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 > 诸天万界的轮回客 > 第二百六十七章弘治帝的心思

第二百六十七章弘治帝的心思

推荐阅读:我不是文豪娘娘又茶又媚,宅斗躺赢上位斗罗:邪眼龙神,多女多福相亲领错证,老婆竟是歌坛天后女主被我俘虏了,男主才来全球觉醒,开局复制校花异能斗罗:开局盘点十大绝美女神完美世界:我金角巨兽,无限吞噬斗罗2:穿越成邪魂师,举世皆敌综武:求求你,别再曝料了!

    继续听着李化元叙述着小道消息,任太虚也是慢慢的开始清理着头脑之中的思路。
    就在任太虚在思考着,这次大梁朝中的党争到底是意味着什么?
    坐在皇位上的那一位弘治帝到底是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又是想要通过这次的党争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这次党争对于自己又是有什么好处的时候?
    此时的宫廷之中,永乐公主手上却是有了一份任太虚详细的资料,叙述了任太虚的籍贯等等信息。
    看着任太虚出身,永乐公主也是微微皱眉,那日见到任太虚之后,看到那一身的风度,出尘的气息,不凡的谈吐,她本来是想着到底是哪一世家的公子?
    绝对是有传承底蕴的家族,人的气质大多是需要三代的传承才是能培养出来的。
    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家能培养出来这样的人物?
    听到任太虚自报出身袁州的时候,
    一时间,她却是没有想着袁州有什么姓任的世家豪族。
    也没有想到现在到底是有什么姓任的大臣出身袁州?
    不过她却是不以为然,她是大梁公主,久在汴梁城活动,对于天下的了解毕竟是少的。
    大梁开国不过是六十年,同时前朝末年数十年的乱世,前朝无数的世家大族也都是没有缓过来。
    所以如今在官面上没有存在代表人物也不算大事,毕竟底蕴犹存。
    本来以为任太虚或许就是出身一个前朝的大族,那世家目前还未有缓过气,才是不得扬名。
    没想到看过了任太虚的信息,之后她顿时大吃一惊,任太虚居然是出身寒门!
    没错!
    别看任太虚前两代人都是有些成就,但是这个时代,能够读得起书的家庭条件都是不差,任太虚他们一家前两代人的积累却是太浅了。
    连地方上都称不上是豪族,更别说是世家大族!
    在天下人看来这就是寒门,没有历史传承,祖上未能出过大人物的就叫做寒门,而任太虚就是寒门士子。
    永乐公主看到任太虚的介绍之后,也是有些怀疑,那样的风姿卓越的人物居然会是出身寒门?
    这有些不符合常态,毕竟气度气质这是需要环境的培养的,有人便是说过三代富贵才是养成贵族。
    一时间永乐公主有些想不清楚,也只能归结与是任太虚天赋异禀,毕竟能在弱冠年华便是说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的伟男子自然是应当特殊,应当不同于其余的世间的俗人!”
    这样想着,永乐公主对于任太虚却是更为欣赏,因为寒门更是不易。
    同时,此时对于任太虚所说的话语她也是她更为相信,她分明是看得清楚,这份对于任太虚的记载之中的描述的任太虚是一个不爱虚名的人,几乎是从来没有过参加诗会、词会,没有扬名的机会。
    虽然是年纪轻轻就是高中举人,但是在自家的乡野之中都是有些名声不显。
    这倒是满足了寒门士子的那种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风骨!
    就朝着这一点,永乐公主就是更愿意相信,任太虚不是那种只会嘴上大放厥词的人。
    同时,就在不远处从宫殿上的弘治帝的案台上也是出现了写着任太虚的名字一份资料!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好大的口气!好一个书生意气!”
    不多时,弘治帝看完对于任太虚的身份信息的记载之后,也是有些赞叹,开口道:“寒门三代而起,这倒是我所愿!”
