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割发代首】
推荐阅读:英灵:我的前世全被女儿召唤了、重生了谁还当明星、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我在诡夜斩神魔、战锤:以涅槃之名、战争领主:从厄运之地开始崛起、长夜君主、太平令、长生,从养鸡杂役开始、圣杯战争?龙珠战争!、
行军路上,魏延一直趴在马上养伤。
官道两侧良田,都已经种上了玉米、大豆等作物,苗儿青青,甚是可喜,可为了急行军,有不少骑兵嫌官道狭隘,便要从两侧田地过,农夫看到这一幕,敢怒不敢言。
魏延注意到这个情景,猛然想到又一个沽名钓誉的妙招。
他便传下军令,遍谕乡村父老及各处守境官吏:“吾出兵讨逆,与民除害。方今,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田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
刚才那些敢怒不敢言的农夫,听到魏延这个军令,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
骑兵便是过田地,也从田陇之间过,皆下马以手扶苗,递相传送而过,不敢践踏青苗。
魏延正策马行进中,田地间突然飞起一只斑鸠。
好机会,马要惊啊,马要惊啊。
结果,这匹马非常淡定,好像没有看到那只斑鸠似的。
魏延腹诽道,这匹马不按剧本演啊,怎么办呢。
没办法,魏延只好让它惊,他飞起一脚,狠狠踹在马腹。
那匹马疼痛难耐,一阵乱跑,结果冲入田地,践踏了一大块青苗。
魏延便呼喊此时担任行军主簿的满宠,拟议自己践踏青苗之罪。
魏延对律法较真的精神,便是满宠都为之惊呼:“将军岂可议罪?”
魏延便道:“我自制法,我自犯之,何以服众?”说完拔出佩剑,搁在脖子上,就要自刎。
文鸯等将领连忙上前拦住魏延:“主公!不可!主公不可!”
这个时候,救场之王徐庶及时出现,拱手说道:“主公,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主公总统大军,岂可自戕?”
魏延沉吟良久,便道:“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我姑免死……”
满宠有些诧异地看着魏延,难道他就这样轻飘飘地把自己践踏青苗的过错给豁免了吗?
随后,魏延的举动让满宠目瞪口呆。
只见魏延摘掉头盔,拿着佩剑,将一大把头发割掉,丢在地上,大声说道:“割发权代首!”
看到这一幕,满宠难掩内心的狂喜,他一直在寻找尊重律法的主公,本来以为曹操是,可曹氏宗族横行不法,曹操一味纵容,让他心有不平,现在不但看到魏延整肃宗族大义灭亲,还看到魏延割发代首,心中的感觉,如同伯牙遇到子期,高山流水,终于遇到,心里的感动和感慨可想而知。
魏延命人持着他的头发,传示三军:“主公践踏青苗,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于是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
穿越之前,读三国读到割发代首的时候,他总有些不解,为什么割发代首就能令“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那自己每个月都去理一次发,也没见有啥大动静啊。
穿越过来,他才明白,这头发时不能随便割的,东汉时期,儒家愚孝思想处于统治地位,其中就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这个时期的男子也都是长发,用簪子固定住,短发的往往都是遭受髡刑的奴隶。古代越国人都是短发,所以被说是野蛮人,在中原人看来,短发就是低贱的象征。
像那个想怂恿马超造刘备反的彭羕,起初在益州当书佐,后来其他人向刘璋诽谤他,刘璋便以“髡钳”(剃去头发和胡须,并戴上刑具)处罚他,并且贬奴隶。此时刘备入蜀,彭羕想投靠刘备,于是去见庞统。庞统和他会面后很欣赏他,而法正亦很清楚彭羕,于是二人共同向刘备推荐彭羕。刘备入主益州,领益州牧后就任命他为治州从事。彭羕见此,又变得嚣张自矜,诸葛亮对他礼待但心中并不喜欢他,多次密告刘备,说彭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划重点,诸葛亮在刘备面前进过好多人的谗言,包括廖立等等,为什么荀彧、陆逊那些丞相就没这种跟主公打小报告的劣迹呢,为什么诸葛亮就那么多呢)。
曹操看崔琰不顺眼,也对崔琰施加了这样的惩罚,这种刑罚对人身没有伤害,但却是心灵上的极大处罚,尤其在古代,阶层分工明显,这种刑罚施予到士人身上,更胜于杀掉他!
