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5有钱就行
推荐阅读:穿越者大联盟、我的神秘赶山异闻、犁汉、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诡秘之主:瑶光、刚毅坚卓的他们、机战:从高达OO开始、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斗罗:萧炎穿越成唐三兄弟、这无限的世界、
报纸也算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行业了,华国在千多年前就出现了报纸的原始形态,在当时叫邸报,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而现代报纸的雏形则出现在几百年前,由索恩在德国出版了《艾维苏事务报》,每周出版一次,这是西方最早定期出版的报纸。
在上个世纪初,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报纸的发行量开始直线上升,迎来了报业的黄金年代。
即便是在借助无线电技术发展起来的广播行业,在收音机开始进入到千家万户以后,对报纸的影响也相对很小,并没有产生很大的抑制作用。
真正对报纸产生了一些影响的还是电视的出现,图形语音的即时传送效果,第一次对报纸构成了一定的压力。
不过电视的局限性也非常大,远没有报纸和收音机使用方便,而且因为两种媒体的特点,很快就形成了早上看报纸,晚上看电视的习惯,看报纸和电视的时间被错开,所以还是没有对报纸行业构成很严重的影响。
毕竟这个时代逐渐开始成形的传媒产业就是纸媒、广播和电视三类,纸媒是把文字和图片刊印在纸张上,广播传递的是声音,而电视则是声音和活动图像,各有优缺点,到是构成了一副比较和谐的共存环境。
大家看报纸,其实无非就是想要了解一些自己不知道的新闻或者消息。
在没有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以前,报纸是各种新闻的最主要信息渠道,这一事实让其成为大部分人不可或缺的产品。
不过在网络出现后,一切似乎都出现了一点变化。
网络技术虽然出现的比较晚,可是技术发展却非常迅速。
特别是最早出现的新闻网站,直接从报纸和电视台挖走优秀的编辑队伍,他们熟知民众的需求,很快就把网络新闻做得有声有色,吸引到大量的读者。
报纸的总销量下降其实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只不过在当时还不算很严重,而在近几年新闻网站的大量出现后,报纸的销量开始出现断崖式下跌,很多报社不止是亏损严重,而是已经到了维持运转都举步维艰。
柳颖在欧陆收购的大量报社其实都是被市场淘汰下来的,他们已经无法维持基本的运转,需要新东家为他们提供新鲜血液,否则只能破产倒闭一途。
以前对于柳颖在多个国家不断投钱买下报社,陈凡并不怎么在意,其实就算到现在,他也不怎么关注,毕竟这些报社的价值就那么大,就算最后破产也亏不了多少钱。
而且春节期间就听到柳颖说,依科斯公司打算开始进军电视产业,准备在已经收购的几家有线电视台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覆盖范围在进行整合,最终做成一个规模和影响力都较大的电视台。
好吧,陈凡当时一点都没有心疼钱,因为至少在他看来,买电视台似乎比买报社安全一些,虽然电视台的投资更大,但是至少电视的生命力似乎比报社要强多了。
所以,在今天这个时候,陈凡猛然听到柳颖已经同意了莱顿关于公司新的发展战略,要加大对地方小报社的收购,那是非常惊讶和抵触的。
“你在开玩笑吗?在这个时候收购地区小报?”
陈凡犹豫的反问道,语气中透露着不高兴。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是我看了莱顿的计划书,我觉得非常棒......”
柳颖听出了陈凡此时的情绪,其实她何尝不知道纸媒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正在下降,所以她也尝试过改变,包括把报社资源搬上网络,建立依科斯公司的网站,希望吸引到一些读者。
虽然到目前为止,貌似网站做的还不错,网站的估值是被资本推高了,但是盈利难题始终还是摆在她的面前,当然这不是她们一家网站的难题,而是整个行业的难题,没有找到有效的变现方法。
“我们对读者进行了调查,国际性大事件他们是感兴趣,可是我们公司旗下的报社可都没有什么优势,而我们发现读者的反馈中对本地新闻的关注其实也是非常高的。
他们想要了解当地每天发生的事儿,还有......”
