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161】卓家八子一女(3000)
推荐阅读:穿越者大联盟、我的神秘赶山异闻、犁汉、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诡秘之主:瑶光、刚毅坚卓的他们、机战:从高达OO开始、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斗罗:萧炎穿越成唐三兄弟、这无限的世界、
第161章【161】卓家八子一女(3000)
大伯娘大概是年纪大了,即便今年大伯回来一个月,也没能如愿怀上孩子,这就显得卓琳弥足珍贵了。
现在家里除了豆腐生意,一二十只母鸡下的鸡蛋也吃不完,多半被父亲拿走卖掉,补贴自己在厂子里的生活费了。
俗话说:鸭子生蛋,先是去油,后是去膘,生到最后刮心血。从出生到下蛋,至少要四个月,所以还早着呢!
他们6月才捉回家,怎么着也得秋收之后了。
牛牛在她催生草的帮助下,非但没有生过病,还越来越壮实,人人都说他们家买的这头牛划算。
去年年底杀了一头猪后,阿娘和伯娘又各自捉了四头小猪,而剩下的三头猪,已经长得相当肥壮了,按照家里人的意思,是打算天冷以后杀掉,然后走街串户的卖掉,年后抓的小猪仔,现在也都一天天长大了,等同于一头接着一头的养,要不是夏天热,不易保存,他们早就想解解馋了。
不过家里的鸡也没少杀,新老交替着,虽然老母鸡的肉不咋好咬,但熬出来的母鸡汤那叫一个绝,很多家里有孕妇的人家,专门买老母鸡,阿爹就卖给厂子里的同事,至少三只,因为鸡肉每斤7毛,所以一只鸡大概能卖两三块钱。
猪肉拿到代销店能卖7毛一斤,一头二百多斤的猪,在杀掉之后差不多能卖130多块钱,这是按照批发价来卖,若是他们自己零卖,也许价格会高一点,至少得八毛,八毛也比代销店的八毛五的便宜,无非就是麻烦点。
今年哥哥们在家没少帮忙做豆腐,卖豆腐,捉知了猴,捡知了壳,还时不时的赶着牛去首阳山那边的山里面采菌子,挖野菜,天天晒得跟什么似的,也没喊过累,反而她成了这个家里最享福的人。
刘铁勇的事儿,她到底没跟家里的大人提,不过她现在很少去那边的巷子了,至于王爱红,没有了糖的诱.惑,还被赶了出来,也记恨上那个人,看到他都绕道走,至于刘铁勇,只在农忙的时候出现在大家的视线范围之内,之后一般都躲在家里不爱出来,可见受了怎么样的打击。
小舅舅自从出了上次的事儿之后,虽然没回过家,但却找到了媳妇,是团里面一位嫂子给介绍的,如今两个人正谈着,大概过年的时候会带回来给家里人看看。
外公外婆似乎并不满意,主要还是因为不了解外地姑娘不了解情况,就算是嫂子介绍的,谁知道品性如何啊?总不能跑到人家当地去调查调查吧,实际上还是被邓家人给吓得出了后遗症。
自从小舅舅走之后,阿娘也没少张罗着给弟弟找媳妇,谁知道他自己竟然自谈了个,一边高兴,一边担心着脑子不大灵光的小舅舅,会不会被骗。
9月,不仅卓见被送到了育红班,她和陶毅也被送到了小学,用阿娘的话就是。
“你们要是不在家,我和你伯娘更能静下心挣钱干活,在家还得伺候你们,虽然你们已经长大,能分担家里的活了,可放学回家也不耽误替我们干活,干脆都去学校吧!”
