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粮食进出口
推荐阅读:熊学派的阿斯塔特、食飨之诗、重生八一渔猎西北、领主又红名了、亡灵之息、NBA:我虽然嘴臭,但我打架强、灾变卡皇、黄昏分界、圣杯战争?龙珠战争!、综漫:从尸魂界开始砍穿万界、
一秒记住,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熊国是一个很奇怪的国家,明明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黑土地,大粮仓,但是,熊国的粮食,就是不够吃。
别的不说,自从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看看熊国,粮食的丰收年很少,歉收的年份很多,在大量的时间内,熊国都在进口粮食。
熊国那个可怕的独裁者去世的时候,粮食年产量降到了63006500万吨,比沙皇时还低。在这期间,人口总数上升至2亿,其中大约8500万人生活在城市。
再后来,矮胖子上台了,这个矮胖子本来就是靠农业上的胜利上来的,他面对着农业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首先是扩大了耕地面积,使得政府在19591962年期间得以把谷物年产量提高了1倍,达到12000~13000万吨。然而,1963年的歉收使产量下降到只有10500万吨,以致不得不从国外购粮1500万吨。
在1970年,熊国取得了创纪录的丰收,年产量达到18600万吨,其中7000万吨可供应市场。但与日益增长的人口相此,这个丰收纪录不值一提。
要知道,1913年相比,谷物产量不过增长了1倍,而城市人口却增长了7倍。
最近来看,1978年熊国创下了产粮23800万吨的丰收新纪录,1979年和1980年又歉收。1981年的收成,收成也是差强人意。
到1981年底时,熊国人口已达2.7亿,其中1.8亿人住在城市。即使按照最谨慎的估算,要满足苏联全国食品和饲料的需求,粮食的年产量就必须达到大约25000万吨。然而在最近几年的历史期间,粮食年产量却始终只有2亿吨左右。
也就是说,熊国现在是缺粮食的,熊国是要进口粮食的,从哪里?
一直以来,他们都是从西欧罗巴洲进口的,那里的粮食一直收成不错,也不知道人家是怎么搞的,用了那么少的土地,不仅仅种植了养活他们人口的粮食,甚至还能出口。难道这就是体制的问题?
想起体制,叶夫根赶紧放下这个念头,虽然大清洗的时候,他没有赶上,那个时候,他还是个小孩子,但是,那个时代的疯狂,他也是见识过的了,他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犯这种错误的了。
现在,熊国还在和西欧罗巴洲进口粮食,但是,这很脆弱,因为随着熊国在山地国的战争,西欧罗巴洲表示了强烈的反对和抵制,甚至连熊国举办的运动会,很多国家都拒绝参加,让这种国际体育运动蒙上了政治的阴影。
一旦他们开始拿起粮食为武器,拒绝向熊国出口粮食,那麻烦就大了。
现在,秦观提到了这个说法,自然引起了叶夫根的兴趣:“你是说,贵方可以有多余的粮食,来出口给我们?”
各国的粮食进出口,这些都是绝密的数据,叶夫根自然是不知道的,他向着秦观的问话,也是很好奇的,抛开政治对立不说,如果能够从汉国进口粮食,那就可以让熊国的粮食问题有一个更多的通道,多元化的进口,是满足他们的利益的。
万一熊国站起来一吆喝,西欧罗巴洲不卖粮食了,拿可怎么办才好?
叶夫根现在定定地望着秦观,只见秦观点点头:“我们北方工业公司,负责和国外的一切贸易来往,我们和安息国,就有在粮食方面的合作。”
秦观这么说,赞笛点点头,没错,安息国和汉国,的确有粮食来往,就是通过北方工业公司来进行的。
“好,那我们以后,可以详细地谈,我们在贵方首都的大使,会亲自登门拜访。”叶夫根说道。
这不归他管,这是农业部的事,通过外交部来转达,他只管军事,可以说,这是个意外的收获了。
看着这些人离开,当只剩下林将军和秦观的时候,林将军奇怪地问道:“秦观,你应该知道,咱们现在,也是粮食进口国啊!”
