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我要当锦衣卫
推荐阅读: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封神:从吞噬补天石开始、东京大律师:开局律所破产、我在三国骑砍无双、红龙有仙术、这个武圣血条太厚、洪荒:阐教大师兄,我是广成子、不死秦王,从吃下金蝉开始、我白锦一身正气、带着淘宝去修仙、
辽东局势溃烂,要真正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曾经整治辽东局势的那个人现在还在京城。由于杨镐还没有被锦衣卫缇骑带走,熊廷弼还在京城听候调遣。
按照原来的时空,杨镐在为萨尔浒之败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又发生了开原铁岭失守之事,万历在震怒之下,派遣了锦衣卫缇骑把杨镐锁拿回京,并任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杨镐为辽东经略。
可是在这个时空发生了重大变化,杨镐虽然惨败,但有高士信协助李如柏斩获的两百多颗后金兵首级,使得万历可以力排众议,暂时挡住了朝中弹劾杨镐的声音。
从客观上来分析,杨镐真的就那么烂吗?从万历二十五年到万历二十六年,大明抗倭援朝,在蔚山之战中,明将陈寅接连打下了日军的两道栅栏,第三道眼看就要打下来了,杨镐因为李如梅还没到,不想让陈寅的功劳比李如梅大,所以就鸣金收兵。结果因为未能趁胜追击,明军遭到日记的反扑,损失了两万多精锐。后杨镐隐瞒军情,只上报阵亡一百多人。因为这件事杨镐遭到了弹劾,但首辅赵志皋保住了杨镐,万历皇帝只是罢免了杨镐,让他回家。后来抗倭援朝战争结束了,万历又重新起复了杨镐。
但萨尔浒之战的锅,还真不是杨镐一个人背,抗倭援朝结束之后,明军辽东精锐几乎损失殆尽,到了万历末年,良将死的死病的病,野猪皮兴起。可是朝中控制粮草的兵部尚书黄嘉善、兵科给事中赵兴邦等人,催着杨镐出兵,结果才遭致萨尔浒惨败。
就当年辽东那种局面,哪怕是熊廷弼提前去了,也难以挽救辽东明军溃烂,朝中文官又天天催着出兵的死局。
熊廷弼虽说后来一度稳住辽东局面,但后来还不是在广宁之站中败了?后来熊廷弼都被传首九边。这辽东溃烂的局势,确实很难挽救,关键是熊廷弼为了整治辽东局势,得罪了太多人,朝中的人都巴不得他死。
高士信苦苦思索了三天三夜,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什么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都是狗屁!大明的问题其实出在内部啊!”
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升官。
可是一名武职再怎么升官,永远要被文官踩在脚下,哪怕是升到了正一品的提督,在一个小小的正七品文官面前还是抬不起头。
去考科举,当文官?想到这里,高士信摇了摇头。虽然他是二十一世纪九八五的高材生,可是真的让他考这大明的科举,那可是一窍不通了,别说文言文书写了,八股文的格式他就完全不懂,真上了考场,别说考秀才了,就连县试都别想过!过了县试,还要参加府试,过了府试之后才能参加院试,过了院试,才是一名秀才。县试第一,府试第一,院试第一的,称为小三元。
