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双管其下
推荐阅读:通天仙族、读心剑灵后,我带满门冤种杀疯了、修行从役使六丁六甲开始、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北宋穿越指南、凡人:我五雷之体,娶妻陈巧倩!、谍海青云、从旁门左道开始肝成万法道君、仙子别怕,我是瞎子、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章学军有自己策略。
在安排老刘他们去核实的时候,章学军也没闲下来。他要做的工作太多了。
核实贫困户真实情况,无非就是将非贫困户剔除,把真正的贫困户录入,达到缓解村民的意见,消除民愤的目的。
他们都是一个村里的,彼此情况大家心知肚明,所以,清查工作自己把握大局,不必直接参加,让他们自己去查,更有说服力。
核查只是扶贫工作的基础,带动村民致富是最终目的,才是管长远的头等大事。所以,他要想办法为村里找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钱,什么都是空谈。
发展才是更道理。
只有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才能真正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这几天,他抽空找吴有德打听村集体经济情况。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吴有德知道章学军也不是好惹的,毕竟他是上面派下来的第一书记。
吴有德从口袋里拿出钥匙,朝章学军尴尬地笑了笑,一下子把帐本找出来了。翻到其中几页,指着说:“村集体主要的收入是流转了200多亩土地。这里面,100多亩是租给老板种植大棚蔬菜,老板姓秦。另外100多亩是四组老刘租去养蛋鸡。村里只负责流转土地,什么也不管,种植蔬菜每亩收租金400元,蛋鸡养殖每亩收200元,一年租金差不多有6万多元。”
按照精准扶贫政策,村集体每年收入达到5万元的,就不是贫困村。为什么郑家湾村每年有6万元的收入,却被列入贫困村呢?
面对章学军的疑问,吴有德不置可否,也不回答他的问题。
秦老板的蔬菜大棚基地在村子东边,章学军第一次是自己走过去的,用了差不多半个多小时。
刚好碰到秦老板在基地。章学军首先作了自我介绍。
“知道,知道。”秦老板四十多岁,很精明的样子。见到章学军亲自来访,还是非常高兴,连忙拉住章学军的手说:“欢迎章书记到基地检查指导工作。”
在外面摸爬滚打几十年,秦老板不仅关注国家发展,对政策走向也还是比较关心的。精准扶贫这个重要战略决策,这几年在电视上经常看到,这是国家大事他当然知道。同时,场面上的一些套路秦老板也掌握得炉火纯青。
章学军在秦老板的带领下,围着基地转了一圈。
放眼望去,四五排大棚整齐有序地排列着,一排大慨有五六个棚子错落有致地挨着,白色的棚子堆在一起显得很是壮观。透过门帘,可以看见一些工人正在劳作。
通过交谈,得知秦老板是隔壁镇子的。十几岁就在外打工,开过矿,办个厂,有些积蓄。近些年,家里老人上了年纪,需要人照顾,两个小孩也要照看。在外漂得也累,自己也四十多了,年龄越来越大,所以就回到家乡从事蔬菜种植,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刚才,大棚里几个劳动的工人都是村从里聘请的钟点工,每天工作5小时左右,工钱60元,日清日结。
他在附近几个乡镇都有基地,差不多1000多亩,有绿色、无公害和有机几种蔬菜产品。城区大多商超和附近县市的大型超市他都有提供货源。最近,准备拓展省城市场,联系了几家超市,已经签订了意向书。
秦老板还说,通过对比几个基地,他发现郑家湾村土地肥沃,非常适合种植有机蔬菜。
只可惜进出村的道路太窄,货车进不来。每次还要在村外用小车转运,增强了生产成本,所以土地租金是外村的一半左右。要不是这样,他也不会来这里了。
章学军好奇地问:“你在其他地方每亩租金是多少啊?”
秦老板回答:“不满章书记,我在我们村租了600多亩,土地比不上这里肥,只能种植绿色蔬菜,卖价较低。但交通便利,货车能直接开到基地,虽说每亩800多元,但是运输成本和人工成本不高,利润还可以。其他几个地方,最低的650元,最高的有880元。土地不一样,有的可以种植无公害或有机蔬菜,卖价相对较高,利润也就高一些。”
“我们村里,你出多少钱一亩?”
