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麓川的呼吸(七)
推荐阅读:假千金穿成和亲公主后、我的狐仙大人、不能倒,A起来、揣着反派的崽跑路、亡国后又成宠妃、穿成残疾总裁的AI伴侣、龙香拨、影后今天崩人设了吗、六十年代平凡生活、公主找了个女驸马、
总得来说,从莽古堡到孟养城的这一条路算是一段非常安全的路径,以姜榆罔这段时间对这一带环境的了解,从莽古堡到孟养城市不会出现什么意外的。
这条路安全到姜榆罔能够放心阿天一个人在这条路上于孟养城和莽古堡之间来回,而黎重可以经受了几个月的充分训练,是他手下表现最优秀的秘理院密军之一,是不可能在这种地方出现问题的。
姜榆罔这样想着,而问题随着这种分析又陷入了死结中。
既然不是在从莽古堡到孟养城的路上出了问题,那最大的可能就是黎重根本没有在莽古堡接到来自蛮寺寨的情报。没有接到情报,自然没有道理前来孟养城向他送信了。
想到这里,姜榆罔心头一沉,没有接到情报的原因是什么?
是蛮寺寨大营已经派出援军,但是援军的消息没有从蛮寺寨送到莽古堡来;还是蛮寺寨大营虽然接到了他们的求援,但是仍然没有派出援军;又或是最让人不安的情况:蛮寺寨大营根本没有接到他们求援的情报,甚至根本不知道孟养城这边的情况。
越是这么想,姜榆罔就越是觉得坐立难安。
他忽然间想起来了一个词:战争迷雾。曾经他也经历过不少战斗,主要是在莽古山上和麓川军之间爆发的战斗,以及在莽古山一带清剿盗匪的战斗。
但是那些战斗涉及到的人数和战斗的范围其实都在一个很有限的范围内,最大的一次战斗也就是发生在南桑寨的战斗了。
而就算是那一场规模最大的战斗,参与的人数也没有超过一千人,战斗的范围也只是一个山寨的大小。而那种规模的战斗和眼下将要面临的孟养城大战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可能算是一种量变所带来的质变。
那就是战争迷雾的产生。曾经的战斗,发生在一个村寨的大小范围内,人数不超过一千,因而造成的结果就是无论战场上的战士布置,战斗状况,还是所有的战斗进行点,都能在很短的时间被被战斗的指挥者所掌握。
换句话说,小规模战斗中最关键的战斗信息,是能够被战斗指挥者所充分掌握的,如果是打牌的话,那就能看清楚每一名牌手手上的牌。
而像是孟养城大战这样的大规模战斗,许多战斗的信息就变得难以掌握了。
先从战士人数来讲,不说敌方麓川军的军力,就算是己方明军的人数,姜榆罔也并不是特别清楚,只有一个相对模糊的数字。
孟养城一带的军力布置主要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守备孟养城的部队;第二部分,守备孟养城以北茵多基大湖以南村寨的部队;第三部分,守备孟养城以东的南马寨直到和平镇的部队;第四部分,守备其他地区防线的部队。
理论上,全部的孟养城守备军中,战兵人数超过七千,民夫工匠等后勤人员的人员也在七千左右,合计总人数应该在一万五千人左右。
但是眼下孟养城防线的实际维持人数显然没有这么多,造成这一点的原因也很简单:损耗。
损耗分为两种,首先自然是战斗中的损耗。虽然孟养城一带在几个月的防御中并没有发生像江头城前线那样上万人规模的大型战役,但是一两千人规模的碰撞还是时有发生的。