成为秀才之后,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当官了,那只是迈进士绅集团的第一步。真正想要当官还要参加乡试、贡试和殿试,考过了乡试,成为举人,考试举人之后地位就不一样了,从理论上来讲,举人可以当官,可是举人当了官的,都是从一名最低的九品官当起,能够当到县令,就已经是封顶了。
所以说要想当上有影响力的大官,必须进京赴考,参加贡试和殿试,成为进士之后,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是外放当县令,那是来钱最快的渠道,很快就能赚钱了,大明的一名县令,随便贪墨一点,一年几千两银子不成问题。当得好了,当个几年县令,就升为知府。当上了知府就更不用说了,有句话叫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这个清知府的清,可不是咱鞑清的意思,而是清廉的知府的清。
外派当县令,来银子是快啊,可是升官之路基本上到了知府这一级也就到头了。中了进士之后想要当更大的官,那就需要自己家里贴钱在翰林院供职,这才是入阁之路。京城物价高昂,开销极大,就翰林院的几个补贴,自己都养不活,还要打点上面的官员,根本就不够用,所以需要家里有银子供着。在翰林院混个几年,以后出来外放当官,才有机会当上巡抚、总督,直到当上阁老。
这文官之路实在是太难了,就算高士信从现在开始恶补五年,去考个进士出来,充其量也就只能当个小县令,封顶是知府;若是进入翰林院混几年,再外放当官,等他能入阁了,这大明也玩球了。
所以说,高士信直接否定了文官之路。
怎么办呢?还是走自己擅长的武职之路吧。
大明文贵武贱,走武职的道路再怎么升官上去,哪怕升到了正一品提督,见到了文官照样抬不起头来。除非能够升到有封爵的大将军,那是不可能的,从朱棣以后到崇祯之前,明朝的皇帝对封爵可是抠门啊,要到崇祯末年,才开始封一批因战功而新封的勋爵。到了弘光、隆武和永历三朝,勋爵是大规模封了,异姓王都封了不少,公侯更是遍地走。
等等,崇祯末年?弘光、隆武、永历三朝?到那时候才能和文官平起平坐,甚至超越了文官,可是到那时候说什么都晚了。
所以说,武职想要能对抗文官集团,唯一的道路就是走锦衣卫这条路了。
我要当锦衣卫!高士信在心里恶狠狠的吼道,当上锦衣卫,要把辽东那些祸害局势的文官武将一网打尽了,再换个人来治理!朝中那些尸位素餐的家伙,也要抓光他们!
可是他脑子冷静下来,转念一想,锦衣卫这条路子似乎也不好走。虽然交结了许显纯,可是许显纯现在还只是一名小小的百户,最多能把自己拉进去当一名锦衣卫校尉。就算是功劳再大,半途进入锦衣卫的,能给一名小旗就很不错了。
许显纯还要五年才能被魏忠贤提拔起来,想到这件事,一直把东林党视为正义之士的高士信只觉得心底一凉:难道我也要当一名为人所不齿的阉党了?
阉党就阉党吧,大丈夫能屈能伸,看样子,为了解决这个危局,最有效的还是当阉党。大不了到时候多保护一下东林党的正直人士,譬如说杨涟、左光斗之类的就好了,也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对了,也不知道自己的那位小兄弟现在怎么样了?若是他已经进宫了,或许过段时间回京之后,他也许可以帮上自己的忙。
高士信的那位小兄弟张永,这时候正在紫禁城内拜见王安呢。
“孩儿拜见老祖宗!”张永跪在王安面前,表现出一种十分顺从的样子。
“猴崽子,快起来吧!”王安笑着做了个虚扶的手势。
“孩儿谢过老祖宗!”张永也顺势站了起来。
“这小猴崽子看起来就机灵,化淳啊,咱家还真没看错你,找了那么一个机灵的猴崽子来,咱家一看就喜欢,要收他当义子。”王安喜笑颜开看着垂手站在自己面前的张永。
曹化淳笑道:“干爹您能看上永娃子,是永娃子的福气啊!永娃子,快拜见干爹!”
