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骂娘的长孙无忌
推荐阅读:熊学派的阿斯塔特、食飨之诗、重生八一渔猎西北、领主又红名了、亡灵之息、NBA:我虽然嘴臭,但我打架强、灾变卡皇、黄昏分界、圣杯战争?龙珠战争!、综漫:从尸魂界开始砍穿万界、
“陛下,自我军大败颉利以后,北方的草原也经历了兵灾和旱灾,入秋以来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难过。
据突利等首领给朝廷的求援抵报上说,现在已经到了日日饿死人的地步了,当然这和颉利多年来的穷兵黩武不无关系。
但现在他们已经是我大唐的子民了,朝廷总不能放任不管吧,万一因为饥荒再闹起来,北方将再起战火,生灵又遭涂炭啊。”
话间,长孙无忌将手里的奏本呈给了李世民后,又坐了回去。好不容易忙完了北伐的那些摊子,这又来个求援的,真是让人头疼啊。
“玄龄,各地官仓的存粮还有多少?”
“户部的账面上大概还有三百万石。”
打了这么一场打仗,朝廷没有多少存粮他是知道,没有想到是才剩下这么一点儿。
更让人担心的是,薛延陀部自定襄一役通过各种手段,不断的收敛和吞并小的部族,到目前为之他可是拥有部众几十万。
要是他趁着这个时候跳出来煽动那些饥饿的草原百姓,那转眼间就是泼天的祸事啊。上次从他和张宝相在白道打那一仗就可以看出来,他想取颉利而代之的野心。
但只要夷男一天没有树起反帜就没有理由对他动手,毕竟在北伐的时候他也是大唐的盟友。
一旦朝廷对他用兵,那在草原上将再无诚信可言,恩服草原各族的抱负最终也将付诸东流。
看皇帝打算破财免灾,杜如晦也不得不提醒了一句:“就是把全部官粮都拿出来,赈济各部灾民,怕也支撑不过这个冬天啊。
再说也不能把全部的粮食都拿去赈灾,朝廷还养着那么多的军队还等着供给呢。”
草原上的灾民没粮吃,可能起来反抗朝廷。要是当兵的都没粮吃了,那才是真正的祸事。作为军方的首脑人物怎么保持军队稳定是他要考虑的第一要务。
“就是勒禁腰带挺过了今年,那明年又该怎么办呢。总不能让朝廷连年向这几百万人输送粮食吧,这么以来早晚有一天会把朝廷拖垮的。”,小胖子李泰总算是说了一句明白话,坐在上面的李世民赞赏的看了他一眼。
“这一点朝廷也根本无法做到,这一仗打下来,府库空虚,没有几年的休养生息,中原百姓根本就缓不过来,朝廷又上那给他们找这么粮食呢。”
岑文本再次的否定赈灾的想法,朝廷有多少家底,他这中书侍郎怎么能不知道呢。况且自己的百姓都吃不饱肚子,那有闲粮给那些蛮子呢。
“恩,这么多灾民完全由朝廷养起来显然不行,你们看看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李世民揉了揉有些发胀的脑袋。
他当然知道这些说的都对,大唐养他们一年都养不起,更何况是连年的供给呢。
“陛下,臣以为,当今之计只能是将部分人口内迁,让他们在那些战乱荒弃之地上耕耘,那么到了明年秋天灾民们就可以自给自足了。
这样既就可以使朝廷免除一笔沉重的负担,又可以削弱各部族的实力,可谓两全其美。”
“恩,这个办法可行。”
长孙无忌的谏言立马得到了皇帝的首肯,只要能避免他们作乱在他看来都是好方法。
胡人内迁,自从五胡乱华以来,中原王朝的臣子没人有长孙无忌这个胆子。不管是君王还是大臣,无不怕引火烧身,对待这个事儿就像是碰见瘟疫一样,避之唯恐不及。
当着这么多重臣的面他竟然敢这个法子提出来,李承乾还真是佩服自己这个舅舅胆量。
“老臣认为万万不可,常言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么多灾民南迁,三十年后滋息过倍,居我肘腋,甫迩王畿,这等于自己埋下祸根啊。
司马氏就曾经迁徙胡人于中原,最终导致永嘉之乱,这是前车之鉴,难道你还想再来一次神州陆沉,衣冠南渡吗?
