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 > 1255再铸鼎 > 第523章 煤铁复合体 上

第523章 煤铁复合体 上

推荐阅读: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封神:从吞噬补天石开始东京大律师:开局律所破产我在三国骑砍无双红龙有仙术这个武圣血条太厚洪荒:阐教大师兄,我是广成子不死秦王,从吃下金蝉开始我白锦一身正气带着淘宝去修仙

    1266年,6月8日,金口市,五龙河大铁厂。
    在给崂山学宫的学生们讲了一阵子课之后,季国风又来到了隔壁的五龙河大铁厂,关心起了那里的生产情况。这正巧遇上了来监察的孙长天,于是便同行逛了起来。
    孙长天作为孔嘉谊的亲密战友,自上次分家,哦不对是建制之后,从财政部转到了东海商社工作,也就是代表全体大会掌握社属企业的那个机构,平时屁事不干,就在各企业之间游走着挑刺。五龙河大铁厂作为社属企业中的龙头,自然也逃不开。
    五龙河上的大型水力轮组已经增加到了五组,在夏季丰沛的水力推动下,总功率超过了200kw。在如此庞大的功率带动下,这片工业区的钢铁月产量已经超过了一千吨,可以说是在源源不断地向外喷吐着钢铁,为其他地区的工业打下了根基。当然,在大功率蒸汽机已经出现的现在,再花费高昂的成本建设水力轮组已经不太划算了,下一步厂区在水力应用上会更倾向于小功率易部署的水车,只用于灵活小规模的应用场景,比如小型零部件的加工。
    为了供应这个巨兽的胃囊,每天都会有十艘以上的运输船到岸,将铁矿石、生铁、煤炭以及其他原料运输到这里。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于莱芜,剩下的则是其余地区各个小矿的出产,还有些来自于高丽、日本的进口货。
    这么庞杂的原料来源其实并不是好事,会影响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不过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而且好在这几年工业部也培养出了不少人才,大铁厂在仓库区设立了一个检验中心,到货后会首先把这些原料验明成分、品相然后分类,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相应的,在产品末端,还有另一个检验中心,验明产品成分、性能,分类成不同的牌号,以供不同的客户按需购买——这种检验分类的办法,是不亚于技术革新本身的重大改进,使得钢材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
    此时,正有一艘来自于连云郡的低干舷大货船驶入了河港内,码头上的水力起重机呼啸了起来,将一托盘一托盘的生铁锭从船舱中搬运到岸上的铁轨上,又在几艘瀛山矮马的拖拽下奔向了西边的库房。
    季国风正巧看到了这幅场景,于是趁机对身边的孙长天说道:“看,从莱芜来的生铁,到了这边还得重新煮成铁水,得浪费多少燃料啊。还不如直接在原产地设置炼钢产线,一步到位炼成钢呢。”
    莱芜由于地处“边陲”,在发展上一向受到大会的限制。据某些股东的想法,那里只需要做原料产地源源不断往五龙河输送铁矿石和煤炭就好了,当初要不是因为运力的限制,是不会同意在那边建设高炉把铁矿炼成生铁的。但是季国风不这么想,他认为莱芜煤铁双丰,发展潜力不是五龙河这边能比的,本就应当发展成大型煤铁基地,至于安全问题……在不断膨胀的东海军力面前,根本不是问题。只是政策上一直放不开,前几年借着改革权益分配的机会,在那边设立了一条炼钢产线,但是后续的扩大就不批准了。而随着五龙河对于煤铁需求的进一步扩大,莱芜那边用于铁矿和煤炭等初级采掘业的产能比重又快速回升了起来。所以季国风现在抓紧每一个机会游说股东们解开对那边的限制。
    孙长天耸耸肩,说道:“有道理,不过我倒是无所谓,你们有这功夫,不如把精力放在扩大产能上,在哪边增产不是增?这么下去,月产万吨的目标哪年能到啊?”
    季国风自信地说道:“这个好说,我们煤铁复合体的闭环已经完成,以后可以自我增殖,只要投资给足了,扩产是很快的!”
    “煤铁复合体?闭环?”孙长天一脸懵逼,“什么意思?”
    季国风指了指河上那一排大水车,说道:“之前的炼钢产能,是我们用外力强行催生出来的,产能因此也受到这些外力的限制。而这几年的技术突破,尤其是蒸汽机和煤气相关技术的成熟,使得这个煤铁复合体彻底完成了闭环。
    蒸汽机摆脱了水力的限制,使得从采矿到机械制造这一系列环节的产能都得到了提升。而蒸汽机的制造和使用也只需要煤和铁,这就意味着更多的煤铁反过来又能部署更多的蒸汽机,整个产业进入了良性循环。同时,煤气解决了高能燃料和夜间照明的问题,使得这个复合体可以持续工作。剩下的就是自然发展的问题了,体系自己就能不断增长壮大,要担心的,反而是原料和运力能不能跟得上,所以这个体系最好还是建在煤铁产地附近。”
    孙长天摆摆手,说道:“听上去不错……算了,这还是你们专业人士操心吧。走,我们还是去厂子里看看吧。”
