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
推荐阅读: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星际:从清洁工开始、玩家重载、末世第一狠人、快穿:炮灰女配逆袭万人迷、好孕快穿:娇软女主在位面被团宠、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巫师:苟在蒸汽纪元加点猎魔、遮天之妖女请助我修行、光明之路、
豪放辞藻华美的李白颇合皇帝的心意?李白暂且不论,包拯是皇帝的心腹,每隔三五日就要被召见一回,包拯的想法很可能就是皇帝的想法,皇帝这是打算……采用法家吗?
因为大焉高祖皇帝是推翻太祖建的国,所以一切法度都是采用数百年前,前前朝那一套,和前朝截然不同。这种法度上的复古虽然算不上坏事,但也让大焉的律法有很多空子可以钻,尤其是对士大夫的宽容和对奴婢的严苛,几乎到了不合理的地步,也让许多作奸犯科之人有机可乘。皇帝要改变现状,打算怎么改,改多少呢?
一时间,目光敏锐的朝臣已经开始给各地的门生和家乡的家人写信了,而左右两位丞相也在紧急联络各自的心腹,试图揣摩皇帝的心意,为未来一切可能发生的变化找到最合适的立场。这些变化都在悄无声息间发生,第二天的朝会依旧像过去一样进行,只是两位丞相似乎比过去更想要架空皇帝的权力,而众臣也对包拯多了许多忌惮。
另一方面,经过这次中秋赏诗大会,皇帝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他祖母那边的重要人物曹子真彻底得罪了,曹子真回去之后立即对外宣称不愿为官,想要寄情山水。曹太后对此一筹莫展,也弄不明白自己的乖孙儿怎么就成了侄儿口中心胸狭隘的君王。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没过几日,曹子真和过去的朋友吟诗作画,恰巧遇上了长安城中风光无二的李白。曹子真讥讽李白竟讨好一个太监请对方在酒楼喝酒,两人公开又赛了一场。虽然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这也要是建立在双方能力差不多的基础上的。这一回李白一点面子都没给曹子真留下,他败得彻底,回去之后竟是一病不起,修养两个月后愤然回老家去了。
就这样曹家因为没有上得了台面的人只得暂时蛰伏下来。王、赵两家不断对皇帝施加压力,试图让皇帝老实听话一些,不要老想一些危险的事比如变法。皇帝则一心一意培养心腹,扩大自己的影响力。长安城中暗潮汹涌,年关却悄然而至。
过年了皇帝要做的事情也有许多,但最重要的是,新年之后他将定下自己的第一个国号,并进行生平第一次大朝会。
所谓的大朝会就是各地藩王以及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前往都城长安拜见皇帝的过程,其中还包括各地进献祥瑞,向皇帝提出这一年内应当表彰的人选等等诸多事宜。虽说此后每年的大朝会未必需要所有藩王和外臣出席,但这第一次所有人却是必须都到场的。此外,大焉的属国和关系较好的邻邦也会派使臣前来,在这次比较重要的大朝会上和皇帝确认今后两国之间的关系。正式主持大朝会标志着皇位的平稳过度,皇帝的地位从此受到天下人的承认。
因此,且不论那些繁琐的祭祀、封笔、派赏等等的仪式,摆在刘曦面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定下迎接参加大朝会各路人马的人员人选。长安城中还好说,外地的官员和藩王往往一过完年就会动身,有早一些的甚至会在长安过年。更有甚者,外国的使节最远的要提前小半年出发。朝廷方面必须派出得力之人安排这些人的食宿,并提前向他们传递一些信息。
因为来的人主要分三种。刘曦让以右丞相王庭为首、高力士为辅的一路人马去迎接各地藩王。右丞相代表了太皇太后,和藩王打交道的时间比谁都长,自然再合适不过。不过为了防止外戚勾结藩王,刘曦特意派出高力士,以自己亲信的名义和藩王们接触,同时监视王庭。
最近高力士时常流露出恍惚的神情,刘曦虽然很想八卦他和李白之间怎么样了,却不敢直接问出来。他看得出来,两人之间似乎有极复杂的心结,也不知道李白的温水煮青蛙何时才能奏效。高力士心思机敏,应该可以胜任迎接的任务。不出刘曦的意料,消息传出去之后,李白立即表示了他也想跟着去。
早在赏诗大会落下帷幕的时候,刘曦就想给李白一官半职,不过李白却坚决不受,表示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做官。俊逸非常的少年诗人拍了拍剑匣,朗声道:“相比为官,草民更愿意成为陛下在民间的一双眼睛、一对耳朵。”
刘曦对此大感意外,历史上的李白不是当过官又因为高力士的谗言被疏远吗,怎么到了他这里索性连官都不想做了?不过李白后半生好像成了什么人的幕僚,还因此受到牵连,大约性格真的不怎么适合当官吧!
