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页
推荐阅读: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封神:从吞噬补天石开始、东京大律师:开局律所破产、我在三国骑砍无双、红龙有仙术、这个武圣血条太厚、洪荒:阐教大师兄,我是广成子、不死秦王,从吃下金蝉开始、我白锦一身正气、带着淘宝去修仙、
“另外一件就是加强我们自己的防备——”
“有这封信在此,就说明这‘铜环三六’的目标一定是武元和桃源。”
毕竟这山匪的背后其实是利益之争,要把失去的夺回来,那就必须赶走贾放,赶走袁化。
“尤其是武元县——我们拥有一座,有城墙,同时城墙里还有对方内应的城池!”
第149章
“内应?!”夏省身正在喝茶, 听见这个字眼当即被散茶叶呛到,咳嗽了半天,才艰难地抬起眼看着贾放。
“对, 内应。”贾放点点头,“这对武元县城来说有点儿糟糕。人都以为武元县城有一座城墙, 山匪来时只要将城门一关, 就能扛个半年, 就像三十年前一样。”
三十年前, 七洞十三寨反叛的时候就是这样, 武元县在城墙的保护之下, 愣是支持了半年, 一直等到平南大营招安了两个最大的寨子,让叛军山匪自相残杀,自己灭亡。
但这次, 武元县里竟然有人传讯通匪, 到时候围起城来, 保不齐就会有人来个里应外合什么的。
“但是内应对我们来说是有帮助的,通过内应的反应,我们大致可以猜到对方的计划是什么。或者我们也可以控制住内应,代替内应与山匪们交流,这一点虽然难度比较大,但是收获也很大……”
这边贾放与郑伯宜、南永前交流起来, 一时便将老大人夏省身冷落在了一边。
夏省身只是寂寞地继续喝茶。他倒也不怕,毕竟都已经这样一把年纪了, 他相信自己就算是身死异乡,贾放也一定会送他回归故土,落叶归根。
但是他实在是没有想到, 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南方,偏偏是那些读过书,曾在衙门里当过差,家大业大的豪族,尽干那些不是人干的事——明明这些人都是接受过圣人教化的呀。
可怜夏大人,越想越郁闷。
“南先生,请你尽快联系平南大营的将领,我要安排调兵。”贾放说。
这一句话将夏省身从沉思中惊醒,连忙道:“平南大营指望不得!”
花厅里所有人都转过脸向夏省身看过来。夏省身便道:“你们没听过侬智高叛乱之事吗?”
花厅里其他人纷纷伸手去托住下巴。贾放半天才艰难地说:“听过是听过……可是这,这不是本朝的事吧——”
据贾放所知,侬智高是北宋时广源州人,曾起兵反宋,自建大南国,曾经数次大挫宋兵,最终败于狄青之手,不知所终。而侬智高的这段历史,在这个时空也有,广源州距永安州不远,也是他南方十州之一。
谁知夏省身面无表情地说:“侬智高在叛乱之初之所以能够势如破竹,连下数城,除了其人作战勇猛之外,跟当时宋军南方大营的兵力有极大的干系。换到本朝……应当也是一样的。”
贾放和他的两个幕僚都是聪明人,一下子就听懂了。侬智高刚开始时这么厉害,后来却被狄青率领大军征服,说白了就是宋军当时南方大营的兵力不行。
郑伯宜点头道:“听闻平南大营吃空饷的情形十分严重,永前,你是否有可能估算大营可调之兵一共有多少?”
南永前面无表情地道:“最多不过三万。”
贾放登时伸手捂住胸口,硬生生忍住几乎要吐血的冲动——要知道,账面上南方大营可是拥有十万人的大军啊!
镇守南方国门全靠这座平南大营。
然而实际情况竟是,平南大营吃空饷的情况太过严重,以至于整座大营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现役士兵。
关键是,此前贾放还在武元县他的节度使府署里见过平南大营的那些将官,一个个都精神抖擞,装备精良。见了他这个“节度使”,丝毫不提任何有关大营里人员不足,武器装备有差的情况。
难怪红楼中有贾探春远嫁南海和亲之说,还有说是南安太妃是为了从南方夷人手中换回南安王,不得已从贾家认了干闺女探春,千里迢迢地送到南方去和亲。
换了他贾放是南安王,带着手下这号称十万,实则只有三万人的大营,再加上欺上瞒下的将官……那他也得当俘虏啊!
“属下在想,如果对方也知道我们最多只能调三万人的兵,应该会如何。”郑伯宜望着面前的沙盘幽幽地说,那语气,说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些发毛。
“如果是我,我会勾结南夷,令其在边境蠢蠢欲动。”南永前登时拿起了一枚连着针的蓝色棋子,戳在沙盘所绘制的边境上,“令南方大营不得不以两万兵力守住三关两寨。”
他口中的“三关两寨”是国境上的三座关隘和两个兵寨,这五个点能够保住不失,那么南方十州才能说得上安稳。
贾放愁眉苦脸地算:“那么就只剩一万了。”
南永前又抽出两枚蓝色的棋子,埋在永宁州与永安州州府一带,道:“我再分大多数兵力,佯攻永安州与永宁州的州府。为保两处州府要地不失,南方大营每处至少要分上四千兵力。”
“那么就只剩两千了。”贾放继续算,“不对,等等,为什么明知你是佯攻,我还是得花费那么多兵力。”
他自己一旦说出来就自己先明白了:“就是因为你佯攻,我无法判断你会向哪里攻击。为了保住这两个州府,必须出这些兵力戍卫。”
永宁州与永安州,两处都是人口众多的大城,需要平南大营各四千兵力的保护,一点也不为过。
--
“有这封信在此,就说明这‘铜环三六’的目标一定是武元和桃源。”
毕竟这山匪的背后其实是利益之争,要把失去的夺回来,那就必须赶走贾放,赶走袁化。
“尤其是武元县——我们拥有一座,有城墙,同时城墙里还有对方内应的城池!”
