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推荐阅读:通天仙族、读心剑灵后,我带满门冤种杀疯了、修行从役使六丁六甲开始、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北宋穿越指南、凡人:我五雷之体,娶妻陈巧倩!、谍海青云、从旁门左道开始肝成万法道君、仙子别怕,我是瞎子、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此刑名曰弹琵琶,又叫涮洗,是锦衣卫十八种酷刑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还有油煎、灌药、剥皮、钩肠等等。
入了诏狱的基本都是朝廷要员,这些平时养尊处优惯了的官员或许能顶得住其中一两种刑罚,但绝对撑不了多久。
据说自打锦衣卫诏狱设立以来,还没有一个人能撑到所有刑罚用完仍旧嘴硬的。
北镇抚司的高超之处在于,让犯官吃尽苦头,却又能保证在其交代罪行前不让其死掉。
钱士升说完招供这两个字,整个人好似精气神儿被抽走了似的无精打采,他似乎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交代自己的那些事还好说,毕竟是自己的事儿,可出卖同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只是说了自己的事,东林党人还会尽全力保他,同时他的名声也能保住,但出卖了同僚不仅自己会死,还会被同僚们口诛笔伐声名狼藉,可谓杀人诛心。
但钱士升最终还是选择了招供,现在的他只求一死,可如今连死都成了一种奢望。
曹化淳最终满意的离开了锦衣卫诏狱,他觉得这次总算是给皇爷带回去一个好消息,以至于走在大街上的时候,曹化淳看着街两旁熙熙攘攘的人群,心情都是美的。
走着走着,街道前方突然变得热闹起来,一群身着长衫的读书人站在十字路口好像在争论着什么,曹化淳一时好奇便让轿夫停下打算去听听。
“温体仁先是蛊惑陛下征收商税,又仗着陛下的信任陷害忠良,还建议陛下重开厂卫,大伙儿知道厂卫当年的罪行吧?”一个青年人站在一处石墩上激动的控诉着。
“岂能不知?我父亲就是被锦衣卫的人抓进诏狱,从此再也没能出来!”另外一个青年附和道。
“厂卫就是无处不在、无所不用其极的魔头,他们的罪行可谓恶贯满盈,多少忠心耿耿的大臣被他们陷害至死,诸位想想吧,倘若真开了厂卫,老百姓还能有好日子过吗?陛下竟然听信温体仁的谄媚之言,实在令我等失望!”
“我等苦读圣人之书,行的是仁义礼智信,目睹奸臣弄权,即便身为举子也要为大明尽一份力!”
“对!佞臣温体仁,弄权乱政,祸乱朝纲,人人得而诛之!我等应该团结起来,使陛下知晓亲小人远贤臣,自古灭国之道也!”
……
这群书生越说越激动,周围的百姓也越聚越多,曹化淳越听越离谱,终于是忍不住了。
“你们是哪里的学生,竟敢在此妖言惑众,当真把大明律法当摆设了吗?”几个小黄门拨开人群,曹化淳怒不可遏的道。
曹化淳刚一开口,周围的百姓和那群读书人都看向了他。
“这位可是宫里来的公公?我等写了一篇文章正苦无门路,可否请公公代为呈给陛下,此是我等拳拳报国之心,还请公公勿要拒绝。”
领头的书生对曹化淳的愤怒浑然不觉,一看就是没什么社会经验的纯读书人。
他们整日里沉浸在之乎者也的圣人之言中,两手不沾阳春水,却最容易听风就是雨,最容易受有心人的蛊惑。
“尔等不思好生向学,谁人指使你们在此颠倒黑白?赶紧给咱家散了,否则咱家就去通知五城兵马司!”
曹化淳哪里会帮这群无知的学生传信,怒气冲冲的指责道。
也就是现在这年月,朝廷对言辞、穿着等方面还算宽容,若是放在大明初年,有钱的商人连丝绸都不能穿,这等大放厥词之人肯定是要进五城兵马司的巡捕房喝茶的。
曹化淳的话果然有用,众多书生一听要进巡捕房,埋怨了几句后便作鸟兽散。
待曹化淳来到宫里,便把锦衣卫的好消息说给崇祯听,但对一路上的见闻只字未提,在他看来都是些只会读书的书呆子,根本没有必要让皇爷挂怀。
崇祯一听只钱士升就贪腐了那么多的银两,不仅没生气反而心中一喜,并立即下令锦衣卫抄家,同时抓捕吴宗达、文震孟等人。
四十六万两白银,外加两万两黄金,按照当下一比十的兑换比例,总数就是六十多万两白银。
六十多万两白银啊,可以办很多事了,至少能靠着这笔银子把京营兵、勇卫营彻底抓到手。
一时间崇祯又觉得是温体仁多虑了,一群文臣还能翻了天吗?