1961年9月,卓琳六岁,卓见四岁,陶毅十一岁,被一起送到了学校,不过陶毅直接去初中参加了入学考试,一下就通过了,卓琳也不想在小学待,可年龄在这儿摆着,哪里是她不想去就行的?勉强让她去了三年级,本来她想上五年级毕业班的,大哥二哥让她低调点,别太张扬了,先上半年,适应适应再说。
大哥、二哥今年已经初四毕业,考上了县城的高中,九月份就已经去学了。
三哥今年在乡里上初二,四哥和陶毅上初一,五哥在镇子上小学五年级,六哥小学四年级,卓琳三年级,卓见育红班。
现在卓家已经有条件既让孩子们上学,也能做的及家里的活了,因为除了在县城和乡里面上学的需要住校,周末回家,像是老五卓然,老六卓尔、卓琳、卓见四个,还是可以往返镇子回家吃饭,回家住的,自然而然的,也能帮助家里大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比如放学割猪草、喂鸡,把鸭子从稻田里赶回来。
如果遇上了周末,家里的女人基本都是老佛爷,做饭不需要她们,做豆腐、放牛、喂猪、喂鸡、放鸭子,也不需要她们,男子汉们几乎包揽了,这大概也是她们思前想后,让孩子们都去学校接受教育的原因吧,因为家里有牛,周末还能休息一天,所以觉得能够承受得了,本着不耽误他们前程的态度,就都给送到学校了。
现在他们家高中生两个,学费每学期五块钱,粮食从家带,菜在学校吃,每学期吃的加工费、住的宿舍费,一共五块,加起来就是十块钱一学期,这就需要二十块。
初中生三个,老三老四和陶毅,学费四块钱,吃住自带粮食,学校管咸菜,每人每学期四块钱,加起来是八块,总共二十四元。
小学生三个,老五老六和卓琳,学费三块钱,和哥哥们一样,自带粮食吃午饭,学校管菜,每学期是两块钱,因为每天只吃一顿,不过吃的菜比初中高中要好,一个人一学期五块,三个就是十五块钱。
最小的卓见一学期五块钱,就在镇子上,晌午吃一顿,送学校一定的粮食,育红班管吃饭,陪玩儿。
所以,半年下来,光是孩子们的学费,就要承担六十四元,这要是放在普通家庭,那根本想都不敢去想,每个家庭能上一个都不错了,而他们家九个孩子都送到了学校,村里人羡慕的同时,流言蜚语也传出来了。
毕竟上半年买了牛,下半年所有孩子都送到了学校,这是什么大户人家?
有人酸了,说一些难听话,可也有人三观比较正,直接笑着反讽过去。
“嫂子,你这么说就不对了,这大强嫂子家有大强哥在外面当兵挣津贴,大军嫂子家有大军哥在厂子里当工人挣工资,人家家里还养了牛、猪、鸡和鸭,每天都出去辛苦的卖豆腐,田地里的活也没见人家少干了啥,人家挣得可都是辛苦钱,一点懒都没偷过,我那谷子哥要是像人家卓家人那样勤快,你的好日子也能过的起来。”
“可不是咋滴,这日子啊,都是过出来的,不是羡慕出来的,你只看到人家家过起来了,咋没看到那妯娌俩起五更磨豆子做豆腐啊?每天都是一个人去卖豆腐,一个人在家招呼满院子的牲畜,那卖豆腐做豆腐可都不是啥好活,猪牛鸡你不喂它也不会长肉,别头发长见识短的说出来丢人,好好把你家的事儿管好,比啥都强。”
……
妯娌俩每天的生活充实,干活都够她们忙活了,哪里有时间东家长西家短啊,这些八卦都是过来买豆腐的妇女们,跟她们学的话,对此,阿娘一般都是一笑置之,不予置评,与其浪费口水和这些人计较,还不如蹲下来多挑一会儿豆子呢。
镇子上的小学并不大,还都是毛坯房,统共就三间教室,一二年级分一间,三四年级分一间,余下的那一间是五年级,也是老师的办公室,老师也就只有三四个,加上校长、做饭的,教职工也就八个人,真的浓缩就是净化了,特别让卓琳无语的是,讲课都是用方言。
得亏她来了两年,多少能听得懂了,但还是无比怀念老师们用普通话讲课的时光。
宿舍一共四间,还都是特别大的那种,一间女生,一间男生,余下的两间是学校老师男女分开,说是老师宿舍,其实也是办公室吧,有时候在五年级教室,有时候就在自己住的地方,这得分时间儿。
这里上厕所要跑到操场的角落里,课间时间非常随心所欲,通常都是孩子们看到做饭的大爷拿着铁棍朝铁钟走过去了,就知道该上课了,然后赶紧往教室跑。
也没有自来水,院子里有水井,吃饭打水都得转动绳子往上摇,那个地方平常都上锁,因为有井,只有需要水的时候,才会打开,就怕有年龄小的孩子掉下去。
但是卓琳看了,一年级的孩子,比她大的多的是,有的十来岁了,才来上一年级,井口就能容得下一个木桶,她觉得根本就没必要,以前的孩子,六岁半可能就上小学了,可是现在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不平均,大部分家长都是觉得,上个小学,认个字,算个数,不当睁眼瞎就行了。
因为穷,一二年级都没有作业本,书,每个人面前摆放一个沙盘,一根棍子,在那上面练习。
三四年级才开始鼓励去买作业本,铅笔橡皮文具盒什么的,但是,整个教室也就老师那儿有一本教材,孩子们手里是没有的。
卓琳出了村子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眼红他们家了,说真的,如果换做是她,她可能也会觉得不平衡,因为贫富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本章完)
大伯娘大概是年纪大了,即便今年大伯回来一个月,也没能如愿怀上孩子,这就显得卓琳弥足珍贵了。
现在家里除了豆腐生意,一二十只母鸡下的鸡蛋也吃不完,多半被父亲拿走卖掉,补贴自己在厂子里的生活费了。
俗话说:鸭子生蛋,先是去油,后是去膘,生到最后刮心血。从出生到下蛋,至少要四个月,所以还早着呢!
