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推荐阅读:英灵:我的前世全被女儿召唤了、重生了谁还当明星、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我在诡夜斩神魔、战锤:以涅槃之名、战争领主:从厄运之地开始崛起、长夜君主、太平令、长生,从养鸡杂役开始、圣杯战争?龙珠战争!、
集权,这是智朗要做的,也是必然结果。
大大小小的贵族,带着各自亲卫共同凑成的军队,结果只能是被淘汰。
对晋国来说,这更是有深刻体验的经历。十多年前,智瑶率晋军攻郑,一路打到了郑国都城。结果呢,命令赵无恤攻城,却被直接拒绝。
将佐不和,智瑶作为大军指挥官竟然指挥不动士兵,结果可想而知。郑都没打下来,晋军扩张的大好时机就此错过。据说,当年回去后智瑶气的在国君面前大骂赵无恤,几次拔剑相向,可终究还是无可奈何。
很难说,那次战争对智瑶的影响有多大,后来发起攻赵战争有没有那次矛盾的因素。但很显然,晋国上下都意识到了分封制对军队战力的极大危害,以致几家这么多年新扩张的地盘,多数都设置了县。
而且对这个结果,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少年得志的智朗,只会更加激进。
而智朗也趁机试探了大家的接受度,现在看,比预料的还要更好一些。
那么,趁着战争时期的强势,他自然就选择省去争论,把事情定下来再说。
只是稍作休整,等晋阳派来治理人员后,智朗又继续率军作战。
赵嘉战败的消息已经传到各地,其中少不了加一些打击敌军士气的内容。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智军就像梳子般一路横扫过去,攻城拔寨,远比攻打祁城顺利的多。
有的城池上午把军队摆在城下,下午就能在城中宿营了。到后来,花在路上的时间比攻城还要多。
而在这个过程中,魏韩不断的派人来劝阻,甚至搬出了晋君使臣,意图让智朗停止攻势。同时,两家还不断向边境屯兵,施加压力。
“家主!魏韩使者又来了,这次好像拿到了国君的命令,还有一封亲笔信。”
刚攻下一座小城,贾远就带来了一个恼人的消息。
智朗正在城外指挥拆除营寨,浑身的汗。看到贾远,他提着水袋饮了几大口凉白开,这才长长松了口气。
“国君……,哼,我们跟魏韩对立,他有什么可急的?”智朗把水袋收好,直接用袖子擦了擦脸。
一旦占据赵氏,智氏的地盘跟人口就几乎有晋国三分之二,力量完全失衡了。一向对智氏颇有好感的晋君,也终于急了。
不过,对晋君来说,这又有什么区别?谁赢了都不会分他一点。
贾远点了点头,“国君对家主不了解,担忧也是正常。……倒是魏韩,这些日子一直在边境囤积重兵,如今两家兵力加起来恐怕有近两万了!”
智朗摇了摇头,在旁边找了块荫凉坐下了。“兵马再多又有何用?匆忙凑起来的军队,不堪一击。”
魏韩两家的常备军各有近万人,而之前战争中,魏韩精锐已损失了大半。不用想也知道,那两万兵马八成又是拉来凑数的。
“信呢?”智朗抬手说道。
“在此!”贾远连忙递来了一份绢布。
智朗接过来,却先看到了信尾魏驹跟韩虎共同的署名,接着,他这才往上看去。
信总共也就不到百字,前半部分是引经据典的大道理,后半部分则是讲明局势,直接威胁了。
“秦国?……秦国也出兵了?”智朗突然看到几个熟悉的字眼,眉头皱了起来。
信中直接言明,赵无恤是去了秦国搬救兵,如今已经回来了?
贾远瞥了眼智朗手中信,摇了摇头:“这……还不知晓,我立刻派人往秦国方向打探。”
智朗把信看了一遍,就叠了几下,收好。
向后仰着,他枕着胳膊倚在了树干上,“赵无恤若能搬来秦军,那倒有趣了。不过,他不会真的以为这样就能抵挡了吧?”