刘曦问李白当年高力士设计让唐玄宗疏远他的事,李白却解释说,当年他有次酒后狂言让杨贵妃为他斟酒,引来了杨家的不满,欲杀之而后快。高力士想办法把他弄出权利漩涡,反倒是存了保全之意,并不是外面传说的那么不堪。李白又道,史书都是文人写就的,而文人和宦官向来最不对付,高力士虽有贤名,到底还是挡不住历朝历代往宦官身上泼的脏水,让他很是心疼。
刘曦想了想,觉得就这么放着李白不用未免可惜。一旁赵云提议,让皇帝任命李白为剑术师父,这样李白就可以有理由时常进宫。
刘曦心里其实不太想跟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少年学武,真要练武他更想跟自己的偶像赵云学,为此他特意问赵云李白的剑术行不行。赵云答道:“若生死相搏,他不如我。若以武会友,我不如他。”
造成这个差别的原因是赵云的枪法是百万军中练出来的,讲究的是胆气和速度。明明是两败俱伤的招数,他却偏偏有胆量用,而且有绝对的自信对方会比自己先死。李白的剑术得高人真传,一招一式都颇有古韵,在招式上的成就远高于赵云直来直去的枪法。但相对的,这套剑法徒有仙气,却没有杀气,真要杀个你死我活就不如赵云了。考虑到自己的枪法练起来极为辛苦,赵云极力推荐皇帝学习李白的剑术。
刘曦考虑了一阵,采纳了赵云的建议。就算很想有朝一日上场杀敌,他也知道自己御驾亲征的可能性很小,学一点强身健体的剑术就很不错。此外他对李白的提议也十分心动。
李白提出为皇帝当耳目时,想的只是由赏诗大会的题目延伸出去,将真实的民间百态反映给皇帝。刘曦想的却是直属于皇帝的情报机构!
从古至今一个好的情报机构对统治者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刘曦想要的情报不单单包括政治上的动静,还有军事上的情报,民间的情报,商业情报,其他国家的情报等等。搞情报工作最难的是对情报人员的信任和情报人员本身的素质。刘曦信得过李白,而李白本人文武全才,有很好的身份作为掩饰,又可以方便地接触到各个阶层的人,实在是搞情报工作的好苗子。
就这样,皇帝一面任命李白为剑术师父,一面开始筹备自己的情报组织。他第一个想到的可以帮
因为大焉高祖皇帝是推翻太祖建的国,所以一切法度都是采用数百年前,前前朝那一套,和前朝截然不同。这种法度上的复古虽然算不上坏事,但也让大焉的律法有很多空子可以钻,尤其是对士大夫的宽容和对奴婢的严苛,几乎到了不合理的地步,也让许多作奸犯科之人有机可乘。皇帝要改变现状,打算怎么改,改多少呢?
一时间,目光敏锐的朝臣已经开始给各地的门生和家乡的家人写信了,而左右两位丞相也在紧急联络各自的心腹,试图揣摩皇帝的心意,为未来一切可能发生的变化找到最合适的立场。这些变化都在悄无声息间发生,第二天的朝会依旧像过去一样进行,只是两位丞相似乎比过去更想要架空皇帝的权力,而众臣也对包拯多了许多忌惮。
另一方面,经过这次中秋赏诗大会,皇帝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他祖母那边的重要人物曹子真彻底得罪了,曹子真回去之后立即对外宣称不愿为官,想要寄情山水。曹太后对此一筹莫展,也弄不明白自己的乖孙儿怎么就成了侄儿口中心胸狭隘的君王。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没过几日,曹子真和过去的朋友吟诗作画,恰巧遇上了长安城中风光无二的李白。曹子真讥讽李白竟讨好一个太监请对方在酒楼喝酒,两人公开又赛了一场。虽然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这也要是建立在双方能力差不多的基础上的。这一回李白一点面子都没给曹子真留下,他败得彻底,回去之后竟是一病不起,修养两个月后愤然回老家去了。
就这样曹家因为没有上得了台面的人只得暂时蛰伏下来。王、赵两家不断对皇帝施加压力,试图让皇帝老实听话一些,不要老想一些危险的事比如变法。皇帝则一心一意培养心腹,扩大自己的影响力。长安城中暗潮汹涌,年关却悄然而至。
过年了皇帝要做的事情也有许多,但最重要的是,新年之后他将定下自己的第一个国号,并进行生平第一次大朝会。
