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 > 带着商店到春秋 > 第三十四章 一国两制

第三十四章 一国两制

推荐阅读: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封神:从吞噬补天石开始东京大律师:开局律所破产我在三国骑砍无双红龙有仙术这个武圣血条太厚洪荒:阐教大师兄,我是广成子不死秦王,从吃下金蝉开始我白锦一身正气带着淘宝去修仙

    听到御史大夫和丞相争论不休,赵安头有些疼,他自然不信赵丹没有不臣之心,口上却不好直说,装作对赵丹毫无防备,道:“莫要争论了,张大人说得对,我叔怎么会造反呢?”
    戴丞相愣了一愣,他素知赵安对赵丹不满,没料到赵安在朝堂上,选择站在赵丹这方,为赵丹说话,匪夷所思。
    见赵安脸上的淡淡笑容,戴丞相才明白过来,殿下又在忍辱负重,暗叹高明,于是也就不再纠结,选择缄默不语。
    张猛脸上带着微笑,拱手道:“殿下圣明!”
    呵呵,圣明?
    赵安皮笑肉不笑,默默把张猛这货记住了,不管是不是赵丹的人,但心里是站在赵丹那边的。
    这些日子,赵安心里在琢磨着,怎么在不让地方领主大夫造反的情况下,削弱地方权力,将权力集中到中央。
    赵丹这个领主大夫,拥兵自重,真的让他很心烦。
    得益于后世,赵安自然能想到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这是一个好办法,让领主大夫子孙都有享有封地的权力,将领主大夫能管辖的封地一代代缩小。
    不过问题又来了,推恩令起作用时间太长了,得等到赵丹儿子辈了,那得猴年马月,黄花菜都凉了。
    这期间,如果赵丹聚众抗命,也没解决的办法,他可等待不了那么长时间。
    对此赵安想了好久,还真想到了解决的好办法。
    没错,便是熟悉的一国两制。
    赵安打算让赵丹这些大领主大夫的地区维持着分封制,其他地方推行郡县制,将能集中到中央的权力先集中,不能集中地区的先拖着,等中央实力壮大再收拾地方领主大夫不迟。
    这种一国两制思想,可以说自古以来就有,有脑子的君王时常在部分地区先执行新政,先看看效果。
    于是,赵安当即在朝堂上说出了一国两制计划——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的新的制度。
    赵安的意思很简单,将赵国许多零散的乡、邑、聚等合并为县,设立县丞管理民政,县尉管理军事,直属国君,直接由国君任免。
    这一手,一下把中央权力集中,还不危及领主大夫,当真是石破天惊,把朝廷上的百官震得瞠目结舌。
    戴丞相也呆住了,等到想明过来赵安的用意,差点拍手称快。
    妙啊!
    没错,赵丹现在是牛,手里有兵,敢违抗朝廷,那他们就先不动赵丹,允许赵丹在领地内自治,可其他的地区不敢违抗朝廷,可以先吃掉。
    赵安这一手一国两制,化整为零,他怎么没想到呢?
    此计,当真是妙不可言!
    在这个异世,后世很多史学家都称这一年为赵国崛起之年。
    史书都这么评价,赵安千古一帝,雄才伟略,开创了一国两制的思想,在国内地方领主强盛这种极困难的条件下,想出办法让中央强大而再灭地方,完成春秋战国时候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
    而赵安提出的郡县制,直接奠定了华夏之后千年的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当然,赵安的一国两制,不是谁听到都会愉快,特别是不希望国君强大的卿大夫。
    听到赵安的话,张猛大吃一惊,最先出来反对:“殿下,祖宗之制不可改!祖上的制度至今没有发生问题,为何贸然改变?如果新的郡县制出了问题,该如何是好?遵从祖宗留下就不会出错!正所谓,法古无错,循礼无循啊!殿下!”
    站在张猛身后的朱丹附和,他也是仿古派,苦口婆心地劝说道:
    “殿下!张大人说的没错!不能贸然变法!现在情况好好的,为什么变制?一个国家,实行两种制度,这叫什么?那还能叫作一个国家吗?”
    朝堂上闹作一团,群臣议论纷纷。
