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九龙仓争夺战1
推荐阅读:横推武道:从虎啸金钟罩开始、暗夜风声、撞钟百年,我成了宗门老祖、这个洪荒不正经!、我的谍战岁月、我在妖魔世界拾取技能碎片、深渊归途、小京官之女养家日常、坐看仙倾、长生:从瓶山开始修仙法、
本来这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听到交易达成让包育刚、董浩云和霍英东都兴奋不已。包子轩只用了一堆土就换了这么多工业设备,看来这个土的价值真是不得了。德国人不是傻子,肯定是看到其中重要的价值才决定交换的。这让3人都十分看好包霍董公司的未来,前途一定一片光明。
包育刚在结束同沈弼会谈贷款事宜成功后就来到了英国,这次他要在英国考察一下旗下企业,并且还要订购几艘货船。和德国人交易需要大量的运力,就是两大船王联手也不一定能够调整出来。在英国期间心情一直不错,不过好心情没有维持多久,香江那边就出事了,可以说是后院起火。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主角都是当时声名显赫的土豪,男一号包育刚,世界船王,香江最牛叉的土豪之一,1978年稳坐世界十大船王第一把交椅,第一个进入英资汇丰银行的华人董事,76年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男二号怡和洋行(及旗下置地公司),香港四大洋行之一。男三号李超人。
一:故事背景
大戏之前,先交代背景。
先说包爵爷;1918年生于一个商人家庭,老爹包兆龙,常年汉口经商。爵爷13岁上海求学,进了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学习船舶,当时的热门专业。抗战爆发后辗转重庆,跑到一家银行当小职员。38年重回上沪,中央信托局保险部工作,从普通职员干到上沪市银行副总,前途光明。49年换了日月,爵爷与父亲携数十万元积蓄,到香江另闯天下。
刚到香江的爵爷开始做点小生意,攒了点银子。爵爷是宁海人,大海边长大的孩纸,对海一往情深,提出要搞海运。虽然父母反对,但爵爷意志笃定,资金不够朋友来凑,搞了70万美刀跑到英国买了条旧货船,拖回来翻新,定名“金安”,航运搞起来!55年成立了环球航运集团。
当时航运业普遍采用短租方式,一个航程结算一次,收费高,可随时提价(当时海运很火)。爵爷慧眼独具,采用长租方式,把船分期3年、5年甚至10年租给别人,按月收租。这种方式虽然租金低,但是风险小,现金流稳定。爵爷依靠稳健的经营模式日渐坐大,财源滚滚,牛逼轰轰,成为华商翘首,世界航运第一人。
但花无千日红。70年代由于第四次中东战争及伊朗内乱,发生了两次石油危机,西方老爷们开始在本土凿油田,欧洲北海油田、美洲得克萨斯油田纷纷出油,日本70年代初开始囤油,70年代末盆满钵满,开始大幅削减石油进口,航运业遭到巨大冲击,爵爷商海沉浮几十年,老司机了,一看苗头不对,立马开始抽身,70年代末,航运业萧条初期,爵爷毅然大幅低价出售手中的油轮,在船灾的巨浪袭来之前闪电抢滩,准备登陆。
再来说九龙仓。九龙仓的历史可追溯到 1871年,英商保罗渣打在港创建香港码头及货仓公司,由于湾仔地皮限制,1875年迁往九龙尖沙咀西侧,后更名为香港九龙码头及货仓有限公司,简称九龙仓。大股东除创始人外,还有怡和等大洋行。渣打挂点之后,九龙仓落入怡和洋行凯瑟克家族手中。
首先策马拖刀杀出来的是李超人。
话说李超人对九龙仓垂涎三尺,先差人探敌情,探子回报,怡和系旗下共计持有九龙仓股份不到20%,只要暗中吃进九龙仓 20%的股份,就可跟怡和开打。当时九龙仓发行的股份不到1亿股,每股市值常年在 13—14 港元之间徘徊,是港交所仙股一枚。到1978年初,市值不超过14亿港元,考虑九龙仓码头的大片地盘及零散物业,价值至少可翻几倍,明显低估啊。于是李超人设了一众暗盘,不动声色吸纳,悄悄滴进村,打枪滴不要。
但是对于这种仙股来说,李超人这种买盘还是很明显,九龙仓成交额开始骤升,嗅觉敏锐的职业炒家开始出动,一时间里面是杀声震天,到1978年3月,九龙仓股价窜到每股46元的历史最高水平。这时李超人的持仓还不到2000万股,觉得股价太高了,暂停了一小会,其后以稍低的价格将九龙仓增持至20%的水平。
这时候傻子都知道有人要搞九龙仓了,何况怡和这种老司机。李超人要拿下九龙仓,只能霸王硬上弓。但是当时超人虽是土豪,但还不是特别豪,弹药不是特别充足,况且对手也不是善茬,人家好歹是老牌洋行啊,如果对方组织火力反攻,李超人就前功尽弃鸟。所以入主九龙仓,对李超人来说还是十分艰巨滴。