所谓的大朝会就是各地藩王以及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前往都城长安拜见皇帝的过程,其中还包括各地进献祥瑞,向皇帝提出这一年内应当表彰的人选等等诸多事宜。虽说此后每年的大朝会未必需要所有藩王和外臣出席,但这第一次所有人却是必须都到场的。此外,大焉的属国和关系较好的邻邦也会派使臣前来,在这次比较重要的大朝会上和皇帝确认今后两国之间的关系。正式主持大朝会标志着皇位的平稳过度,皇帝的地位从此受到天下人的承认。
因此,且不论那些繁琐的祭祀、封笔、派赏等等的仪式,摆在刘曦面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定下迎接参加大朝会各路人马的人员人选。长安城中还好说,外地的官员和藩王往往一过完年就会动身,有早一些的甚至会在长安过年。更有甚者,外国的使节最远的要提前小半年出发。朝廷方面必须派出得力之人安排这些人的食宿,并提前向他们传递一些信息。
因为来的人主要分三种。刘曦让以右丞相王庭为首、高力士为辅的一路人马去迎接各地藩王。右丞相代表了太皇太后,和藩王打交道的时间比谁都长,自然再合适不过。不过为了防止外戚勾结藩王,刘曦特意派出高力士,以自己亲信的名义和藩王们接触,同时监视王庭。
最近高力士时常流露出恍惚的神情,刘曦虽然很想八卦他和李白之间怎么样了,却不敢直接问出来。他看得出来,两人之间似乎有极复杂的心结,也不知道李白的温水煮青蛙何时才能奏效。高力士心思机敏,应该可以胜任迎接的任务。不出刘曦的意料,消息传出去之后,李白立即表示了他也想跟着去。
早在赏诗大会落下帷幕的时候,刘曦就想给李白一官半职,不过李白却坚决不受,表示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做官。俊逸非常的少年诗人拍了拍剑匣,朗声道:“相比为官,草民更愿意成为陛下在民间的一双眼睛、一对耳朵。”
刘曦对此大感意外,历史上的李白不是当过官又因为高力士的谗言被疏远吗,怎么到了他这里索性连官都不想做了?不过李白后半生好像成了什么人的幕僚,还因此受到牵连,大约性格真的不怎么适合当官吧!
刘曦问李白当年高力士设计让唐玄宗疏远他的事,李白却解释说,当年他有次酒后狂言让杨贵妃为他斟酒,引来了杨家的不满,欲杀之而后快。高力士想办法把他弄出权利漩涡,反倒是存了保全之意,并不是外面传说的那么不堪。李白又道,史书都是文人写就的,而文人和宦官向来最不对付,高力士虽有贤名,到底还是挡不住历朝历代往宦官身上泼的脏水,让他很是心疼。
刘曦想了想,觉得就这么放着李白不用未免可惜。一旁赵云提议,让皇帝任命李白为剑术师父,这样李白就可以有理由时常进宫。
刘曦心里其实不太想跟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少年学武,真要练武他更想跟自己的偶像赵云学,为此他特意问赵云李白的剑术行不行。赵云答道:“若生死相搏,他不如我。若以武会友,我不如他。”
造成这个差别的原因是赵云的枪法是百万军中练出来的,讲究的是胆气和速度。明明是两败俱伤的招数,他却偏偏有胆量用,而且有绝对的自信对方会比自己先死。李白的剑术得高人真传,一招一式都颇有古韵,在招式上的成就远高于赵云直来直去的枪法。但相对的,这套剑法徒有仙气,却没有杀气,真要杀个你死我活就不如赵云了。考虑到自己的枪法练起来极为辛苦,赵云极力推荐皇帝学习李白的剑术。
刘曦考虑了一阵,采纳了赵云的建议。就算很想有朝一日上场杀敌,他也知道自己御驾亲征的可能性很小,学一点强身健体的剑术就很不错。此外他对李白的提议也十分心动。
李白提出为皇帝当耳目时,想的只是由赏诗大会的题目延伸出去,将真实的民间百态反映给皇帝。刘曦想的却是直属于皇帝的情报机构!
从古至今一个好的情报机构对统治者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刘曦想要的情报不单单包括政治上的动静,还有军事上的情报,民间的情报,商业情报,其他国家的情报等等。搞情报工作最难的是对情报人员的信任和情报人员本身的素质。刘曦信得过李白,而李白本人文武全才,有很好的身份作为掩饰,又可以方便地接触到各个阶层的人,实在是搞情报工作的好苗子。
就这样,皇帝一面任命李白为剑术师父,一面开始筹备自己的情报组织。他第一个想到的可以帮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8454/11387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