现在已经展到三十个球,打乱顺序,高低不同,摆在黄顺面前。黄顺需要牢牢记住每个球的位置,然后蒙上眼睛,听取口令,用手戳中。
同一套把戏,摆弄的时间长了,总有些乏味。白天里,闲来无事时,黄顺也难忍手痒,经常跑去跟马谡他们一块,张弓射箭玩。
黄忠看到后,便对黄顺提出要求:射箭可以,但不能瞄准了射。要事先用眼锁定目标靶位,然后抬手就射。
黄顺这下终于有些明白黄忠为什么让他一直坚持戳球的训练了。原来是在这里!
(本章完)
自己没那个本事做到君临天下,让天下人膜拜。能有荆家村这么几个人,视自己为他们的天,把自己的话当圣旨去奉行。让自己小范围的过一把皇帝瘾,似乎,也是很不错的事情。
“这个荆斤,有几分眼力价。值得培养。”黄顺不禁对荆斤,多了那么几分期待。
有了如此想法,黄顺自然要大力褒奖一番。对荆家村,黄顺不但承诺继续投入银钱,扩大荆家村的规模,还要为荆家村建立新城。新城的命名,黄顺假惺惺的提议“荆斤城”,当然为荆家村的老人们一致否定,然后一致通过“黄顺新城”的名号。
哈哈,本来黄顺也是这么想的。之前不过是谦虚一下而已。
投入这么大,相应的,黄顺对荆斤,也进一步放权,允许他继续收编周围百姓,选择其忠诚可靠者,加入荆家村的护村卫队。壮大荆家村的力量。
相信以荆斤的谨慎,他选出来的人手,对自己的忠诚度,是绝对没问题的,能力倒在其次。
通过上次塞外行,尤其是在榆林城的建设上,黄顺深切的认识到当前乱世下,人太少的问题。
在黄顺看来,榆林周边那么多良田,若人手足够,不出两年,就足够支撑河西的王珣、定襄的呼延和俟奴部对外征战所需。
但偏偏没有那么多人,虽然祖渊想了很多办法,事实上也有很多汉人举族搬迁至榆林,但还是远远不够。
这个问题,在襄阳就不明显。襄阳承平日久,是十姓的大本营。虽然经历过荆州之战,却幸运的躲过了兵灾。所以,襄阳的周边,人口兴旺,没有多少闲田。
但黄顺的眼界,早已出襄阳,放眼天下了。梦中讯息同时证实:这个时候,正是中原人口急剧下降的时期。以商人的眼光看,物以稀为贵。谁能掌握更多的人口,谁就能掌握最终的主动权。
若真有那么一天,黄顺既掌握着天下战马的买卖,又掌握了天下人口的供给。到那时,什么曹氏、孙氏、刘氏,统统不看在黄顺眼里,普天之下,我才是老大!
如此前景,即使不可能实现,但只要能走在这条路上,自己就是当今天下,举足轻重的人物。
所以,一回襄阳,黄顺就有心大规模招募人口,到自己麾下。只是,刚回襄阳,面临的事务太多,与曹仁的关系又敏感。那时候着手,得到便宜的,大概率是曹仁。
黄顺才没那么傻,便一直按兵不动。
黄顺一直没有启动此事,还有内在一个原因:黄顺缺少一个能够主持此事的人选。
虽然黄顺身边,能人很多,但他们,大都怀有济世悯人的情怀,是儒士、墨者中的佼佼者。把人当做商品来运作,不消说,他们肯定是不赞同的。这在他们眼里,就是离经叛道,是走火入魔的表现。
在襄阳,黄顺也缺乏足够的地方,养活这许多人。委托二哥黄霸,在沔阳做此事,不是不可以。只是,二哥那里,是十姓的最后保障地,再多的人去了,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凭十姓的实力,黄顺收揽再多的人,也吃得下。
若只是为自己招揽人,黄顺自己就能办,何须假托二哥之手。黄顺要的,是可以交易的,商业意义上的人口。
既然现实条件暂不具备,所以,此事就一直放在黄顺心里,对谁也没有说。
现在来到荆家村,荆斤的表现和荆家村人对自己狂热的拥戴,让黄顺有了想法。就让荆斤牵头此事,以荆家村为基地,开始收拢人口。
要收拢人口,小了说,得保证这里的治安;大了说,得保证这里不能生大战事。
黄顺凭借梦的讯息透视未来。荆州大地上,下一次大的战争,应该是关羽北伐襄阳。战争的焦点也是襄阳,而不是这里。
凭自己给刘备立了那么多大功,那关羽,好意思行军路上攻击荆家村吗?所以,荆家村周边,无战事。这点,荆家村完全符合大规模聚集人口的条件需要。
而荆斤,虽然见识不够,文化不高,但难得的是听话。自己吩咐的事情,他一定一板一眼的执行,不会打折扣。
而且,荆斤作为一村之长,组织村民搞生产,驾轻就熟。管理起招揽来的平头百姓,他再合适不过。这事,让蔡琰来做,就一定比不上荆斤。
这个想法出来后,黄顺自己越想越觉得荆斤这老小子再合适不过了。说干就干,毫不迟疑,黄顺马上就找到荆斤,商量这件大事。
刚开始着手,至紧是要招揽到人。而且,黄顺新城建成后,也需要大量的人手。荆家村先需要增加自己的体量,然后才有能力吃下更多的人口。
黄顺盘算着,这趟江东行,顶多两年,就回来了。两年的时间,荆斤能招揽到一千人左右,就不错了。一千人,堪堪够一座新城运作之用。
所以,黄顺就没有把自己最终的想法,透露给荆斤。只是要求他,扩大荆家村规模,充实黄顺新城。
荆斤可不傻,一听黄顺这话,就知黄顺等若是许给他新城城主的位置。当下感激涕零,拼命表示:自己一定竭尽全力,不但收揽足够的人口,还保证,这些人,都是黄顺的忠诚拥护者。
黄顺心中大喜:与聪明人说话,就是痛快。自己不方便说的话,他便主动替自己说了。
多了这个想法,黄顺在荆家村逗留的时间,就额外的长,直至近一月过去,方才重新启程上路。
这段时间,黄顺每天的训练,没有间断过。现在已经展到三十个球,打乱顺序,高低不同,摆在黄顺面前。黄顺需要牢牢记住每个球的位置,然后蒙上眼睛,听取口令,用手戳中。
同一套把戏,摆弄的时间长了,总有些乏味。白天里,闲来无事时,黄顺也难忍手痒,经常跑去跟马谡他们一块,张弓射箭玩。
黄忠看到后,便对黄顺提出要求:射箭可以,但不能瞄准了射。要事先用眼锁定目标靶位,然后抬手就射。
黄顺这下终于有些明白黄忠为什么让他一直坚持戳球的训练了。原来是在这里!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82339/168254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