做个粮官和做个良相毕竟不同,陛下赐你开府仪同三司这已经就是宰相了。
宰相是承担着朝廷的中枢决策,你做事情不要这么毛毛躁躁的,应该深谋远虑才是。
这么多灾民我看你怎么把他们都弄到长城里来,你又怎么能管得住他们?”
魏征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晋怀帝永嘉五年六月呼延晏与刘曜等人带领匈奴兵攻破洛阳,纵容部下抢掠,俘虏晋怀帝,纵兵烧掠杀太子司马诠、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余人,并挖掘陵墓和焚毁宫殿。
永嘉之乱是异族首次入主中原,五胡乱华由此拉开了序幕,随后晋室南渡后,北方便成为胡族肆虐的乐土,令中原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
人家喷的有礼,就算李世民是皇帝也不能把怎么样,只能坐在上面生着闷气。
听到魏征用前事来怼自己,长孙无忌气的青筋暴起,事关两族生存,怎么能把个人意气带到朝议上呢,这个田舍翁是要把那几百万草原百姓都逼起来和大唐拼命啊。
“魏玄成,老夫知道你不服我久矣,不要以为就只有你熟读史书,我长孙无忌也不输你。”
“陛下,臣不参议朝政了,臣就做一个粮官筹粮运米,总该可以了吧。
陛下是天下万民之主,有归我者,则必养之,今草原大灾,若不加怜悯,弃而不纳,这不是就把那些想归附朝廷的部族都拒之门外吗?”
两位重臣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服谁,就差撸胳膊挽袖子了,就差在这承庆殿撂一跤了。
他们俩这样让原本就十分烦恼的李世民更加恼火:“够了,议这么大的事情,你们都是朝廷的重臣怎么又扯到个人意气上去了。”
看到皇帝发怒,一旁的房玄龄也不得不出来找个由头把事情差过去,要是深究下去,想不处理他们两都不行了。
“陛下,根据递上来的塘报说,阿使那思摩仍不见踪影,此人在一天草原就一天得不到安宁,请陛下速拿主意。”
说道阿使那思摩,李承乾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家伙,他还真是个打不死的小强啊。这老小子在定襄一代的表现简直就是翻版的游击战啊
“哼,朕就知道他们这些人不是阿使那思摩的对手,这样调张宝相任定襄都督,让他去办吧。
他跟随大将军多年也算历练出来了,北伐一役的功勋也是不小的嘛。好了,今天就议到这儿吧,散了。”
据突利等首领给朝廷的求援抵报上说,现在已经到了日日饿死人的地步了,当然这和颉利多年来的穷兵黩武不无关系。
但现在他们已经是我大唐的子民了,朝廷总不能放任不管吧,万一因为饥荒再闹起来,北方将再起战火,生灵又遭涂炭啊。”
话间,长孙无忌将手里的奏本呈给了李世民后,又坐了回去。好不容易忙完了北伐的那些摊子,这又来个求援的,真是让人头疼啊。
“玄龄,各地官仓的存粮还有多少?”
“户部的账面上大概还有三百万石。”
打了这么一场打仗,朝廷没有多少存粮他是知道,没有想到是才剩下这么一点儿。
更让人担心的是,薛延陀部自定襄一役通过各种手段,不断的收敛和吞并小的部族,到目前为之他可是拥有部众几十万。
要是他趁着这个时候跳出来煽动那些饥饿的草原百姓,那转眼间就是泼天的祸事啊。上次从他和张宝相在白道打那一仗就可以看出来,他想取颉利而代之的野心。
但只要夷男一天没有树起反帜就没有理由对他动手,毕竟在北伐的时候他也是大唐的盟友。
一旦朝廷对他用兵,那在草原上将再无诚信可言,恩服草原各族的抱负最终也将付诸东流。
看皇帝打算破财免灾,杜如晦也不得不提醒了一句:“就是把全部官粮都拿出来,赈济各部灾民,怕也支撑不过这个冬天啊。
再说也不能把全部的粮食都拿去赈灾,朝廷还养着那么多的军队还等着供给呢。”
草原上的灾民没粮吃,可能起来反抗朝廷。要是当兵的都没粮吃了,那才是真正的祸事。作为军方的首脑人物怎么保持军队稳定是他要考虑的第一要务。
“就是勒禁腰带挺过了今年,那明年又该怎么办呢。总不能让朝廷连年向这几百万人输送粮食吧,这么以来早晚有一天会把朝廷拖垮的。”,小胖子李泰总算是说了一句明白话,坐在上面的李世民赞赏的看了他一眼。
“这一点朝廷也根本无法做到,这一仗打下来,府库空虚,没有几年的休养生息,中原百姓根本就缓不过来,朝廷又上那给他们找这么粮食呢。”