在柳颖似乎打算在电话里把莱顿制定的新战略和陈凡好好摆谈下的时候,陈凡感觉手里的手机有点发热了,“好了媳妇儿,别再说那个计划了,直接把计划书发我邮箱里,我抽时间看看。”
“好吧,我一会儿就把计划书发给你看。”
柳颖听出陈凡兴致缺缺,自然也立马停止了向陈凡推销他们的公司新战略。
“回到先前的问题,我不反对你那边继续扩大业务,估计那些报社也不值几个钱,不过很快要到来的米国之行没有问题吧,把工作交给莱顿他们好了,你肯定会在公司里留下可以信任的人的,有他们看着,我们还是去米国好好转转怎么样?”
陈凡又把话题转回到之前,半月内就应该要进行的米国之行上。
听到陈凡都已经安排好了,直接让莱顿负责收购交易,柳颖虽然还是很想自己亲自上,可是......
“好,我等你的消息,米国那边完成收购,我们一起去米国看看。”
柳颖松口答应了,工作是做不完的,交给手下人做也一样,毕竟计划就是莱顿制定的,他应该能轻松驾驭这次收购计划。
晚上陈凡回家后,在家里打开电脑下载了柳颖发来的邮件,关于依科斯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计划书。
计划书开篇还是不错了,明确了现在报业面临的难题,因为部分读者读报看新闻改变为上网看新闻,导致读者人数减少,报纸销量下降。
这里面没有电视和电台什么事儿,因为这两个媒体产生的时间已经很长了,该分流的读者也早就分流了,所以最近几年报纸销量锐减的锅,大部分业内人士都认为是因为网络新闻的兴起。
紧接着计划书就用纸媒和网络新闻站进行了对比,分列出各自的优劣,在最后总结的时候很明确的得出了一个定义,在时效性和互动性方面,网络新闻拥有毋庸置疑的优势,这也恰恰是网络新闻能够吸引到读者的重要原因。
报纸是无论如何也可不可能随时发刊的,在时效性方面一直都是所有媒体中最弱的一环,电视、电台可以随时插播重要新闻,而报纸没这个能力,所以时效性上报业从业者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怎么改革,解决这个弊端。
而他们的应对之法则是在新闻爆出来后,进行深挖细耕,通过追踪深入报道来吸引读者。
但是这个优势在网站新闻搞出热点专栏后,优势也是荡然无存。
当然,纸媒的重要性还是有的,这就是到目前为止,因为记者群体大多栖身于报社,新闻网站还没有建立起庞大的记者队伍,导致现在的新闻网站大多是在对纸媒的新闻进行二次加工,很少有独家消息。
但是按照莱顿的分析,这个难题相信在未来不长的时间里就会逐渐解决,因为现在这类网站已经注意到这个短板,开始了补齐,他们吸引独立记者和自由撰稿人为他们服务,以期获得报道的优先权。
也是因为纸媒已经遍布社会各阶层的消息渠道,在信息收集上还占有绝对的优势。
因为现在新闻网站的规模还小,他们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大新闻上,而对地方上发生的小事件报道很少,除非具有轰动性的消息外,大多都被无视掉了,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做这件事儿。
正是因为这个缺陷,按照莱顿的设想,收购一些地区性的报社,通过他们收集地方上的消息。
根据读者反馈信息,他们除了对世界性的大事件感兴趣外,对本地方发生的各种信息也是非常有兴趣了解的。
只不过,这类报社因为销量不足,大多已经濒临倒闭。
对于这类报社,总价都不会很高,所以投资不会太大,可是却可以深入到社会底层,了解并报道相关的新闻。
