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终成大唐太子
推荐阅读:假千金穿成和亲公主后、我的狐仙大人、不能倒,A起来、揣着反派的崽跑路、亡国后又成宠妃、穿成残疾总裁的AI伴侣、龙香拨、影后今天崩人设了吗、六十年代平凡生活、公主找了个女驸马、
六月十五,天晴,吉!
皇子皇孙李承道正式册封为皇太子,昭告天下!
六月十日,李渊谕礼部:“帝王绍基垂统,长治久安,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之祥,慰臣民之望。朕荷天眷,诞生嫡子嫡孙,已及一十有五龄。兹者钦承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建储大典,宜即举行。今以嫡子嫡孙李承道为皇太子。尔部详察应行典礼,选择吉期具奏。”
册封吉日选定在六月十五日,吉日前一天,即六月十四日,李渊在亲自检视了祭祀用各项祝版后,以册立皇太子,祭天地、太庙、社稷,及太子母后郑观音。
六月十五日,李渊入太和殿举行册立大典。皇帝亲自检视御座前桌上放置的金质册、宝,落座后接受众人三跪九叩之礼。
帝派使臣以卫国公李靖、都统大学士图海为正使,户部尚书安修仁、兵部尚书屈突通为副使先一步到达景仁宫后,先把册、宝、御杖放于宫前铺着黄缎的桌上。
然后李承道跪在桌前接受册、宝,正使授册,副使授宝,在御杖前行三跪九叩礼,向皇帝谢恩,使者亦向太子叩头。之后,李承道跟随手捧册、宝的太监至皇帝前复命。最后,皇帝使臣把御杖送到皇帝宫中,向李渊并报庆典完成。
六月十五日,临近中午,李渊临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对册立皇太子的朝贺,并颁诏天下。
诏曰:“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庆,端在元良。嫡子嫡孙李承道,日表英奇,天资粹美。兹恪遵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载稽典礼,俯顺舆情。
谨告天地、宗庙、社稷。于武德九年六月十五日,授李承道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大典告成,洪恩宜霈,所有合行事宜,开列于后。于戏。主器得人,益笃灵长之祜。纶音式涣,用昭浩荡之仁。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诏书中还包括三十三条皇帝赐予百姓的恩典,诸如蠲免赋税,特赦死囚等,不过赦免的死囚还没出牢房,就被雨化田全部拉到矿山挖煤去了。
当日,皇帝授权设立为皇太子服务的詹事府衙门,配备官员。升内阁侍读学士孔郭岱,翰林院侍读学士陈廷敬,并为詹事府詹事。
至此整个完整流程全部走完。
不过流程走完后,原本应该回东宫接受庆贺的李承道并没有打道回府,而是当着满朝文武百官以及李渊的面,献上了被称为大唐建国以来最大的祥瑞杂交水稻。
“此水稻亩产7.5石,每亩穗数13.5万,成穗率78%,每根穗粒总数平均为273,结实率90%,千粒重273……”
李承道手中拿着一株水稻,侃侃而谈,而朝中百官虽然没有听懂他后面那些话,但亩产7.5石却是清清楚楚听进耳中。
此时大唐最好的良田亩产差不多也只有2石多一点,差一点的甚至只有一石多,李承道现在说他手上的水稻竟然能有7.5石,差不多翻了4倍多,在这个农事大于天的年代,怎么不可能引得满朝震动!
“太子此话当真?”
大司农王修坐不住了,一听这杂交水稻竟然亩产达到7.5石,连忙站出来确认,这可是关系到全天下百姓的肚子问题啊。
“王中丞此话何意,难道太子会在事关民生之事上诓骗你吗?”
李承道还没回答王修的话,当朝宰相,中书令裴寂就站出一步。
裴寂这句话其实有两种意思可以理解,如果站在李承道对立面,那他这句话就可以理解成把李承道放在火上烤,一旦核实出这水稻亩产没那么高,那太子就是在国计民生上行诓骗之事,这大帽子扣下来,李承道身上便有了一个大大的污点。
还有第二种理解,就是顶在李承道前面,把水稻的事情扛下来,无论水稻真实亩产如何,李承道说亩产多少就是多少,你大司农敢质疑太子,我裴寂身为宰相就不饶你。
显然,在李承道初登太子之位,放眼陇西李氏二代和三代,完全没人可以和其抗衡的情况下,裴寂明显是站在李承道这边的。
“丞相,下官不是这个意思……”
大司农王修脸色巨变,自己只是职责所在,一听水稻亩产能达到7.5石,有点不敢置信,所以多问了一句,想不到裴寂就站出来了针对他,这尼玛什么情况!