岑文本再次的否定赈灾的想法,朝廷有多少家底,他这中书侍郎怎么能不知道呢。况且自己的百姓都吃不饱肚子,那有闲粮给那些蛮子呢。
“恩,这么多灾民完全由朝廷养起来显然不行,你们看看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李世民揉了揉有些发胀的脑袋。
他当然知道这些说的都对,大唐养他们一年都养不起,更何况是连年的供给呢。
“陛下,臣以为,当今之计只能是将部分人口内迁,让他们在那些战乱荒弃之地上耕耘,那么到了明年秋天灾民们就可以自给自足了。
这样既就可以使朝廷免除一笔沉重的负担,又可以削弱各部族的实力,可谓两全其美。”
“恩,这个办法可行。”
长孙无忌的谏言立马得到了皇帝的首肯,只要能避免他们作乱在他看来都是好方法。
胡人内迁,自从五胡乱华以来,中原王朝的臣子没人有长孙无忌这个胆子。不管是君王还是大臣,无不怕引火烧身,对待这个事儿就像是碰见瘟疫一样,避之唯恐不及。
当着这么多重臣的面他竟然敢这个法子提出来,李承乾还真是佩服自己这个舅舅胆量。
“老臣认为万万不可,常言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么多灾民南迁,三十年后滋息过倍,居我肘腋,甫迩王畿,这等于自己埋下祸根啊。
司马氏就曾经迁徙胡人于中原,最终导致永嘉之乱,这是前车之鉴,难道你还想再来一次神州陆沉,衣冠南渡吗?
做个粮官和做个良相毕竟不同,陛下赐你开府仪同三司这已经就是宰相了。
宰相是承担着朝廷的中枢决策,你做事情不要这么毛毛躁躁的,应该深谋远虑才是。
这么多灾民我看你怎么把他们都弄到长城里来,你又怎么能管得住他们?”
魏征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晋怀帝永嘉五年六月呼延晏与刘曜等人带领匈奴兵攻破洛阳,纵容部下抢掠,俘虏晋怀帝,纵兵烧掠杀太子司马诠、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余人,并挖掘陵墓和焚毁宫殿。
永嘉之乱是异族首次入主中原,五胡乱华由此拉开了序幕,随后晋室南渡后,北方便成为胡族肆虐的乐土,令中原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
人家喷的有礼,就算李世民是皇帝也不能把怎么样,只能坐在上面生着闷气。
听到魏征用前事来怼自己,长孙无忌气的青筋暴起,事关两族生存,怎么能把个人意气带到朝议上呢,这个田舍翁是要把那几百万草原百姓都逼起来和大唐拼命啊。
“魏玄成,老夫知道你不服我久矣,不要以为就只有你熟读史书,我长孙无忌也不输你。”
“陛下,臣不参议朝政了,臣就做一个粮官筹粮运米,总该可以了吧。
陛下是天下万民之主,有归我者,则必养之,今草原大灾,若不加怜悯,弃而不纳,这不是就把那些想归附朝廷的部族都拒之门外吗?”
两位重臣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服谁,就差撸胳膊挽袖子了,就差在这承庆殿撂一跤了。
他们俩这样让原本就十分烦恼的李世民更加恼火:“够了,议这么大的事情,你们都是朝廷的重臣怎么又扯到个人意气上去了。”
看到皇帝发怒,一旁的房玄龄也不得不出来找个由头把事情差过去,要是深究下去,想不处理他们两都不行了。
“陛下,根据递上来的塘报说,阿使那思摩仍不见踪影,此人在一天草原就一天得不到安宁,请陛下速拿主意。”
说道阿使那思摩,李承乾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家伙,他还真是个打不死的小强啊。这老小子在定襄一代的表现简直就是翻版的游击战啊
“哼,朕就知道他们这些人不是阿使那思摩的对手,这样调张宝相任定襄都督,让他去办吧。
他跟随大将军多年也算历练出来了,北伐一役的功勋也是不小的嘛。好了,今天就议到这儿吧,散了。”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93023/209371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