“400元吧!”这是明帐,吴有德没有骗他。
最后,秦老板还说,这村子环境挺好,民风淳朴,如果交通便利,他会考虑加大投入,将村里所有土地都流转过来。
两个人交换了电话号码,就此别过。
过了几天,章学军说想去看看养鸡场,吴有德就着骑车摩托车载着他来到蛋鸡养殖基地。
基地在村子背面,因为味道重,所以离村民住地有一段距离。摩托车在乡村小道上七转八弯,不大功夫就到了养鸡基地。
基地规模不大,只有两三间棚房。棚房里鸡笼一排排地堆在一起,笼里住满了蛋鸡。两个身影正在忙碌着。
“老刘”吴有德站在门口捂住口鼻,大声地喊叫。
老刘是个五十多岁的汉子,和老婆正在鸡笼前捡蛋。听见有人喊他,扭头一看是吴有德,连忙放下手里的活,快步走出来。
“吴书记,您来啦!”老刘笑着说。
“这位是新来的第一书记,章书记!”
“哦,章书记好!章书记好!”
老刘表示手上脏。章学军就与老刘相互点头示好。
“章书记非常关心你的鸡场,特地来看看”吴有德说。“你带章书记转转”。
“感谢关心!感谢关心!”实诚地老刘非常激动。因为养鸡味道难闻,一般很少有人来鸡场。要吃鸡蛋也是打电话让送过去。
今天,看到新来的书记亲自进入鸡场,不怕鸡粪的味道,他就认为这是个接地气的领导,也会是个干实事的干部。所以他非常开心,也一下子对章学军产生了好感。
话多必失。
老刘一边介绍鸡场情况,一边问吴有德:“章书记来了,那霸书记呢?不会撸了吧?”
老刘虽说吃住在鸡场,但还是听说村里成立了工作组,正在核实贫困户的事情。大家都在看吴世仁的笑话,都有希望上面早日把他撸下去。
“霸书记”指的是吴世仁。叫霸书记还算客气的,背后都叫“不是人”。今天有吴有德在场,所以老刘就含蓄点,知道他与吴世仁是一个宗派的,也是他的亲信,走狗。
这个称谓前几天章学军就知道。吴世仁在村里几十年一手遮天,横行霸道,鱼肉村民。前些年,村**名上告,也没有下文。
所以,有点本事的村民都外出务工、创业,留在村里都是老实本份人,也基本不参与村里活动。吴世仁他们就在村里作威作福,不思进取,村里建设跟不上,发展就迟滞,时间长了不贫困都难。
“吴书记还是村里一把手,章书记主要是负责精准扶贫工作的。”听到老刘这样问,吴有德满脸不高兴的样子。
“哦!在就好,我怕不在了,是我没搞清楚,没搞清楚!”老刘忙赔笑脸地说。
吴有德脸阴沉沉。
在安排老刘他们去核实的时候,章学军也没闲下来。他要做的工作太多了。
核实贫困户真实情况,无非就是将非贫困户剔除,把真正的贫困户录入,达到缓解村民的意见,消除民愤的目的。
他们都是一个村里的,彼此情况大家心知肚明,所以,清查工作自己把握大局,不必直接参加,让他们自己去查,更有说服力。
核查只是扶贫工作的基础,带动村民致富是最终目的,才是管长远的头等大事。所以,他要想办法为村里找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钱,什么都是空谈。
发展才是更道理。
只有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才能真正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这几天,他抽空找吴有德打听村集体经济情况。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吴有德知道章学军也不是好惹的,毕竟他是上面派下来的第一书记。
吴有德从口袋里拿出钥匙,朝章学军尴尬地笑了笑,一下子把帐本找出来了。翻到其中几页,指着说:“村集体主要的收入是流转了200多亩土地。这里面,100多亩是租给老板种植大棚蔬菜,老板姓秦。另外100多亩是四组老刘租去养蛋鸡。村里只负责流转土地,什么也不管,种植蔬菜每亩收租金400元,蛋鸡养殖每亩收200元,一年租金差不多有6万多元。”
按照精准扶贫政策,村集体每年收入达到5万元的,就不是贫困村。为什么郑家湾村每年有6万元的收入,却被列入贫困村呢?