“亩产多少,大司农有空的话可以去长安城外面的试验田里看看,那里本太子试种了100亩田,到时候核实一下产量就行。”
李承道转过头,深深看了王修一眼:“不过我了解到,如今我大唐普遍粮价在每石两贯左右,这里我想向大司农确认一下,是也不是?”
王修额头上出现密密的汗珠,这李承道是什么意思,在满朝文武面前问粮价,他冥冥中感觉到李承道是在挖坑,等着他跳。
“大致粮价的确在两贯左右,不过收割季节粮价要低一点,大致在一贯八百文……”
“你可知道,隋朝杨坚在位时,粮价是多少?”
还没等王修把话说话,李承道突然低喝一声,这一句话说出口,在场的百官都是聪明人,立即明白王修完了,新官上任三把火,想不到第一把火就烧到了大司农王修身上!
此时王修明显意识到不对劲,但他自恃自己从未贪污受贿,在农事上也事必亲躬,本职工作毫无差错,所以面对李承道的突然发难,虽然措手不及,但心里依旧想着大不了辞职告老,便梗着脖子回道。
“隋朝和我大唐岂可同日而语……”
“你不说,那就由我来告诉大家,隋朝粮价在200文每石,现在我大唐已立国九年,百姓安居乐业,百业兴旺,但粮价却到达了惊人的两贯每石,到底是何人造成如今的局面,到底是谁在纵容那些大粮商吸百姓的血!你!大司农王修,难辞其咎!”
李承道爆喝一声!
“来人,把这奴役百姓的罪人拿下!”
两名武士从殿外走进,王修脸色惨白,手指颤抖着指着李承道,嘴中不断说着“你,你,你……”
当着李渊和满朝文武的面,九卿之一,从三品的大司农王修被当场拿下!满朝文武没有任何一人敢替他说话。
- 肉肉屋
皇子皇孙李承道正式册封为皇太子,昭告天下!
六月十日,李渊谕礼部:“帝王绍基垂统,长治久安,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之祥,慰臣民之望。朕荷天眷,诞生嫡子嫡孙,已及一十有五龄。兹者钦承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建储大典,宜即举行。今以嫡子嫡孙李承道为皇太子。尔部详察应行典礼,选择吉期具奏。”
册封吉日选定在六月十五日,吉日前一天,即六月十四日,李渊在亲自检视了祭祀用各项祝版后,以册立皇太子,祭天地、太庙、社稷,及太子母后郑观音。
六月十五日,李渊入太和殿举行册立大典。皇帝亲自检视御座前桌上放置的金质册、宝,落座后接受众人三跪九叩之礼。
帝派使臣以卫国公李靖、都统大学士图海为正使,户部尚书安修仁、兵部尚书屈突通为副使先一步到达景仁宫后,先把册、宝、御杖放于宫前铺着黄缎的桌上。
然后李承道跪在桌前接受册、宝,正使授册,副使授宝,在御杖前行三跪九叩礼,向皇帝谢恩,使者亦向太子叩头。之后,李承道跟随手捧册、宝的太监至皇帝前复命。最后,皇帝使臣把御杖送到皇帝宫中,向李渊并报庆典完成。
六月十五日,临近中午,李渊临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对册立皇太子的朝贺,并颁诏天下。
诏曰:“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庆,端在元良。嫡子嫡孙李承道,日表英奇,天资粹美。兹恪遵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载稽典礼,俯顺舆情。
谨告天地、宗庙、社稷。于武德九年六月十五日,授李承道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大典告成,洪恩宜霈,所有合行事宜,开列于后。于戏。主器得人,益笃灵长之祜。纶音式涣,用昭浩荡之仁。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诏书中还包括三十三条皇帝赐予百姓的恩典,诸如蠲免赋税,特赦死囚等,不过赦免的死囚还没出牢房,就被雨化田全部拉到矿山挖煤去了。
当日,皇帝授权设立为皇太子服务的詹事府衙门,配备官员。升内阁侍读学士孔郭岱,翰林院侍读学士陈廷敬,并为詹事府詹事。
至此整个完整流程全部走完。
不过流程走完后,原本应该回东宫接受庆贺的李承道并没有打道回府,而是当着满朝文武百官以及李渊的面,献上了被称为大唐建国以来最大的祥瑞杂交水稻。
“此水稻亩产7.5石,每亩穗数13.5万,成穗率78%,每根穗粒总数平均为273,结实率90%,千粒重273……”
李承道手中拿着一株水稻,侃侃而谈,而朝中百官虽然没有听懂他后面那些话,但亩产7.5石却是清清楚楚听进耳中。
此时大唐最好的良田亩产差不多也只有2石多一点,差一点的甚至只有一石多,李承道现在说他手上的水稻竟然能有7.5石,差不多翻了4倍多,在这个农事大于天的年代,怎么不可能引得满朝震动!