    看着这些反对他变法的官员,赵安暗暗鄙视一群腐朽之辈,嘴上喝道:“吵什么吵?朝堂之上大吵大闹,和菜市场一样,成何体统?”
    百官总算安静下来,赵安轻叹一口气,施施然走到张猛面前,拉长声音说:“张大人!!”
    张猛怔了怔,恭敬道:“殿下。”
    赵安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说,法古无错?那殷商夏朝怎么就灭亡呢?难道不是亡于不改变旧的礼制?还是你听信民间说法,觉得殷商灭亡是因为妲己不成?当真是红颜祸水?”
    张猛张了张嘴,被怼得哑口无言。
    赵安摇了摇头,走到朱丹身边,拉上声音说:“朱大人!”
    朱丹手抖了一下,干笑着:“殿下……”
    赵安笑了笑,看着朱丹道:“你说,一个国家实行两种制度,就不叫一个国家了?”
    赵安走到这么近,朱丹感受到压力,硬着头皮道:“是,殿下,明明是一国,却有两种制度,叫诸侯怎么看?”
    赵安拍了拍他肩膀,笑道:“我叔叔和我父王的手足之情日月可鉴,赵国有几种制度又何妨?若有我叔叔有不臣之心,想要起兵造反,难道不改制就能避免得了?可见,这两者并没关系。”
    朱丹呐呐不能言语。
    赵安轻哼了一声,看着安静的百官,骂道:“诸卿啊,汤、武王,没有遵循古礼称王,结果反而兴盛强大。可见,祖上的制度未必是对的!治国,哪有一尘不变,你们夏天光膀子,冬天天气冷了,还能光膀子?情况不一样,就要改变!”
    “殿下……”张猛语气却没有先前强横,行礼小声道,“治国哪能和穿衣服一样?”
    “不一样?在我看来却是一样!”赵安冷笑一声,望着大殿外远天,叹息道,“张大人,过去和今日情况已然不同,你看看东方齐国,不遵循古法,招贤纳士,国政改革,日新月异,为所欲为,强大到欺压到我赵国头上来了!再看看我赵国那些乡邑上的乡长邑宰,朝廷给了他们管辖之权,却滥用庸人,无人监督,以至于好田无人耕种,民生凋敞,你让我如何坐视不理?如何放心乡邑长自理?百姓要怪,就怪我朝廷无能了,有能力治理乡邑,本殿下自然不管,没有能力治理乡邑,多年没有政绩的,朝廷便要管,这才是本殿下设置郡县制的目的!”
    文武百官静默无声,见赵安气宇轩昂,言辞犀利,纷纷低头不能言语。
    赵安知道,如果不能说服百官,就不能理清障碍。
    上到文武百官,下到百姓子民,所有的支持都必不可少,上下一心,改革才能顺利,那时纵然有少数人有意见,也不敢违逆大势。
    赵安神态自若,在道理上滴水不漏地道:“诸位再看看在西面,秦国改革军制,奖赏军功,疆域扩大了数倍,西羌都不敢撄其锋芒!我赵国因循守旧,屡屡被齐国欺凌到头上。落后就要挨打,此乃更古不变的真理,时不待我,所以本殿下才想要变法图强!哪里有问题从哪里改革,非要亡国灭族,诸卿才能醒悟过来?”
    朝廷上下,百官闭口塞舌,说不出任何话。
    赵安冷笑一声,拂袖而去。
    戴丞相看着赵安三言两语,其他人便毫无还嘴之力,不由心潮澎湃,极为过瘾。
    这些人不识时务,因循守旧,只不过是目光短浅之辈,赵安自比的是周武文王,胸中格局哪里是这些腐朽之人能明白的?
    朝堂中,赵安谈笑自若,嬉笑辱骂,舌战群臣,那气势当真无人可及,怕是要传为美谈了。
    戴丞相经过这一遭,对赵安佩服得五体投地,看赵安离去,伏首道:
    “殿下圣明!改革迫在眉睫,微臣愿意效犬马之劳!”
    林子方一直不言语,他熟悉的是法律辩诉,对地方管理制度并不了解,但赵安刚才舌战群臣,纵横阖捭,那等潇洒风度,着实令人叹服。
    这就是他未来的王!
    大鹏展翅,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花,地上那些卑微的群鸟怎么能知道大鹏的志向呢?在他看来,赵安就是那大鹏,所以求贤若渴,才会去偏僻的河东乡下,请求他出山相助。
    地方管理制度变革了,那么施行他提倡的竹刑还会远吗?王子犯法和庶民同罪,这一天不会遥远了。
    凝望着赵安远去的方向,林子方深吸了一口气,跟着戴丞相伏地道:
    “殿下圣明!臣愿效犬马之劳!”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84772/177513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