在莱顿的计划里,优先选择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的城镇社区的报社进行收购,以他们为点辐射周边,并且为各国收购的总报社传递信息,供报社编辑筛选新闻。
当然,这些消息全部都要登上依科斯公司的新闻网站,这也是吸引地方上的网民,增加公司新闻网站影响力的一个方式,提供给他们当地的时事新闻。
后面的其他内容陈凡就没怎么仔细看了,其实看到中间的时候,陈凡也大致猜出莱顿的想法,编织一张蜘蛛网,把城镇乡村围进去。
在大都市里争不过那些主流大报,那就把目光转移到地方上去,吸引地方读者。
虽然不清楚莱顿这个计划实施下去会取得什么效果,但是陈凡感觉貌似还是有点靠谱的。
看看时间,已经是晚上9点多,欧陆那边是下午时间,也不知道柳颖这个时候是在公司还是在家里。
陈凡摸出手机就拨了出去,他不打算阻止这个计划,就想莱顿在计划书里说的那样,筛选10到20家地方报社进行收购,他们将成为试点,一旦策略有效就继续扩大,反之则放弃。
就算20家这样的地方小报,陈凡估计需要的资金也就几百万米元就够了,还真是,试错成本不算高。
电话响了两声后就被接起,柳颖慵懒的声音从话筒里传出。
“呵呵.....我看过你发来的资料了,还可以,反正投入的成本不高,姑且一试,不行就放弃。”
和自家媳妇儿说笑了几句后,陈凡就把话头转回到这次打电话的重点上。
“我就知道你也能看出来这个计划的优点,思路还是不错的,投入的成本也不多。”
柳颖在电话那头笑道,声音中透露着她的喜悦。
“那你还是尽快安排吧,既然莱顿提出了这个计划,那么就让他负责做下去,你就老实待着等我的消息,到时候我先飞你那里,我们再一起过去。”
陈凡说道。
“也好,我前两天又见了波音的销售经理,他们也邀请我过去看他们的产品,说安排样机飞过来,既然要去米国,那我就让他们不用飞过来了,我们直接去他们工厂看。”
柳颖在电话里说道。
“747那样的大飞机,他们还有样机供客户尝试?”
陈凡可是看过一些报道的,知道这些订制的私人飞机都是价格不菲,动辄数亿米元。
因为买这些飞机的都是富豪阶级,他们对自己的私人飞机不仅是在安全上考虑很多,更重要的还就是在飞机上的享受。
之前自己就土包子了,看了庞巴迪的样机就觉得好,其实自己买的还是普通型号,几乎都没有过多的修改设计装修。
去年一家人登上了自家新买的“鸿运”号豪华游艇,虽说这船是别人订制的,可是柳颖在确定买下来后还是进行了很多的修改,也是登上这条船,陈凡才知道其实飞机和游艇都是可以按照主人的喜好进行大规模改造的,当然,如果改动太大的话,安全性就需要评估了。
其实这条船也不是陈凡掏的钱,还是挂在超凡投资公司名下,由公司出钱买下来的,最早使用这船的就是郑小胖。
没办法,现在超凡投资公司自己的业务有点挣钱,不买点东西花销,每年的所得税缴的让郑小胖有点心痛。
“他们公司有一架747技术验证机,除了用于技术验证外,也按照私人飞机的设计进行了改造,他们公司平时也把他做为公司商务机在使用。”
柳颖在那边笑嘻嘻的说道,“按詹姆斯莱姆的说的,他们工厂厂房里现在就有3架私人定制的747大型客机在制造中,其中两架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工作,我们可以看到实物。”
“生意挺好的,这3架飞机价值估计超过十亿米元了。”
陈凡有点感叹,这世界有钱人是真的多。
“就是我们现在预订的话,开工按照合同排序也要等到年底才能开始制造,前面已经有几分合同在排队了。”
柳颖在电话里继续说道。
“加钱,问能不能插队?”