也就是说,割发代首,不但有表面割发代首的含义,更有将自己处于奴隶的刑罚之意,所以才会让众军皆惊,没有人再敢违背命令。
这个时候,魏延脑海里响起空空美妙的声音:“主公割发代首,声望提高10点,民众对主公好感度提升10点,满宠对主公好感度提升15点,现为140点!即将在恰当时机触发主动效忠的事件。”
两个时辰后,两万将士停下来歇息。
魏延从马上下来,走到满宠面前,主动说道:“伯宁,久闻你通晓律法,秉性刚直,我命你为军正,掌管军法,你可愿意?”
自春秋时期起到汉代,先后都曾设置军正,两汉京师的南、北军,各有正,即军正,其副职名军正丞。军正或正丞职权很大,将军有罪要报告皇帝处置,二千石以下军官犯军法,不待请示,直接按军法处置。
那一世,博望坡大战,刘备俘虏夏侯兰,夏侯兰是赵云的老乡,少小相知,赵云推荐夏侯兰明于法律,刘备便任命夏侯兰为军正。
满宠终于找到心目中那个值得他奉献一生的知己型主公,不再像以前那么纠结犹豫,纳头便拜:“多谢主公器重,宠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力!”
魏延这天大义灭亲,又以身作则、自受刑罚,终于将义阳军的军纪法规树立了起来。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为了让自己不白白受苦,魏延授意王粲的宣传部门加大宣扬力度,让这些事情在口口相传、众口皆碑之下流传千里。
大半个大汉的民众都先后听过魏延大义灭亲以身作则的事情,他们都觉得,这样主公带领的军队定然是军纪严明、友善爱民的军队,再加上魏延《蒿里行》、《悯农》、《蚕妇》、《游子吟》等诗作广为流传,民众都已经认定他是仁义之主,现在又军纪严明,便望风景从,此后义阳军在招揽流民、招募士卒时,能够招到的人明显比过去多出很多。
官道两侧良田,都已经种上了玉米、大豆等作物,苗儿青青,甚是可喜,可为了急行军,有不少骑兵嫌官道狭隘,便要从两侧田地过,农夫看到这一幕,敢怒不敢言。
魏延注意到这个情景,猛然想到又一个沽名钓誉的妙招。
他便传下军令,遍谕乡村父老及各处守境官吏:“吾出兵讨逆,与民除害。方今,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田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
刚才那些敢怒不敢言的农夫,听到魏延这个军令,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
骑兵便是过田地,也从田陇之间过,皆下马以手扶苗,递相传送而过,不敢践踏青苗。
魏延正策马行进中,田地间突然飞起一只斑鸠。
好机会,马要惊啊,马要惊啊。
结果,这匹马非常淡定,好像没有看到那只斑鸠似的。
魏延腹诽道,这匹马不按剧本演啊,怎么办呢。
没办法,魏延只好让它惊,他飞起一脚,狠狠踹在马腹。
那匹马疼痛难耐,一阵乱跑,结果冲入田地,践踏了一大块青苗。
魏延便呼喊此时担任行军主簿的满宠,拟议自己践踏青苗之罪。
魏延对律法较真的精神,便是满宠都为之惊呼:“将军岂可议罪?”
魏延便道:“我自制法,我自犯之,何以服众?”说完拔出佩剑,搁在脖子上,就要自刎。
文鸯等将领连忙上前拦住魏延:“主公!不可!主公不可!”
这个时候,救场之王徐庶及时出现,拱手说道:“主公,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主公总统大军,岂可自戕?”
魏延沉吟良久,便道:“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我姑免死……”
满宠有些诧异地看着魏延,难道他就这样轻飘飘地把自己践踏青苗的过错给豁免了吗?
随后,魏延的举动让满宠目瞪口呆。
只见魏延摘掉头盔,拿着佩剑,将一大把头发割掉,丢在地上,大声说道:“割发权代首!”