如果把这个标准稍微降低一点,姜榆罔所指挥的南桑寨战役就能勉强算是这种规模的战斗,而莽古山防线原本只不过是一个百户所负责的防线罢了,并不是多么重要的地方,同时还有一点,就是像莽古堡这种地方,在孟养城诸多防线中其实很多。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较大规模的战斗在孟养一带发生其实不少,虽然一般情况下,可能情况比较接近莽古堡的状态,由防御工事加上先进军事素养的明军处于优势,无论是人数占优,还是以少胜多,都能够战胜麓川军。
但是就算是这种很优的情况下,损耗也是不可避免的,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伤亡。而孟养城诸防线却又缺乏补员的手段,在前期可能还有一些来自南甸和陇川等地的援军作为生力军进行补员,但是随着大军的离开,和战事的长时间持续,很快孟养城就无法从后方的南甸和陇川等地获得援军了。
仅剩下的补员手段是从后勤人员进行抽调人员进行强行的补员,弥补一些伤亡过大的军队,同时也是充场面充人数,主要作用是来振奋军心,同时也是填充防线,保证对于麓川军的防线组成。
这里如果要找出来一个例子的话,其实也可以用最初的莽古山防线作为示例。在姜榆罔穿越来到莽古山防线之前,莽古山防线曾经被麓川军作为一个主要的进攻袭扰方向来对待,企图控制整个莽古山的百姓来作为自己的兵员,进而占据莽古山以发动对孟养城的进攻。
而最初的莽古山在孟养城的指挥军官这里却并没有在麓川军那里那么高的地位,因为莽古山本身地形复杂,很多丛林处于未开化的状态,在东南方向还和阿瓦势力接壤,势力混杂。
所以虽然莽古山与孟养城在地理方位上存在着颇强的关联关系,也只是安排了一个百户的部队进行守备。当然了,孟养城并不是抱持着一个放弃莽古山的态度来布置军力的,这个百户的部队其实是所属千户麾下作为主力攻坚的精锐,因为实在没有足够的人力进行防线布置,才派出这名百户的军队驻守莽古山,企图以质量来胜过数量,充分利用莽古山的地形来抵御麓川军。
这个计划不能说是不切实际的空谈,毕竟姜榆罔在第一次抵御麓川军的战斗中就是依靠了莽古山守军的单兵素质,虽然只有几十个人,但是几乎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火铳使用者和近战武士。
在姜榆罔的大胆战术设计下,通过将麓川军引入营地,借助营地的地形和火铳的改良技术,进行了一次成功的防守,并以此实现了莽古山防御的破局。
但是如果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姜榆罔穿越之前,就能看出来在麓川军的不断袭扰下,明军在防守上的严重伤亡与战术失败。
第一点是伤亡,范围过大的防线,分散到防线每一点的人数很少,导致长时间的战斗,人数上劣势,状态上疲惫,对敌人的来源也不清楚,几乎是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各种意外和非意外的伤亡,导致士兵的伤亡率很高,以姜榆罔参与的第一次莽古山血战为例,伤亡率几乎达到了三成,已经是到了伤亡的极限。
这种残酷的战况下,各地负责驻防的军官根本无法保证自身的安全,各处防线的中低级军官广泛地参与到激烈的战斗中,带来的直接结果则是中低级军官的大量伤亡。