    说完,他便朝厂区走去了。季国风耸耸肩,也跟了上去。
    大铁厂的规模已经今非昔比,占地面积已经不亚于寻常的小城。地上为了运输方便铺设了蜘蛛网般的钢轨,为此厂区又在各关键节点配置了安全员,以防不熟悉情况的人走错了地方发生事故——这种事故是经常有的,要知道现在厂区之大,即使是厂里的工人也很可能不熟悉隔壁片区的情况。
    两人在厂内几名高级安全员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了新建成的四号高炉附近。
    四号高炉虽然是新建的,但是并没有盲目扩大规模,而是延续了三号高炉的成熟技术。虽说如此,参数在当前来看也相当惊人了。它容积15立方米,光这一个炉子每天就可以生产10吨铁水,足以让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炼铁工坊汗颜。为了供应这个炉子所需的原料,炉旁有一整套的铁轨和起重机组成的系统,用于往内里添加焦炭、铁矿和助剂。除了这个,还有三个35平方米的蓄热式热风炉,利用高炉顶部产生的煤气和外部输入的水煤气为热源,将外来空气加热到八百度以上,之后再送入高炉,便可显着提升高炉的工作效率。为了驱动这些磅礴的空气,足足使用了六台新星150作为鼓风机的动力——其实现在有一台180就够用了,但考虑到冗余度,六台小机器就算坏了一两台也不影响工作,而一台大机器万一出了故障,整个系统都得停下来陪它,所以并没有更换的计划。
    两人到达的时候,车间里正好要倒铁水了。车间主任看到了季国风,只来得及匆匆打了个招呼,便跑到隔壁一个小房间前,恭敬地敲了敲门,说道:“石大匠,该出水了,麻烦您出来看看。”
    “知道呢,别催。”话音刚落,门就主动打开了,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从里面走了出来。他穿着一身与普通工人截然不同的精良浅黄色制服,细节处还用了红线描边,左手拿着一个一看就贵得吓人的人头大小的钟表,随手放到了身后的徒弟手上,整了整衣领,说道:“我可一直看着时间呢。主任,走吧,别耽搁了正事。”
    然后没走两步,这个“石师傅”就看到了季国风,一下子换上了一副笑脸,问候道:“季东家,您过来了啊!”
    季国风笑着挥挥手,说道:“哈,石师傅啊,随便来看看。你不是要看颜色吗?别耽搁了,赶紧去吧!”
    “好嘞,您慢看!”说完,石师傅便背着手,带着徒弟往高炉那边去了。
    这看得孙长天是目瞪口呆,等他走远后,连忙对季国风问道:“老季,那是谁啊?怎么这么牛?等等,那衣服是不是六级工,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扫地僧?”
    工业部现在把技工分为八级,大部分普通工人都是一、二级,三级就算熟练工了,而六级工则是凤毛麟角的存在,再上面的七、八级就是传说中的神仙级了。
    季国风哈哈一笑,说道:“这石师傅可了不得,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看一眼就能知道铁水温度如何、成分有没有偏差。这些东西我们现在没有仪器能检测,质量把控可就靠这些神人了,他看上这么一眼,可就是一块银元入手呢。”
    石师傅全名石镇子,原先是招远县的铁匠,早年来了五龙河大铁厂做工。或许是因为之前打铁时积攒了不少经验,又或许是天赋使然,总之他学习了钢铁成分等基础知识后,在辨识铁水上展现出了过人的能力,目测的结果几乎与最终检验的结果相差无几。这种能力对于缺乏检测手段的东海工业来说极为珍贵,于是他的工级接连提升,待遇也水涨船高。呃,不客气地说,在一部分工业口股东的眼里,他的价值可比大会里某些股东还要高得多呢。
    当然,有类似能力的也不止他一个,其他高炉还有炼钢线也需要类似的“扫地僧”坐镇。工业部也在试图用标准化的训练体系与图表对比来量产这样的工人,不然这么大个体系怎么撑起来呢?拜此所赐,现在大铁厂的质量控制已经不再像几年前那样听天由命了,而是可以主动控制碳含量等一系列指标,虽说仍不精确,但也是个巨大的进步了。
    归根到底,工业生产是“人”在生产,纵使到了21世纪,工程师和工人的素质影响都不能从生产过程中完全摒除呢,更别说现在了。正是因为有着石师傅这样的一个个技艺高超的工人,东海工业体系的根基才得以建立起来,各种奇思妙想才得以在他们的手上实现,不然就只是空中楼阁罢了。
    季国风又给孙长天讲了几个这种“神人”的例子,说话间,石师傅就收工回来了。路过的时候,季国风又跟他打起了招呼:“石师傅,这锅怎么样啊?”
    石镇子说道:“还行,应该是5.3到5.5,杂质少,可以进平炉。”
    季国风由一竖大拇指:“那好啊,你辛苦了!”
    石镇子连忙朝他一摆手,说道:“哪里哪里,您才是辛苦~”说完,就又回了他那个小屋去了,这洒脱看得孙长天是啧啧称奇。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90860/199858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