“家主说的是,秦军羸弱,比魏韩还要不如,可知赵无恤是无计可施了。”贾远站在一旁,笑道。
智朗摆了摆手,“羸弱倒谈不上,不过,秦军这些年着实战绩不佳,可惜了!”
后世大名鼎鼎的秦军虎狼之师,这会却实在难称威武,不过,秦国是苦寒中熬过来的,韧劲却不可小觑。
“家主!?”看到在那发愣的智朗,贾远小声提醒了一句。
“嗯?”智朗立刻从回忆拉了回来。
“魏韩的使者就在十里外,该如何回复?”
“哦,我也回信一封吧!”
取来笔墨,智朗却没用新的绢布,而是又展开了魏韩递来的那信,在下面空白处加了一句:赵地今属智氏,吾兵三千,可敢一战乎?
信送了回去,接着,智朗根本就不再理会,继续按计划攻打城池。
而面对智朗突然的强硬姿态,魏韩终究还是迟疑了,始终没敢越境一步。
花了不到两个月,智朗就从北到南一路攻打,到达了魏韩边境附近。中途每攻下一城,就直接从晋阳派兵据守,所以攻城进展仍然极快。
到此刻,除了智氏东边已经摆在砧板上的邯郸赵地,赵地西部大部分地盘算是被智朗收入囊中。
而在这个过程中,那些赵氏残部要么被消灭,要么继续奔逃。倒是赵嘉,这一路一直在组织抵抗,只是一路败退,等到魏韩边境附近时却没了动静。
因为离魏韩越来越近,怕出问题,智朗也把那些攻城的魏韩俘兵分散到了各个城池。
所以,等智朗到魏韩边境时,真的只带了三千智氏骑兵。
值得一提的是,智朗他们此刻已经离开了晋中盆地,也避开了跟智氏中间的山脉,向东跟智氏连到了一块。
一直到魏韩大军二十里外,智朗终于在一处新占据的小城安营扎寨,开始准备接下来的和谈。
“尽快向东跟智氏联系上,补给不能只从薪地来了,太远,还要就近补充。还有,立刻把探子撒出去!方圆百里内,我要知晓所有情况。”
大军都在忙碌,智朗选好安营地后,就立刻开始了布置。
贾远用袖子抹了抹额头,说道:“刚收到的消息,已跟智氏联系上了,我尽快布置此事。”
大大小小的贵族,带着各自亲卫共同凑成的军队,结果只能是被淘汰。
对晋国来说,这更是有深刻体验的经历。十多年前,智瑶率晋军攻郑,一路打到了郑国都城。结果呢,命令赵无恤攻城,却被直接拒绝。
将佐不和,智瑶作为大军指挥官竟然指挥不动士兵,结果可想而知。郑都没打下来,晋军扩张的大好时机就此错过。据说,当年回去后智瑶气的在国君面前大骂赵无恤,几次拔剑相向,可终究还是无可奈何。
很难说,那次战争对智瑶的影响有多大,后来发起攻赵战争有没有那次矛盾的因素。但很显然,晋国上下都意识到了分封制对军队战力的极大危害,以致几家这么多年新扩张的地盘,多数都设置了县。
而且对这个结果,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少年得志的智朗,只会更加激进。
而智朗也趁机试探了大家的接受度,现在看,比预料的还要更好一些。
那么,趁着战争时期的强势,他自然就选择省去争论,把事情定下来再说。
只是稍作休整,等晋阳派来治理人员后,智朗又继续率军作战。
赵嘉战败的消息已经传到各地,其中少不了加一些打击敌军士气的内容。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智军就像梳子般一路横扫过去,攻城拔寨,远比攻打祁城顺利的多。
有的城池上午把军队摆在城下,下午就能在城中宿营了。到后来,花在路上的时间比攻城还要多。
而在这个过程中,魏韩不断的派人来劝阻,甚至搬出了晋君使臣,意图让智朗停止攻势。同时,两家还不断向边境屯兵,施加压力。
“家主!魏韩使者又来了,这次好像拿到了国君的命令,还有一封亲笔信。”
刚攻下一座小城,贾远就带来了一个恼人的消息。
智朗正在城外指挥拆除营寨,浑身的汗。看到贾远,他提着水袋饮了几大口凉白开,这才长长松了口气。
“国君……,哼,我们跟魏韩对立,他有什么可急的?”智朗把水袋收好,直接用袖子擦了擦脸。
一旦占据赵氏,智氏的地盘跟人口就几乎有晋国三分之二,力量完全失衡了。一向对智氏颇有好感的晋君,也终于急了。
不过,对晋君来说,这又有什么区别?谁赢了都不会分他一点。
贾远点了点头,“国君对家主不了解,担忧也是正常。……倒是魏韩,这些日子一直在边境囤积重兵,如今两家兵力加起来恐怕有近两万了!”