他们6月才捉回家,怎么着也得秋收之后了。
牛牛在她催生草的帮助下,非但没有生过病,还越来越壮实,人人都说他们家买的这头牛划算。
去年年底杀了一头猪后,阿娘和伯娘又各自捉了四头小猪,而剩下的三头猪,已经长得相当肥壮了,按照家里人的意思,是打算天冷以后杀掉,然后走街串户的卖掉,年后抓的小猪仔,现在也都一天天长大了,等同于一头接着一头的养,要不是夏天热,不易保存,他们早就想解解馋了。
不过家里的鸡也没少杀,新老交替着,虽然老母鸡的肉不咋好咬,但熬出来的母鸡汤那叫一个绝,很多家里有孕妇的人家,专门买老母鸡,阿爹就卖给厂子里的同事,至少三只,因为鸡肉每斤7毛,所以一只鸡大概能卖两三块钱。
猪肉拿到代销店能卖7毛一斤,一头二百多斤的猪,在杀掉之后差不多能卖130多块钱,这是按照批发价来卖,若是他们自己零卖,也许价格会高一点,至少得八毛,八毛也比代销店的八毛五的便宜,无非就是麻烦点。
今年哥哥们在家没少帮忙做豆腐,卖豆腐,捉知了猴,捡知了壳,还时不时的赶着牛去首阳山那边的山里面采菌子,挖野菜,天天晒得跟什么似的,也没喊过累,反而她成了这个家里最享福的人。
刘铁勇的事儿,她到底没跟家里的大人提,不过她现在很少去那边的巷子了,至于王爱红,没有了糖的诱.惑,还被赶了出来,也记恨上那个人,看到他都绕道走,至于刘铁勇,只在农忙的时候出现在大家的视线范围之内,之后一般都躲在家里不爱出来,可见受了怎么样的打击。
小舅舅自从出了上次的事儿之后,虽然没回过家,但却找到了媳妇,是团里面一位嫂子给介绍的,如今两个人正谈着,大概过年的时候会带回来给家里人看看。
外公外婆似乎并不满意,主要还是因为不了解外地姑娘不了解情况,就算是嫂子介绍的,谁知道品性如何啊?总不能跑到人家当地去调查调查吧,实际上还是被邓家人给吓得出了后遗症。
自从小舅舅走之后,阿娘也没少张罗着给弟弟找媳妇,谁知道他自己竟然自谈了个,一边高兴,一边担心着脑子不大灵光的小舅舅,会不会被骗。
9月,不仅卓见被送到了育红班,她和陶毅也被送到了小学,用阿娘的话就是。
“你们要是不在家,我和你伯娘更能静下心挣钱干活,在家还得伺候你们,虽然你们已经长大,能分担家里的活了,可放学回家也不耽误替我们干活,干脆都去学校吧!”