第149章
“内应?!”夏省身正在喝茶, 听见这个字眼当即被散茶叶呛到,咳嗽了半天,才艰难地抬起眼看着贾放。
“对, 内应。”贾放点点头,“这对武元县城来说有点儿糟糕。人都以为武元县城有一座城墙, 山匪来时只要将城门一关, 就能扛个半年, 就像三十年前一样。”
三十年前, 七洞十三寨反叛的时候就是这样, 武元县在城墙的保护之下, 愣是支持了半年, 一直等到平南大营招安了两个最大的寨子,让叛军山匪自相残杀,自己灭亡。
但这次, 武元县里竟然有人传讯通匪, 到时候围起城来, 保不齐就会有人来个里应外合什么的。
“但是内应对我们来说是有帮助的,通过内应的反应,我们大致可以猜到对方的计划是什么。或者我们也可以控制住内应,代替内应与山匪们交流,这一点虽然难度比较大,但是收获也很大……”
这边贾放与郑伯宜、南永前交流起来, 一时便将老大人夏省身冷落在了一边。
夏省身只是寂寞地继续喝茶。他倒也不怕,毕竟都已经这样一把年纪了, 他相信自己就算是身死异乡,贾放也一定会送他回归故土,落叶归根。
但是他实在是没有想到, 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南方,偏偏是那些读过书,曾在衙门里当过差,家大业大的豪族,尽干那些不是人干的事——明明这些人都是接受过圣人教化的呀。
可怜夏大人,越想越郁闷。
“南先生,请你尽快联系平南大营的将领,我要安排调兵。”贾放说。
这一句话将夏省身从沉思中惊醒,连忙道:“平南大营指望不得!”
花厅里所有人都转过脸向夏省身看过来。夏省身便道:“你们没听过侬智高叛乱之事吗?”
花厅里其他人纷纷伸手去托住下巴。贾放半天才艰难地说:“听过是听过……可是这,这不是本朝的事吧——”
据贾放所知,侬智高是北宋时广源州人,曾起兵反宋,自建大南国,曾经数次大挫宋兵,最终败于狄青之手,不知所终。而侬智高的这段历史,在这个时空也有,广源州距永安州不远,也是他南方十州之一。
谁知夏省身面无表情地说:“侬智高在叛乱之初之所以能够势如破竹,连下数城,除了其人作战勇猛之外,跟当时宋军南方大营的兵力有极大的干系。换到本朝……应当也是一样的。”
贾放和他的两个幕僚都是聪明人,一下子就听懂了。侬智高刚开始时这么厉害,后来却被狄青率领大军征服,说白了就是宋军当时南方大营的兵力不行。
郑伯宜点头道:“听闻平南大营吃空饷的情形十分严重,永前,你是否有可能估算大营可调之兵一共有多少?”
南永前面无表情地道:“最多不过三万。”
贾放登时伸手捂住胸口,硬生生忍住几乎要吐血的冲动——要知道,账面上南方大营可是拥有十万人的大军啊!
镇守南方国门全靠这座平南大营。
然而实际情况竟是,平南大营吃空饷的情况太过严重,以至于整座大营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现役士兵。
关键是,此前贾放还在武元县他的节度使府署里见过平南大营的那些将官,一个个都精神抖擞,装备精良。见了他这个“节度使”,丝毫不提任何有关大营里人员不足,武器装备有差的情况。
难怪红楼中有贾探春远嫁南海和亲之说,还有说是南安太妃是为了从南方夷人手中换回南安王,不得已从贾家认了干闺女探春,千里迢迢地送到南方去和亲。
换了他贾放是南安王,带着手下这号称十万,实则只有三万人的大营,再加上欺上瞒下的将官……那他也得当俘虏啊!
“属下在想,如果对方也知道我们最多只能调三万人的兵,应该会如何。”郑伯宜望着面前的沙盘幽幽地说,那语气,说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些发毛。
“如果是我,我会勾结南夷,令其在边境蠢蠢欲动。”南永前登时拿起了一枚连着针的蓝色棋子,戳在沙盘所绘制的边境上,“令南方大营不得不以两万兵力守住三关两寨。”
他口中的“三关两寨”是国境上的三座关隘和两个兵寨,这五个点能够保住不失,那么南方十州才能说得上安稳。
贾放愁眉苦脸地算:“那么就只剩一万了。”
南永前又抽出两枚蓝色的棋子,埋在永宁州与永安州州府一带,道:“我再分大多数兵力,佯攻永安州与永宁州的州府。为保两处州府要地不失,南方大营每处至少要分上四千兵力。”
“那么就只剩两千了。”贾放继续算,“不对,等等,为什么明知你是佯攻,我还是得花费那么多兵力。”
他自己一旦说出来就自己先明白了:“就是因为你佯攻,我无法判断你会向哪里攻击。为了保住这两个州府,必须出这些兵力戍卫。”
永宁州与永安州,两处都是人口众多的大城,需要平南大营各四千兵力的保护,一点也不为过。
--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91292/2018911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