可是这时候张永的心里却拔凉拔凉的,他一点不觉得拜了王安当干爹是福气,反而觉得自己很快就要大难临头了。他知道王安最后落了一个什么样的下场,还不是被九千岁和客巴巴给弄死了?拜了他当干爹,那就和曹化淳一样,被发配南京或者凤阳,等信王上位了,自己才能再重出江湖。
张永打心底就不喜欢信王,要不是信王登基之后一通骚操作猛如虎,大明还不至于那么快玩完了。说起信王,这个人如果不是皇帝,而是知县,那他肯定是个好知县;最多,他能当一个好知府;哪怕让他当一名布政使,或是巡抚,他都当不了一名好官。就这样一个最多只有知府之能的人,却当了一名皇帝,这才是悲哀。
按照原来的时空,杨镐在为萨尔浒之败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又发生了开原铁岭失守之事,万历在震怒之下,派遣了锦衣卫缇骑把杨镐锁拿回京,并任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杨镐为辽东经略。
可是在这个时空发生了重大变化,杨镐虽然惨败,但有高士信协助李如柏斩获的两百多颗后金兵首级,使得万历可以力排众议,暂时挡住了朝中弹劾杨镐的声音。
从客观上来分析,杨镐真的就那么烂吗?从万历二十五年到万历二十六年,大明抗倭援朝,在蔚山之战中,明将陈寅接连打下了日军的两道栅栏,第三道眼看就要打下来了,杨镐因为李如梅还没到,不想让陈寅的功劳比李如梅大,所以就鸣金收兵。结果因为未能趁胜追击,明军遭到日记的反扑,损失了两万多精锐。后杨镐隐瞒军情,只上报阵亡一百多人。因为这件事杨镐遭到了弹劾,但首辅赵志皋保住了杨镐,万历皇帝只是罢免了杨镐,让他回家。后来抗倭援朝战争结束了,万历又重新起复了杨镐。
但萨尔浒之战的锅,还真不是杨镐一个人背,抗倭援朝结束之后,明军辽东精锐几乎损失殆尽,到了万历末年,良将死的死病的病,野猪皮兴起。可是朝中控制粮草的兵部尚书黄嘉善、兵科给事中赵兴邦等人,催着杨镐出兵,结果才遭致萨尔浒惨败。
就当年辽东那种局面,哪怕是熊廷弼提前去了,也难以挽救辽东明军溃烂,朝中文官又天天催着出兵的死局。
熊廷弼虽说后来一度稳住辽东局面,但后来还不是在广宁之站中败了?后来熊廷弼都被传首九边。这辽东溃烂的局势,确实很难挽救,关键是熊廷弼为了整治辽东局势,得罪了太多人,朝中的人都巴不得他死。
高士信苦苦思索了三天三夜,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什么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都是狗屁!大明的问题其实出在内部啊!”
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升官。
可是一名武职再怎么升官,永远要被文官踩在脚下,哪怕是升到了正一品的提督,在一个小小的正七品文官面前还是抬不起头。
去考科举,当文官?想到这里,高士信摇了摇头。虽然他是二十一世纪九八五的高材生,可是真的让他考这大明的科举,那可是一窍不通了,别说文言文书写了,八股文的格式他就完全不懂,真上了考场,别说考秀才了,就连县试都别想过!过了县试,还要参加府试,过了府试之后才能参加院试,过了院试,才是一名秀才。县试第一,府试第一,院试第一的,称为小三元。
成为秀才之后,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当官了,那只是迈进士绅集团的第一步。真正想要当官还要参加乡试、贡试和殿试,考过了乡试,成为举人,考试举人之后地位就不一样了,从理论上来讲,举人可以当官,可是举人当了官的,都是从一名最低的九品官当起,能够当到县令,就已经是封顶了。
