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 讨价还价!
推荐阅读:熊学派的阿斯塔特、食飨之诗、重生八一渔猎西北、领主又红名了、亡灵之息、NBA:我虽然嘴臭,但我打架强、灾变卡皇、黄昏分界、圣杯战争?龙珠战争!、综漫:从尸魂界开始砍穿万界、
兵部大堂,今儿可是热闹的很,集中兵部、户部、工部三部的主要官员,并有尚书省左右仆射杜如晦、房玄龄亲自主持,会议主旨是商讨征伐高昌的具体事宜。
因为太子还没到,事情又很急,房杜二人不得不领衔先议着,就比如说此次出征需要拨付的物资来说,从一开始,户部和工部就颇有微词,两部的尚书都觉得侯君集有些狮子大张口了。
首先,以长安要出动的十一万大军为例,侯君集要实现全面的驮化,不仅是军需物资,还是普通的步兵,都要有驽马、骆驼等牲畜驼负,要在短时间内采购这么多牲畜,那可是要花费高昂的代价的。
众所周知,拥有大量驽马和骆驼的只有商队,而且都是有些背景的人,要想从他们手里把这些宝贝疙瘩都弄出来,就算户部愿意付出代价,但人家给不给脸也不知道啊!
其次,朝廷还要在凉州、肃州之间建立大型的补给点,负责轮输转运关中发来的物资,并为那里即将加入行军序列的四万府兵提供补给,同意在当地再征召相应数量的民夫保证补给的运送。
最后一点,也是最过分的一点,侯君集要求工部在一个月内制造箭矢两百万枝和一定量的攻城防御器械,并送抵达肃州补给点;而以工部现有的能力即便全力生产也只有他提出来的一半,产量根本就保证不了,更不要松抵千里之外的肃州了。
工部的官员不理解,西域的城池怎么能与大唐的比,要那么攻城和防御干嘛,即使他们不是带兵也明白那里是骑兵的天地,骑兵作战才是最主要的,所以便与户部一起极力反驳侯君集的败家之举动。
以前没这些的时候,仗不是也一样打了吗?怎么地,你侯君集的胆子随着年龄的增大越来越小了,弄这么多东西是想把高昌军都砸死吗?那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带马槊和横刀了?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李承乾快步踏进了兵部大堂,摆手示意不必多礼后,向左右首的房杜二人询问了具体的细节,随后不由莞尔一笑,大堂里的这些官苦日子过习惯了,这让他们过富裕日子还真是有些不适应。
“诸卿,不要那么小气,以前呢,大唐穷,将士们不得不饿着肚子打仗,为了与敌军争夺一口粮食,不得不以命相搏。现在条件好了,多花上一点钱,不仅节省了作战时间,更是能减少牺牲,那为什么就不行!”
“这次我军要出动十五万大军,并铁骑军五万,共计二十万人;高昌地处偏远,气候又无常,中间更横着千里朔漠,衣食住行的消耗都注定是平常的双倍,所以潞国公的请求在孤看来合情合理。”
“孤知道,在这么短时间,让你们准备这么多装备和物资是很难,可再难也难不过要出征的将士;今儿能坐到这里的,几乎都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有的甚至还在军中担任文职多年,大军一日要消耗多少物资,你们心中个个都明亮的很。”
“不要过多的在意政绩,只要能打下高昌四十六镇,扩大我朝的版图,到时候诸位人人有功。至于,物资不足的地方,孤看这样要这样处理.......。”
唐军的体系庞大,负责边境的防御的部队又多,而且还要保证南北衙唐军主力的供给的充足,所以在装备和军需物资上一直都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
少挤一挤不是问题,可为二十万人挤双倍的物资,补给线又是异常的漫长,地理环境又很恶劣,这其中的花费注定再番一倍不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承乾决定西征之军所需要的战马、驽马由西海道负责解决,新任大都督牛进达是老将,这种事交给他办可以放心。况且他们那里又距离肃州近,能够大大节省时间和成本,不足的之数由军工区的马场负责。
在沙漠行军必须的骆驼,由工部牵头,长孙涣负责策应,不管花费多少钱,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关中商队的手中,把牙口好的骆驼都收上来。这些商队的后头,都是有里有面的人,凡事都是好商量的,好好的商讨,互惠互利嘛!
至于,工部产量不足问题是最好解决的,阎立德散议之后就可以去找杜构,李承乾不相信工部和军工区一起解决不了这点麻烦,或者说这个麻烦根本不值一提,同时他还要求两部通力合作,将生产出来的军械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到肃州。
“说道这,孤还要补充一点,自即日起单独设立交合道经略司,由孤和房、杜二相牵头,户部左侍郎高季辅、工部左侍郎姜行本,兵部左侍郎姜恪,银青光禄大夫杜构主要官吏,专司后勤补给问题。肃州、凉州动员的后勤护粮部队和民夫都归经略司管辖。”
设立经略司的事,是李承乾与皇帝商量过的,此司不仅是有利于作战,更是有利于为考察官吏,由几位侍郎牵头遴选官吏,提前让这些官吏进入情况,了解高昌的真实情形,这对他们将来去高昌任职创造了便利条件。
“好,既然都没有意见了,那就拟定奏本上奏陛下吧!各位回到本部之后抓紧处理有关战事的问题,记住,不管花费什么样的代价,也要保证战事的顺利进行。”,话毕,李承乾摆了摆手,示意可以散了。
待众臣工都退出去,房玄龄递给李承乾一个果子,随即笑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殿下断的好,要不然这车轱辘话得扯上一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是麻烦!”