这些年来,汉国的粮食产量也不高,十年的动乱,对生产力是极大的破坏,之后,虽然经过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农业开始有了发展,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哪里有那么快发展起来的。
现在,秦观这样忽悠熊国人,好吗?再说,汉国和熊国做生意,好吗?
“是的,我是粮食进口国,我们进口的粮食,可以自己吃,也可以转卖给熊国啊,只要除去运费,咱们还有利润,为何不能干?”
秦观这么一说,林将军也是一愣,这投机倒把,做得好啊。
秦观的脸上带着笑容,这样的事,后世的例子太多了啊。
没错,西欧罗巴洲,肯定会拿起粮食当武器,向熊国施加压力的,这一幕,和后世的大豆进口,太相似了。
当时因为鹰国单方面地进行提高进口关税,汉国也开始相应提高农产品的关税,决定从鹰国进口的大豆增加百分之几百的关税,这就相当于是挡住了鹰国豆农们的出口道路,他们最大的买家,就是汉国。
没有汉国的进口,他们只能是把大豆烂到地里,就在这时,中间商出现了。
一些国家的奸商们看到了商机,先从鹰国,把这些大豆,低价购买过来,然后,打上本国的标签,再高价卖给汉国,毕竟,汉国也是需要大豆的,没法从鹰国购买,只能是花费高价进口其他国家的。
这样一倒卖,汉国也没有通过提高关税得到好处,相反,便宜了那么多的中间商,大赚一笔。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说,这些人却干的很漂亮。
他们完美地诠释了经济中的一个基本规律,资本都是逐利的,哪里有利润,就往哪里去,至于什么正义感,道德感,在国际上讲正义道德,那不是很搞笑吗?
秦观当然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把欧洲的粮食,运输到国内来,正好也可以发展己方的造船业,发展远洋运输业,然后,再把这些粮食卖到熊国的远东地区,都是个不错的方式。
同时,这样还可以减少和熊国的对峙,毕竟汉国现在一心想要发展经济,北方的毛熊,在适当的时候安抚一下,这样不是更好吗?
熊国是一个很奇怪的国家,明明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黑土地,大粮仓,但是,熊国的粮食,就是不够吃。
别的不说,自从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看看熊国,粮食的丰收年很少,歉收的年份很多,在大量的时间内,熊国都在进口粮食。
熊国那个可怕的独裁者去世的时候,粮食年产量降到了63006500万吨,比沙皇时还低。在这期间,人口总数上升至2亿,其中大约8500万人生活在城市。
再后来,矮胖子上台了,这个矮胖子本来就是靠农业上的胜利上来的,他面对着农业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首先是扩大了耕地面积,使得政府在19591962年期间得以把谷物年产量提高了1倍,达到12000~13000万吨。然而,1963年的歉收使产量下降到只有10500万吨,以致不得不从国外购粮1500万吨。
在1970年,熊国取得了创纪录的丰收,年产量达到18600万吨,其中7000万吨可供应市场。但与日益增长的人口相此,这个丰收纪录不值一提。
要知道,1913年相比,谷物产量不过增长了1倍,而城市人口却增长了7倍。
最近来看,1978年熊国创下了产粮23800万吨的丰收新纪录,1979年和1980年又歉收。1981年的收成,收成也是差强人意。
到1981年底时,熊国人口已达2.7亿,其中1.8亿人住在城市。即使按照最谨慎的估算,要满足苏联全国食品和饲料的需求,粮食的年产量就必须达到大约25000万吨。然而在最近几年的历史期间,粮食年产量却始终只有2亿吨左右。
也就是说,熊国现在是缺粮食的,熊国是要进口粮食的,从哪里?
一直以来,他们都是从西欧罗巴洲进口的,那里的粮食一直收成不错,也不知道人家是怎么搞的,用了那么少的土地,不仅仅种植了养活他们人口的粮食,甚至还能出口。难道这就是体制的问题?
