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 > 穿越平行世界之战争重启 > 一百九十三。研发的难度

一百九十三。研发的难度

推荐阅读: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熊学派的阿斯塔特娘娘驾到:华妃重生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兽世娇宠:病弱美人多子多福诡异入侵,我反杀不过分吧?名门第一儿媳领主又红名了穿成年代文被炮灰的锦鲤原女主魂殿第一玩家

    研发的初期总是比较容易出成果的,大量的基础项目一项一项的被攻克,如光电探头,同步电机,伺服电机等,但随着研发的深入,难度的加大,研发的进度自然而然的慢了下来,各种问题和结症也都暴露出来。
    材料的不合格,设计理念的冲突,思路上的混肴,一个又一个拦路虎出现在李儒晋和研发人员的眼前,李儒晋作为研发工作的总调度人,对这种情况早有准备。不断的抽调人手,集中科研力量,对一个个拦路虎发动了科技攻关。
    在总体的研究上保持齐头并进的进度,既不让那个项目过度的超前,也不会让那个项目拖住整体研发的后腿。
    时间在研发过程中不断的流失,大文帝国的夏天已经结束。
    当第一片属于秋天的落叶飘下时,秋季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到来了,整个联动机床的研发项目已经进行了两个月的连续不间断的研发工作。
    这两个月的努力不是白费的,整个研发过程已经过半,但李儒晋很清楚,这两个月的努力只是为后面的研发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联动机床的研发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量是极为庞大的,研发周期也是漫长的,如果能在两年内做出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联动机床就算是上天大发慈悲了。
    研发的成果是丰硕的,虽然有些技术暂时还运用不到联动机床上,但解决大文帝国正在使用的机床上的问题是毫不费力的。
    例如重型巡洋舰上305舰炮的炮管制造问题,虽然305口径炮管的技术难度已经被大文帝国的科学家所攻破,但成品率一直是控绕大文帝国科学家的一个难题。
    20%的成品率,当相关的工作人员把这个数值汇报给李儒晋时,自己都觉得有点脸红,太低了,李儒晋亲自带领相关的科技人员,去了现场。
    305舰炮为50倍径,就是说炮管的长度为15米多一点,炮管外径为500毫米,简单的说就是在一根15米长,直径为500毫米的钢柱上钻一个305毫米的洞。
    要只是钻一个洞,难度不是太大,关键这是炮管,前后内壁公差不能超过3毫米,这个难度就上去了,而且是上到一个极高的高度。
    在15米长的炮管钢上钻洞,而且公差不能超过3毫米,这个难度可想而知,大文帝国为了攻克这个难题,前前后后花费的资金超过了几十亿。
    难题被攻克了,但这个成品率上不去,再一次困扰着大文帝国的科学家,炮管钢本身就制造不易,成本较高,废品太多,大文帝国承受不起啊!
    李儒晋和他的工作小组到现场后,先了解一下整个炮管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前世的差不多,都是先开个小孔,然后逐步扩大,最后达到设计的尺寸。
    前面的都没什么问题,就是最后几道工序,这个公差值就是下不去,其实原因已经找出来,一个是钻头在高速旋转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总会有一些晃动。要知道一根几米长的钻头在旋转时,出现几毫米的误差是很正常的。
    再加上在切割材料时,热胀冷缩,这个公差不在意就超出了,一超出公差范围,这根炮管就费了。偶尔有合格的,这个数值也是在合格边缘上,2.8、2.9左右。
    这个问题在研发联动机床时也遇到过,解决的方案也很简单,变旋转刀头为固定刀头,转动的是炮管本身,另外由一边单刀头改为双刀头,两头同时并进,一起向炮管钢本身钻孔。
    方案出来了,新的机床也设计出来了,大量的新技术也都应用在这台机床上,新的电机技术、新型的刀头技术、新的材料技术这些技术都是在研发联动机床时突破的。
    现在就是看这些新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了,但造一台大型的机床不是十天半月就可以完成的,没有个一年半载,想都不要想。
    李儒晋和厂家约定好了,等机床造好,李儒晋和他的技术小组再过来。现在他们还是返回帝都,继续联动机床的研发工作。
    机床的理论构架在研发之前就已经做出,但从理论变成现实,这个距离太大,现在研发项目就陷入了现实构架组装的难题之中。
    除了这个难题之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机器语言的汇编问题,也就是控制机床运行的核心程序。这套程序是机床的灵魂,没有它,机床就是一个昂贵的玩具。一个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玩具。
    机器语言对大文帝国的科学家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从没有人涉及过,当李儒晋第一次提出时,在场的科技人员都蒙了,机器还有语言,他们是要和谁聊天?
    通过李儒晋解释才明白,原来是一道道指令,通过这些指令来操作机床。指令或许好编译,但指令后面的那个庞大的数据库,却让大文帝国的科学家吃尽了苦头。
    0和1的转变,看似简单,当它扩展到8位或16位时,简直让大文帝国的科学家们痛不欲生,再加上函数的调用,让大文帝国的科学家们觉得编程序简直比生孩子还要困难。
    毕竟生孩子时,肚子里已经有了孩子,但编程序是从无到有,哪怕有个参照也好呀!可惜没有,一切从零开始。
    最让李儒晋头疼的是,机器语言最早是由老外编译的,现在要使用汉字去编译,这个难度又成几何级增加。前世地球,只有支持汉字的程序或编程工具。
    在这个世界里,李儒晋却想直接用汉字开发出一套编程工具,这是李儒晋的妄想还是在这个世界有实现的希望,现在都暂时无法给出定论。
    李儒晋把这个课题布置下去,让这个世界的科学家们去烦恼吧,如果能编译出来,那很好,实在不行,还是使用前世的吧。
    李儒晋又再次查看了机床的研发进度,现在最基础的研发已经基本结束。就像盖房子一样,钢筋、水泥、黄沙、砖石都已经准备完毕,连图纸和建筑工人都准备好了,就等李儒晋一句话,就可以开始盖房子了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98762/229017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