看到这一幕,满宠难掩内心的狂喜,他一直在寻找尊重律法的主公,本来以为曹操是,可曹氏宗族横行不法,曹操一味纵容,让他心有不平,现在不但看到魏延整肃宗族大义灭亲,还看到魏延割发代首,心中的感觉,如同伯牙遇到子期,高山流水,终于遇到,心里的感动和感慨可想而知。
魏延命人持着他的头发,传示三军:“主公践踏青苗,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于是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
穿越之前,读三国读到割发代首的时候,他总有些不解,为什么割发代首就能令“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那自己每个月都去理一次发,也没见有啥大动静啊。
穿越过来,他才明白,这头发时不能随便割的,东汉时期,儒家愚孝思想处于统治地位,其中就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这个时期的男子也都是长发,用簪子固定住,短发的往往都是遭受髡刑的奴隶。古代越国人都是短发,所以被说是野蛮人,在中原人看来,短发就是低贱的象征。
像那个想怂恿马超造刘备反的彭羕,起初在益州当书佐,后来其他人向刘璋诽谤他,刘璋便以“髡钳”(剃去头发和胡须,并戴上刑具)处罚他,并且贬奴隶。此时刘备入蜀,彭羕想投靠刘备,于是去见庞统。庞统和他会面后很欣赏他,而法正亦很清楚彭羕,于是二人共同向刘备推荐彭羕。刘备入主益州,领益州牧后就任命他为治州从事。彭羕见此,又变得嚣张自矜,诸葛亮对他礼待但心中并不喜欢他,多次密告刘备,说彭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划重点,诸葛亮在刘备面前进过好多人的谗言,包括廖立等等,为什么荀彧、陆逊那些丞相就没这种跟主公打小报告的劣迹呢,为什么诸葛亮就那么多呢)。
曹操看崔琰不顺眼,也对崔琰施加了这样的惩罚,这种刑罚对人身没有伤害,但却是心灵上的极大处罚,尤其在古代,阶层分工明显,这种刑罚施予到士人身上,更胜于杀掉他!
也就是说,割发代首,不但有表面割发代首的含义,更有将自己处于奴隶的刑罚之意,所以才会让众军皆惊,没有人再敢违背命令。
这个时候,魏延脑海里响起空空美妙的声音:“主公割发代首,声望提高10点,民众对主公好感度提升10点,满宠对主公好感度提升15点,现为140点!即将在恰当时机触发主动效忠的事件。”
两个时辰后,两万将士停下来歇息。
魏延从马上下来,走到满宠面前,主动说道:“伯宁,久闻你通晓律法,秉性刚直,我命你为军正,掌管军法,你可愿意?”
自春秋时期起到汉代,先后都曾设置军正,两汉京师的南、北军,各有正,即军正,其副职名军正丞。军正或正丞职权很大,将军有罪要报告皇帝处置,二千石以下军官犯军法,不待请示,直接按军法处置。
那一世,博望坡大战,刘备俘虏夏侯兰,夏侯兰是赵云的老乡,少小相知,赵云推荐夏侯兰明于法律,刘备便任命夏侯兰为军正。
满宠终于找到心目中那个值得他奉献一生的知己型主公,不再像以前那么纠结犹豫,纳头便拜:“多谢主公器重,宠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力!”
魏延这天大义灭亲,又以身作则、自受刑罚,终于将义阳军的军纪法规树立了起来。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为了让自己不白白受苦,魏延授意王粲的宣传部门加大宣扬力度,让这些事情在口口相传、众口皆碑之下流传千里。
大半个大汉的民众都先后听过魏延大义灭亲以身作则的事情,他们都觉得,这样主公带领的军队定然是军纪严明、友善爱民的军队,再加上魏延《蒿里行》、《悯农》、《蚕妇》、《游子吟》等诗作广为流传,民众都已经认定他是仁义之主,现在又军纪严明,便望风景从,此后义阳军在招揽流民、招募士卒时,能够招到的人明显比过去多出很多。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shuwu.vip/book/99805/2315117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shuwu.vip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