所以说要想当上有影响力的大官,必须进京赴考,参加贡试和殿试,成为进士之后,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是外放当县令,那是来钱最快的渠道,很快就能赚钱了,大明的一名县令,随便贪墨一点,一年几千两银子不成问题。当得好了,当个几年县令,就升为知府。当上了知府就更不用说了,有句话叫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这个清知府的清,可不是咱鞑清的意思,而是清廉的知府的清。
外派当县令,来银子是快啊,可是升官之路基本上到了知府这一级也就到头了。中了进士之后想要当更大的官,那就需要自己家里贴钱在翰林院供职,这才是入阁之路。京城物价高昂,开销极大,就翰林院的几个补贴,自己都养不活,还要打点上面的官员,根本就不够用,所以需要家里有银子供着。在翰林院混个几年,以后出来外放当官,才有机会当上巡抚、总督,直到当上阁老。
这文官之路实在是太难了,就算高士信从现在开始恶补五年,去考个进士出来,充其量也就只能当个小县令,封顶是知府;若是进入翰林院混几年,再外放当官,等他能入阁了,这大明也玩球了。
所以说,高士信直接否定了文官之路。
怎么办呢?还是走自己擅长的武职之路吧。
大明文贵武贱,走武职的道路再怎么升官上去,哪怕升到了正一品提督,见到了文官照样抬不起头来。除非能够升到有封爵的大将军,那是不可能的,从朱棣以后到崇祯之前,明朝的皇帝对封爵可是抠门啊,要到崇祯末年,才开始封一批因战功而新封的勋爵。到了弘光、隆武和永历三朝,勋爵是大规模封了,异姓王都封了不少,公侯更是遍地走。
等等,崇祯末年?弘光、隆武、永历三朝?到那时候才能和文官平起平坐,甚至超越了文官,可是到那时候说什么都晚了。
所以说,武职想要能对抗文官集团,唯一的道路就是走锦衣卫这条路了。
我要当锦衣卫!高士信在心里恶狠狠的吼道,当上锦衣卫,要把辽东那些祸害局势的文官武将一网打尽了,再换个人来治理!朝中那些尸位素餐的家伙,也要抓光他们!
可是他脑子冷静下来,转念一想,锦衣卫这条路子似乎也不好走。虽然交结了许显纯,可是许显纯现在还只是一名小小的百户,最多能把自己拉进去当一名锦衣卫校尉。就算是功劳再大,半途进入锦衣卫的,能给一名小旗就很不错了。
许显纯还要五年才能被魏忠贤提拔起来,想到这件事,一直把东林党视为正义之士的高士信只觉得心底一凉:难道我也要当一名为人所不齿的阉党了?
阉党就阉党吧,大丈夫能屈能伸,看样子,为了解决这个危局,最有效的还是当阉党。大不了到时候多保护一下东林党的正直人士,譬如说杨涟、左光斗之类的就好了,也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对了,也不知道自己的那位小兄弟现在怎么样了?若是他已经进宫了,或许过段时间回京之后,他也许可以帮上自己的忙。
高士信的那位小兄弟张永,这时候正在紫禁城内拜见王安呢。
“孩儿拜见老祖宗!”张永跪在王安面前,表现出一种十分顺从的样子。
“猴崽子,快起来吧!”王安笑着做了个虚扶的手势。
“孩儿谢过老祖宗!”张永也顺势站了起来。
“这小猴崽子看起来就机灵,化淳啊,咱家还真没看错你,找了那么一个机灵的猴崽子来,咱家一看就喜欢,要收他当义子。”王安喜笑颜开看着垂手站在自己面前的张永。
曹化淳笑道:“干爹您能看上永娃子,是永娃子的福气啊!永娃子,快拜见干爹!”
可是这时候张永的心里却拔凉拔凉的,他一点不觉得拜了王安当干爹是福气,反而觉得自己很快就要大难临头了。他知道王安最后落了一个什么样的下场,还不是被九千岁和客巴巴给弄死了?拜了他当干爹,那就和曹化淳一样,被发配南京或者凤阳,等信王上位了,自己才能再重出江湖。
张永打心底就不喜欢信王,要不是信王登基之后一通骚操作猛如虎,大明还不至于那么快玩完了。说起信王,这个人如果不是皇帝,而是知县,那他肯定是个好知县;最多,他能当一个好知府;哪怕让他当一名布政使,或是巡抚,他都当不了一名好官。就这样一个最多只有知府之能的人,却当了一名皇帝,这才是悲哀。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83634/1734413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