但接下来的几天,局势急转直下,吴宗达、文震孟等人被抓进诏狱之后,京城随处可见国子监的学生走上街头,他们慷慨陈词、申明大义,把温体仁等帝党说成无恶不作、蛊惑君心的奸佞之臣。
同时大街上头一天晚上还好好的,第二天便贴满了各种大字报,他们当然不敢直接骂当朝皇帝,但温体仁、洪承畴、王承恩、韩山河等人却惨遭横祸。
温体仁的府宅大门上被人泼了粪水,两边的院墙上也被画的花里胡哨,全是骂人的脏话,把已经年过六十又十分重视名声的温体仁直接气的晕倒在地卧床不起。
韩山河也遭了秧,但这厮第二天晚上便布置了人手,当即抓捕了几个闹事凶手,直接抓紧了诏狱吃板子。
这还只是京城里,皇宫里的气氛更是诡异,近半官员集体称病在家,即便是上班的官员也多是消极怠工,即便是李邦华在崇祯的授意下罢免了好几个官员都不顶事。
三月初八,顺天府内所有店铺好像商量好了似的集体歇业,不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酒楼、茶馆、青楼、妓院,全部挂上了歇业的招牌。
一时间老百姓连柴米油盐都买不到,就连顺天府的老百姓都意识到朝廷可能出事了,但买不到粮食他们就得挨饿,于是百姓们也开始闹事。
整个京城乱作一团。
这还只是顺天府,有消息灵通的人从南方传来消息,南京、扬州、苏州等地在复社的领导下更是厉害,各地学生齐聚走上街头,商人罢市、学生罢课,南京六部官员也上奏疏为钱士升等人辩解……
三月十五,又是一个朔望朝,内阁并吏部、通政司提前给所有称病在家的官员传信,早朝必须到场。
似乎崇祯皇帝终于要对近日之事做个了结了……
……
入了诏狱的基本都是朝廷要员,这些平时养尊处优惯了的官员或许能顶得住其中一两种刑罚,但绝对撑不了多久。
据说自打锦衣卫诏狱设立以来,还没有一个人能撑到所有刑罚用完仍旧嘴硬的。
北镇抚司的高超之处在于,让犯官吃尽苦头,却又能保证在其交代罪行前不让其死掉。
钱士升说完招供这两个字,整个人好似精气神儿被抽走了似的无精打采,他似乎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交代自己的那些事还好说,毕竟是自己的事儿,可出卖同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只是说了自己的事,东林党人还会尽全力保他,同时他的名声也能保住,但出卖了同僚不仅自己会死,还会被同僚们口诛笔伐声名狼藉,可谓杀人诛心。
但钱士升最终还是选择了招供,现在的他只求一死,可如今连死都成了一种奢望。
曹化淳最终满意的离开了锦衣卫诏狱,他觉得这次总算是给皇爷带回去一个好消息,以至于走在大街上的时候,曹化淳看着街两旁熙熙攘攘的人群,心情都是美的。
走着走着,街道前方突然变得热闹起来,一群身着长衫的读书人站在十字路口好像在争论着什么,曹化淳一时好奇便让轿夫停下打算去听听。
“温体仁先是蛊惑陛下征收商税,又仗着陛下的信任陷害忠良,还建议陛下重开厂卫,大伙儿知道厂卫当年的罪行吧?”一个青年人站在一处石墩上激动的控诉着。
“岂能不知?我父亲就是被锦衣卫的人抓进诏狱,从此再也没能出来!”另外一个青年附和道。
“厂卫就是无处不在、无所不用其极的魔头,他们的罪行可谓恶贯满盈,多少忠心耿耿的大臣被他们陷害至死,诸位想想吧,倘若真开了厂卫,老百姓还能有好日子过吗?陛下竟然听信温体仁的谄媚之言,实在令我等失望!”