智朗摇了摇头,在旁边找了块荫凉坐下了。“兵马再多又有何用?匆忙凑起来的军队,不堪一击。”
魏韩两家的常备军各有近万人,而之前战争中,魏韩精锐已损失了大半。不用想也知道,那两万兵马八成又是拉来凑数的。
“信呢?”智朗抬手说道。
“在此!”贾远连忙递来了一份绢布。
智朗接过来,却先看到了信尾魏驹跟韩虎共同的署名,接着,他这才往上看去。
信总共也就不到百字,前半部分是引经据典的大道理,后半部分则是讲明局势,直接威胁了。
“秦国?……秦国也出兵了?”智朗突然看到几个熟悉的字眼,眉头皱了起来。
信中直接言明,赵无恤是去了秦国搬救兵,如今已经回来了?
贾远瞥了眼智朗手中信,摇了摇头:“这……还不知晓,我立刻派人往秦国方向打探。”
智朗把信看了一遍,就叠了几下,收好。
向后仰着,他枕着胳膊倚在了树干上,“赵无恤若能搬来秦军,那倒有趣了。不过,他不会真的以为这样就能抵挡了吧?”
“家主说的是,秦军羸弱,比魏韩还要不如,可知赵无恤是无计可施了。”贾远站在一旁,笑道。
智朗摆了摆手,“羸弱倒谈不上,不过,秦军这些年着实战绩不佳,可惜了!”
后世大名鼎鼎的秦军虎狼之师,这会却实在难称威武,不过,秦国是苦寒中熬过来的,韧劲却不可小觑。
“家主!?”看到在那发愣的智朗,贾远小声提醒了一句。
“嗯?”智朗立刻从回忆拉了回来。
“魏韩的使者就在十里外,该如何回复?”
“哦,我也回信一封吧!”
取来笔墨,智朗却没用新的绢布,而是又展开了魏韩递来的那信,在下面空白处加了一句:赵地今属智氏,吾兵三千,可敢一战乎?
信送了回去,接着,智朗根本就不再理会,继续按计划攻打城池。
而面对智朗突然的强硬姿态,魏韩终究还是迟疑了,始终没敢越境一步。
花了不到两个月,智朗就从北到南一路攻打,到达了魏韩边境附近。中途每攻下一城,就直接从晋阳派兵据守,所以攻城进展仍然极快。
到此刻,除了智氏东边已经摆在砧板上的邯郸赵地,赵地西部大部分地盘算是被智朗收入囊中。
而在这个过程中,那些赵氏残部要么被消灭,要么继续奔逃。倒是赵嘉,这一路一直在组织抵抗,只是一路败退,等到魏韩边境附近时却没了动静。
因为离魏韩越来越近,怕出问题,智朗也把那些攻城的魏韩俘兵分散到了各个城池。
所以,等智朗到魏韩边境时,真的只带了三千智氏骑兵。
值得一提的是,智朗他们此刻已经离开了晋中盆地,也避开了跟智氏中间的山脉,向东跟智氏连到了一块。
一直到魏韩大军二十里外,智朗终于在一处新占据的小城安营扎寨,开始准备接下来的和谈。
“尽快向东跟智氏联系上,补给不能只从薪地来了,太远,还要就近补充。还有,立刻把探子撒出去!方圆百里内,我要知晓所有情况。”
大军都在忙碌,智朗选好安营地后,就立刻开始了布置。
贾远用袖子抹了抹额头,说道:“刚收到的消息,已跟智氏联系上了,我尽快布置此事。”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97381/253158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