听到新订制的飞机要等到年底才能开始建造,陈凡心里一合计,造一架飞机至少也得两三个月时间,还有至少半年进行内部装饰,试飞......
那不是说要明年年底才能拿到飞机?
而现代报纸的雏形则出现在几百年前,由索恩在德国出版了《艾维苏事务报》,每周出版一次,这是西方最早定期出版的报纸。
在上个世纪初,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报纸的发行量开始直线上升,迎来了报业的黄金年代。
即便是在借助无线电技术发展起来的广播行业,在收音机开始进入到千家万户以后,对报纸的影响也相对很小,并没有产生很大的抑制作用。
真正对报纸产生了一些影响的还是电视的出现,图形语音的即时传送效果,第一次对报纸构成了一定的压力。
不过电视的局限性也非常大,远没有报纸和收音机使用方便,而且因为两种媒体的特点,很快就形成了早上看报纸,晚上看电视的习惯,看报纸和电视的时间被错开,所以还是没有对报纸行业构成很严重的影响。
毕竟这个时代逐渐开始成形的传媒产业就是纸媒、广播和电视三类,纸媒是把文字和图片刊印在纸张上,广播传递的是声音,而电视则是声音和活动图像,各有优缺点,到是构成了一副比较和谐的共存环境。
大家看报纸,其实无非就是想要了解一些自己不知道的新闻或者消息。
在没有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以前,报纸是各种新闻的最主要信息渠道,这一事实让其成为大部分人不可或缺的产品。
不过在网络出现后,一切似乎都出现了一点变化。
网络技术虽然出现的比较晚,可是技术发展却非常迅速。
特别是最早出现的新闻网站,直接从报纸和电视台挖走优秀的编辑队伍,他们熟知民众的需求,很快就把网络新闻做得有声有色,吸引到大量的读者。
报纸的总销量下降其实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只不过在当时还不算很严重,而在近几年新闻网站的大量出现后,报纸的销量开始出现断崖式下跌,很多报社不止是亏损严重,而是已经到了维持运转都举步维艰。
柳颖在欧陆收购的大量报社其实都是被市场淘汰下来的,他们已经无法维持基本的运转,需要新东家为他们提供新鲜血液,否则只能破产倒闭一途。
以前对于柳颖在多个国家不断投钱买下报社,陈凡并不怎么在意,其实就算到现在,他也不怎么关注,毕竟这些报社的价值就那么大,就算最后破产也亏不了多少钱。
而且春节期间就听到柳颖说,依科斯公司打算开始进军电视产业,准备在已经收购的几家有线电视台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覆盖范围在进行整合,最终做成一个规模和影响力都较大的电视台。
好吧,陈凡当时一点都没有心疼钱,因为至少在他看来,买电视台似乎比买报社安全一些,虽然电视台的投资更大,但是至少电视的生命力似乎比报社要强多了。
所以,在今天这个时候,陈凡猛然听到柳颖已经同意了莱顿关于公司新的发展战略,要加大对地方小报社的收购,那是非常惊讶和抵触的。
“你在开玩笑吗?在这个时候收购地区小报?”
陈凡犹豫的反问道,语气中透露着不高兴。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是我看了莱顿的计划书,我觉得非常棒......”
柳颖听出了陈凡此时的情绪,其实她何尝不知道纸媒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正在下降,所以她也尝试过改变,包括把报社资源搬上网络,建立依科斯公司的网站,希望吸引到一些读者。
虽然到目前为止,貌似网站做的还不错,网站的估值是被资本推高了,但是盈利难题始终还是摆在她的面前,当然这不是她们一家网站的难题,而是整个行业的难题,没有找到有效的变现方法。
“我们对读者进行了调查,国际性大事件他们是感兴趣,可是我们公司旗下的报社可都没有什么优势,而我们发现读者的反馈中对本地新闻的关注其实也是非常高的。
他们想要了解当地每天发生的事儿,还有......”