“我等苦读圣人之书,行的是仁义礼智信,目睹奸臣弄权,即便身为举子也要为大明尽一份力!”
“对!佞臣温体仁,弄权乱政,祸乱朝纲,人人得而诛之!我等应该团结起来,使陛下知晓亲小人远贤臣,自古灭国之道也!”
……
这群书生越说越激动,周围的百姓也越聚越多,曹化淳越听越离谱,终于是忍不住了。
“你们是哪里的学生,竟敢在此妖言惑众,当真把大明律法当摆设了吗?”几个小黄门拨开人群,曹化淳怒不可遏的道。
曹化淳刚一开口,周围的百姓和那群读书人都看向了他。
“这位可是宫里来的公公?我等写了一篇文章正苦无门路,可否请公公代为呈给陛下,此是我等拳拳报国之心,还请公公勿要拒绝。”
领头的书生对曹化淳的愤怒浑然不觉,一看就是没什么社会经验的纯读书人。
他们整日里沉浸在之乎者也的圣人之言中,两手不沾阳春水,却最容易听风就是雨,最容易受有心人的蛊惑。
“尔等不思好生向学,谁人指使你们在此颠倒黑白?赶紧给咱家散了,否则咱家就去通知五城兵马司!”
曹化淳哪里会帮这群无知的学生传信,怒气冲冲的指责道。
也就是现在这年月,朝廷对言辞、穿着等方面还算宽容,若是放在大明初年,有钱的商人连丝绸都不能穿,这等大放厥词之人肯定是要进五城兵马司的巡捕房喝茶的。
曹化淳的话果然有用,众多书生一听要进巡捕房,埋怨了几句后便作鸟兽散。
待曹化淳来到宫里,便把锦衣卫的好消息说给崇祯听,但对一路上的见闻只字未提,在他看来都是些只会读书的书呆子,根本没有必要让皇爷挂怀。
崇祯一听只钱士升就贪腐了那么多的银两,不仅没生气反而心中一喜,并立即下令锦衣卫抄家,同时抓捕吴宗达、文震孟等人。
四十六万两白银,外加两万两黄金,按照当下一比十的兑换比例,总数就是六十多万两白银。
六十多万两白银啊,可以办很多事了,至少能靠着这笔银子把京营兵、勇卫营彻底抓到手。
一时间崇祯又觉得是温体仁多虑了,一群文臣还能翻了天吗?
但接下来的几天,局势急转直下,吴宗达、文震孟等人被抓进诏狱之后,京城随处可见国子监的学生走上街头,他们慷慨陈词、申明大义,把温体仁等帝党说成无恶不作、蛊惑君心的奸佞之臣。
同时大街上头一天晚上还好好的,第二天便贴满了各种大字报,他们当然不敢直接骂当朝皇帝,但温体仁、洪承畴、王承恩、韩山河等人却惨遭横祸。
温体仁的府宅大门上被人泼了粪水,两边的院墙上也被画的花里胡哨,全是骂人的脏话,把已经年过六十又十分重视名声的温体仁直接气的晕倒在地卧床不起。
韩山河也遭了秧,但这厮第二天晚上便布置了人手,当即抓捕了几个闹事凶手,直接抓紧了诏狱吃板子。
这还只是京城里,皇宫里的气氛更是诡异,近半官员集体称病在家,即便是上班的官员也多是消极怠工,即便是李邦华在崇祯的授意下罢免了好几个官员都不顶事。
三月初八,顺天府内所有店铺好像商量好了似的集体歇业,不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酒楼、茶馆、青楼、妓院,全部挂上了歇业的招牌。
一时间老百姓连柴米油盐都买不到,就连顺天府的老百姓都意识到朝廷可能出事了,但买不到粮食他们就得挨饿,于是百姓们也开始闹事。
整个京城乱作一团。
这还只是顺天府,有消息灵通的人从南方传来消息,南京、扬州、苏州等地在复社的领导下更是厉害,各地学生齐聚走上街头,商人罢市、学生罢课,南京六部官员也上奏疏为钱士升等人辩解……
三月十五,又是一个朔望朝,内阁并吏部、通政司提前给所有称病在家的官员传信,早朝必须到场。
似乎崇祯皇帝终于要对近日之事做个了结了……
……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94654/216112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