“玄龄,你这才是车轱辘话,殿下这是好涵养,君子养浩然之气,李太师是教了个好学生啊!”,端着茶盏的杜如晦用调侃的语气说着。
被两位宰相这么一说,饶是脸皮颇厚的李承乾也有些不好意思,随即摆了摆手,笑着回道:“两位相爷,就不要取笑孤了,孤知道你们有难处,所以孤这就是赶鸭子上架而已。”........
因为太子还没到,事情又很急,房杜二人不得不领衔先议着,就比如说此次出征需要拨付的物资来说,从一开始,户部和工部就颇有微词,两部的尚书都觉得侯君集有些狮子大张口了。
首先,以长安要出动的十一万大军为例,侯君集要实现全面的驮化,不仅是军需物资,还是普通的步兵,都要有驽马、骆驼等牲畜驼负,要在短时间内采购这么多牲畜,那可是要花费高昂的代价的。
众所周知,拥有大量驽马和骆驼的只有商队,而且都是有些背景的人,要想从他们手里把这些宝贝疙瘩都弄出来,就算户部愿意付出代价,但人家给不给脸也不知道啊!
其次,朝廷还要在凉州、肃州之间建立大型的补给点,负责轮输转运关中发来的物资,并为那里即将加入行军序列的四万府兵提供补给,同意在当地再征召相应数量的民夫保证补给的运送。
最后一点,也是最过分的一点,侯君集要求工部在一个月内制造箭矢两百万枝和一定量的攻城防御器械,并送抵达肃州补给点;而以工部现有的能力即便全力生产也只有他提出来的一半,产量根本就保证不了,更不要松抵千里之外的肃州了。
工部的官员不理解,西域的城池怎么能与大唐的比,要那么攻城和防御干嘛,即使他们不是带兵也明白那里是骑兵的天地,骑兵作战才是最主要的,所以便与户部一起极力反驳侯君集的败家之举动。
以前没这些的时候,仗不是也一样打了吗?怎么地,你侯君集的胆子随着年龄的增大越来越小了,弄这么多东西是想把高昌军都砸死吗?那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带马槊和横刀了?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李承乾快步踏进了兵部大堂,摆手示意不必多礼后,向左右首的房杜二人询问了具体的细节,随后不由莞尔一笑,大堂里的这些官苦日子过习惯了,这让他们过富裕日子还真是有些不适应。
“诸卿,不要那么小气,以前呢,大唐穷,将士们不得不饿着肚子打仗,为了与敌军争夺一口粮食,不得不以命相搏。现在条件好了,多花上一点钱,不仅节省了作战时间,更是能减少牺牲,那为什么就不行!”
“这次我军要出动十五万大军,并铁骑军五万,共计二十万人;高昌地处偏远,气候又无常,中间更横着千里朔漠,衣食住行的消耗都注定是平常的双倍,所以潞国公的请求在孤看来合情合理。”
“孤知道,在这么短时间,让你们准备这么多装备和物资是很难,可再难也难不过要出征的将士;今儿能坐到这里的,几乎都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有的甚至还在军中担任文职多年,大军一日要消耗多少物资,你们心中个个都明亮的很。”
“不要过多的在意政绩,只要能打下高昌四十六镇,扩大我朝的版图,到时候诸位人人有功。至于,物资不足的地方,孤看这样要这样处理.......。”
唐军的体系庞大,负责边境的防御的部队又多,而且还要保证南北衙唐军主力的供给的充足,所以在装备和军需物资上一直都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
少挤一挤不是问题,可为二十万人挤双倍的物资,补给线又是异常的漫长,地理环境又很恶劣,这其中的花费注定再番一倍不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承乾决定西征之军所需要的战马、驽马由西海道负责解决,新任大都督牛进达是老将,这种事交给他办可以放心。况且他们那里又距离肃州近,能够大大节省时间和成本,不足的之数由军工区的马场负责。
在沙漠行军必须的骆驼,由工部牵头,长孙涣负责策应,不管花费多少钱,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关中商队的手中,把牙口好的骆驼都收上来。这些商队的后头,都是有里有面的人,凡事都是好商量的,好好的商讨,互惠互利嘛!
至于,工部产量不足问题是最好解决的,阎立德散议之后就可以去找杜构,李承乾不相信工部和军工区一起解决不了这点麻烦,或者说这个麻烦根本不值一提,同时他还要求两部通力合作,将生产出来的军械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到肃州。
“说道这,孤还要补充一点,自即日起单独设立交合道经略司,由孤和房、杜二相牵头,户部左侍郎高季辅、工部左侍郎姜行本,兵部左侍郎姜恪,银青光禄大夫杜构主要官吏,专司后勤补给问题。肃州、凉州动员的后勤护粮部队和民夫都归经略司管辖。”
设立经略司的事,是李承乾与皇帝商量过的,此司不仅是有利于作战,更是有利于为考察官吏,由几位侍郎牵头遴选官吏,提前让这些官吏进入情况,了解高昌的真实情形,这对他们将来去高昌任职创造了便利条件。
“好,既然都没有意见了,那就拟定奏本上奏陛下吧!各位回到本部之后抓紧处理有关战事的问题,记住,不管花费什么样的代价,也要保证战事的顺利进行。”,话毕,李承乾摆了摆手,示意可以散了。
待众臣工都退出去,房玄龄递给李承乾一个果子,随即笑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殿下断的好,要不然这车轱辘话得扯上一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是麻烦!”
“玄龄,你这才是车轱辘话,殿下这是好涵养,君子养浩然之气,李太师是教了个好学生啊!”,端着茶盏的杜如晦用调侃的语气说着。
被两位宰相这么一说,饶是脸皮颇厚的李承乾也有些不好意思,随即摆了摆手,笑着回道:“两位相爷,就不要取笑孤了,孤知道你们有难处,所以孤这就是赶鸭子上架而已。”........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93023/228390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