    就在任太虚傍晚和永乐公主接触之后,任太虚就被保护着永乐公主的暗卫记录下来,紧接着他的信息就是被送到了弘治的手上。
    弘治帝一直都是有留意自家长公主身边的男子,不但是为了预防有心怀不轨之人,更是想着为了自己的长公主招纳驸马。
    任太虚自然是不巧进入了他的眼中,以任太虚的出身,心怀不轨是不可能的,除了意外,任太虚是不可能有接触永乐公主的机会的。
    寒门无根基,没有消息的来源,连永乐公主的行踪都是不清楚,如何接触?
    所以这这是个误会,而且弘治帝明显知道是自家的主动前去搭讪的。
    既然是无有心怀不轨,弘治帝也是放心下来。
    至于说驸马,弘治帝还要考虑自家女儿的意思,暂且不提。
    只是不得不说此时的弘治帝对于任太虚有很多的好感,不单单是是因为任太虚的两句话,更是因为任太虚的出身——寒门!
    他一直都是想要扩大寒门在朝中的势力用来平衡其余的势力。
    只是他给机会,那些寒门士子不中用啊!
    所以现在的朝中寒门大臣依旧只是一股依附于世家大族的力量。
    这段时间弘治帝有些烦恼,正是因为闹的热热闹闹的党争!
    大梁才是立国六十年,但是也是出现了一个开国以来便是存在的问题——勋贵势力尾大不掉!
    当年的大梁太祖本来就是在众多的枭雄之中最是不显眼的人,前半生也为有大成就,甚至可以说一声颠沛流离,一直到中年才是有了自己的基业,接近晚年才是成就帝业。
    登基不到数年之后,梁太祖便是驾崩了。
    这样的情况之下,大梁太祖自然是不可能学朱元璋,直接杀一批开国功勋,为自己的后代扫平一切的阻挡。
    同时他也不像是朱元璋那样的枭雄心性,有着铁血手段,可以杀一个血流成河!
    可以说这位大梁太祖人格魅力强烈,同时手段不显得狠辣,倒是有几分像刘备!
    他前半生流离颠倒,蒙身边的文武大臣都是不弃,跟随着他大半生,好不容易可以安享富贵,他自然是不忍心。
    大梁太祖没能解决的问题,紧接着的两代帝王自然也是没能解决,本身他们就没有太祖一样的威望,于是问题一直拖了下来直到弘治帝这里。
    这样的情况之下,自然是积累了一大批的开国元勋,这些元勋都是传宗接代,出现了一个个的勋贵大族,同手手上把控着大梁超过半数的军权,由不得弘治帝不忌惮。
    当然,这些勋贵也懂事,虽然是执掌的军权但是内部依旧是存在着许多的矛盾,这是在示意整个勋贵集体不是铁板一块,想要让皇帝放心。
    但是很明显,皇帝放不下心!
    虽然是知道勋贵内部不可能是一个铁板,但是弘治帝更是担心万一这一切都是做出来欺瞒自己的呢?
    这样问题就大了!
    而且即便是不是铁板一块,但是都是勋贵,底子都是一样的,屁股坐的位置都是一样的,脑袋的偏向也是一样的!
    军权太盛!
    绝对是帝王所不能容许的!
    相对于勋贵,弘治帝更是喜欢那些文臣,不是因为文臣清廉,仅仅是因为文臣最是好控制,手上没有力量,同时对自己身下的这个位置没有威胁!
    至于说文臣背后的世家大族,乡绅豪强,这是难以避免的。
    无论是谁,即便是寒门士子,平民百姓,只要是手上握着全力,过上几代也是成了世家。
    弘治帝看的清楚,问题是永远不可能解决的,只能是不断的推延。
    这推延的对象也有考究,寒门最好,没有根基,成势最晚,能够推延的更久,那些前朝没落的世家大族出身人稍差,然后才是世家大族。
    而勋贵已经是尾大不掉了,不能推延下去的
    这样的情况之下,弘治帝也是推出来自己的臣子前来对抗这些勋贵。
    而丞相李济世便是这个人!
    李济世乃是三朝元老,门人旧故遍天下,可以说的文人的领袖人物之一,只有这样的人物才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靶子,扛得住勋贵集体的反噬。
    李济世也是与早就意识到了勋贵手中的力量太大的现实情况。
    在他眼中这不但是不利于皇权的稳固,更是不利于整个朝廷的体系,武强文弱,不能平衡!