想起体制,叶夫根赶紧放下这个念头,虽然大清洗的时候,他没有赶上,那个时候,他还是个小孩子,但是,那个时代的疯狂,他也是见识过的了,他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犯这种错误的了。
现在,熊国还在和西欧罗巴洲进口粮食,但是,这很脆弱,因为随着熊国在山地国的战争,西欧罗巴洲表示了强烈的反对和抵制,甚至连熊国举办的运动会,很多国家都拒绝参加,让这种国际体育运动蒙上了政治的阴影。
一旦他们开始拿起粮食为武器,拒绝向熊国出口粮食,那麻烦就大了。
现在,秦观提到了这个说法,自然引起了叶夫根的兴趣:“你是说,贵方可以有多余的粮食,来出口给我们?”
各国的粮食进出口,这些都是绝密的数据,叶夫根自然是不知道的,他向着秦观的问话,也是很好奇的,抛开政治对立不说,如果能够从汉国进口粮食,那就可以让熊国的粮食问题有一个更多的通道,多元化的进口,是满足他们的利益的。
万一熊国站起来一吆喝,西欧罗巴洲不卖粮食了,拿可怎么办才好?
叶夫根现在定定地望着秦观,只见秦观点点头:“我们北方工业公司,负责和国外的一切贸易来往,我们和安息国,就有在粮食方面的合作。”
秦观这么说,赞笛点点头,没错,安息国和汉国,的确有粮食来往,就是通过北方工业公司来进行的。
“好,那我们以后,可以详细地谈,我们在贵方首都的大使,会亲自登门拜访。”叶夫根说道。
这不归他管,这是农业部的事,通过外交部来转达,他只管军事,可以说,这是个意外的收获了。
看着这些人离开,当只剩下林将军和秦观的时候,林将军奇怪地问道:“秦观,你应该知道,咱们现在,也是粮食进口国啊!”
这些年来,汉国的粮食产量也不高,十年的动乱,对生产力是极大的破坏,之后,虽然经过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农业开始有了发展,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哪里有那么快发展起来的。
现在,秦观这样忽悠熊国人,好吗?再说,汉国和熊国做生意,好吗?
“是的,我是粮食进口国,我们进口的粮食,可以自己吃,也可以转卖给熊国啊,只要除去运费,咱们还有利润,为何不能干?”
秦观这么一说,林将军也是一愣,这投机倒把,做得好啊。
秦观的脸上带着笑容,这样的事,后世的例子太多了啊。
没错,西欧罗巴洲,肯定会拿起粮食当武器,向熊国施加压力的,这一幕,和后世的大豆进口,太相似了。
当时因为鹰国单方面地进行提高进口关税,汉国也开始相应提高农产品的关税,决定从鹰国进口的大豆增加百分之几百的关税,这就相当于是挡住了鹰国豆农们的出口道路,他们最大的买家,就是汉国。
没有汉国的进口,他们只能是把大豆烂到地里,就在这时,中间商出现了。
一些国家的奸商们看到了商机,先从鹰国,把这些大豆,低价购买过来,然后,打上本国的标签,再高价卖给汉国,毕竟,汉国也是需要大豆的,没法从鹰国购买,只能是花费高价进口其他国家的。
这样一倒卖,汉国也没有通过提高关税得到好处,相反,便宜了那么多的中间商,大赚一笔。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说,这些人却干的很漂亮。
他们完美地诠释了经济中的一个基本规律,资本都是逐利的,哪里有利润,就往哪里去,至于什么正义感,道德感,在国际上讲正义道德,那不是很搞笑吗?
秦观当然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把欧洲的粮食,运输到国内来,正好也可以发展己方的造船业,发展远洋运输业,然后,再把这些粮食卖到熊国的远东地区,都是个不错的方式。
同时,这样还可以减少和熊国的对峙,毕竟汉国现在一心想要发展经济,北方的毛熊,在适当的时候安抚一下,这样不是更好吗?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85602/179676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