再看怡和那边,有人动自己的马子,能干瞪眼吗?切!怡和系开始抄家伙,到市面上高价收购散户所持股份,以增强其对九龙仓的控制权。霸特!怡和的现金储备也不足,无法把九龙仓股份增持到绝对安全的水平,情急之下,跑到香港第一财团英资汇丰银行搬兵。据说汇丰掌门人沈弼亲自出马斡旋,奉劝李超人放弃收购九龙仓。
李超人是个精明人,认为不宜同时与怡和、汇丰树敌,日后长江实业的发展,还要依仗汇丰的支持。如果扫了汇丰面子,汇丰贷款支持怡和,吃掉九龙仓就没戏了。权衡轻重,李超人最终答应沈弼停止收购九龙仓股份。此时,李超人已收购近2000万股。是否是九龙仓最大股东?李超人一脸懵逼,因为怡和一直未透露增持股份数量。
李超人在上次偷袭九龙仓失败后就把股份全部卖给了包育刚,虽然暂时平息了怡和洋行的担心。不过凯瑟克家族反而更加担忧,毕竟现在包育刚的实力要远超李超人。他们可以说是赶走了老虎,结果引来了狮子。不过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只能够隐忍。
这不看到包育刚刚刚出面在汇丰贷那么多款出来,就是沈弼和他关系再好也不可能无底线的偏袒他,一个人就是能力再大授信额度也是有限的。
其实按照原先的剧本香江“九龙仓”争夺战是包育刚爵士收购九龙仓的收购战始于1980年6月19日,结束于当年6月25日。九龙仓属英资怡和集团,70年代的香港,华资财力单薄,怡和只持有5%的九龙仓股票就控制了这家公司。随着香港地价上涨,华资房地产实力快速增强。1978年9月,华资包育刚家族已拥有20%的九龙仓股份,他作为大股东进入九龙仓董事会。英资不甘心其地位受到威胁,1978年12月,怡和系置地公司持有九龙仓股份上升至20%,数量与包玉刚接近。这场股权控制战明争暗斗了近2年,终于1980年爆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股权抢夺战。
1980年6月19日,置地公司宣布增购九龙仓股份,条件是用置地股份和一种债券换取九龙仓股份,即约以100元的代价换取一股市价77元的九龙仓股票。包育刚家族马上作出反击。6月22日,包育刚宣布,每股出价105元现金,在市场上收购2000万股九龙仓股份,这样,包育刚家族持有九龙仓股份将增至49%,整个行动斥资将达22亿港元。第二天在短短几个钟头内,包玉刚就完成了收购2000万股九龙仓股票的行动。置地公司趁机向包玉刚出售1000万股九龙仓股票,价值计10. 0005亿港元。至此,华资包育刚家族取得了九龙仓的控股权。
可是现在包育刚为包霍董矿业公司已经找了沈弼一次,如果在去找那么就是面子再大也不一定管用,所以接到消息的包育刚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办。
包育刚在结束同沈弼会谈贷款事宜成功后就来到了英国,这次他要在英国考察一下旗下企业,并且还要订购几艘货船。和德国人交易需要大量的运力,就是两大船王联手也不一定能够调整出来。在英国期间心情一直不错,不过好心情没有维持多久,香江那边就出事了,可以说是后院起火。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主角都是当时声名显赫的土豪,男一号包育刚,世界船王,香江最牛叉的土豪之一,1978年稳坐世界十大船王第一把交椅,第一个进入英资汇丰银行的华人董事,76年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男二号怡和洋行(及旗下置地公司),香港四大洋行之一。男三号李超人。
一:故事背景
大戏之前,先交代背景。
先说包爵爷;1918年生于一个商人家庭,老爹包兆龙,常年汉口经商。爵爷13岁上海求学,进了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学习船舶,当时的热门专业。抗战爆发后辗转重庆,跑到一家银行当小职员。38年重回上沪,中央信托局保险部工作,从普通职员干到上沪市银行副总,前途光明。49年换了日月,爵爷与父亲携数十万元积蓄,到香江另闯天下。
刚到香江的爵爷开始做点小生意,攒了点银子。爵爷是宁海人,大海边长大的孩纸,对海一往情深,提出要搞海运。虽然父母反对,但爵爷意志笃定,资金不够朋友来凑,搞了70万美刀跑到英国买了条旧货船,拖回来翻新,定名“金安”,航运搞起来!55年成立了环球航运集团。
当时航运业普遍采用短租方式,一个航程结算一次,收费高,可随时提价(当时海运很火)。爵爷慧眼独具,采用长租方式,把船分期3年、5年甚至10年租给别人,按月收租。这种方式虽然租金低,但是风险小,现金流稳定。爵爷依靠稳健的经营模式日渐坐大,财源滚滚,牛逼轰轰,成为华商翘首,世界航运第一人。