在柳颖似乎打算在电话里把莱顿制定的新战略和陈凡好好摆谈下的时候,陈凡感觉手里的手机有点发热了,“好了媳妇儿,别再说那个计划了,直接把计划书发我邮箱里,我抽时间看看。”
“好吧,我一会儿就把计划书发给你看。”
柳颖听出陈凡兴致缺缺,自然也立马停止了向陈凡推销他们的公司新战略。
“回到先前的问题,我不反对你那边继续扩大业务,估计那些报社也不值几个钱,不过很快要到来的米国之行没有问题吧,把工作交给莱顿他们好了,你肯定会在公司里留下可以信任的人的,有他们看着,我们还是去米国好好转转怎么样?”
陈凡又把话题转回到之前,半月内就应该要进行的米国之行上。
听到陈凡都已经安排好了,直接让莱顿负责收购交易,柳颖虽然还是很想自己亲自上,可是......
“好,我等你的消息,米国那边完成收购,我们一起去米国看看。”
柳颖松口答应了,工作是做不完的,交给手下人做也一样,毕竟计划就是莱顿制定的,他应该能轻松驾驭这次收购计划。
晚上陈凡回家后,在家里打开电脑下载了柳颖发来的邮件,关于依科斯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计划书。
计划书开篇还是不错了,明确了现在报业面临的难题,因为部分读者读报看新闻改变为上网看新闻,导致读者人数减少,报纸销量下降。
这里面没有电视和电台什么事儿,因为这两个媒体产生的时间已经很长了,该分流的读者也早就分流了,所以最近几年报纸销量锐减的锅,大部分业内人士都认为是因为网络新闻的兴起。
紧接着计划书就用纸媒和网络新闻站进行了对比,分列出各自的优劣,在最后总结的时候很明确的得出了一个定义,在时效性和互动性方面,网络新闻拥有毋庸置疑的优势,这也恰恰是网络新闻能够吸引到读者的重要原因。
报纸是无论如何也可不可能随时发刊的,在时效性方面一直都是所有媒体中最弱的一环,电视、电台可以随时插播重要新闻,而报纸没这个能力,所以时效性上报业从业者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怎么改革,解决这个弊端。
而他们的应对之法则是在新闻爆出来后,进行深挖细耕,通过追踪深入报道来吸引读者。
但是这个优势在网站新闻搞出热点专栏后,优势也是荡然无存。
当然,纸媒的重要性还是有的,这就是到目前为止,因为记者群体大多栖身于报社,新闻网站还没有建立起庞大的记者队伍,导致现在的新闻网站大多是在对纸媒的新闻进行二次加工,很少有独家消息。
但是按照莱顿的分析,这个难题相信在未来不长的时间里就会逐渐解决,因为现在这类网站已经注意到这个短板,开始了补齐,他们吸引独立记者和自由撰稿人为他们服务,以期获得报道的优先权。
也是因为纸媒已经遍布社会各阶层的消息渠道,在信息收集上还占有绝对的优势。
因为现在新闻网站的规模还小,他们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大新闻上,而对地方上发生的小事件报道很少,除非具有轰动性的消息外,大多都被无视掉了,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做这件事儿。
正是因为这个缺陷,按照莱顿的设想,收购一些地区性的报社,通过他们收集地方上的消息。
根据读者反馈信息,他们除了对世界性的大事件感兴趣外,对本地方发生的各种信息也是非常有兴趣了解的。
只不过,这类报社因为销量不足,大多已经濒临倒闭。
对于这类报社,总价都不会很高,所以投资不会太大,可是却可以深入到社会底层,了解并报道相关的新闻。
在莱顿的计划里,优先选择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的城镇社区的报社进行收购,以他们为点辐射周边,并且为各国收购的总报社传递信息,供报社编辑筛选新闻。