姜榆罔穿越来到莽古山防线时,原本负责的百户和总旗已经全部阵亡了,整个防线处于一种无人指挥的半自主的情况。也就是莽古山防线的战士们是战斗力最强的精锐,还能在这种情况下维持住防线,但是其实也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
这种防线的崩溃一方面是心态上的,因为过于残酷的战斗,负责的军官伤亡严重,本来伤亡惨重就已经非常动摇军心了,这些承担着调动军心任务的军官的阵亡,更进一步加剧了战士们心态上的崩溃。
另一种则是单纯的人员损耗的结果,大量的伤亡带来了大量的损耗,损耗本身就会导致防线的崩溃。而姜榆罔刚刚穿越来到的莽古山防线上,工匠也被发放的武器,时刻准备战斗的状态,则是表现出来了一个情况,大量的伤亡下,孟养城防线的补员早已到了极限,就算是调用后勤人员的补员也要考虑许多,且并没有足够的人数用于补员。
毕竟负责后勤的民夫和工匠并不是简单的预备役士兵,他们是承担着实际的工作的,孟养层就是物资的重要转运枢纽,要保证十万大军的后勤,不可能有许多民夫来作为支援。
莽古山第一次得到较多数量的后勤补员,是在第一次莽古山血战获得奇迹般的胜利之后,曲靖卫指挥使亲自确认了战事情形,才决定为莽古山提供补员。
而如果莽古山因为伤亡过大而战斗失利的话,自然也就没有了后来的补员,那么莽古山防线的结局就变成了一场纯粹的溃败。
这就是第二点,战术失败。因为人员的眼只能怪伤亡而带来的战术失败。一个个防线因为大量伤亡而导致崩溃,导致孟养城的防御体系出现了一种悄无声息的死亡。
这里的悄无声息自然是使用了修辞手法,因为实际上是发生了许多场战斗的。而为什么是“悄无声息”的呢?就是因为实际上并没有爆发某一场规模特别大的战斗,只是在不断的小型战斗中,防线的士兵不断阵亡,而这种伤亡实际上已经超过了补员能力,最终导致了防线溃败。
姜榆罔认为作为主要负责人的孟养城守将白千帆,对于这种战术失败是要负责任的。但是他同时也有些理解白千帆的无奈,没有太多背景,单纯依靠世代军功成为指挥使的白千帆是明代前期武将的一个缩影,他们在战斗中成长,在战争中立下功勋,成为军队的领袖,是纯粹的军人。
其实到了英宗这个时期,像白千帆这种军人已经越来越少了。这些军人曾经效力于一支伟大的军队,在广阔的土地上立下过无数功勋,创造过无数传说。他们并不习惯于失败,没有认清到了英宗时代的这支部队已经不复往日荣光的现实。
承接下来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白千帆最终走向了不可避免的失败,这是白千帆个人的失败,也是所有与此事有关者的失败。而这种失败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在几个月中的重要防线的溃败。
从茵多基大湖以南的山寨丢失,到孟养城东北方重要的和平镇被攻破,这一系列防线的失陷,让现在的孟养城处于一种接近于无险可守的绝境。
这条路安全到姜榆罔能够放心阿天一个人在这条路上于孟养城和莽古堡之间来回,而黎重可以经受了几个月的充分训练,是他手下表现最优秀的秘理院密军之一,是不可能在这种地方出现问题的。
姜榆罔这样想着,而问题随着这种分析又陷入了死结中。
既然不是在从莽古堡到孟养城的路上出了问题,那最大的可能就是黎重根本没有在莽古堡接到来自蛮寺寨的情报。没有接到情报,自然没有道理前来孟养城向他送信了。
想到这里,姜榆罔心头一沉,没有接到情报的原因是什么?