但花无千日红。70年代由于第四次中东战争及伊朗内乱,发生了两次石油危机,西方老爷们开始在本土凿油田,欧洲北海油田、美洲得克萨斯油田纷纷出油,日本70年代初开始囤油,70年代末盆满钵满,开始大幅削减石油进口,航运业遭到巨大冲击,爵爷商海沉浮几十年,老司机了,一看苗头不对,立马开始抽身,70年代末,航运业萧条初期,爵爷毅然大幅低价出售手中的油轮,在船灾的巨浪袭来之前闪电抢滩,准备登陆。
再来说九龙仓。九龙仓的历史可追溯到 1871年,英商保罗渣打在港创建香港码头及货仓公司,由于湾仔地皮限制,1875年迁往九龙尖沙咀西侧,后更名为香港九龙码头及货仓有限公司,简称九龙仓。大股东除创始人外,还有怡和等大洋行。渣打挂点之后,九龙仓落入怡和洋行凯瑟克家族手中。
首先策马拖刀杀出来的是李超人。
话说李超人对九龙仓垂涎三尺,先差人探敌情,探子回报,怡和系旗下共计持有九龙仓股份不到20%,只要暗中吃进九龙仓 20%的股份,就可跟怡和开打。当时九龙仓发行的股份不到1亿股,每股市值常年在 13—14 港元之间徘徊,是港交所仙股一枚。到1978年初,市值不超过14亿港元,考虑九龙仓码头的大片地盘及零散物业,价值至少可翻几倍,明显低估啊。于是李超人设了一众暗盘,不动声色吸纳,悄悄滴进村,打枪滴不要。
但是对于这种仙股来说,李超人这种买盘还是很明显,九龙仓成交额开始骤升,嗅觉敏锐的职业炒家开始出动,一时间里面是杀声震天,到1978年3月,九龙仓股价窜到每股46元的历史最高水平。这时李超人的持仓还不到2000万股,觉得股价太高了,暂停了一小会,其后以稍低的价格将九龙仓增持至20%的水平。
这时候傻子都知道有人要搞九龙仓了,何况怡和这种老司机。李超人要拿下九龙仓,只能霸王硬上弓。但是当时超人虽是土豪,但还不是特别豪,弹药不是特别充足,况且对手也不是善茬,人家好歹是老牌洋行啊,如果对方组织火力反攻,李超人就前功尽弃鸟。所以入主九龙仓,对李超人来说还是十分艰巨滴。
再看怡和那边,有人动自己的马子,能干瞪眼吗?切!怡和系开始抄家伙,到市面上高价收购散户所持股份,以增强其对九龙仓的控制权。霸特!怡和的现金储备也不足,无法把九龙仓股份增持到绝对安全的水平,情急之下,跑到香港第一财团英资汇丰银行搬兵。据说汇丰掌门人沈弼亲自出马斡旋,奉劝李超人放弃收购九龙仓。
李超人是个精明人,认为不宜同时与怡和、汇丰树敌,日后长江实业的发展,还要依仗汇丰的支持。如果扫了汇丰面子,汇丰贷款支持怡和,吃掉九龙仓就没戏了。权衡轻重,李超人最终答应沈弼停止收购九龙仓股份。此时,李超人已收购近2000万股。是否是九龙仓最大股东?李超人一脸懵逼,因为怡和一直未透露增持股份数量。
李超人在上次偷袭九龙仓失败后就把股份全部卖给了包育刚,虽然暂时平息了怡和洋行的担心。不过凯瑟克家族反而更加担忧,毕竟现在包育刚的实力要远超李超人。他们可以说是赶走了老虎,结果引来了狮子。不过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只能够隐忍。
这不看到包育刚刚刚出面在汇丰贷那么多款出来,就是沈弼和他关系再好也不可能无底线的偏袒他,一个人就是能力再大授信额度也是有限的。
其实按照原先的剧本香江“九龙仓”争夺战是包育刚爵士收购九龙仓的收购战始于1980年6月19日,结束于当年6月25日。九龙仓属英资怡和集团,70年代的香港,华资财力单薄,怡和只持有5%的九龙仓股票就控制了这家公司。随着香港地价上涨,华资房地产实力快速增强。1978年9月,华资包育刚家族已拥有20%的九龙仓股份,他作为大股东进入九龙仓董事会。英资不甘心其地位受到威胁,1978年12月,怡和系置地公司持有九龙仓股份上升至20%,数量与包玉刚接近。这场股权控制战明争暗斗了近2年,终于1980年爆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股权抢夺战。
1980年6月19日,置地公司宣布增购九龙仓股份,条件是用置地股份和一种债券换取九龙仓股份,即约以100元的代价换取一股市价77元的九龙仓股票。包育刚家族马上作出反击。6月22日,包育刚宣布,每股出价105元现金,在市场上收购2000万股九龙仓股份,这样,包育刚家族持有九龙仓股份将增至49%,整个行动斥资将达22亿港元。第二天在短短几个钟头内,包玉刚就完成了收购2000万股九龙仓股票的行动。置地公司趁机向包玉刚出售1000万股九龙仓股票,价值计10. 0005亿港元。至此,华资包育刚家族取得了九龙仓的控股权。
可是现在包育刚为包霍董矿业公司已经找了沈弼一次,如果在去找那么就是面子再大也不一定管用,所以接到消息的包育刚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办。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93115/209827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