当然,这些消息全部都要登上依科斯公司的新闻网站,这也是吸引地方上的网民,增加公司新闻网站影响力的一个方式,提供给他们当地的时事新闻。
后面的其他内容陈凡就没怎么仔细看了,其实看到中间的时候,陈凡也大致猜出莱顿的想法,编织一张蜘蛛网,把城镇乡村围进去。
在大都市里争不过那些主流大报,那就把目光转移到地方上去,吸引地方读者。
虽然不清楚莱顿这个计划实施下去会取得什么效果,但是陈凡感觉貌似还是有点靠谱的。
看看时间,已经是晚上9点多,欧陆那边是下午时间,也不知道柳颖这个时候是在公司还是在家里。
陈凡摸出手机就拨了出去,他不打算阻止这个计划,就想莱顿在计划书里说的那样,筛选10到20家地方报社进行收购,他们将成为试点,一旦策略有效就继续扩大,反之则放弃。
就算20家这样的地方小报,陈凡估计需要的资金也就几百万米元就够了,还真是,试错成本不算高。
电话响了两声后就被接起,柳颖慵懒的声音从话筒里传出。
“呵呵.....我看过你发来的资料了,还可以,反正投入的成本不高,姑且一试,不行就放弃。”
和自家媳妇儿说笑了几句后,陈凡就把话头转回到这次打电话的重点上。
“我就知道你也能看出来这个计划的优点,思路还是不错的,投入的成本也不多。”
柳颖在电话那头笑道,声音中透露着她的喜悦。
“那你还是尽快安排吧,既然莱顿提出了这个计划,那么就让他负责做下去,你就老实待着等我的消息,到时候我先飞你那里,我们再一起过去。”
陈凡说道。
“也好,我前两天又见了波音的销售经理,他们也邀请我过去看他们的产品,说安排样机飞过来,既然要去米国,那我就让他们不用飞过来了,我们直接去他们工厂看。”
柳颖在电话里说道。
“747那样的大飞机,他们还有样机供客户尝试?”
陈凡可是看过一些报道的,知道这些订制的私人飞机都是价格不菲,动辄数亿米元。
因为买这些飞机的都是富豪阶级,他们对自己的私人飞机不仅是在安全上考虑很多,更重要的还就是在飞机上的享受。
之前自己就土包子了,看了庞巴迪的样机就觉得好,其实自己买的还是普通型号,几乎都没有过多的修改设计装修。
去年一家人登上了自家新买的“鸿运”号豪华游艇,虽说这船是别人订制的,可是柳颖在确定买下来后还是进行了很多的修改,也是登上这条船,陈凡才知道其实飞机和游艇都是可以按照主人的喜好进行大规模改造的,当然,如果改动太大的话,安全性就需要评估了。
其实这条船也不是陈凡掏的钱,还是挂在超凡投资公司名下,由公司出钱买下来的,最早使用这船的就是郑小胖。
没办法,现在超凡投资公司自己的业务有点挣钱,不买点东西花销,每年的所得税缴的让郑小胖有点心痛。
“他们公司有一架747技术验证机,除了用于技术验证外,也按照私人飞机的设计进行了改造,他们公司平时也把他做为公司商务机在使用。”
柳颖在那边笑嘻嘻的说道,“按詹姆斯莱姆的说的,他们工厂厂房里现在就有3架私人定制的747大型客机在制造中,其中两架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工作,我们可以看到实物。”
“生意挺好的,这3架飞机价值估计超过十亿米元了。”
陈凡有点感叹,这世界有钱人是真的多。
“就是我们现在预订的话,开工按照合同排序也要等到年底才能开始制造,前面已经有几分合同在排队了。”
柳颖在电话里继续说道。
“加钱,问能不能插队?”
听到新订制的飞机要等到年底才能开始建造,陈凡心里一合计,造一架飞机至少也得两三个月时间,还有至少半年进行内部装饰,试飞......
那不是说要明年年底才能拿到飞机?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89765/319836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