是蛮寺寨大营已经派出援军,但是援军的消息没有从蛮寺寨送到莽古堡来;还是蛮寺寨大营虽然接到了他们的求援,但是仍然没有派出援军;又或是最让人不安的情况:蛮寺寨大营根本没有接到他们求援的情报,甚至根本不知道孟养城这边的情况。
越是这么想,姜榆罔就越是觉得坐立难安。
他忽然间想起来了一个词:战争迷雾。曾经他也经历过不少战斗,主要是在莽古山上和麓川军之间爆发的战斗,以及在莽古山一带清剿盗匪的战斗。
但是那些战斗涉及到的人数和战斗的范围其实都在一个很有限的范围内,最大的一次战斗也就是发生在南桑寨的战斗了。
而就算是那一场规模最大的战斗,参与的人数也没有超过一千人,战斗的范围也只是一个山寨的大小。而那种规模的战斗和眼下将要面临的孟养城大战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可能算是一种量变所带来的质变。
那就是战争迷雾的产生。曾经的战斗,发生在一个村寨的大小范围内,人数不超过一千,因而造成的结果就是无论战场上的战士布置,战斗状况,还是所有的战斗进行点,都能在很短的时间被被战斗的指挥者所掌握。
换句话说,小规模战斗中最关键的战斗信息,是能够被战斗指挥者所充分掌握的,如果是打牌的话,那就能看清楚每一名牌手手上的牌。
而像是孟养城大战这样的大规模战斗,许多战斗的信息就变得难以掌握了。
先从战士人数来讲,不说敌方麓川军的军力,就算是己方明军的人数,姜榆罔也并不是特别清楚,只有一个相对模糊的数字。
孟养城一带的军力布置主要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守备孟养城的部队;第二部分,守备孟养城以北茵多基大湖以南村寨的部队;第三部分,守备孟养城以东的南马寨直到和平镇的部队;第四部分,守备其他地区防线的部队。
理论上,全部的孟养城守备军中,战兵人数超过七千,民夫工匠等后勤人员的人员也在七千左右,合计总人数应该在一万五千人左右。
但是眼下孟养城防线的实际维持人数显然没有这么多,造成这一点的原因也很简单:损耗。
损耗分为两种,首先自然是战斗中的损耗。虽然孟养城一带在几个月的防御中并没有发生像江头城前线那样上万人规模的大型战役,但是一两千人规模的碰撞还是时有发生的。
如果把这个标准稍微降低一点,姜榆罔所指挥的南桑寨战役就能勉强算是这种规模的战斗,而莽古山防线原本只不过是一个百户所负责的防线罢了,并不是多么重要的地方,同时还有一点,就是像莽古堡这种地方,在孟养城诸多防线中其实很多。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较大规模的战斗在孟养一带发生其实不少,虽然一般情况下,可能情况比较接近莽古堡的状态,由防御工事加上先进军事素养的明军处于优势,无论是人数占优,还是以少胜多,都能够战胜麓川军。
但是就算是这种很优的情况下,损耗也是不可避免的,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伤亡。而孟养城诸防线却又缺乏补员的手段,在前期可能还有一些来自南甸和陇川等地的援军作为生力军进行补员,但是随着大军的离开,和战事的长时间持续,很快孟养城就无法从后方的南甸和陇川等地获得援军了。
仅剩下的补员手段是从后勤人员进行抽调人员进行强行的补员,弥补一些伤亡过大的军队,同时也是充场面充人数,主要作用是来振奋军心,同时也是填充防线,保证对于麓川军的防线组成。
这里如果要找出来一个例子的话,其实也可以用最初的莽古山防线作为示例。在姜榆罔穿越来到莽古山防线之前,莽古山防线曾经被麓川军作为一个主要的进攻袭扰方向来对待,企图控制整个莽古山的百姓来作为自己的兵员,进而占据莽古山以发动对孟养城的进攻。
而最初的莽古山在孟养城的指挥军官这里却并没有在麓川军那里那么高的地位,因为莽古山本身地形复杂,很多丛林处于未开化的状态,在东南方向还和阿瓦势力接壤,势力混杂。
所以虽然莽古山与孟养城在地理方位上存在着颇强的关联关系,也只是安排了一个百户的部队进行守备。当然了,孟养城并不是抱持着一个放弃莽古山的态度来布置军力的,这个百户的部队其实是所属千户麾下作为主力攻坚的精锐,因为实在没有足够的人力进行防线布置,才派出这名百户的军队驻守莽古山,企图以质量来胜过数量,充分利用莽古山的地形来抵御麓川军。
