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原来如此
推荐阅读:从斩妖除魔开始横推无敌、神农序列、我有一身被动技、从短棍开始,肝成宇宙主宰、复活全人类、女帝座下第一走狗、我有一个修仙世界、我在诡夜斩神魔、斗罗:绝世唐门之写轮眼截胡天梦、长生不死:我能吸取亡灵记忆、
王安的婚姻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孔夫人也知道,之所以找到王安,也是考虑到国相孔休的颜面。新都侯王莽为了拉拢孔休,肯定不会提过分的要求,况且王家真正的决定者是深居长乐宫的太皇太后。
王安派大丫前去向母亲禀告此事,自己却随杜诗前去农田转悠。开春以后,王安除了籍田时挥了两下锄头,就没来过了。王家庄这里杜诗是大管事,大丫是账房,二丫负责教育,魏宣负责庄子的安全,他打算再训练一批庄丁,王安拒绝了,很简单,没钱。王安的办法是养鹅,既能警戒,还能吃肉,花钱还少。
王安和杜诗沿着田埂向河边走,此时农田已经被平整成整齐的长方形,再被分成小块。几辆巨大的筒车立在河边,把水从河里导入引水槽,流入引水渠,浇灌着农田。
杜诗指着农田道:“这是按照氾先生的方法选种,育种和播种,秧苗的成活率很好。”然后指着正在巡查的农夫道,“可惜,氾先生的方法好是好,需要的农夫他多了。也只有叔孙这里有这么多人才能行的通。”
“更可惜氾先生过世了。若是氾先生能来,君公也能清闲不少。”王安真的是感到遗憾,这是古代的农业技术推广专家,可以说是读书人中的异类,会被读书人所排斥。
“我还能清闲?”杜诗打趣道,“叔孙肯定又要丢给我一大摊之事。”王安没有继续纠缠这个问题:“宿麦的产量出来了吗?”
“亩产大概三十石,达不到氾先生的四十石。”
那也有一千二百斤左右了,王安在心里嘀咕,难道这个时代土地很肥沃?王安夸奖道:“这已经很好了,或许是种子,天气,土壤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三辅地区弄些种子试试。”王安看着河对面的孔家庄,那里也立了几辆巨大的筒车:“孔家庄啥也安了筒车?”
杜诗也看向对面,那里有艘船正往这边划:“应该是这几天,先是阴6向其兄推荐,然后新野令就知道了,要求推广到全县,并上报南阳太守和大丞相府,要推广到天下。”
“朝廷难道没有赏赐?”
杜诗在看着那艘船,没有回答,那船已经到了江心,正向这边而来。王安也盯着看,过了一会船靠岸,从船上下来一名童子,走到王安他们面前,行了一礼:“可是王家三郎?杜君公?”
“正是。”“正是在下。”
童子又施了一礼:“家主请二位到对面一叙。”
“你家主人是?”王安问道。
“家主乃是前任新都相。”
大丫抵达侯府将孔夫人的话告诉夫人。夫人与君侯商量之后决定,新都侯延请孔休之女当王莽的大女儿王嬿的老师。
“侯爷,真打算请孔休之女教嬿儿?”
王莽拍拍夫人的肩膀:“夫人出自侯门,却跟随本侯吃了那么多苦。如今嬿儿也已六岁,有些事不用亲力亲为。”
“最近长安都在盛传三郎造纸之事,家父也从长安来信,唯恐有事。”王莽又想起了王安所说的关于神的事:“夫人放心,三郎是得神眷顾之人。”心里却在想王安所说的“亲贤臣,远小人”。贤臣,难道说本侯会……
“侯爷,太皇太后的寿诞还有几个月就要到了,可宫中还没有旨意传来,妾身不知如何是好?”
“有备无患吧,”王莽问道,“大丫回去了吗?”
“孔家送了几对小兔子,三郎让她带来送给嬿儿和晔儿,捷儿。”
“嫡庶不分,”王莽骂到。
“三郎不是说过,只有弟弟和妹妹,没有嫡庶吗?”