“太子此话当真?”
大司农王修坐不住了,一听这杂交水稻竟然亩产达到7.5石,连忙站出来确认,这可是关系到全天下百姓的肚子问题啊。
“王中丞此话何意,难道太子会在事关民生之事上诓骗你吗?”
李承道还没回答王修的话,当朝宰相,中书令裴寂就站出一步。
裴寂这句话其实有两种意思可以理解,如果站在李承道对立面,那他这句话就可以理解成把李承道放在火上烤,一旦核实出这水稻亩产没那么高,那太子就是在国计民生上行诓骗之事,这大帽子扣下来,李承道身上便有了一个大大的污点。
还有第二种理解,就是顶在李承道前面,把水稻的事情扛下来,无论水稻真实亩产如何,李承道说亩产多少就是多少,你大司农敢质疑太子,我裴寂身为宰相就不饶你。
显然,在李承道初登太子之位,放眼陇西李氏二代和三代,完全没人可以和其抗衡的情况下,裴寂明显是站在李承道这边的。
“丞相,下官不是这个意思……”
大司农王修脸色巨变,自己只是职责所在,一听水稻亩产能达到7.5石,有点不敢置信,所以多问了一句,想不到裴寂就站出来了针对他,这尼玛什么情况!
“亩产多少,大司农有空的话可以去长安城外面的试验田里看看,那里本太子试种了100亩田,到时候核实一下产量就行。”
李承道转过头,深深看了王修一眼:“不过我了解到,如今我大唐普遍粮价在每石两贯左右,这里我想向大司农确认一下,是也不是?”
王修额头上出现密密的汗珠,这李承道是什么意思,在满朝文武面前问粮价,他冥冥中感觉到李承道是在挖坑,等着他跳。
“大致粮价的确在两贯左右,不过收割季节粮价要低一点,大致在一贯八百文……”
“你可知道,隋朝杨坚在位时,粮价是多少?”
还没等王修把话说话,李承道突然低喝一声,这一句话说出口,在场的百官都是聪明人,立即明白王修完了,新官上任三把火,想不到第一把火就烧到了大司农王修身上!
此时王修明显意识到不对劲,但他自恃自己从未贪污受贿,在农事上也事必亲躬,本职工作毫无差错,所以面对李承道的突然发难,虽然措手不及,但心里依旧想着大不了辞职告老,便梗着脖子回道。
“隋朝和我大唐岂可同日而语……”
“你不说,那就由我来告诉大家,隋朝粮价在200文每石,现在我大唐已立国九年,百姓安居乐业,百业兴旺,但粮价却到达了惊人的两贯每石,到底是何人造成如今的局面,到底是谁在纵容那些大粮商吸百姓的血!你!大司农王修,难辞其咎!”
李承道爆喝一声!
“来人,把这奴役百姓的罪人拿下!”
两名武士从殿外走进,王修脸色惨白,手指颤抖着指着李承道,嘴中不断说着“你,你,你……”
当着李渊和满朝文武的面,九卿之一,从三品的大司农王修被当场拿下!满朝文武没有任何一人敢替他说话。
- 肉肉屋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96548/224358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