这个计划不能说是不切实际的空谈,毕竟姜榆罔在第一次抵御麓川军的战斗中就是依靠了莽古山守军的单兵素质,虽然只有几十个人,但是几乎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火铳使用者和近战武士。
在姜榆罔的大胆战术设计下,通过将麓川军引入营地,借助营地的地形和火铳的改良技术,进行了一次成功的防守,并以此实现了莽古山防御的破局。
但是如果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姜榆罔穿越之前,就能看出来在麓川军的不断袭扰下,明军在防守上的严重伤亡与战术失败。
第一点是伤亡,范围过大的防线,分散到防线每一点的人数很少,导致长时间的战斗,人数上劣势,状态上疲惫,对敌人的来源也不清楚,几乎是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各种意外和非意外的伤亡,导致士兵的伤亡率很高,以姜榆罔参与的第一次莽古山血战为例,伤亡率几乎达到了三成,已经是到了伤亡的极限。
这种残酷的战况下,各地负责驻防的军官根本无法保证自身的安全,各处防线的中低级军官广泛地参与到激烈的战斗中,带来的直接结果则是中低级军官的大量伤亡。
姜榆罔穿越来到莽古山防线时,原本负责的百户和总旗已经全部阵亡了,整个防线处于一种无人指挥的半自主的情况。也就是莽古山防线的战士们是战斗力最强的精锐,还能在这种情况下维持住防线,但是其实也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
这种防线的崩溃一方面是心态上的,因为过于残酷的战斗,负责的军官伤亡严重,本来伤亡惨重就已经非常动摇军心了,这些承担着调动军心任务的军官的阵亡,更进一步加剧了战士们心态上的崩溃。
另一种则是单纯的人员损耗的结果,大量的伤亡带来了大量的损耗,损耗本身就会导致防线的崩溃。而姜榆罔刚刚穿越来到的莽古山防线上,工匠也被发放的武器,时刻准备战斗的状态,则是表现出来了一个情况,大量的伤亡下,孟养城防线的补员早已到了极限,就算是调用后勤人员的补员也要考虑许多,且并没有足够的人数用于补员。
毕竟负责后勤的民夫和工匠并不是简单的预备役士兵,他们是承担着实际的工作的,孟养层就是物资的重要转运枢纽,要保证十万大军的后勤,不可能有许多民夫来作为支援。
莽古山第一次得到较多数量的后勤补员,是在第一次莽古山血战获得奇迹般的胜利之后,曲靖卫指挥使亲自确认了战事情形,才决定为莽古山提供补员。
而如果莽古山因为伤亡过大而战斗失利的话,自然也就没有了后来的补员,那么莽古山防线的结局就变成了一场纯粹的溃败。
这就是第二点,战术失败。因为人员的眼只能怪伤亡而带来的战术失败。一个个防线因为大量伤亡而导致崩溃,导致孟养城的防御体系出现了一种悄无声息的死亡。
这里的悄无声息自然是使用了修辞手法,因为实际上是发生了许多场战斗的。而为什么是“悄无声息”的呢?就是因为实际上并没有爆发某一场规模特别大的战斗,只是在不断的小型战斗中,防线的士兵不断阵亡,而这种伤亡实际上已经超过了补员能力,最终导致了防线溃败。
姜榆罔认为作为主要负责人的孟养城守将白千帆,对于这种战术失败是要负责任的。但是他同时也有些理解白千帆的无奈,没有太多背景,单纯依靠世代军功成为指挥使的白千帆是明代前期武将的一个缩影,他们在战斗中成长,在战争中立下功勋,成为军队的领袖,是纯粹的军人。
其实到了英宗这个时期,像白千帆这种军人已经越来越少了。这些军人曾经效力于一支伟大的军队,在广阔的土地上立下过无数功勋,创造过无数传说。他们并不习惯于失败,没有认清到了英宗时代的这支部队已经不复往日荣光的现实。
承接下来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白千帆最终走向了不可避免的失败,这是白千帆个人的失败,也是所有与此事有关者的失败。而这种失败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在几个月中的重要防线的溃败。
从茵多基大湖以南的山寨丢失,到孟养城东北方重要的和平镇被攻破,这一系列防线的失陷,让现在的孟养城处于一种接近于无险可守的绝境。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94008/213226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