“三郎和大丫行了周公之礼?”王莽问道。夫人摇摇头道:“未曾。”王莽大惊,难道自己的儿子有龙阳之好?夫人一看就明白了:“侯爷还请放心,三郎只是想等成亲再行周公之礼罢了。”
“娶妻取贤,取妾取貌。更何况大丫还是官婢,只能为妾了。”
此刻,王安和杜诗正在孔家庄做客。孔休坐在上,看着王安道:“老夫膝下有二子,长子如今打理孔家生意,尚有幼子一名,老夫这些年无暇管教,再加上夫人溺爱,导致此子顽劣。为了此子将来着想,想请二位当他的老师。”王安和杜诗刚想说话,孔休又开口道:“你们的情况,李通李次元已经告诉老夫了,老夫觉得二位正合适。”他转向杜诗:“杜诗杜君公,你帮王安把庄子管理的仅仅有条,无论是谁都夸在你,仅凭这一条,将来不可限量。”孔休又看着王安:“对于叔孙,老夫认为你应该出去闯闯了。你是新都侯之子,你现在可以躲在新都侯的后面,别人也会顾及到新都侯,不敢对你如何,使叔孙以为这都是自己做出来的。”
王安行了一礼:“国相,此话怎讲?”
“你以为那些游侠儿不想逃吗?是君侯不让他们走,以便让你招揽人心。这些人的所做所为,田大管事都记着呢。他们敢走,那就不是充军配的下场了,所以他们只能乖乖的待在庄子里,让你一网打尽,还以为是自己的功劳。至于李通,”
“难道也是我家大人安排的?”
孔休摇摇头:“不是,但君侯对李守有举荐之恩,李家一直想要报答,可你家大人啥都不缺,不需要他们报答,正好叔孙要开个造纸工坊缺钱,李家自然有钱出钱了。”
王安行了一礼:“国相认为,小子应该如何行事?”
孔休捋一捋胡子道:“做事有始有终,尽然长安都在盛传叔孙造纸之事,若能成功,叔孙就能名传天下了,将来出仕也方便许多。”
孔休咳嗽了几声,接着道:“老夫不为自己考虑,却也要为子孙考虑。我孔氏一门,也是经过秦末之乱的。如今虽然还是太平盛世,可各地流民杀官造反也时有出现,现在就差天灾了。乱世一起,我孔家家大业大,却无自保之力,孔家必亡啊。”
王安派大丫前去向母亲禀告此事,自己却随杜诗前去农田转悠。开春以后,王安除了籍田时挥了两下锄头,就没来过了。王家庄这里杜诗是大管事,大丫是账房,二丫负责教育,魏宣负责庄子的安全,他打算再训练一批庄丁,王安拒绝了,很简单,没钱。王安的办法是养鹅,既能警戒,还能吃肉,花钱还少。
王安和杜诗沿着田埂向河边走,此时农田已经被平整成整齐的长方形,再被分成小块。几辆巨大的筒车立在河边,把水从河里导入引水槽,流入引水渠,浇灌着农田。
杜诗指着农田道:“这是按照氾先生的方法选种,育种和播种,秧苗的成活率很好。”然后指着正在巡查的农夫道,“可惜,氾先生的方法好是好,需要的农夫他多了。也只有叔孙这里有这么多人才能行的通。”
“更可惜氾先生过世了。若是氾先生能来,君公也能清闲不少。”王安真的是感到遗憾,这是古代的农业技术推广专家,可以说是读书人中的异类,会被读书人所排斥。
“我还能清闲?”杜诗打趣道,“叔孙肯定又要丢给我一大摊之事。”王安没有继续纠缠这个问题:“宿麦的产量出来了吗?”
“亩产大概三十石,达不到氾先生的四十石。”
那也有一千二百斤左右了,王安在心里嘀咕,难道这个时代土地很肥沃?王安夸奖道:“这已经很好了,或许是种子,天气,土壤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三辅地区弄些种子试试。”王安看着河对面的孔家庄,那里也立了几辆巨大的筒车:“孔家庄啥也安了筒车?”