面对章学军的疑问,吴有德不置可否,也不回答他的问题。
秦老板的蔬菜大棚基地在村子东边,章学军第一次是自己走过去的,用了差不多半个多小时。
刚好碰到秦老板在基地。章学军首先作了自我介绍。
“知道,知道。”秦老板四十多岁,很精明的样子。见到章学军亲自来访,还是非常高兴,连忙拉住章学军的手说:“欢迎章书记到基地检查指导工作。”
在外面摸爬滚打几十年,秦老板不仅关注国家发展,对政策走向也还是比较关心的。精准扶贫这个重要战略决策,这几年在电视上经常看到,这是国家大事他当然知道。同时,场面上的一些套路秦老板也掌握得炉火纯青。
章学军在秦老板的带领下,围着基地转了一圈。
放眼望去,四五排大棚整齐有序地排列着,一排大慨有五六个棚子错落有致地挨着,白色的棚子堆在一起显得很是壮观。透过门帘,可以看见一些工人正在劳作。
通过交谈,得知秦老板是隔壁镇子的。十几岁就在外打工,开过矿,办个厂,有些积蓄。近些年,家里老人上了年纪,需要人照顾,两个小孩也要照看。在外漂得也累,自己也四十多了,年龄越来越大,所以就回到家乡从事蔬菜种植,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刚才,大棚里几个劳动的工人都是村从里聘请的钟点工,每天工作5小时左右,工钱60元,日清日结。
他在附近几个乡镇都有基地,差不多1000多亩,有绿色、无公害和有机几种蔬菜产品。城区大多商超和附近县市的大型超市他都有提供货源。最近,准备拓展省城市场,联系了几家超市,已经签订了意向书。
秦老板还说,通过对比几个基地,他发现郑家湾村土地肥沃,非常适合种植有机蔬菜。
只可惜进出村的道路太窄,货车进不来。每次还要在村外用小车转运,增强了生产成本,所以土地租金是外村的一半左右。要不是这样,他也不会来这里了。
章学军好奇地问:“你在其他地方每亩租金是多少啊?”
秦老板回答:“不满章书记,我在我们村租了600多亩,土地比不上这里肥,只能种植绿色蔬菜,卖价较低。但交通便利,货车能直接开到基地,虽说每亩800多元,但是运输成本和人工成本不高,利润还可以。其他几个地方,最低的650元,最高的有880元。土地不一样,有的可以种植无公害或有机蔬菜,卖价相对较高,利润也就高一些。”
“我们村里,你出多少钱一亩?”
“400元吧!”这是明帐,吴有德没有骗他。
最后,秦老板还说,这村子环境挺好,民风淳朴,如果交通便利,他会考虑加大投入,将村里所有土地都流转过来。
两个人交换了电话号码,就此别过。
过了几天,章学军说想去看看养鸡场,吴有德就着骑车摩托车载着他来到蛋鸡养殖基地。
基地在村子背面,因为味道重,所以离村民住地有一段距离。摩托车在乡村小道上七转八弯,不大功夫就到了养鸡基地。
基地规模不大,只有两三间棚房。棚房里鸡笼一排排地堆在一起,笼里住满了蛋鸡。两个身影正在忙碌着。
“老刘”吴有德站在门口捂住口鼻,大声地喊叫。
老刘是个五十多岁的汉子,和老婆正在鸡笼前捡蛋。听见有人喊他,扭头一看是吴有德,连忙放下手里的活,快步走出来。
“吴书记,您来啦!”老刘笑着说。
“这位是新来的第一书记,章书记!”
“哦,章书记好!章书记好!”
老刘表示手上脏。章学军就与老刘相互点头示好。
“章书记非常关心你的鸡场,特地来看看”吴有德说。“你带章书记转转”。
“感谢关心!感谢关心!”实诚地老刘非常激动。因为养鸡味道难闻,一般很少有人来鸡场。要吃鸡蛋也是打电话让送过去。
今天,看到新来的书记亲自进入鸡场,不怕鸡粪的味道,他就认为这是个接地气的领导,也会是个干实事的干部。所以他非常开心,也一下子对章学军产生了好感。
话多必失。
老刘一边介绍鸡场情况,一边问吴有德:“章书记来了,那霸书记呢?不会撸了吧?”
老刘虽说吃住在鸡场,但还是听说村里成立了工作组,正在核实贫困户的事情。大家都在看吴世仁的笑话,都有希望上面早日把他撸下去。
“霸书记”指的是吴世仁。叫霸书记还算客气的,背后都叫“不是人”。今天有吴有德在场,所以老刘就含蓄点,知道他与吴世仁是一个宗派的,也是他的亲信,走狗。
这个称谓前几天章学军就知道。吴世仁在村里几十年一手遮天,横行霸道,鱼肉村民。前些年,村**名上告,也没有下文。
所以,有点本事的村民都外出务工、创业,留在村里都是老实本份人,也基本不参与村里活动。吴世仁他们就在村里作威作福,不思进取,村里建设跟不上,发展就迟滞,时间长了不贫困都难。
“吴书记还是村里一把手,章书记主要是负责精准扶贫工作的。”听到老刘这样问,吴有德满脸不高兴的样子。
“哦!在就好,我怕不在了,是我没搞清楚,没搞清楚!”老刘忙赔笑脸地说。
吴有德脸阴沉沉。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93925/212916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