1961年9月,卓琳六岁,卓见四岁,陶毅十一岁,被一起送到了学校,不过陶毅直接去初中参加了入学考试,一下就通过了,卓琳也不想在小学待,可年龄在这儿摆着,哪里是她不想去就行的?勉强让她去了三年级,本来她想上五年级毕业班的,大哥二哥让她低调点,别太张扬了,先上半年,适应适应再说。
大哥、二哥今年已经初四毕业,考上了县城的高中,九月份就已经去学了。
三哥今年在乡里上初二,四哥和陶毅上初一,五哥在镇子上小学五年级,六哥小学四年级,卓琳三年级,卓见育红班。
现在卓家已经有条件既让孩子们上学,也能做的及家里的活了,因为除了在县城和乡里面上学的需要住校,周末回家,像是老五卓然,老六卓尔、卓琳、卓见四个,还是可以往返镇子回家吃饭,回家住的,自然而然的,也能帮助家里大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比如放学割猪草、喂鸡,把鸭子从稻田里赶回来。
如果遇上了周末,家里的女人基本都是老佛爷,做饭不需要她们,做豆腐、放牛、喂猪、喂鸡、放鸭子,也不需要她们,男子汉们几乎包揽了,这大概也是她们思前想后,让孩子们都去学校接受教育的原因吧,因为家里有牛,周末还能休息一天,所以觉得能够承受得了,本着不耽误他们前程的态度,就都给送到学校了。
现在他们家高中生两个,学费每学期五块钱,粮食从家带,菜在学校吃,每学期吃的加工费、住的宿舍费,一共五块,加起来就是十块钱一学期,这就需要二十块。
初中生三个,老三老四和陶毅,学费四块钱,吃住自带粮食,学校管咸菜,每人每学期四块钱,加起来是八块,总共二十四元。
小学生三个,老五老六和卓琳,学费三块钱,和哥哥们一样,自带粮食吃午饭,学校管菜,每学期是两块钱,因为每天只吃一顿,不过吃的菜比初中高中要好,一个人一学期五块,三个就是十五块钱。
最小的卓见一学期五块钱,就在镇子上,晌午吃一顿,送学校一定的粮食,育红班管吃饭,陪玩儿。
所以,半年下来,光是孩子们的学费,就要承担六十四元,这要是放在普通家庭,那根本想都不敢去想,每个家庭能上一个都不错了,而他们家九个孩子都送到了学校,村里人羡慕的同时,流言蜚语也传出来了。
毕竟上半年买了牛,下半年所有孩子都送到了学校,这是什么大户人家?
有人酸了,说一些难听话,可也有人三观比较正,直接笑着反讽过去。
“嫂子,你这么说就不对了,这大强嫂子家有大强哥在外面当兵挣津贴,大军嫂子家有大军哥在厂子里当工人挣工资,人家家里还养了牛、猪、鸡和鸭,每天都出去辛苦的卖豆腐,田地里的活也没见人家少干了啥,人家挣得可都是辛苦钱,一点懒都没偷过,我那谷子哥要是像人家卓家人那样勤快,你的好日子也能过的起来。”
“可不是咋滴,这日子啊,都是过出来的,不是羡慕出来的,你只看到人家家过起来了,咋没看到那妯娌俩起五更磨豆子做豆腐啊?每天都是一个人去卖豆腐,一个人在家招呼满院子的牲畜,那卖豆腐做豆腐可都不是啥好活,猪牛鸡你不喂它也不会长肉,别头发长见识短的说出来丢人,好好把你家的事儿管好,比啥都强。”
……
妯娌俩每天的生活充实,干活都够她们忙活了,哪里有时间东家长西家短啊,这些八卦都是过来买豆腐的妇女们,跟她们学的话,对此,阿娘一般都是一笑置之,不予置评,与其浪费口水和这些人计较,还不如蹲下来多挑一会儿豆子呢。
镇子上的小学并不大,还都是毛坯房,统共就三间教室,一二年级分一间,三四年级分一间,余下的那一间是五年级,也是老师的办公室,老师也就只有三四个,加上校长、做饭的,教职工也就八个人,真的浓缩就是净化了,特别让卓琳无语的是,讲课都是用方言。
得亏她来了两年,多少能听得懂了,但还是无比怀念老师们用普通话讲课的时光。
宿舍一共四间,还都是特别大的那种,一间女生,一间男生,余下的两间是学校老师男女分开,说是老师宿舍,其实也是办公室吧,有时候在五年级教室,有时候就在自己住的地方,这得分时间儿。
这里上厕所要跑到操场的角落里,课间时间非常随心所欲,通常都是孩子们看到做饭的大爷拿着铁棍朝铁钟走过去了,就知道该上课了,然后赶紧往教室跑。
也没有自来水,院子里有水井,吃饭打水都得转动绳子往上摇,那个地方平常都上锁,因为有井,只有需要水的时候,才会打开,就怕有年龄小的孩子掉下去。
但是卓琳看了,一年级的孩子,比她大的多的是,有的十来岁了,才来上一年级,井口就能容得下一个木桶,她觉得根本就没必要,以前的孩子,六岁半可能就上小学了,可是现在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不平均,大部分家长都是觉得,上个小学,认个字,算个数,不当睁眼瞎就行了。
因为穷,一二年级都没有作业本,书,每个人面前摆放一个沙盘,一根棍子,在那上面练习。
三四年级才开始鼓励去买作业本,铅笔橡皮文具盒什么的,但是,整个教室也就老师那儿有一本教材,孩子们手里是没有的。
卓琳出了村子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眼红他们家了,说真的,如果换做是她,她可能也会觉得不平衡,因为贫富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97943/253363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