杜诗也看向对面,那里有艘船正往这边划:“应该是这几天,先是阴6向其兄推荐,然后新野令就知道了,要求推广到全县,并上报南阳太守和大丞相府,要推广到天下。”
“朝廷难道没有赏赐?”
杜诗在看着那艘船,没有回答,那船已经到了江心,正向这边而来。王安也盯着看,过了一会船靠岸,从船上下来一名童子,走到王安他们面前,行了一礼:“可是王家三郎?杜君公?”
“正是。”“正是在下。”
童子又施了一礼:“家主请二位到对面一叙。”
“你家主人是?”王安问道。
“家主乃是前任新都相。”
大丫抵达侯府将孔夫人的话告诉夫人。夫人与君侯商量之后决定,新都侯延请孔休之女当王莽的大女儿王嬿的老师。
“侯爷,真打算请孔休之女教嬿儿?”
王莽拍拍夫人的肩膀:“夫人出自侯门,却跟随本侯吃了那么多苦。如今嬿儿也已六岁,有些事不用亲力亲为。”
“最近长安都在盛传三郎造纸之事,家父也从长安来信,唯恐有事。”王莽又想起了王安所说的关于神的事:“夫人放心,三郎是得神眷顾之人。”心里却在想王安所说的“亲贤臣,远小人”。贤臣,难道说本侯会……
“侯爷,太皇太后的寿诞还有几个月就要到了,可宫中还没有旨意传来,妾身不知如何是好?”
“有备无患吧,”王莽问道,“大丫回去了吗?”
“孔家送了几对小兔子,三郎让她带来送给嬿儿和晔儿,捷儿。”
“嫡庶不分,”王莽骂到。
“三郎不是说过,只有弟弟和妹妹,没有嫡庶吗?”
“三郎和大丫行了周公之礼?”王莽问道。夫人摇摇头道:“未曾。”王莽大惊,难道自己的儿子有龙阳之好?夫人一看就明白了:“侯爷还请放心,三郎只是想等成亲再行周公之礼罢了。”
“娶妻取贤,取妾取貌。更何况大丫还是官婢,只能为妾了。”
此刻,王安和杜诗正在孔家庄做客。孔休坐在上,看着王安道:“老夫膝下有二子,长子如今打理孔家生意,尚有幼子一名,老夫这些年无暇管教,再加上夫人溺爱,导致此子顽劣。为了此子将来着想,想请二位当他的老师。”王安和杜诗刚想说话,孔休又开口道:“你们的情况,李通李次元已经告诉老夫了,老夫觉得二位正合适。”他转向杜诗:“杜诗杜君公,你帮王安把庄子管理的仅仅有条,无论是谁都夸在你,仅凭这一条,将来不可限量。”孔休又看着王安:“对于叔孙,老夫认为你应该出去闯闯了。你是新都侯之子,你现在可以躲在新都侯的后面,别人也会顾及到新都侯,不敢对你如何,使叔孙以为这都是自己做出来的。”
王安行了一礼:“国相,此话怎讲?”
“你以为那些游侠儿不想逃吗?是君侯不让他们走,以便让你招揽人心。这些人的所做所为,田大管事都记着呢。他们敢走,那就不是充军配的下场了,所以他们只能乖乖的待在庄子里,让你一网打尽,还以为是自己的功劳。至于李通,”
“难道也是我家大人安排的?”
孔休摇摇头:“不是,但君侯对李守有举荐之恩,李家一直想要报答,可你家大人啥都不缺,不需要他们报答,正好叔孙要开个造纸工坊缺钱,李家自然有钱出钱了。”
王安行了一礼:“国相认为,小子应该如何行事?”
孔休捋一捋胡子道:“做事有始有终,尽然长安都在盛传叔孙造纸之事,若能成功,叔孙就能名传天下了,将来出仕也方便许多。”
孔休咳嗽了几声,接着道:“老夫不为自己考虑,却也要为子孙考虑。我孔氏一门,也是经过秦末之乱的。如今虽然还是太平盛世,可各地流民杀官造反也时有出现,现在就差天灾了。乱世一起,我孔家家大业大,却无自保之力,孔家必亡啊。”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93481/211334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