    这是对于文臣集体的利益的侵占!
    所以这前两代帝王之时,他都是曾经上书过这个问题,只是没有得到皇帝的重视,或者是皇帝心中明白,但是没有魄力去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当时的李济世不但是没有得到皇帝的支持,反而是得到了勋贵的敌视。
    当然,本来朝中的文武就是两个体系,互相对立的,无论是利益的需求或者是对帝王的迎合都是需要这个效果。
    弘治帝无需多做,只要是要是将李济世推出来,李济世自然是愿意和勋贵斗,甚至是会想着办法从那些勋贵手上争取到一定的军权。
    李济世是聪明人,虽然是知道皇帝心思,但是他甘心当这一把刀,因为这也是符合整个文臣集体的利益的。
    对勋贵集团动刀子,完全符合自己的政治利益的需求!
    而这个过程之中,弘治帝不需要做太多,只需要表示出来一副左右为难,两不相帮的模样就好,就可以坐山观虎斗。
    当然,他只是需要在关键的地方有着稍稍的偏向,便是能够达到目的。
    所以说,弘治帝的帝王心术不错,政治手段的运用也是熟练。
    挑起手下人的矛盾,又是控制着矛盾的范围,不让矛盾扩大。
    能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解决自己的问题,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树立起来一个李济世当一个靶子,让所有的攻击都是打在靶子上,自己抽身事外。
    最后通过靶子的树立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将自己完美的摘了出去!
    至于说,稍后文臣武将之间的隔阂虽然是更深,但是这不在弘治的考虑范围之中,或者是他对此也是乐见其成。
    大多数的帝王都喜欢斗,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任太虚当过帝王,知道帝王的心理,准确的说起来这是因为一个心理问题。
    帝王意味着九五之尊,他或许的寂寞的,感觉到世间的一切都是唾手可得,和别人斗一斗又是有些挑战性的,看着别人斗也是能有一些乐子!
    属下的人斗起来,只要是能不失控,他也是欢喜的,毕竟这是有利于帝王的平衡之道
    很明显,几年前,随着出身文臣的李济世的贤婿成为北疆总督,消减了勋贵们手中的军权,就是弘治帝达到自己目的一个表现。
    可惜本来在弘治帝看来这应当只是一个开始,接下里就是继续的慢慢瓦解这勋贵们手中的权势、军权!
    但是没想到李济世的那个贤婿居然是一个废物,居然兵败铁木尔,丢了嘉峪关,给你勋贵集团反噬的借口。
    加上彼时的南方也是出了乱子,弘治帝为了继续控制住局势,果断的给了勋贵集团一个枣子。
    前去镇压南方的那个老将便是目前勋贵集团之中的一个老资格,弘治帝对其极力的笼络,不但是为了稳住南方的局势。
    也是为了表现出来一个态度,表现给勋贵的态度。
    让勋贵们知道他依旧是重用勋贵的,他依旧是需要勋贵们的支持的!
    这次的党争便是勋贵们裹挟着兵部尚书然后主动对着丞相李济世的发难!
    之前弘治帝愿意看着他们斗,前提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这一场党争明显是达不到这个目的。
    所以此时的弘治帝也是有些烦恼!
    此时看着任太虚的寒门身份,弘治帝不由得有些欣喜,想着要真是朝中大臣都是寒门出身。
    现在就没有这么多麻烦了,或者说这一尾大不掉的情况又是可以拖延百年!
    想了想,弘治帝不由喃喃道:“或许当真是应该在寒门身上多下一点注,若是能扶持起来寒门,目前的局势便是会好上太多,三足鼎立总是要比两国对峙好多了,也是更稳固,更不容易失控!”
    此时的任太虚自然是不知道托永乐公主的福,自己已经是进了弘治帝的眼,甚至是间接的让弘治帝下定决心在寒门身上下注。
    或许任太虚却是会成为其中的一个受益者,毕竟他就是彻彻底底的寒门!
    而且是根正苗红,随着大梁的建立,才是慢慢崛起的寒门!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88730/2061812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